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93084U -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93084U
CN209293084U CN201821798703.3U CN201821798703U CN209293084U CN 209293084 U CN209293084 U CN 209293084U CN 201821798703 U CN201821798703 U CN 201821798703U CN 209293084 U CN209293084 U CN 209293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plates
internal reinforcing
plate component
bearing assembly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87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宗�
张志洋
杨裕丰
吴庆礼
王勇
丁跃进
马瑞永
郭中华
王存珍
文俊
崔慕春
汪允显
宋雪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987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93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93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9308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前叉组件、根部支承组件、左侧板组件、右侧板组件、上封板组件和下封板组件组成动臂箱体结构;中支承组件设置在动臂箱体结构的中部;耳板组件设置在上封板组件外侧;左侧板组件、右侧板组件连接前叉组件、中支承组件、根部支承组件;上封板组件、下封板组件分别连接前叉组件、根部支承组件;前叉组件连接两个前后方向的内部加强板;中支承组件连接一个前后方向的内部加强板;根部支承组件连接一个前后方向的横向内部加强板和前后方向的纵向内部加强板;箱体中前侧的左右方向并列分布着内部加强板;箱体中后侧的上下方向并列分布着两个内部加强板;中支承组件周围分布着多个放射状的内部加强板。

Description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背景技术
动臂是挖掘机最关键的结构件之一,也是挖掘机最容易开裂失效的结构件,传统挖掘机动臂系由前叉组件、中支承组件、根部支承组件、耳板组件、左侧板组件、右侧板组件、上封板组件和下封板组件组成的箱体结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其缺点是适用性差,极其容易开裂失效。传统动臂只适应于物料密度很低的土方装载等良好工况,如果是剥离作业或者物料密度大的岩石装载等恶劣工况,则传统动臂极易发生开裂开焊等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解决传统动臂极易发生开裂开焊的失效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极大的增加了动臂的强度和刚度,延长了动臂的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叉组件1、中支承组件2、根部支承组件3、耳板组件4、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上封板组件7和下封板组件8;
前叉组件1、根部支承组件3、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上封板组件7和下封板组件8组成动臂箱体结构;中支承组件2设置在动臂箱体结构的中部;耳板组件4设置在动臂箱体结构的顶部,连接在上封板组件7外侧;
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分别连接前叉组件1、中支承组件2、根部支承组件3;
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分别连接前叉组件1、根部支承组件3;
前叉组件1连接着两个前后方向的内部加强板9(9A、9B);中支承组件2连接着一个前后方向的内部加强板10;根部支承组件3连接着一个前后方向的横向内部加强板11和前后方向的纵向内部加强板12;箱体中前侧的左右方向并列分布着内部加强板13;箱体中后侧的上下方向并列分布着两个内部加强板14;中支承组件2周围分布着多个放射状的内部加强板15;
内部加强板10连接着中支承组件2、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11连接着根部支承组件3、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内部加强板12连接着根部支承组件3、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3连接着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9;内部加强板14连接着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10、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2;内部加强板15连接着中支承组件2、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内部加强板1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加强板10设置在中支承组件2的左右对称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以内部加强板10为左右对称面呈左右对称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加强板13被两个内部加强板9A、9B分隔为三个部分,内部加强板13A、内部加强板13B和内部加强板13C;内部加强板13A连接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左侧板组件5和内部加强板9A;内部加强板13B连接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9A和内部加强板9B;内部加强板13C连接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右侧板组件6和内部加强板9B。