CN209307193U - 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 - Google Patents

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07193U
CN209307193U CN201822011268.1U CN201822011268U CN209307193U CN 209307193 U CN209307193 U CN 209307193U CN 201822011268 U CN201822011268 U CN 201822011268U CN 209307193 U CN209307193 U CN 209307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retreatment
charging
furnace body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12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20112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07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07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07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包括预处理炉体,所述预处理炉体内横向转动安装有预处理加热滚筒,所述预处理炉体上固定设有滚筒进料座和滚筒出料座,所述滚筒进料座连接有密封进料装置,所述滚筒进料座和/或所述滚筒出料座连接有水雾收集装置,所述滚筒出料座连接有密封出料装置,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内设有推料翻料装置;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穿过所述预处理炉体的炉腔且与所述预处理炉体之间动密封连接,所述预处理炉体内设有滚筒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对油泥进行加热,并配合翻料作用,使油泥中水分汽化,可脱去油泥中大部分水分,实现良好的油泥脱水效果,汽化后可导出冷凝回收,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原油消耗大国,原油储存和原油运输量自然就较大。石油储运过程,会造成很多的石油污染,除却运输过程出现的泄露,存储过程也会有污染,存储时间长、存储不当都会有洞口污染出现。存储时间长,石油中特别是原油中高熔点蜡、沥青质、胶质和所夹带的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等无机杂质因密度差便会和水一起沉降积累在油罐底部,形成又黑又稠的胶状物质层,现多称这种胶状物质层为油泥,油泥大概有石油储量的1%-2%,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混合各种物质,产生容易有害气体;油泥含油量很高,随意丢弃会产生环境污染,现在国家对这块要求非常严格。
发明人致力于油泥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分别发明了油泥脱油脱水的处理系统,其中本发明创造基于油泥脱水技术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水效果好且可实现资源回收的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包括预处理炉体,所述预处理炉体内通过预处理托轮机构横向转动安装有预处理加热滚筒,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连接有滚筒驱动装置,所述预处理炉体上固定设有与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的两端分别动密封连接的滚筒进料座和滚筒出料座,所述滚筒进料座连接有密封进料装置,所述滚筒进料座和/或所述滚筒出料座连接有水雾收集装置,所述滚筒出料座连接有密封出料装置,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内设有推料翻料装置;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穿过所述预处理炉体的炉腔且与所述预处理炉体之间动密封连接,所述预处理炉体内设有滚筒加热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进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进料座上且斜向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内部上方设置的密封进料筒,所述密封进料筒的外端和内端分别固定设有外进料推料座和内进料推料座,所述外进料推料座和所述内进料推料座上转动安装有进料推料轴,所述进料推料轴上固定设有螺旋进料叶片,所述进料推料轴伸出所述外进料推料座连接有进料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滚筒进料座外侧的所述密封进料筒上设有进料筒入料口,位于所述滚筒进料座内侧的所述密封进料筒上设有进料筒出料口,所述密封进料筒上设有进料空轴堆积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进料推料座包括转动安装所述进料推料轴的进料轴连接座,所述进料轴连接座与所述密封进料筒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连接座支撑杆,相邻所述连接座支撑杆之间构成所述进料筒出料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推料轴中空设置,所述进料推料轴的内端伸出所述内进料推料座设置,所述进料推料轴的外端连接所述水雾收集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料翻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内壁上的蒸水推料螺旋,和/或若干固定设置在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内壁上且呈螺旋状布置的推料翻料铲。