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95035U - 一种导光件及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光件及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95035U
CN209295035U CN201920072992.7U CN201920072992U CN209295035U CN 209295035 U CN209295035 U CN 209295035U CN 201920072992 U CN201920072992 U CN 201920072992U CN 209295035 U CN209295035 U CN 209295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ut part
lamps
lanterns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729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植天杰
左清跃
吴群
李襄南
程衍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729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95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95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95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件及灯具;所述导光件包括一个出光部和两个以上的入光部;所述出光部为以一截面图形沿一封闭轴线延伸的立体形状,所述两个以上的入光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出光部上;所述灯具包括发光单元、壳体和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光件的其中一面为出光面,所述壳体在对应于所述出光面的一面为敞开面;所述壳体包括分别与所述出光部和入光部适配的出光槽和入光槽,所述入光槽根部与所述出光槽相连通;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入光槽的端部上,发光方向朝向所述入光槽根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件及灯具具有设计难度低、光扩散效果好、耗能少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导光件及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灯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导光件及灯具。
背景技术
日常使用的灯具中,有一种较为典型的灯具,该灯具的发光面为呈条状且首尾相接的闭合轮廓图形,如化妆镜外圈的照明灯、圆环形的车灯、圆环形的背光模组。该类灯具目前常采用的结构是以扩散板形成所需的发光图形,再以侧发光单元或直下式发光单元作为发光单元,布置在所述扩散板的相应位置上,以外壳遮蔽发光单元非出光方向的面,使光线经扩散板射出后形成所需的发光图形。
该类灯具目前所采用的结构具有以下缺点:扩散板的形状是随意变化的,发光单元针对扩散板的形状结构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设计难度较大;发光单元中发光器件的使用数量较多,灯具耗能较大,制造和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所述灯具的结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件及灯具,该导光件及灯具具有结构简单、设计难度低、光扩散效果好、耗能少等特点。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包括一个出光部和两个以上的入光部;所述出光部为一截面图形沿一封闭轴线延伸形成的立体结构;
所述两个以上的入光部的根部分别与所述出光部连接,且端部分别朝所述出光部外部延伸。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两个以上的入光部中的任一入光部的轴线与所述封闭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且大于或等于0°。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入光部数量为两个;所述入光部端部至根部方向为光线入射方向;以所述封闭轴线的轨迹方向为基准,所述两个入光部的光线入射方向在所述封闭轴线上的投影分量朝向相同或相反。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光部的其中一面为发光面;
在所述出光部与所述发光面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光线反射的反射点。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射点为设置在所述出光部上的凹陷点和/或凸起点。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光部为以圆形截面形状沿圆形封闭轴线延伸的立体圆环形。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两个以上的入光部中的至少一个入光部与所述封闭轴线相切。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发光单元、壳体和上述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光件的其中一面为出光面,所述壳体在对应于所述出光面的一面为敞开面;
所述壳体包括分别与所述出光部和入光部适配的出光槽和入光槽,所述入光槽根部与所述出光槽相连通;
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入光槽的端部上,发光方向朝向所述入光槽根部。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入光槽的端部设置有卡口,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电路板和接线端子;所述发光器件和接线端子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两侧;所述电路板基于所述卡口卡在所述入光槽的端部上,所述接线端子从所述入光槽端部端面向外伸出,所述发光器件朝向所述入光槽根部方向。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光槽内壁上设置有反光涂层。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光槽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出光部相适配的固定卡件,所述出光部卡在所述固定卡件中。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灯具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敞开面上,所述扩散板形状与所述敞开面适配。