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前后方向的纵向内部加强板12有两个,被横向内部加强板11分隔为四部分:纵向内部加强板12A、纵向内部加强板12B、纵向内部加强板12C、纵向内部加强板12D;纵向内部加强板12A、12B连接根部支承组件3、上封板组件7和横向内部加强板11;纵向内部加强板12C、12D连接根部支承组件3、下封板组件8和横向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2A和内部加强板12B左右完全对称,内部加强板12C和内部加强板12D左右完全对称,内部加强板12A和内部加强板12C被内部加强板11隔开并且前后方向走向一致,内部加强板12B和内部加强板12D被内部加强板11隔开并且前后方向走向一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承组件2圆周方向左右走向布置内部加强板15A、15B、15C、15D、15E、15F,内部加强板15A、15B、15C、15D、15E、15F均与内部加强板10相连,且并被内部加强板10隔开呈左右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组件4被上封板组件7隔开并与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和内部加强板10前后方向走向一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加强板9、10、11、12、13、14、15与动臂组件之间均通过焊缝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组件1、中支承组件2、根部支承组件3、耳板组件4均相对于自身的上下方向中心面完全对称。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结构中的内部加强板9~15分布于动臂箱体的各个位置和各个方向,多个内部加强板相互交叉形成网格结构的内部加强结构,使整个动臂成为了拥有高强度、高刚度、高抗弯能力、高抗扭能力的一个整体焊接结构,这样的动臂结构无论是从前后方向、上下方向还是左右方向,任何一个位置的受力都能快速有效的传递到其它所有位置,也即是说任何位置的应力都能快速分散至整个动臂上,故本动臂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和冲击力,能够拥有超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臂轴测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叉组件1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承组件2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根部组件3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耳板组件4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左侧板组件5和右侧板组件6轴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封板组件7和下封板组件8轴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加强板9轴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加强板10轴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加强板11和内部加强板12轴测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加强板13轴测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加强板14轴测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加强板15轴测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动臂总成结构轴测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耳板组件4和动臂总成结构轴测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填补板16和动臂总成结构轴测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填补板17、填补板18和动臂总成结构轴测图;
图中:1、前叉组件,1-1、前叉铸件,2、中支承组件,2-1、中支承铸件,2-2、钢管,3、根部支承组件,3-1、根部铸件,3-2、折弯板,4、耳板组件,4-1、左耳板,4-2、中耳板,4-3、右耳板件,4-4、耳板铸件,5、左侧板组件,5-1、左前侧板,5-2、左后侧板,6、右侧板组件,6-1、右前侧板,6-2、右后侧板,7、上封板组件,7-1、前上封板,7-2、中上封板,7-3、后上封板,8、下封板组件,8-1、前下封板,8-2、后下封板,9、内部加强板,9A、内部加强板,9B、内部加强板,10、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2、内部加强板,12A、内部加强板,12B、内部加强板,12C、内部加强板,12D、内部加强板,13、内部加强板,13A、内部加强板,13B、内部加强板,13C、内部加强板,14、内部加强板,14A、内部加强板,14B、内部加强板,15、内部加强板,15A、内部加强板,15B、内部加强板,15C、内部加强板,15D、内部加强板,15E、内部加强板,15F、内部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包括前叉组件1、中支承组件2、根部支承组件3、耳板组件4、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上封板组件7和下封板组件8组成的动臂箱体结构;前叉组件1连接着两个前后方向的内部加强板9;中支承组件2连接着一个前后方向的内部加强板10;根部支承连接着一个前后方向的横向内部加强板11和四个的前后方向的纵向内部加强板12;箱体中前侧的左右方向并列分布着三个内部加强板13;箱体中后侧的上下方向并列分布着两个内部加强板14;中支承组件2周围分布着12个放射状的内部加强板15。
