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6919A -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6919A
CN110086919A CN201910509986.8A CN201910509986A CN110086919A CN 110086919 A CN110086919 A CN 110086919A CN 201910509986 A CN201910509986 A CN 201910509986A CN 110086919 A CN110086919 A CN 110086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handle
finger
arc structure
rotary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99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栋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5099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69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6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6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属于手机握控装置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单手操控手机及不方便拎持手机的技术问题。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包括固定组件、旋转组件、握柄组件以及套指组件;固定组件能够固定在手机背部;或所述固定组件与手机壳为一体式结构;旋转组件绕第一轴线与固定组件转动连接;握柄组件绕第二轴线与旋转组件转动连接;握柄组件上形成单手握持部,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手机背部,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手机背部;套指组件套连于握柄组件底端。本申请中旋转组件绕第一轴线与固定组件旋转连接,从而实现旋转组件相对于固定组件的位置变换。

Description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手机握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等电子移动设备已是现代人不离身的必备品,人们在操作手机时,需一手抬起,将手臂和手腕外旋,手掌上翻托着手机,使手机屏幕朝向自己,同时,另一只手配合戳点屏幕,操纵手机;由于智能手机触控屏幕及重量大幅增加,人们已经无法正常拎持、单手操控手机,因此在使用时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不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能够辅助人们实现手机的单手操控,已经成为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们不方便单手操控手机及拎持手机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包括固定组件、旋转组件、握柄组件以及套指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能够固定在手机背部;或所述固定组件与手机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旋转组件绕第一轴线与所述固定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组件的转动范围设置在0-360度之间;所述握柄组件绕第二轴线与所述旋转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握柄组件相对于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范围设置在0-180度之间;所述握柄组件形成握持部,用于单手握持;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手机背部,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手机背部;所述套指组件套挂在所述握柄组件上,用于套住小指或无名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扣罩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扣罩部连接的食指扳机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扣罩部上且远离所述食指扳机部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握柄组件以所述第二轴线为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扣罩部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固定组件相适配;所述食指扳机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呈一定角度连接,所述食指扳机部用于放置食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借位槽,所述第一借位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握柄组件包括环形圈以及与所述环形圈连接的手柄;
所述环形圈上形成有开口,开口两端各设有销第一销钉孔,所述开口与所述连接部相适配,所述环形圈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部旋转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一侧壁由顺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结构、第二圆弧结构以及第三圆弧结构构成,所述手柄的另一侧壁由顺次连接的第四圆弧结构以及第五圆弧结构构成,所述第三圆弧结构与所述第五圆弧结构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一圆弧结构用于放置食指,所述第二圆弧结构用于放置中指,所述第三圆弧结构用于放置无名指;所述第四圆弧结构和所述第五圆弧结构用于支撑手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中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指套撑杆,所述套指组件的一端能够套设在所述指套撑杆上,且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且在所述手柄下端形成指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指套撑杆中间断开形成安装空隙,所述套指组件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安装空隙并套设在所述指套撑杆上;
