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99329U - 手机套指握控柄 - Google Patents

手机套指握控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99329U
CN209299329U CN201920231221.8U CN201920231221U CN209299329U CN 209299329 U CN209299329 U CN 209299329U CN 201920231221 U CN201920231221 U CN 201920231221U CN 209299329 U CN209299329 U CN 209299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ell
control handle
finger
gripping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12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栋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2312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99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99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993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涉及手机握控装置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单手握持操控手机不便的技术问题,手机套指握控柄包括基座组件、与基座组件固定连接的转盘组件、与转盘组件旋转连接的手柄组件以及与手柄组件连接的指套扣组件;转盘组件包括扣罩以及与扣罩连接的扳机部;扳机部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扣罩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呈V字形连接,扳机部用来放置食指和中指,从而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Description

手机套指握控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手机握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移动设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用设备,当人们在操作手机时,常常需要一手抬起来,并且将手臂、手腕向外旋转,手掌上翻从而实现捧托手机,使屏幕朝向自己,与此同时,通常还需要另一手配合戳点屏幕,以操控手机;尤其是,现有智能手机的触控屏幕和重量的大幅增加,给单手操控手机带来更大困难,不得不在一手外翻掌心向上托捧手机的同时另一手操控手机,这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既可便于安装在手机或手机壳的背部又可用于单手握持以操控手机,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手持手机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包括基座组件、与所述基座组件固定连接的转盘组件、与所述转盘组件旋转连接的手柄组件以及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的指套扣组件;
所述转盘组件包括扣罩以及与所述扣罩连接的扳机部;所述扳机部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扣罩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呈V字形连接,所述扳机部用来放置食指和中指。
具体地,所述扣罩呈圆盘结构,且所述扣罩一侧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靠近手机壳或者是手机背部一侧设置,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扣罩表面设置有预留孔,所述扣罩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扣罩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
具体地,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底底盘、第一螺丝孔和第一连接孔;
所述基底底盘呈圆盘结构,沿所述基底底盘的周向方向等间距设置有3个第一螺丝孔。
具体地,还包括转盘轴,所述转盘轴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转盘轴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孔,以所述连接孔为中心,沿所述转盘轴的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有3个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与所述第一螺丝孔位置对应设置。
具体地,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环形圈以及与所述环形圈连接的手柄;
所述环形圈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与所述扣罩相适配,且所述凸起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环形圈可旋转连接。
具体地,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连续圆弧结构,分别为第一圆弧结构、第二圆弧结构和第三圆弧结构,所述第一圆弧结构用于放置食指,所述第二圆弧结构用于放置中指;所述第三圆弧结构能够放置无名指;
具体地,所述指套扣组件包括指套环以及与所述指套环相连接的指套拉链;
所述指套拉链的一端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限位条,且所述限位条沿所述指套拉链的宽度方向设置。
具体地,所述手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指套拉链依次穿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并绕过所述第三连杆穿过所述第四连杆。
具体地,所述手柄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用来对限位条限位。
具体地,还包括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设置在所述手柄的另一侧,且远离所述第三圆弧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包括基座组件、与所述基座组件固定连接的转盘组件、与所述转盘组件旋转连接的手柄组件以及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的指套扣组件;所述转盘组件包括扣罩以及与所述扣罩连接的扳机部;所述扳机部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扣罩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呈V字形连接,所述扳机部用来放置食指和中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手持手机不便的技术问题。
其一,本申请设置有扳机部,操作过程中,扳机部用来放置食指和中指,从而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其中,扳机部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扣罩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呈V字形连接,所述扳机部用来放置食指和中指。