如图2所示,前叉组件1相对于自身的上下方向中心面完全对称,优选的,前叉组件1由两件前叉铸件1-1组成,与前叉组件作为一个整体铸件的方案相比,本方案的优点是前叉铸件的铸造成本低且铸造缺陷少。两件前叉铸件1-1由一条双V坡口焊缝19连接。
图3中,中支承组件2相对于自身的上下方向中心面完全对称,优选的,中支承组件2由两件中支承铸件2-1和一件钢管2-2组成,两件中支承铸件2-1分布在钢管2-2的左右两边,与中支承组件作为一个整体铸件的方案相比,本方案的优点是中支承铸件的铸造成本低且铸造缺陷少。两件中支承铸件2-1和钢管2-2由单V坡口焊缝20A和20B连接。
图4中,根部组件3相对于自身的上下方向中心面完全对称,优选的,根部组件3由两件根部铸件3-1和一件折弯板3-2组成,两件根部铸件3-1分布在折弯板3-2的左右两边,与根部组件作为一个整体铸件的方案相比,本方案的优点是根部铸件的铸造成本低且铸造缺陷少。两件根部铸件3-1和折弯板3-2由单V坡口焊缝21A和21B连接。
图5中,耳板组件4由一件左耳板4-1、一件中耳板4-2、一件右耳板4-3和两件相同的耳板铸件4-4组成。优选的,左耳板4-1是有一道折弯的折弯板,中耳板4-2是一个平板,右耳板4-3是有一道折弯的折弯板。优选的,左耳板4-1和右耳板4-3相对于动臂左右中心面完全对称。优选的,两件耳板铸件4-4相对于动臂左右中心面对称分布,优点是两件耳板铸件4-4的受力能够均匀的传递至左耳板4-1、中耳板4-2和右耳板4-3。左耳板4-1和耳板铸件4-4由单V坡口焊缝22A连接,中耳板4-2和耳板铸件4-4由单V坡口焊缝22B和22C连接,右耳板4-3和耳板铸件4-4由单V坡口焊缝22D连接。
图6中,左侧板组件5由左前侧板5-1和左后侧板5-2组成。优选的,左前侧板5-1是有一道折弯的折弯板,左后侧板5-2是有三道折弯的折弯板;左前侧板5-1和左后侧板5-2由双V坡口焊缝23连接。
图6中,右侧板组件6由右前侧板6-1和右后侧板6-2组成。优选的,右前侧板6-1是有一道折弯的折弯板,右后侧板6-2是有三道折弯的折弯板;右前侧板6-1和右后侧板6-2由双V坡口焊缝24连接。
图6中,左前侧板5-1和右前侧板6-1相对于动臂左右中心面完全对称,左后侧板5-2和右后侧板6-2相对于动臂左右中心面完全对称,优选的,左侧板组件5和右侧板组件6相对于动臂左右中心面完全对称。
图7中,上封板组件7由前上封板7-1、中上封板7-2和后上封7-3组成。优选的,前上封板7-1是一个平直板,中上封板7-2是一个带有大圆弧的卷圆板,后上封板7-3是一个平直板。前上封板7-1和中上封板7-2由双V坡口焊缝25连接,中上封板7-2和后上封板7-3由双V坡口焊缝26连接。
图7中,下封板组件8由前下封板8-1和后下封板8-2组成。优选的,前下封板8-1是一个带有长圆孔的平直板,后下封板8-2是一个带有长圆孔的卷圆板。前下封板8-1和后下封板8-2由双V焊缝27连接。
图8中,前叉组件1连接着两个前后方向的内部加强板9A和内部加强板9B。优选的,内部加强板9A和内部加强板9B分别有两个折弯、一个异形长圆孔和两个燕尾形过度。优选的,内部加强板9A和内部加强板9B相对于动臂左右中心面完全对称。优选的,内部加强板9A和内部加强板9B分别连接着上封板组件7和下封板组件8。优选的,内部加强板9A和前叉组件1由双V坡口焊缝28A链接;内部加强板9B和前叉组件1由双V坡口焊缝28B链接。
图9中,中支承组件2连接着一个前后方向的内部加强板10。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0前后各有两个燕尾形过度、中间有一个圆孔。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0连接着上封板组件7和下封板组件8,同时内部加强板10处于整个动臂的左右中心面上。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0和中支承组件2由双面角焊缝29连接。
图10中,根部支承3连接着一个前后方向的横向内部加强板11。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1前部有一个燕尾形过度、中间有一个长圆孔、后侧有一个U形缺口。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1连接着左侧板组件5和右侧板组件6。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1和根部支承3由双V坡口焊缝30连接,左右各一处。
图10中,根部支承3连接着四个的前后方向的纵向内部加强板12(12A、12B、12C和12D)。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2(12A、12B、12C和12D)各有一个燕尾形过度。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2A和内部加强板12B连接着上封板组件7和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2C和内部加强板12D连接着下封板组件8和内部加强板11。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2A和内部加强板12B左右完全对称,内部加强板12C和内部加强板12D左右完全对称,内部加强板12A和内部加强板12C被内部加强板11隔开并且前后方向走向一致,内部加强板12B和内部加强板12D被内部加强板11隔开并且前后方向走向一致。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2A和根部支承3由双V坡口焊缝31A连接,内部加强板12B和根部支承3由双V坡口焊缝31B连接,内部加强板12C和根部支承3由双V坡口焊缝31C连接,内部加强板12D和根部支承3由双V坡口焊缝31D连接。