所述指套撑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指套撑杆平行间隔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套指组件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套指组件穿过所述通孔的部分形成指套,用于套住小指或无名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弧结构上开设有第二借位槽,所述第二借位槽与所述第一借位槽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和凸轴;
所述固定部能够固定在所述手机背部,或,与手机壳制成一体;所述凸轴凸出于所述固定部,且与所述安装槽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包括固定组件、旋转组件、握柄组件以及套指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能够固定在手机背部;或,与手机壳制成一体;所述旋转组件绕第一轴线与所述固定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组件的转动范围设置在0-360度之间;所述握柄组件绕第二轴线与所述旋转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握柄组件相对于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范围设置在0-180度之间;所述握柄组件形成握持部,用于单手握持;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手机背部,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手机背部;所述套指组件套挂在所述握柄组件上,用于套住小指或无名指。
第一方面,本申请中旋转组件绕第一轴线与所述固定组件旋转连接,从而实现旋转组件相对于固定组件的位置变换,即根据个人的使用需要,从而调整旋转组件相对于固定组件的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中握柄组件绕第二轴线与旋转组件连接,从而实现握柄组件相对于所述旋转组件的位置变化,即根据每个人的使用需要,从而调整握柄组件相对于旋转组件的位置。
第三方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握柄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握柄组件与旋转组件贴合,即此时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与手机背部贴合,这样可以将手机收纳或方便提拎、不必捏握;当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握柄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此时握柄组件沿手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握柄组件与旋转组件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具体角度根据不同人的手型大小合理张合,单手握持握柄组件,此时的手机屏幕为竖屏,即此时可单手抓握手柄,并将大拇指悬于手机屏幕正上方中部,用于手机竖屏单手操控;当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握柄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时,此时握柄组件沿手机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握柄组件与旋转组件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具体角度根据不同人的手型大小合理张合,此时的手机屏幕为横屏,即此时可以用于单手举持手机横屏的观看;当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握柄组件位于第四位置时,此时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可以用作手机支架使用,即可以将手机横屏支起来,竖立于平台面上,不需要单手握持,直接观看手机;当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握柄组件位于第五位置时,此时握柄组件沿手机的宽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此时握柄组件与旋转组件贴合设置,可以将手机头部抬起、平放在桌面上,可用于手机竖屏的观看及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握柄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握柄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套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在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在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在第三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在第四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在第五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固定组件;101-固定部;102-凸轴;103-第一销钉孔;
200-旋转组件;201-销钉;202-安装槽;203-第一连接件;204-第一借位槽;205-扣罩部;206-食指扳机部;207-连接部;208-第二销钉孔;
300-握柄组件;301-第一圆弧结构;302-第二圆弧结构;303-第三圆弧结构;304-第四圆弧结构;305-第五圆弧结构;306-第二连接件;307-指套通孔;308-指套撑杆;309-加固连杆;310-第三连接件;311-环形圈;312-手柄;313-第三销钉孔;314-第二借位槽;315-指套安装空隙;
400-套指组件;401-指套;
500-手机背部;
600-第一轴线;
700-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11所示,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握柄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握柄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套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在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在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在第三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在第四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在第五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图11所示,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包括固定组件100、旋转组件200、握柄组件300以及套指组件400;所述固定组件100能够固定在手机背部500;或与手机壳制成一体;所述旋转组件200绕第一轴线600与所述固定组件100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组件200相对于所述固定组件100的转动范围设置在0-360度之间;所述握柄组件300绕第二轴线与所述旋转组件200转动连接,且所述握柄组件300相对于所述旋转组件200的转动范围设置在0-180度之间;所述握柄组件300上形成握持部用于单手握持;所述第一轴线600垂直于所述手机背部500,所述第二轴线700平行于所述手机背部500;第一轴线600与第二轴线700相互垂直;所述套指组件400套设在所述手柄组件300上。