其二,所述手机套指握柄的一侧设置有3个连续圆弧结构,分别为第一圆弧结构、第二圆弧结构和第三圆弧结构,所述第一圆弧结构能够放置食指,所述第二圆弧结构能够放置中指,所述第三圆弧结构能够放置无名指;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转盘组件与手柄组件之间的旋转,可以方便抬起或者放下手柄,可单手掌心向下,自然牢固握持手机,并撬起手机及其屏幕使手机保持合适姿态,同时,大拇指悬于手机屏幕正上方居中位置,从而实现利用握持手单手操作手机。
其三,本申请中,当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转盘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转盘组件贴合,使用者可方便利用其提拎手机,也可便于将本申请收纳;当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转盘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环形圈与所述转盘组件呈一定角度,使用者可单手握持手机,同时大拇指能以较大面积划扫手机屏幕,实现单手竖屏握持和操控手机;当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转盘组件处于第三位置时,使用者可单手举持握控手机,同时将手转至并稳定保持于横屏姿态使用;当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转盘组件处于第四位置时,使用者可支撑手机立于平台面上,且可横屏平稳搁置于平台面上;当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转盘组件处于五位置时,使用者可将手机竖屏平躺于平台面上,且手机前端被垫起抬高,方便使用者坐姿伏案操作手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一位置时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一位置时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二位置时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二位置时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三位置时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三位置时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四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五位置时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五位置时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的扣罩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的扣罩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的转盘组件与基座组件的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的手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的手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基座组件;101-基底底盘;102-第一螺丝孔;103-螺丝钉;200-转盘组件;201-扣罩;202-扳机部;203-第一连接杆;204-第二连接杆;207-凹槽;208-旋转轴;209-预留孔;210-凸起部;211-转盘轴;212-连接孔;213-第二螺丝孔;300-手柄组件;301-环形圈;302-手柄;303-开口结构;304-第一圆弧结构;305-第二圆弧结构;306-第三圆弧结构;307-第一连杆;308-第二连杆;309-第三连杆;310-第四连杆;400-指套扣组件;401-指套环;402-指套拉链;403-限位条;404-横向梭条;405-限位卡槽;500-卡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装置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15所示: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一位置时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一位置时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二位置时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二位置时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三位置时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三位置时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四位置时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五位置时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在第五位置时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的扣罩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的扣罩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的转盘组件与基座组件的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的手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的手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图15(其中,图1-图15为左手使用手机套指握控柄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也可为右手使用)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包括基座组件100、与基座组件100固定连接的转盘组件200、与转盘组件200旋转连接的手柄组件300以及与手柄组件300连接的指套扣组件400;
转盘组件200包括扣罩201以及与扣罩201连接的扳机部202;扳机部202包括第一连接杆203和第二连接杆204,第一连接杆203的一端与扣罩201连接,第一连接杆20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204呈V字形连接,扳机部用来放置食指和中指。
具体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指套扣组件400可以用来放置小指和无名指,从而来满足不同人在使用时的不同习惯,提高人们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具体地,本申请的基座组件100通过双面胶的方式黏贴在手机壳上,从而达到固定基座组件100的目的,为了提高基座组件100在手机壳上的固定强度,本申请的基座组件100与手机壳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延长使用寿命,更具有实用。