图11中,动臂箱体中前侧的左右方向并列分布着三个内部加强板13(13A、13B和13C)。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3A、13B、13C均为带有两道折弯的折弯板。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3A和内部加强板13C的中部均有一个长圆孔,内部加强板13B中部有一个长圆孔、上下均有一个小豁口。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3A、内部加强板13B和内部加强板13C分别连接着上封板组件7和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13A连接着左侧板组件5和内部加强板9A,内部加强板13B连接着内部加强板9A和内部加强板9B,内部加强板13C连接着内部加强板9B和右侧板组件6。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3A和内部加强板13C相对于动臂左右中心面完全对称,内部加强板13A和内部加强板13B被内部加强板9A隔开并且左右方向走向一致,内部加强板13B和内部加强板13C被内部加强板9B隔开并且左右方向走向一致。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3B的两个小豁口与内部加强板10没有连接。
图12中,动臂箱体中后侧的上下方向并列分布着两个内部加强板14(14A和14B)。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4A和内部加强板14B和是长方板,内部加强板14A上端有三个长条形缺口,内部加强板14B上端有一个U形缺口、下端有三个长条形缺口。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4A连接着上封板组件7、内部加强板11、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内部加强板10、内部加强板12A和内部加强板12B,内部加强板14B连接着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11、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内部加强板10、内部加强板12C和内部加强板12D。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4A和内部加强板14B被内部加强板11隔开并且上下方向走向一致。
图13中,中支承组件2周围分布着12个放射状的内部加强板15(15A、15B、15C、15D、15E和15F,各两件)。优选的,内部加强板15A和内部加强板15B分别有两个燕尾形过度、中部有一个椭圆孔,内部加强板15C、内部加强板15D、内部加强板15E和内部加强板15F分别有两个燕尾形过度。优选的,一件内部加强板15A、一件内部加强板15B、一件内部加强板15C、一件内部加强板15D、一件内部加强板15E、一件内部加强板15F连接着左侧板组件5和内部加强板10并且沿着中支承组件2的圆周方向呈放射状分布,一件内部加强板15A、一件内部加强板15B、一件内部加强板15C、一件内部加强板15D、一件内部加强板15E、一件内部加强板15F连接着内部加强板10和右侧板组件6并且沿着中支承组件2的圆周方向呈放射状分布。优选的,两件内部加强板15A左右对齐;两件内部加强板15B左右对齐;两件内部加强板15C左右对齐;两件内部加强板15D左右对齐;两件内部加强板15E左右对齐;两件内部加强板15F左右对齐。
图14中,本实用新型的动臂结构由前叉组件1、中支承组件2、根部支承组件3、耳板组件4、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9(9A和9B)、内部加强板10、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2(12A、12B、12C和12D)、内部加强板13(13A、13B和13C)、内部加强板14(14A和14B)和内部加强板15(15A、15B、15C、15D、15E和15F,各两件)连接而成。优选的,前叉组件1、中支承组件2、根部支承组件3和耳板组件4之间两两互不连接;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分别连接着前叉组件1、中支承组件2、根部支承组件3;上封板组件7连接着前叉组件1、根部支承组件3、耳板组件4;下封板组件8连接着前叉组件1、根部支承组件3;内部加强板9连接着前叉组件1、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10连接着中支承组件2、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11连接着根部支承组件3、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内部加强板12连接着根部支承组件3、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3连接着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9;内部加强板14连接着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10、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2;内部加强板15连接着中支承组件2、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内部加强板10。优选的,所有的外部焊缝均为V形坡口焊缝,所有的内部焊缝均为角焊缝。优选的,下封板组件8的长圆孔和内部加强板14B的U形缺口保证了动臂焊缝的正常焊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内部加强板9A、内部加强板9B分别连接前叉组件1、上封板组件7和下封板组件8;
内部加强板10连接中支承组件2、上封板组件7和下封板组件8;
横向内部加强板11连接根部支承组件3、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纵向内部加强板12A、12B连接根部支承组件3、上封板组件7和横向内部加强板11;纵向内部加强板12C、12D连接根部支承组件3、下封板组件8和横向内部加强板11;