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出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滚筒出料座上并位于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斜下方的出料集料斗,所述出料集料斗通过出料积料管连接有储土箱,所述储土箱连接有油土输出装置;所述储土箱的上方设有油分收集罩,所述油分收集罩上设有油分收集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筒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预处理炉体上且伸出所述预处理炉体的滚筒加热炉排,位于所述预处理炉体外的所述滚筒加热炉排上方依次设有燃料供给装置和高温焚烧室,所述预处理炉体内设有燃烧保温室,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穿过所述燃烧保温室;所述高温焚烧室与所述燃烧保温室之间设有焚烧隔板,所述焚烧隔板上设有供热口;所述高温焚烧室的顶壁上设有朝向所述滚筒加热炉排供风的助燃风管,所述助燃风管连接有助燃风机;所述滚筒加热炉排连接有出灰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筒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下方且均匀布置的燃气红外加热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筒进料座和/或所述滚筒出料座上设有泄压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处理炉体上固定设有滚筒称重器,所述预处理托轮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滚筒称重器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包括预处理炉体,所述预处理炉体内通过预处理托轮机构横向转动安装有预处理加热滚筒,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连接有滚筒驱动装置,所述预处理炉体上固定设有与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的两端分别动密封连接的滚筒进料座和滚筒出料座,所述滚筒进料座连接有密封进料装置,所述滚筒进料座和/或所述滚筒出料座连接有水雾收集装置,所述滚筒出料座连接有密封出料装置,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内设有推料翻料装置;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穿过所述预处理炉体的炉腔且与所述预处理炉体之间动密封连接,所述预处理炉体内设有滚筒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对油泥进行加热,并配合翻料作用,使油泥中水分汽化,可脱去油泥中大部分水分,实现良好的油泥脱水效果,汽化后可导出冷凝回收,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密封进料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C向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密封出料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滚筒加热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水雾收集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A-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未示出滚筒加热装置;
图8是图1的B-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预处理炉体;
2-预处理加热滚筒;21-滚筒驱动装置;22-预处理托轮机构;23-滚筒进料座;24-滚筒出料座;25-蒸水推料螺旋;26-推料翻料铲;27-泄压装置;28-滚筒称重器;
3-密封进料装置;31-密封进料筒;32-进料推料轴;33-螺旋进料叶片;34-进料驱动装置;35-进料空轴堆积段;36-内进料推料座;361-进料轴连接座;362-连接座支撑杆;37-进料筒入料口;38-进料筒出料口;
5-水雾冷凝器;51-进雾管;52-出液管;53-未凝气排气管;54-冷凝剂进管;55-冷凝剂出管;56-油水分离器;
6-密封出料装置;61-出料集料斗;62-出料积料管;63-储土箱;64-油分收集罩;65-油分收集管;66-油土输出装置;
7-滚筒加热炉排;71-燃料供给装置;72-高温焚烧室;73-燃烧保温室;74-焚烧隔板;75-供热口;76-助燃风管;77-出灰装置;
8-燃气红外加热器;
9-尾气处理装置;91-除尘器;92-脱硫脱硝装置;93-除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9共同所示,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包括预处理炉体1,所述预处理炉体1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预处理炉体1内通过预处理托轮机构22横向转动安装有预处理加热滚筒2,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连接有滚筒驱动装置21。本实施例所述预处理托轮机构22为两个,各所述预处理托轮机构2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外周面上的滚筒行走轮,所述预处理炉体1内对应每个所述滚筒行走轮设有两个滚筒托轮,两所述滚筒托轮用托轮支架固定连接,当然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托轮支架上设置有防止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轴向窜动的滚筒靠轮,上述结构均为公知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滚筒驱动装置21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的滚筒从动齿圈,所述预处理炉体1内安装有滚筒驱动电机,所述滚筒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滚筒从动齿圈齿轮传动。本实施例所述预处理炉体1上固定设有滚筒称重器28,所述预处理托轮机构22固定设置在所述滚筒称重器28上。本实施例示意有两个所述滚筒称重器28,两所述预处理托轮机构22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所述滚筒称重器28上,因为所述预处理托轮机构22为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的主要承重机构,所以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内加入油泥后,其重量差可反映到所述滚筒称重器28上,以此对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内的油泥量进行控制,控制方法可采用加速所述滚筒驱动电机的驱动速度,从而加快油泥排出速度或者降低进料速度。当然两所述预处理托轮机构22的托轮支架也可共同安装到同一支架上后,与所述滚筒称重器28固定连接。所述滚筒称重器28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知的公知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预处理炉体1上固定设有与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的两端分别动密封连接的滚筒进料座23和滚筒出料座24,所述动密封连接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所述滚筒进料座23为端盖结构,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的出料端为逐渐缩口的锥体形状,所述滚筒出料座24为箱体结构,箱体的箱口处与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的出料端动密封连接。