更具体地,本申请中,当手柄组件300与转盘组件200处于第一位置时,手柄组件300与转盘组件200贴合,使用者可方便利用其提拎手机,也可便于将本申请收纳;当手柄组件300与转盘组件200处于第二位置时,环形圈301与转盘组件200呈一定角度,使用者可单手握持手机,同时大拇指能以较大面积划扫手机屏幕,实现单手操控手机;当手柄组件300与转盘组件200处于第三位置时,使用者可单手举持手机,同时将手转至并稳定保持于横屏姿态使用;当手柄组件300与转盘组件200处于第四位置时,使用者可支撑手机立于平台面上,且可横屏平稳搁置于平台面上;当手柄组件300与转盘组件200处于五位置时,使用者可将手机竖屏平躺于平台面上,且手机上端被垫起抬高,方便使用者座姿伏案操作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包括基座组件100、与基座组件100固定连接的转盘组件200、与转盘组件200旋转连接的手柄组件300以及与手柄组件300连接的指套扣组件400;转盘组件200包括扣罩201以及与扣罩201连接的扳机部202;扳机部202包括第一连接杆203和第二连接杆204,第一连接杆203的一端与扣罩201连接,第一连接杆20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204呈V字形连接,扳机部用来放置食指和中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手持手机不便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本申请设置有扳机部202,操作过程中,扳机部用来放置食指和中指,从而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其中,扳机部202包括第一连接杆203和第二连接杆204,第一连接杆203的一端与扣罩201连接,第一连接杆20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204呈V字形连接,扳机部用来放置食指和中指。
具体地,手机套指握柄的一侧设置有3个连续圆弧结构,分别为第一圆弧结构304、第二圆弧结构305和第三圆弧结构306,第一圆弧结构304能够放置食指,第二圆弧结构305能够放置中指,第三圆弧结构306能够放置无名指;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转盘组件200与手柄组件300之间的旋转,可以方便抬起或者放下手柄302,可单手掌心向下,自然牢固握持手机,并撬起手机及其屏幕使手机保持合适姿态,同时,大拇指悬于手机屏幕正上方居中位置,从而实现利用握持手单手操作手机。
更具体地,本申请中,当手柄组件300与转盘组件200处于第一位置时,手柄组件300与转盘组件200贴合,使用者可方便利用其提拎手机,也可便于将本申请收纳;当手柄组件300与转盘组件200处于第二位置时,环形圈301与转盘组件200呈一定角度,使用者可单手握持手机,同时大拇指能以较大面积划扫手机屏幕,实现单手操控手机;当手柄组件300与转盘组件200处于第三位置时,使用者可单手举持手机,同时将手转至并稳定保持于横屏姿态使用;当手柄组件300与转盘组件200处于第四位置时,使用者可支撑手机立于平台面上,且可横屏平稳搁置于平台面上;当手柄组件300与转盘组件200处于五位置时,使用者可将手机竖屏平躺于平台面上,且手机上端被垫起抬高,方便使用者座姿伏案操作手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本申请中扣罩201呈圆盘结构,且扣罩201一侧设置有凹槽207,且凹槽207靠近手机壳一侧设置,凹槽207内设置有旋转轴208和预留孔209,扣罩201能够绕旋转轴208旋转,扣罩201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21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0-图12所示,本申请中基座组件100包括基底底盘101和第一螺丝孔102;基底底盘101呈圆盘结构,沿基底底盘101的周向方向等间距设置有3个第一螺丝孔102。
具体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旋转轴208的直径大小不做过多的使用限定说明;基底底盘101的直径以及基底底盘101的厚度不做过多的使用限定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0-图12所示,本申请还包括转盘轴211,转盘轴211与凹槽207相适配,转盘轴211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孔212,以连接孔212为中心,沿转盘轴211的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有3个第二螺丝孔213,第二螺丝孔213与第一螺丝孔102位置对应设置。
具体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第一螺丝孔102的大小与第二螺丝孔213的大小相等,从而保证旋转轴208能够穿过连接孔212从而达到连接旋转的作用。
更具体地,在实际的连接过程中,首先将基座组件100粘贴在手机壳上或者是手机背部,然后将旋转盘放置在扣罩201的凹槽207内,使旋转轴208能够穿过连接孔212,此时保证第一螺丝孔102与第二螺丝孔213对应设置,然后利用螺丝刀穿过预留孔209将螺丝钉103旋紧第一螺丝孔102,然后旋转扣罩201,使预留孔209对准下一组第一螺丝孔102,然后利用螺丝刀穿过预留孔209将螺丝钉103旋紧,这样既保证了美观性,又方便操作。
更具体地,利用预留孔209,实现将转盘组件200与基座组件100固定在一起或从手机上安装拆卸,方便移动,并且可以反复使用,提高使用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本申请中手柄组件300包括环形圈301以及与环形圈301连接的手柄302;
环形圈301设置有开口结构303,开口结构303与扣罩201相适配,且凸起部210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环形圈301可旋转连接。
具体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以第一连接件为旋转中心,从而旋转环形圈301,使环形圈301与凸起部210具有不同的角度,进而控制手机及其屏幕的高低朝向。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0-图14所示,本申请中手柄302的一侧设置有连续圆弧结构,分别为第一圆弧结构304、第二圆弧结构305和第三圆弧结构306,第一圆弧结构304用于放置食指,第二圆弧结构305用于放置中指;第三圆弧结构306能够放置无名指;
具体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不需要使转盘组件200与手柄组件300呈一定角度时,即保证手柄组件300能够完全贴合到转盘组件200上,即保证固定且稳定不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0-图14所示,本申请中指套扣组件400包括指套环401以及与指套环401相连接的指套拉链402;
指套拉链402的一端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限位条403,且限位条403沿指套拉链402的宽度方向设置。
具体地,本申请中指套拉链402可调节松紧程度,从而适应更多的调节使用,方便单手握持本实用新型手机套指握控柄。
具体地,指套扣组件400还设置有横向梭条,用于给套放的手指透气。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0-图14所示,本申请中手柄302内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杆307、第二连杆308、第三连杆309和第四连杆310;第一连杆307、第二连杆308、第三连杆309和第四连杆310相互平行设置,指套拉链402依次穿过第一连杆307和第二连杆308,并绕过第三连杆309穿过第四连杆310。
具体地,本申请中的指套扣组件400的缠绕方式如同现有技术中的书包带缠绕方式。
更具体地,本申请中在手柄302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卡槽405,限位卡槽405用来对限位条403实现限位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0-图14所示,本申请中还包括卡扣部500,卡扣部500设置在手柄302的另一侧,且远离第三圆弧结构306。
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当不需要使转盘组件200与手柄组件300呈一定角度时,即保证手柄组件300能够完全贴合到转盘组件200上,利用卡扣部500,将卡扣部500直接卡接到手机壳上,实现进一步的卡接固定,同时,在掌握手柄302时,更利于舒适握持。
更具体地,本申请还设置有引磁片(引磁片并未在说明书附图中体现出来),引磁片设置在扣罩201的外表面上,当不需要用到手机时,可以利用引磁片将手机悬挂起来,例如当开车导航时,可以通过引磁片将手机悬挂在车内,方便简单,更多样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机套指握控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组件、与所述基座组件固定连接的转盘组件、与所述转盘组件旋转连接的手柄组件以及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的指套扣组件;