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扩散板对应于所述入光槽的位置上进行遮蔽,形成遮蔽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件及灯具,该导光件的出光部沿一封闭轴线形成,可充分利用光线;出光部出光面的相对侧设置有反射点,可增强出光面的光线强度,减少光线在出光部的内部消耗;入光部的设置可避免在出光部上设置发光单元,影响出光部的结构分布均匀性和出光均匀性,同时,入光部可给发光单元提供一个导光通道,增加发光单元进入出光部的光通量;壳体的设置可限制出光部的发光方向并进一步的增强出光部发光面的出光强度;扩散板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光扩散效果,并针对实际需求形成规则的出光面,以提供良好的观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具三维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件仰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光部光路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件仰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具三维结构爆炸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发光单元100、壳体101、导光件102和扩散板103。
具体的,导光件102包括出光部和两个以上的入光部;所述出光部以任一截面形状沿一封闭轴线延伸,头部与尾部相接形成一闭合的立体形状,光线可在出光部中充分进行扩散传播,直至光线全部射出或损耗;在所述出光部的任意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供发光单元光线入射的入光部;所述入光部在所述出光部的任一位置上沿一入光部轴线向所述出光部外部延伸。
可选的,所述入光部轴线不与所述出光部垂直,所述两个以上的入光部中的任一入光部轴线与所述封闭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且大于或等于0°,以增强出光部的光分布均匀性。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件102仰视图,其中,局部放大示意图为放大位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光部201截面形状为圆形,沿一圆形的封闭轴线202延伸,头部与尾部相接形成立体圆环状;所述入光部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入光部211和第二入光部212,所述第一入光部211的入光部轴线为第一入光部轴线221,所述第二入光部212的入光部轴线为第二入光部轴线22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入光部用于将发光单元的光线导入至出光部中,出光部用于将入光部导入的光线均匀扩散至整个出光部上,使出光部各位置的发光趋于均匀,形成良好的照明效果或氛围渲染效果。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光部光路示意图。基于出光部201的功能而言,出光部201需要使用透光材质制成,以供光线在出光部201内部进行传播;为了增强光扩散效果,可以在出光部201内添加光扩散剂;进一步的,考虑到出光部201在具体实施中,通常只需其中一个侧面作为出光面进行出光,为了增强该出光面的出光效果,可在该出光面的相对面上设置反射点;光线在射入发射点后,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多种现象,但光线发生反射的概率远多于光线发生折射、散射的概率,或可以理解为光线发生反射的能量远多于光线发生折射和散射的能量,从而使光线朝出光面一侧的数量和能量增强,出光面的光线强度较其他面的要大。具体的,反射点可采用凹陷点或凸起点的形式设置在所述出光部201上;反射点的设置,可以使任意方向的入射光以漫反射的形式进行反射,一方面,使出光部201的发光面一侧的出射光线数量增多,另一方面,使光线在出光部201内部传播过程中的反射次数增多,提高出光部201 光线的均匀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光面为附图图3所示出的出光部201 顶面,相应的,反射点230设置在附图图3所示出的出光部201底面上;光线在经过反射点230后发生反射,使大部分的光线朝向出光面一侧,减少光线损耗,增强出光面的出光光强和出光均匀性。
相应的,出光部201的光线全部来源于入光部,入光部的光线来源于发光单元,当发光单元不变时,入光部轴线与出光部之间的夹角会影响进入出光部 201的光线的光扩散效果,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入光部211和第二入光部212进行说明。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件102仰视图局部放大示意图,结合附图图2所示,出光部201以圆形截面沿圆形的封闭轴线202成型,第一入光部211 以圆形截面沿一与所述封闭轴线202相切的第一入光部轴线221成型,第二入光部212以一不与所述封闭轴线202相切的第二入光部轴线222成型。假定发光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入光部211和第二入光部212的端面上,所述入光部端部至根部方向为光线入射方向,第一入光部211和第二入光部212的主光路分别为附图图3中的第一主光路311和第二主光路312,由于第一入光部轴线221与封闭轴线 202相切,因此,第一入光部轴线221和第一主光路311的图示轨迹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主光路是指通光部中通光量最大的方向,除主光路外,其余方向的光路都经过一定次数的折射和反射后形成,光强会减弱。
传统的侧发光导光结构,可理解为其入光部轴线为垂直于封闭轴线的;发光单元从垂直于出光部封闭轴线的方向,即入光部轴线方向入射,小部分光线会沿封闭轴线进行扩散,大部分光线会射向出光部相对于发光单元的另一侧面上,发生折射后射出或发生反射;直射后射出的光线不再处于出光部中,出光部的光线总量会减少,而发生反射的光线一部分会沿封闭轴线扩散,一部分会反射至发光单元方向,同样的,反射至发光单元方向的光线会使出光部的光线总量减少。采用传统的侧发光导光结构,由于入射在出光部的光线需要经过多次反射后才能完全扩散,每一次反射都会导致光线的损耗,同时,光线在局部区域的多次反射,会造成该局部区域的亮度较大,不利于灯具的均匀发光,因此,需要较为密集的发光单元布置才能够保证灯具的均匀发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入光部轴线方向不垂直与封闭轴线,从而使沿封闭轴线的光线数量增多,出射以及反射的光线数量减少。具体的,在发光单元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入光部211和第二入光部212的通光量是相同的。