具体地,本申请中旋转组件200绕第一轴线600与所述固定组件100可以实现0-360度转动连接,从而实现旋转组件200相对于固定组件100的位置变换,即根据使用需要,从而调整旋转组件200相对于固定组件100的位置。
更具体地,本申请中握柄组件300绕第二轴线700与旋转组件200可以实现0-180度转动连接,从而实现握柄组件300相对于所述旋转组件200的位置变化,即根据使用需要,从而调整握柄组件300相对于旋转组件200的位置。
具体地,结合图7,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所述旋转组件200与所述握柄组件300位于第一位置时,握柄组件300与旋转组件200贴合,即此时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与手机背部500贴合,这样可以将手机收纳起来,更加方便携带和提拎。
具体地,结合图8,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所述旋转组件200与所述握柄组件300位于第二位置时,此时握柄组件300沿手机的长度方向上的对角线方向延伸设置,且握柄组件300与旋转组件200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具体角度根据使用需要合理旋转,此时的手机屏幕为竖屏,即此时可以用于手机竖屏的操控使用。
具体地,结合图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所述旋转组件200与所述握柄组件300位于第三位置时,此时握柄组件300沿手机的宽度方向上的对角线方向延伸设置,且握柄组件300与旋转组件200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具体角度根据使用需要合理旋转,此时的手机屏幕为横屏,即此时可以用于单手举持手机横屏观看。
具体地,结合图1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所述旋转组件200与所述握柄组件300位于第四位置时,此时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可以作为手机支架使用,即可以将手机横屏支立于平面上,不需要单手握持,方便横屏观看手机屏幕。
具体地,结合图1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所述旋转组件200与所述握柄组件300位于第五位置时,此时握柄组件300沿手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此时握柄组件300与旋转组件200贴合设置,可以将手机屏幕面朝上、头部抬起放在桌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所述旋转组件200包括扣罩部205、通过第一连接件203与所述扣罩部205连接的食指扳机部206,以及设置在所述扣罩部205上且远离所述扳机部206的连接部207;
所述连接部207与所述握柄组件300以所述第二轴线700为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扣罩部205上开设有安装槽202,所述安装槽202与所述固定组件100相适配;所述安装槽202的中心设置有销钉201,与第一销钉孔103相适配;所述食指扳机部206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3呈一定角度连接,所述食指扳机部206用于放置食指。
更具体地,本申请中,在使用的过程中,是指可以放置在食指扳机部206上,并进一步调整手机屏幕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203上设置有第一借位槽204,所述第一借位槽204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安装槽202的开口方向相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握柄组件300包括环形圈311以及与所述环形圈311连接的手柄312;
所述环形圈311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连接部207相适配,所述环形圈311通过第三连接件310与所述连接部207旋转连接。
具体地,环形圈311开口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三销钉孔313,在连接部207上开设有第二销钉孔208;所述第三销钉孔313与所述连接部207上的第二销钉孔208相适配、吻合,所述环形圈311通过第三连接件310穿过第二销钉孔208、第三销钉孔313,实现与所述连接部207旋转连接。
具体地,第三连接件310优选为销钉或者是铆钉,利用销钉或者是铆钉实现将环形圈311可旋转地固定在连接部207上,进而实现握柄组件300可以绕旋转组件200旋转,从而达到更方便,任意角度调整手机朝向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手柄312的一侧壁由顺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结构301、第二圆弧结构302以及第三圆弧结构303构成,所述手柄312的另一侧壁由顺次连接的第四圆弧结构304以及第五圆弧结构305构成,所述第三圆弧结构303与所述第五圆弧结构305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306连接。
所述第一圆弧结构301用于放置食指,所述第二圆弧结构302用于放置中指,所述第三圆弧结构303用于放置无名指;所述第四圆弧结构304和所述第五圆弧结构305用于手掌支撑和抓握。
具体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圆弧结构301、第二圆弧结构302以及第三圆弧结构303的圆弧弯曲方向为同一方向,优选第一圆弧结构301的弧度大于第二圆弧结构302的弧度,第二圆弧结构302的弧度大于第三圆弧结构303的弧度。
所述第四圆弧结构304和所述第五圆弧结构305的圆弧弯曲方向为不同方向,第五圆弧结构305的圆弧朝向与所述第一圆弧结构301的圆弧朝向相同。