内部加强板13A连接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左侧板组件5和内部加强板9A;内部加强板13B连接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9A和内部加强板9B;内部加强板13C连接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右侧板组件6和内部加强板9B;
内部加强板14A连接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横向内部加强板11、上封板组件7、纵向内部加强板12A、12B、内部加强板10;
内部加强板14 B连接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横向内部加强板11、下封板组件8、纵向内部加强板12C、12D、内部加强板10;
内部加强板15连接着中支承组件2、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内部加强板10。
图15中,耳板组件4连接着上封板组件7。优选的,左耳板4-1被上封板组件7隔开并与左侧板组件5的前后方向走向完全一致;优选的,中耳板4-2被上封板组件7隔开并与内部加强板10的前后方向走向完全一致;右耳板4-3被上封板组件7隔开并与右侧板组件6的前后方向走向完全一致。
图16中,填补板16连接着动臂结构。优选的,填补板16的外轮廓和内部加强板14B的U形缺口轮廓一致。优选的,填补板16和内部加强板14B由单V坡口焊缝32连接。优选的,焊缝32在图14的动臂结构焊接完毕之后焊接。
图17中,填补板17和填补板18连接着动臂结构。优选的,填补板17的外轮廓和前下封板8-1长圆孔的轮廓一致,填补板18的外轮廓和后下封板8-2长圆孔的轮廓一致。优选的,填补板17和动臂结构由单V坡口焊缝33连接,填补板18和动臂结构由单V坡口焊缝34连接。优选的,焊缝33和焊缝34在图16的动臂结构焊接完毕之后焊接。
图17中,所示结构为动臂最终结构。
其他实施例
第一实施方式只是实现本实用新型动臂结构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还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例如:
前叉组件1是一个整体铸件。
中支承组件2是一个整体铸件。
根部组件3是一个整体铸件。
耳板组件4 由左耳板、右耳板和耳板铸件组成。
左侧板组件5由2块以上的侧板组成。
右侧板组件6由2块以上的侧板组成。
上封板组件7由3块以上的上封板组成。
下封板组件8由2块以上的下封板组成。
内部加强板10拆分为上下两部分或者前后两部分。
内部加强板11拆分为左右两部分。
填补板16上的缺口为半圆形。
填补板17的工艺孔为圆形。
填补板18的工艺孔为圆形。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叉组件(1)、中支承组件(2)、根部支承组件(3)、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上封板组件(7)和下封板组件(8);
前叉组件(1)、根部支承组件(3)、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上封板组件(7)和下封板组件(8)组成动臂箱体结构;中支承组件(2)设置在动臂箱体结构的中部;
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分别连接前叉组件(1)、中支承组件(2)、根部支承组件(3);
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分别连接前叉组件(1)、根部支承组件(3);
前叉组件(1)连接着两个前后方向的内部加强板(9);中支承组件(2)连接着一个前后方向的内部加强板(10);根部支承组件(3)连接着一个前后方向的横向内部加强板(11)和前后方向的纵向内部加强板(12);箱体中前侧的左右方向并列分布着内部加强板(13);箱体中后侧的上下方向并列分布着两个内部加强板(14);中支承组件(2)周围分布着多个放射状的内部加强板(15);
内部加强板(10)连接着中支承组件(2)、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11)连接着根部支承组件(3)、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内部加强板(12)连接着根部支承组件(3)、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3)连接着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9);内部加强板(14)连接着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10)、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2);内部加强板(15)连接着中支承组件(2)、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内部加强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加强板(10)设置在中支承组件(2)的左右对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以内部加强板(10)为左右对称面呈左右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两个内部加强板(9)分别为内部加强板(9A)、内部加强板(9B);所述内部加强板(13)被两个内部加强板(9A)、内部加强板(9B)分隔为三个部分,内部加强板(13A)、内部加强板(13B)和内部加强板(13C);内部加强板(13A)连接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左侧板组件(5)和内部加强板(9A);内部加强板(13B)连接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内部加强板(9A)和内部加强板(9B);内部加强板(13C)连接上封板组件(7)、下封板组件(8)、右侧板组件(6)和内部加强板(9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