第二入光部212的第二主光路312与封闭轴线202不相切且不垂直,第二主光路312的光线射入出光部201后,部分光线沿封闭轴线202顺时针方向进行扩散,部分光线沿射入出光部201的方向进行扩散,在碰到出光部201相对与第二入光部212一侧的侧壁后射出或反射,使出光部中的光线量发生少量损耗。
第一主光路311与封闭轴线202相切,光线全部进入至出光部201中,主要沿封闭轴线202逆时针方向进行扩散,在第一入光部211与出光部201的连接位置上不发生额外的损耗;因此,优选的实施方式,入光部轴线与出光部的封闭轴线相切。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附图图2和图4所示,第一入光部211、第二入光部212 与出光部201的连接位置较为接近,为了平衡出光部201上的光分布情况,以出光部201的封闭轴线202的轨迹方向为基准,第一入光部211和第二入光部212 的光线入射方向在所述封闭轴线202上的投影分量朝向相反,即第一主光路311 和第二主光路312在出光部201上光扩散方向(主要扩散方向)相反。如果第一入光部211和第二入光部212与出光部201的连接位置设置间隔较大,为了平衡出光部201上的光分布情况,第一入光部211和第二入光部212的光线入射方向在所述封闭轴线202上的投影分量朝向相同,即第一主光路311和第二主光路 312在出光部201上的光扩散方向(主要扩散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入光部211和第二入光部212与出光部 201的连接位置较为接近,为了避免发生干涉和增加导光件厚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入光部211和第二入光部212基于与出光部201的连接位置分别朝出光部201的外部,其中,如附图图2所示,第一入光部211的延伸方向朝向封闭轴线202外侧方向,第二入光部212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封闭轴线202的内侧方向。
具体实施中,入光部和出光部可通过注塑加工、压模加工等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制成,以降低加工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入光部的数量以及入光部的光入射方向可视实际工况进行设计。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101俯视图,其中,局部放大示意图为放大位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壳体主要用于根据导光件的结构进行设计,用于保护导光件、限制导光件的出光方向以及加强导光件的出光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101包括适配于出光部的出光槽510和分别适配于第一入光部和第二入光部的第一入光槽511和第二入光槽512;如附图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件的出光面为顶面,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101的顶面为敞开面。
具体实施中,出光槽的截面形状可根据出光部截面形状进行设计以适配所述出光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出光部截面形状为圆形,为了便于加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光槽510截面形状为U型,内部设置有贴合出光部外周形状的固定卡件505。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光面为出光槽510的敞开面,为了加强出光面的光线量,可选的,可在出光槽510内部涂覆银等反光材料,将光线尽量反射至出光面上,增强出光面光照强度。
固定卡件505与出光部的配合方式可以为过盈配合,出光部直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卡件505上;出光部也可以通过后续介绍的扩散板压紧在所述固定卡件 505上。
入光槽的根部与出光槽是相连通的,端部用于发光单元的设置。以下以第二入光槽512为例进行介绍。第二入光槽512根部与出光槽510相通,端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卡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单元包括接线端子501、电路板502和发光器件503,发光器件503和接线端子502分别设置在电路板502的两侧,优选的,发光器件503可选用LED灯珠。电路板502沿竖直方向卡进所述卡口中,接线端子501从所述第二入光槽512端部向外伸出,而发光器件503朝向所述第二入光槽512根部方向。进一步的,可在第二入光槽512顶面上使用一不透光的盖板对第二入光槽512以及第二入光部进行遮盖,只留有出光部进行出光,实现良好的照明效果或氛围渲染效果。
与出光部和出光槽的配合方式相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502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卡口中,也可以基于扩散板与壳体的配合卡在所述卡口中。
同时,考虑到灯具的外部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壳体101上设置有挂耳504,供灯具进行外部固定。
考虑到入光部需要进行遮蔽以及需要进一步增强出光部的光扩散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扩散板103的方式实现以上功能。结合附图图1所示的灯具三维结构爆炸示意图,具体的,扩散板103形状适配于所述壳体101的敞开面,且在对应于所述入光槽的位置上进行遮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对扩散板103上对应于入光槽的位置进行遮蔽后形成遮蔽层,光线经过扩散板103 后,出光形状为一理想的圆环型。出光部的光线在经过扩散板103的进一步扩散后,光线显示效果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导光件的出光部沿一封闭轴线形成,充分利用光线;出光部出光面的相对侧设置有反射点,可增强出光面的光线强度,减少光线在出光部的内部消耗;入光部的设置可避免在出光部上设置发光单元,影响出光部的结构分布均匀性,同时,入光部可给发光单元提供一个导光通道,增加发光单元进入出光部的光通量;壳体的设置可限制出光部的发光方向并进一步的增强出光部发光面的出光强度;扩散板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光扩散效果,并针对实际需求形成规则的出光面,以提供良好的观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灯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包括一个出光部和两个以上的入光部;所述出光部为一截面图形沿一封闭轴线延伸形成的立体结构;