更具体地,本申请中,当单手抓握手机时,手掌握紧第四圆弧结构304和所述第五圆弧结构305,第四圆弧结构304和所述第五圆弧结构305也同时用于支撑手掌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手柄312中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指套撑杆308和加固连杆309,所述套指组件400的一端能够套设在所述指套撑杆308上,且另一端能够穿过第二连接件306,在手柄下端形成指套401。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件306上开设有指套通孔307,首先将套指组件400的一端套设在所述指套撑杆308上,然后另一端穿过指套通孔307,这样,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小指或无名指穿过固定好的套指组件400下端的指套401,实现单手更牢固握持和方便拎提。
具体地,指套撑杆308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优选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指套撑杆308平行排列,将套指组件400分别套在三个指套撑杆308上时,可以用来调节套指组件400的指套401的松紧,如果手比较大,那么使套指组件400的一端套挂设在位于手柄312较下端的指套撑杆308上,这样能够保证套指组件400穿过指套通孔307的另一端预留较多,形成较大开口的指套401,适合手比较大的人使用(反之亦然)。
更具体地,套指组件400优选设置为硅胶带环,硅胶带环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具有弹力,所以经济实用。
更具体,加固连杆309一方面加固连接,另一方面加强支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指套撑杆308中间断开形成安装空隙,所述套指组件400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安装空隙并套设在所述指套撑杆308上;
所述指套撑杆308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指套撑杆308平行间隔设置。
具体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所述安装空隙315的宽度略小于套指组件400的厚度,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硅胶带环具有一定的弹性,稍用力拉伸套指组件400,使硅胶带环的厚度变薄,然后将硅胶带环穿过安装空隙315,最后套设在指套撑杆308上,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沿所述第二连接件306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指套通孔307,所述套指组件400的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指套通孔307,且所述套指组件400穿过所述指套通孔307的部分形成指套401,用于小指或无名指伸入并套住。
具体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所述指套通孔307的宽度略小于套指组件400的厚度,指套通孔307的长度略大于套指组件400的宽度,即套指组件400能够穿过指套通孔307,指套通孔307能够实现对套指组件400的摩擦卡紧定位,更具体为,本申请中的套指组件400优选设置为硅胶带环,其具有一定弹力,在使用的过程中,拉紧硅胶带环,使其能够穿过指套通孔307,穿过指套通孔307之后,再松开硅胶带环套指组件400,利用指套通孔307实现对硅胶带环的卡紧。
更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套指组件400穿过指套通孔307的部分形成指套401,指套401用于小指或无名指伸入,伸入的指或无名指用于提拎手机,更加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圆弧结构301上开设有第二借位槽314,所述第二借位槽314与所述第一借位槽204相适配。
具体地,为了保证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具有整体的完整性和美观性,更为了当不需要拎持、单手操控手机时,将握柄组件300扣放在旋转组件200上,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即在连接件203上设置有第一借位槽204,第一借位槽204与第二借位槽314的相互咬合,实现将握柄组件300扣合在旋转组件200上,进而实现方便收纳及整体的美观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组件100包括固定部101和凸轴102;所述固定部101固定在所述手机背部500,或,与手机壳制成一体;所述凸轴102凸出于所述固定部101,且与所述安装槽202相适配。
具体地,优选利用双面胶将固定部101粘贴在手机后背上,粘贴更牢固,亦可将固定部101与手机壳背部制成一体。
更具体地,固定部101优选为长方形垫片(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垫片),凸轴102与安装槽202相适配,安装槽202的中心处设有销钉201,凸轴102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销钉孔103,销钉201与第一销钉孔103相对应并适配,利用销钉201可以将所述固定组件100与所述旋转组件200旋转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旋转组件、握柄组件以及套指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能够固定在手机背部;或所述固定组件与手机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旋转组件绕第一轴线与所述固定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组件的转动范围设置在0-360度之间;所述握柄组件绕第二轴线与所述旋转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握柄组件相对于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范围设置在0-180度之间;所述握柄组件形成握持部,用于单手握持;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手机背部,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手机背部;所述套指组件套挂在所述握柄组件上,用于套住小指或无名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扣罩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扣罩部连接的食指扳机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扣罩部上且远离所述食指扳机部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握柄组件以所述第二轴线为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扣罩部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固定组件相适配;所述食指扳机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呈一定角度连接,所述食指扳机部用于放置食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借位槽,所述第一借位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组件包括环形圈以及与所述环形圈连接的手柄;