所述滚筒进料座23连接有密封进料装置3,所述滚筒进料座23连接有水雾收集装置,当然也可在所述滚筒出料座24上连接水雾收集装置或者在所述滚筒进料座23和所述滚筒出料座24上均连接;所述滚筒出料座24连接有密封出料装置6。
所述密封进料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进料座23上且斜向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内部上方设置的密封进料筒31,所述密封进料筒31的外端和内端分别固定设有外进料推料座和内进料推料座36,所述外进料推料座和所述内进料推料座36上转动安装有进料推料轴32,所述进料推料轴32上固定设有螺旋进料叶片33,所述进料推料轴32伸出所述外进料推料座连接有进料驱动装置34;所述进料驱动装置34包括油泥进料电机。位于所述滚筒进料座23外侧的所述密封进料筒31上设有进料筒入料口37,位于所述滚筒进料座23内侧的所述密封进料筒31上设有进料筒出料口38,上述结构除倾斜设置的所述密封进料筒31外均为螺旋输送机的常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密封进料筒31上设有进料空轴堆积段35。利用所述进料空轴堆积段35可防止汽化析出的水雾穿过所述密封进料筒31的泄漏。本实施例所述外进料推料座为常规螺旋输送机端部的端板,所述内进料推料座36包括转动安装所述进料推料轴32的进料轴连接座361,所述进料轴连接座361与所述密封进料筒31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连接座支撑杆362,本实施例示意为三个,相邻所述连接座支撑杆362之间构成所述进料筒出料口38。本实施例示意靠近所述内进料推料座36处的所述进料推料轴32处不设置所述螺旋进料叶片33,此处的所述密封进料筒31处构成所述进料空轴堆积段35。所述密封进料筒31内推送粘度较大的油泥,在推送到所述进料空轴堆积段35时,因为推力缺失,物料自然堆积,形成堆积密封,在后续物料的持续推送过程中,所述进料空轴堆积段35逐渐被堆满,堆满的物料逐渐从所述进料筒出料口38溢出,形成进料。而设置在所述内进料推料座36上的所述进料筒出料口38是在物料推进方向上设置的,这样可便于物料自行溢出。当然所述进料筒出料口38也是可以设置在所述密封进料筒31的侧壁上的。
本实施例所述进料推料轴32中空设置;所述进料推料轴32的内端伸出所述内进料推料座36设置,所述进料推料轴32的外端连接所述水雾收集装置。
所述水雾收集装置包括水雾冷凝器5和油水分离器56,所述水雾冷凝器5包括所述水雾冷凝器5包括水雾冷凝罐和位于水雾冷凝罐两端的冷凝剂端盖,当然所述水雾冷凝罐包括罐体、罐体两端的密封板和两密封板之间的若干冷凝管,此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水雾冷凝罐上设有进雾管51、出液管52和未凝气排气管53,所述进雾管51连接所述滚筒进料座23,更具体地为所述进雾管51连接所述进料推料轴32的外端;两所述冷凝剂端盖上分别设有冷凝剂进管54和冷凝剂出管55,所述冷凝剂可采用水,也可采用自然空气。
所述密封出料装置6包括设置在所述滚筒出料座24上并位于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斜下方的出料集料斗61,即所述出料集料斗61位于箱体结构的所述滚筒出料座24的下端。所述出料集料斗61通过出料积料管62连接有储土箱63;所述储土箱63的上方设有油分收集罩64,所述油分收集罩64上设有油分收集管65。经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进行加热后的油泥,因大部分水分和少量油分汽化析出,而形成主要含油的油土,油土排入所述出料集料斗61,在所述出料积料管62和所述出料集料斗61处形成堆积,可防止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内的水雾通过所述滚筒出料座24而发生泄漏。因到达所述储土箱63的油土仍有较高的温度,内部也还存在大量原油成分,所以会有少量原油会析出,所述油分收集罩64可对析出的少量原油进行收集,防止原油排入大气中造成污染和浪费。所述油分收集管65可通过风机供入所述水雾收集装置,将油分冷凝回收。所述储土箱63连接有油土输出装置66,所述油土输出装置66将油土送入其他工序进行油土分离,本实施例示意所述油土输出装置66为连接在所述储土箱63底端的螺旋输送机。
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内设有推料翻料装置,所述推料翻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内壁上的蒸水推料螺旋25,和若干固定设置在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内壁上且呈螺旋状布置的推料翻料铲26。当然所述蒸水推料螺旋25和所述推料翻料铲26也可只设置其中之一。所述蒸水推料螺旋25和所述推料翻料铲26为随滚筒旋转可起到推料翻料的常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滚筒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预处理炉体1上且伸出所述预处理炉体1的滚筒加热炉排7,位于所述预处理炉体1外的所述滚筒加热炉排7上方依次设有燃料供给装置71和高温焚烧室72,所述高温焚烧室72为耐火砖堆砌而成,所述燃料供给装置71包括燃料进料斗和推料加料装置,所述燃料供给装置71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知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预处理炉体1内设有燃烧保温室73,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穿过所述燃烧保温室73设置;本实施例所述燃烧保温室73即为所述预处理炉体1的炉腔。所述高温焚烧室72与所述燃烧保温室73之间设有焚烧隔板74,所述焚烧隔板74为间隔所述高温焚烧室72和所述燃烧保温室73的主要结构,当然所述焚烧隔板74的下端与所述滚筒加热炉排7之间还留有燃料通过空隙。