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6673U - 一种变形玩具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形玩具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6673U
CN209286673U CN201822094508.9U CN201822094508U CN209286673U CN 209286673 U CN209286673 U CN 209286673U CN 201822094508 U CN201822094508 U CN 201822094508U CN 209286673 U CN209286673 U CN 209286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body part
automobile body
folding portion
toy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45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建国
黄年坤
熊建章
李学东
黄仲年
黄兴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yizhun (hui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yizhun (hui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yizhun (hui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yizhun (hui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945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6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6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6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变形玩具车包括车顶部、车身部、第一翻折部、第二翻折部以及两个侧板部,第一翻折部以及第二翻折部的一端分别与车身部两端枢接,第一翻折部另一端经过翻折与车顶部抵接,第二翻折部另一端经过翻折与车身部抵接,两个侧板部分别与车身部两侧转动连接,两个侧板部可分别盖合于车身部、第一翻折部以及第二翻折部两侧;车身部上设置有第一弹射机构以及与第一弹射机构对应的第一轨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车顶部、第一翻折部、第二翻折部以及两个侧板部构成可变形结构,并且于车身部内设置有轨道以及弹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汽车形态以及赛道形态,其中赛道形态下具有与玩具小车配合使用的轨道以及弹射结构,趣味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变形玩具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变形玩具车。
背景技术
儿童在成长过中,玩具是其智力开发以及娱乐玩耍的重要工具,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玩具的功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变形玩具因一般具有至少两种形态而受到儿童的喜爱。
但是,市面上的变形玩具一般只具有两种形态,并且只能在两种形态之间进行变形,并无其它功能供给小孩玩耍,趣味性较弱,小孩子容易厌倦,对于小孩子的智力开发作用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趣味性强、有利于智力开发的变形玩具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变形玩具车,包括:车顶部、车身部、第一翻折部、第二翻折部以及两个侧板部;车顶部设置于车身部上;第一翻折部以及第二翻折部的一端分别与车身部的两端枢接;第一翻折部的另一端经过翻折与车顶部抵接;第二翻折部的另一端经过翻折与车身部抵接;两个侧板部分别与车身部的两侧转动连接,并且两个侧板部分别盖合于车身部、第一翻折部以及第二翻折部的两侧;每一侧板部上设置有车轮;其中车身部上设置有第一弹射机构以及与第一弹射机构对应的第一轨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弹射机构包括:第一弹射开关、第一弹性凸起组件以及承载板;承载板转动设置于车身部并与第一轨道对应;承载板一端卡设于第一弹性凸起组件的一端;第一弹射开关驱动第一弹性凸起组件线性伸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车身部还设置有升降轨道机构以及与升降轨道机构对应的第二轨道;升降轨道机构位于弹射机构的一侧;第二轨道位于第一轨道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升降轨道机构包括:升降组件、