所述环形圈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连接部相适配,所述环形圈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部旋转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一侧壁由顺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结构、第二圆弧结构以及第三圆弧结构构成,所述手柄的另一侧壁由顺次连接的第四圆弧结构以及第五圆弧结构构成,所述第三圆弧结构与所述第五圆弧结构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一圆弧结构用于放置食指,所述第二圆弧结构用于放置中指,所述第三圆弧结构用于放置无名指;所述第四圆弧结构和所述第五圆弧结构用于支撑手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中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指套撑杆,所述套指组件的一端能够套设在所述指套撑杆上,且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且在所述手柄下端形成指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套撑杆中间断开形成安装空隙,所述套指组件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安装空隙并套设在所述指套撑杆上;
所述指套撑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指套撑杆平行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套指组件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套指组件穿过所述通孔的部分形成指套,用于放置小指或无名指。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结构上开设有第二借位槽,所述第二借位槽与所述第一借位槽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和凸轴;所述固定部能够固定在所述手机背部,或,与手机壳制成一体;所述凸轴凸出于所述固定部,且与所述安装槽相适配。
CN201910509986.8A 2019-06-13 2019-06-13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Pending CN1100869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9986.8A CN110086919A (zh) 2019-06-13 2019-06-13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9986.8A CN110086919A (zh) 2019-06-13 2019-06-13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6919A true CN110086919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9986.8A Pending CN110086919A (zh) 2019-06-13 2019-06-13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691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79960A1 (en) * 2011-01-21 2012-07-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silient swivel coupling mechanism
CN207184613U (zh) * 2017-07-04 2018-04-03 孙林同 一种手柄及带有手柄的手机壳
KR20180117316A (ko) * 2017-04-19 2018-10-29 김창근 휴대폰용 회전 손잡이 장치
CN108989522A (zh) * 2018-09-27 2018-12-11 史栋元 手机套指握控柄
CN209642770U (zh) * 2019-06-13 2019-11-15 史栋元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79960A1 (en) * 2011-01-21 2012-07-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silient swivel coupling mechanism
KR20180117316A (ko) * 2017-04-19 2018-10-29 김창근 휴대폰용 회전 손잡이 장치
CN207184613U (zh) * 2017-07-04 2018-04-03 孙林同 一种手柄及带有手柄的手机壳
CN108989522A (zh) * 2018-09-27 2018-12-11 史栋元 手机套指握控柄
CN209642770U (zh) * 2019-06-13 2019-11-15 史栋元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22453U (zh) 一体便携式自拍杆
CN209642770U (zh)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CN110086919A (zh) 用于拎持、单手操控手机的套指手柄
CN208656867U (zh) 手机套指握控柄
CN208172656U (zh) 一种带夹板支架的平板电脑
CN108989522A (zh) 手机套指握控柄
CN209299329U (zh) 手机套指握控柄
CN206923772U (zh) 钥匙扣
CN210500265U (zh) 可折叠上肢外骨骼装置
CN209731366U (zh) 手机壳便捷固定装置
CN206542405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通讯装置
CN20723629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手环
CN205693720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支架
CN208675303U (zh) 一种手机夹紧装置
CN205081825U (zh) 一种便携手机壳
CN215818229U (zh) 一种移动电子件用握持及支撑装置
CN206100111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背贴装置
CN220325655U (zh) 一种指环支架
CN209146628U (zh) 一种用于拍照装置的支架
CN215581269U (zh) 一种移动终端用万向支撬握撑装置
CN217470030U (zh) 一种应用于手机竖屏或横屏支撑的指环扣以及手机壳
CN205896647U (zh) 一种固定支架
CN220340483U (zh) 一种内窥镜底座
CN211844715U (zh) 一种简易自行车手机支架
CN208971579U (zh) 一种折叠式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