所述焚烧隔板74可采用耐火砖砌成,也可采用其他耐高温材料制作。所述焚烧隔板74上设有供热口75,所述供热口75将所述高温焚烧室72内高温燃烧的热量通给所述燃烧保温室73进行加热使用。所述高温焚烧室72的顶壁上设有朝向所述滚筒加热炉排7供风的助燃风管76,所述助燃风管76连接有助燃风机;向下供风可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减少有害物质残留,向下供风的原理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知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油分收集管65也可连接所述助燃风机,将收集到的少量油分直接供给到所述高温焚烧室72进行燃烧供热。本实施例当所述水雾冷凝器5采用自然空气冷却时,所述冷凝剂进管54连接冷凝进风机,所述冷凝剂出管55可连接助燃风机,便于提高焚烧温度。所述未凝气排气管53也可接入助燃风机,提高可燃物含量,当然所述未凝气排气管53上应设置逆止阀,防止气体倒灌入所述水雾冷凝罐对冷凝作业造成影响。所述助燃风机和所述冷凝进风机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滚筒加热炉排7连接有出灰装置77,所述出灰装置77可以为刮板机、螺旋输送机等。所述滚筒加热炉排7上的燃料经所述高温焚烧室72时被充分燃烧,所述高温焚烧室72内形成剧烈的火焰,焚烧的热量经所述供热口75进入所述燃烧保温室73,充分燃烧的燃料也通过所述滚筒加热炉排7到达所述燃烧保温室73,此时所述滚筒加热炉排7上的燃料只存在余烬的燃烧,并不产生剧烈的火焰,所以在所述燃烧保温室73内只存在温和的热量供给,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不会发生温度骤高的情况,可有效避免炸缸事故。本实施例燃料可采用生物质、RDF、煤等。
所述预处理炉体1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9,所述尾气处理装置9包括除尘器91、脱硫脱硝装置92、除味装置93等,这些均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述滚筒进料座23上还设有泄压装置27,当然也可在所述滚筒出料座24上设置所述泄压装置27或者在所述滚筒进料座23和所述滚筒出料座24上均设置所述泄压装置27。所述泄压装置27包括泄压口,所述泄压口上设有泄压阀门,在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内因温度较高而压力骤升或者发生爆炸时,所述泄压装置27开启,防止高压对结构件造成损坏,所述泄压装置27为公知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整体工作原理为:油泥经所述密封进料装置3向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内供料,油泥进入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后,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的转动加之所述蒸水推料螺旋25和所述推料翻料铲26的作用,产生对油泥的推进作用,油泥逐渐被推送至所述滚筒出料座24处,推送过程中油泥被翻料,所述滚筒加热装置通过所述燃烧保温室73内热对流和热传导,对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温和加热,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内温度较高,油泥内部水分可逐渐汽化形成水雾;生成的水雾会经所述进料推料轴32最终被冷凝收集,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内不断被分离出水分的油泥最终到达所述滚筒进料座23并形成主要含有原油的油土,油土在所述出料积料管62和所述出料集料斗61处形成自然堆积密封,并在所述油土输出装置66的不断出料下,油土自由向所述储土箱63内滑落。
本实施例主要通过高温加热和不断翻料促使油泥中水分汽化析出,水雾可进行冷凝,达到资源回收利用的效果。本实施例可实现很好的油泥脱水效果,可跟其他油土分离设备联合使用,实现油泥的资源化处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实施例二: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滚筒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下方且均匀布置的燃气红外加热器8。所述燃气红外加热器8通过天然气的催化燃烧原理提供热量,并主要通过热辐射作用对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2进行加热,同样起到温和加热的效果。所述燃气红外加热器8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知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包括预处理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炉体内通过预处理托轮机构横向转动安装有预处理加热滚筒,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连接有滚筒驱动装置,所述预处理炉体上固定设有与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的两端分别动密封连接的滚筒进料座和滚筒出料座,所述滚筒进料座连接有密封进料装置,所述滚筒进料座和/或所述滚筒出料座连接有水雾收集装置,所述滚筒出料座连接有密封出料装置,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内设有推料翻料装置;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穿过所述预处理炉体的炉腔且与所述预处理炉体之间动密封连接,所述预处理炉体内设有滚筒加热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进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进料座上且斜向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内部上方设置的密封进料筒,所述密封进料筒的外端和内端分别固定设有外进料推料座和内进料推料座,所述外进料推料座和所述内进料推料座上转动安装有进料推料轴,所述进料推料轴上固定设有螺旋进料叶片,所述进料推料轴伸出所述外进料推料座连接有进料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滚筒进料座外侧的所述密封进料筒上设有进料筒入料口,位于所述滚筒进料座内侧的所述密封进料筒上设有进料筒出料口,所述密封进料筒上设有进料空轴堆积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料推料座包括转动安装所述进