第三轨道以及第四轨道;第三轨道设置于升降组件的顶部;第四轨道与第三轨道连动;第三轨道的一端与第四轨道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轨道对应;升降组件驱动第三轨道相对于第二轨道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车顶部包括:车顶主体、车灯以及控制板;车顶主体设置于车身部上;车灯设置于车顶主体的顶部;控制板设置于车顶主体内并与车灯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一翻折部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车身部的一端枢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一端枢接;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活动卡设于车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二翻折部包括:第三连接板、连接盖体以及第四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固定于车身部的一端;连接盖体与第三连接板枢接,第四连接板伸缩设置于连接盖体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至少一侧板部设置有第二弹射机构以及与第二弹射机构对应的第五轨道;第二弹射机构位于第五轨道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变形玩具车还包括:门牌机构;门牌机构包括:门架以及靶牌;门架的一侧边与车身部枢接,并位于第五轨道的一侧;靶牌的顶部与门架枢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车身部还设置有可相对于第一轨道线性移动的伸缩车架;弹射机构以及升降轨道机构均位于伸缩支架上;第二翻折部的一端与伸缩车架枢接。
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设计巧妙,通过设置车顶部、第一翻折部、第二翻折部以及两个侧板部构成可变形结构,并且于车身部内设置有轨道以及弹射结构,使变形玩具车具有汽车形态以及赛道形态两种形态,其中赛道形态下具有与玩具小车配合使用的轨道以及弹射结构,趣味性强,并且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变形玩具车汽车形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变形玩具车赛道形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第一弹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第二弹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考图1及2所示,分别为本申请中变形玩具车汽车形态的立体示意图以及赛道形态的立体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形玩具车,其具有两种形态,其一为汽车形态,汽车形态时变形玩具车的整体形状为汽车形状,例如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其二为赛道形态,变形玩具车在汽车形态经过变形成为赛道形态,赛道形态下变形玩具车具有与玩具小车配合使用的轨道以及弹射结构。
变形玩具车包括车顶部1、车身部2、第一翻折部3、第二翻折部4以及两个侧板部5。车顶部1设置于车身部2上。第一翻折部3以及第二翻折部4可进行翻折。第一翻折部3以及第二翻折部4的一端分别与车身部2的两端枢接。第一翻折部3的另一端经过翻折与车顶部1抵接。第二翻折部4的另一端经过翻折与车身部2抵接。两个侧板部5分别与车身部2的两侧转动连接,并且两个侧板部5可分别盖合于车身部2、第一翻折部3以及第二翻折部4的两侧,通过车顶部1、第一翻折部3、第二翻折部4以及两个侧板部5形成一个容置空间,车身部2可隐藏于该容置空间内。每一侧板部5上还设置有车轮51。其中车身部2上设置有第一弹射机构21以及与第一弹射机构21对应的第一轨道22。第一弹射机构21可放置玩具小车,并且可对玩具小车施加推力,使玩具小车沿第一轨道22进行快速移动。
当第一翻折部3的另一端经过翻折与车顶部1抵接,第二翻折部4的另一端经过翻折与车身部2抵接,并且两个侧板部5分别盖合于车身部2,此时,变形玩具车为汽车形态,当给予变形玩具车推力时,变形玩具车通过车轮51可沿直线移动。
当对变形玩具车进行变形时,通过对第一翻折部3、第二翻折部4以及两个侧板部5进行翻折,从而完成变形并将车身部2露于外部,从而实现变形玩具车赛道形态的转变。