所述两个以上的入光部的根部分别与所述出光部连接,且端部分别朝所述出光部外部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入光部中的任一入光部的轴线与所述封闭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且大于或等于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部数量为两个;所述入光部端部至根部方向为光线入射方向;以所述封闭轴线的轨迹方向为基准,所述两个入光部的光线入射方向在所述封闭轴线上的投影分量朝向相同或相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部的其中一面为发光面;
在所述出光部与所述发光面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光线反射的反射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点为设置在所述出光部上的凹陷点和/或凸起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部为以圆形截面形状沿圆形封闭轴线延伸的立体圆环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入光部中的至少一个入光部与所述封闭轴线相切。
8.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发光单元、壳体和权利要求1 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光件的其中一面为出光面,所述壳体在对应于所述出光面的一面为敞开面;
所述壳体包括分别与所述出光部和入光部适配的出光槽和入光槽,所述入光槽根部与所述出光槽相连通;
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入光槽的端部上,发光方向朝向所述入光槽根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槽的端部设置有卡口,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电路板和接线端子;所述发光器件和接线端子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两侧;所述电路板基于所述卡口卡在所述入光槽的端部上,所述接线端子从所述入光槽端部端面向外伸出,所述发光器件朝向所述入光槽根部方向。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槽内壁上设置有反光涂层。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槽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出光部相适配的固定卡件,所述出光部卡在所述固定卡件中。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敞开面上,所述扩散板形状与所述敞开面适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扩散板对应于所述入光槽的位置上进行遮蔽,形成遮蔽层。
CN201920072992.7U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导光件及灯具 Active CN209295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2992.7U CN209295035U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导光件及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2992.7U CN209295035U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导光件及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95035U true CN209295035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2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72992.7U Active CN209295035U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导光件及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950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48818B2 (en) 2020-07-23 2022-09-20 Qisda Corporation Ring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48818B2 (en) 2020-07-23 2022-09-20 Qisda Corporation Ring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3533B (zh) 光学装置
CN113266799A (zh) 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
JP2016046067A (ja) 広角度拡散光学系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CN209295035U (zh) 一种导光件及灯具
CN201561367U (zh) Led光源用透镜
CN203068203U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108692283A (zh) 一种均匀发光结构及采用该发光结构的汽车照明装置
CN201724117U (zh) 光圈灯的改良结构
CN209688617U (zh)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实现共用发光区域的光学结构
CN210800738U (zh) 一种光学元件以及带有该光学元件的灯具
CN207394722U (zh) 一种均匀发光结构及采用该发光结构的汽车照明装置
CN208295826U (zh) 一种导光板结构
JPH103803A (ja) 車両用灯具のインナーレンズ
CN201897100U (zh) 一种照明装置及其应用的照明灯具、广告灯箱、指示牌箱和超薄像框
CN209068438U (zh) 一种导光条
CN219140560U (zh) 高亮度氛围灯组件
CN216346042U (zh) 一种用于提高点亮均匀性的光学结构
CN209495155U (zh) 一种均匀照明的led灯
CN203162652U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221402827U (zh) 一种led光学模组及灯具
CN220082892U (zh) 一种厚壁以及应用该壁厚的汽车雾灯
CN218993197U (zh) 均匀发光的光学结构及logo灯
CN219225130U (zh) 照明模组及灯具
CN214948788U (zh) 一种车用发光结构
CN218480556U (zh) 一种用于灯具上的侧向导光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