所述转盘组件包括扣罩以及与所述扣罩连接的扳机部;所述扳机部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扣罩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呈V字形连接,所述扳机部用来放置食指和中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套指握控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罩呈圆盘结构,且所述扣罩一侧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靠近手机壳或手机背部一侧设置,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扣罩表面设置有预留孔,所述扣罩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扣罩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套指握控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底底盘和第一螺丝孔;
所述基底底盘呈圆盘结构,沿所述基底底盘的周向方向等间距设置有3个第一螺丝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套指握控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轴,所述转盘轴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转盘轴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旋转轴相适配,以所述连接孔为中心,沿所述转盘轴的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有3个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与所述第一螺丝孔位置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套指握控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环形圈以及与所述环形圈连接的手柄;
所述环形圈设置有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与所述扣罩相适配,且所述凸起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环形圈可旋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套指握控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连续圆弧结构,分别为第一圆弧结构、第二圆弧结构和第三圆弧结构,所述第一圆弧结构用于放置食指,所述第二圆弧结构用于放置中指,所述第三圆弧结构能够放置无名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套指握控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套扣组件包括指套环以及与所述指套环相连接的指套拉链;
所述指套拉链的一端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限位条,且所述限位条沿所述指套拉链的宽度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套指握控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二连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指套拉链依次穿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并绕过所述第三连杆穿过所述第四连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套指握控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用来对限位条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套指握控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设置在所述手柄的另一侧,且远离所述第三圆弧结构。
CN201920231221.8U 2019-02-21 2019-02-21 手机套指握控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99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1221.8U CN209299329U (zh) 2019-02-21 2019-02-21 手机套指握控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1221.8U CN209299329U (zh) 2019-02-21 2019-02-21 手机套指握控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99329U true CN209299329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2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122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99329U (zh) 2019-02-21 2019-02-21 手机套指握控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99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57009B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 파지기구
CN209299329U (zh) 手机套指握控柄
CN208656867U (zh) 手机套指握控柄
CN203241926U (zh) 一种带旋转支架键盘
CN209642770U (zh)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CN208904243U (zh) 一种安全便携式接地线操作杆
CN108989522A (zh) 手机套指握控柄
CN206213839U (zh) 开合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2062236U (zh) 一种按键带灯圈的手控器
CN205597343U (zh) 一种新型易悬挂雨伞柄
CN208227102U (zh) 一种转动手机支架
CN208250988U (zh) 一种便携式机械手及垃圾车
CN201732345U (zh) 可折叠鼠标
CN202456936U (zh) 可360度旋转终端套
CN205545460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20121198U (zh) 一种新型智能平板电脑
CN205647639U (zh) 手机防脱落卡扣装置
CN205947423U (zh) 多功能提袋器
CN212156308U (zh) 一种电子通讯设备安装支架
CN110086919A (zh)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CN206117022U (zh) 可固定线材的吸盘
CN204150381U (zh) 一种便携手提式米袋
US20160206085A1 (en) Single-Handed Operation Assisting Device for Handheld Device
CN208112699U (zh) 一种手机屏幕的支撑组件
CN210242829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环境检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