前后方向的纵向内部加强板(12)有两个,被横向内部加强板(11)分隔为四部分:内部加强板(12A)、内部加强板(12B)、内部加强板(12C)、内部加强板(12D);内部加强板(12A)、(12B)连接根部支承组件(3)、上封板组件(7)和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2C)、(12D)连接根部支承组件(3)、下封板组件(8)和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2A)和内部加强板(12B)左右完全对称,内部加强板(12C)和内部加强板(12D)左右完全对称,内部加强板(12A)和内部加强板(12C)被内部加强板(11)隔开并且前后方向走向一致,内部加强板(12B)和内部加强板(12D)被内部加强板(11)隔开并且前后方向走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承组件(2)圆周方向左右走向布置内部加强板(15A)、内部加强板(15B)、内部加强板(15C)、内部加强板(15D)、内部加强板(15E)、内部加强板(15F),内部加强板(15A)、(15B)、(15C)、(15D)、(15E)、(15F)均与内部加强板(10)相连,且并被内部加强板(10)隔开呈左右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耳板组件(4),所述耳板组件(4)设置在动臂箱体结构的顶部,连接在上封板组件(7)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组件(4)被上封板组件(7)隔开并与左侧板组件(5)、右侧板组件(6)和内部加强板(10)前后方向走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加强板(9)、内部加强板(10)、内部加强板(11)、内部加强板(12)、内部加强板(13)、内部加强板(14)、内部加强板(15)与动臂组件之间均通过焊缝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反铲式挖掘机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组件(1)、中支承组件(2)、根部支承组件(3)均相对于自身的上下方向中心面完全对称。
CN201821798703.3U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93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8703.3U CN209293084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8703.3U CN209293084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93084U true CN209293084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8703.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93084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930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130A (zh) * 2018-11-02 2019-02-15 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130A (zh) * 2018-11-02 2019-02-15 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CN109339130B (zh) * 2018-11-02 2023-11-10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2610B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臂架端部的连接结构
CN109339130A (zh)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CN209293084U (zh) 一种反铲式挖掘机动臂
CN204279981U (zh) 一种用于火箭舱体的外环框
CN202175968U (zh) 加强型挖掘机动臂
CN205312931U (zh) 组合式臂架及起重设备
US9903150B2 (en) Curved cross-section wind turbine tower and wind turbine comprising said tower
CN204125981U (zh) 装载机动臂结构
CN203412013U (zh) 一种挖掘机动臂及斗杆结构
CN206143950U (zh) 竖向桁架及建筑钢结构总成
CN208454348U (zh) 一种轻型转台
CN109972675A (zh) 一种正铲斗杆及正铲挖掘机
CN204153451U (zh) 一种空间三向传载的复合材料框梁连接铰链支座接头
CN207010176U (zh) 一种新型导线挂板及导线挂板与钢管连接结构
CN110173011B (zh) 一种挖掘机等强度正铲动臂及使用该正铲动臂的挖掘机
CN203613652U (zh) 一种侧板加强型蜂窝式h型钢梁框架节点构件
CN203513134U (zh) 一种用于塔机的转换节及塔机
CN103434636B (zh) 连接飞机垂尾的机身对接结构及包括机身对接结构的飞机
CN207957577U (zh) 随车起重机基座及随车起重机
CN207712058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端墙结构
CN201857621U (zh) 挖掘机动臂
CN206667340U (zh) 液压挖掘机用回转减速机安装座结构
CN207776092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框架梁柱连接节点
CN206305257U (zh) 弯管机机身底座
CN203729445U (zh) 一种钢管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