料推料轴的进料轴连接座,所述进料轴连接座与所述密封进料筒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连接座支撑杆,相邻所述连接座支撑杆之间构成所述进料筒出料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推料轴中空设置,所述进料推料轴的内端伸出所述内进料推料座设置,所述进料推料轴的外端连接所述水雾收集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翻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内壁上的蒸水推料螺旋,和/或若干固定设置在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内壁上且呈螺旋状布置的推料翻料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出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滚筒出料座上并位于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斜下方的出料集料斗,所述出料集料斗通过出料积料管连接有储土箱,所述储土箱连接有油土输出装置;所述储土箱的上方设有油分收集罩,所述油分收集罩上设有油分收集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预处理炉体上且伸出所述预处理炉体的滚筒加热炉排,位于所述预处理炉体外的所述滚筒加热炉排上方依次设有燃料供给装置和高温焚烧室,所述预处理炉体内设有燃烧保温室,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穿过所述燃烧保温室;所述高温焚烧室与所述燃烧保温室之间设有焚烧隔板,所述焚烧隔板上设有供热口;所述高温焚烧室的顶壁上设有朝向所述滚筒加热炉排供风的助燃风管,所述助燃风管连接有助燃风机;所述滚筒加热炉排连接有出灰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预处理加热滚筒下方且均匀布置的燃气红外加热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进料座和/或所述滚筒出料座上设有泄压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炉体上固定设有滚筒称重器,所述预处理托轮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滚筒称重器上。
CN201822011268.1U 2018-12-03 2018-12-03 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 Active CN209307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1268.1U CN209307193U (zh) 2018-12-03 2018-12-03 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1268.1U CN209307193U (zh) 2018-12-03 2018-12-03 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07193U true CN209307193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75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1268.1U Active CN209307193U (zh) 2018-12-03 2018-12-03 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07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63760B (zh) 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包裹油泥废弃防护物无害化处理方法
CN102173554B (zh) 利用水泥生产废气烘干和处置污泥系统
CN102964047B (zh) 污泥干化的处理方法
CN105314812A (zh) 污泥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4829080B (zh) 一种复合型污泥高温热解装置
WO2019050431A1 (ru) Способ пиролизной утилизации твердых углеродсодержащих отходов и мусороперерабатывающи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A1308910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asifying solid organic materials
CN107746168A (zh) 一种污泥低成本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04135040U (zh) 一种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CN108439739A (zh) 一种油泥热解回收处理系统
CN209307193U (zh) 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
CN207537405U (zh) 一种可燃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装置
CN109099429A (zh) 迷宫式高温烟气热解炉
CN202116517U (zh) 一种生物质垃圾裂解炉系统
CN209307201U (zh) 储油罐罐底油泥预处理系统
CN205170639U (zh) 污泥处理系统
CN109368965A (zh) 油泥预处理系统用高温脱水机构
CN204730209U (zh) 一种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处理系统
CN208475335U (zh) 一种带有自过滤功能的炉排式垃圾气化装置
CN214039295U (zh) 一种煤气化粗渣脱水干燥装置
CN206736169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间接热脱附炭化装置
CN109368979A (zh) 储油罐罐底油泥预处理系统
CN205473572U (zh) 垃圾多段热解沸腾炭化二次氧化处理装置
CN106675592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间接热脱附炭化装置及处理方法
WO2019184592A1 (zh) 一种可节能降耗的生活垃圾气化裂解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