优选的,请参考图2及图3所示,其中图3为本申请中第一弹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弹射机构21包括第一弹射开关211、第一弹性凸起组件212以及承载板213。承载板213转动设置于车身部2,承载板213的一端具体有一用于玩具小车脱离的移送开口,移送开口与第一轨道22对应。例如,承载板213通过转动架214转动设置于车身部2上,如此,使得承载板213可通过转动架214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旋转,直至与第一轨道22抵接,实现将玩具小车经由移送开口推送至第一轨道22上。例如,转动架214数量为两个,两个转动架214的一端分别与承载板213底部两侧转动连接,从而保证承载板213在旋转过程中的平稳。例如,其中一转动架214设置有把手2141,通过把手2141方便对承载板213进行旋转提升。承载板213一端卡设于第一弹性凸起组件212的一端。第一弹射开关211驱动第一弹性凸起组件212线性伸缩,从而实现对承载板213的固定以及释放的控制。例如,第一弹性凸起组件212包括第一固定凸起2121以及第一弹簧2122,第一弹簧2122设置于车身部2内,第一弹簧2122一端固定于车身部2上,第一弹簧2122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凸起2121连接,第一固定凸起2121的一端贯穿车身部2,承载板213卡设于第一固定凸起2121上,第一弹性开关211底部与第一固定凸起2121楔形配合。按压第一弹性开关211时,第一固定凸起2121收缩,从而释放承载板213;松开第一弹性开关211的按压时,第一弹簧2122使第一固定凸起2121伸出,当承载板213由下至上提升时,第一固定凸起2121在承载板213的作用下先收缩然后伸出,从而实现对承载板213的固定。
优选的,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车身部2还设置有升降轨道机构23以及与升降轨道机构23对应的第二轨道24。升降轨道机构23位于弹射机构21的一侧,第二轨道24位于第一轨道22的一侧。升降轨道机构23可相对于车身部2进行垂直升降并拼装一用于通行玩具小车的轨道。具体的,升降轨道机构23包括升降组件231、第三轨道232以及第四轨道233。第三轨道232设置于升降组件231的顶部,第四轨道233与第三轨道232连动,同时第三轨道232的一端与第四轨道233连接,第三轨道232的另一端与第二轨道24对应。升降组件231驱动第三轨道232相对于第二轨道24升降,从而实现对第三轨道232的抬升,并且完成第三轨道232、第四轨道233以及第二轨道24之间的拼接。例如,第三轨道232的一端始终与第四轨道233抵接,第四轨道233的中部与车身部4旋转连接,当第三轨道232提升至预设高度时,第三轨道232的一端与第四轨道233较高端连接,第四轨道233的较低端与第二轨道24的一端连接,从而实现第二轨道24、第三轨道232以及第四轨道233之间的拼接。
优选的,请参考图2及图4所示,其中图4为本申请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升降组件231包括升降底座2311以及升降柱2312。升降柱2312穿设升降底座2311,第三轨道232设置于升降柱2312的顶部。其中升降底座2311上开设有定位槽,升降柱2312的侧壁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定位碰珠23121,定位碰珠23121与定位槽形状匹配。当升降柱2312于升降底座2311上提升至预设高度时,升降柱2312通过定位碰珠23121与定位槽的配合实现定位。
优选的,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车身部2还设置有可相对于第一轨道22线性移动的伸缩车架25。伸缩车架25位于车顶部1的下方,其中弹射机构21以及升降轨道机构23均位于伸缩支架25上。其中第二翻折部5的一端与伸缩车架25枢接。通过伸缩车架25实现伸缩设计,可大大节约产品的设计空间,从而缩小产品的设计体积,降低设计成本。
优选的,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车顶部1包括车顶主体11、车灯12以及控制板。车顶主体11设置于车身部2上。车灯12设置于车顶主体11的顶部。控制板设置于车顶主体11内并与车灯12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板13控制车灯12进行亮灯,其中亮灯方式可与变形玩具车所模仿车型一致。优选的,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的扬声器,用于发声。例如,控制板控制扬声器发出警笛声或者音乐。优选的,车顶部1还包括控制按钮13,控制按钮13与控制板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按钮13控制车灯12或者扬声器的工作模式。
优选的,请参考图2及图5所示,其中图5为本申请中第二弹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至少一侧板部5设置有第二弹射机构52以及与第二弹射机构52对应的第五轨道53。其中第二弹射机构52位于第五轨道53的一端。第二弹射机构52用于对玩具小车施加推力,使玩具小车位于第五轨道53上进行快速移动。具体的,第二弹射机构52包括第二弹射开关521以及第二弹性凸起组件522,第二弹射开关521具有控制端以及卡设端,第二弹射凸起组件522具有固定端以及推送端,第二弹射开关521通过卡设端固定第二弹射凸起组件522的固定端,当将玩具小车放置于第二弹射凸起组件522的推送端一侧,通过按压第二弹射开关521的控制端,从而松脱对第二弹射凸起组件522的固定端固定,继而第二弹射凸起组件522利用弹力通过推送端将玩具小车推送至第五轨道53上。例如,第二弹性凸起组件522包括推送板5221以及第二弹簧5222。推送板5221设有固定端以及推送端,其中固定端与第二弹射开关521通过卡设端连接,侧板部5上开设有推送槽54,推送板5221的推送端穿设推送槽54并位于第五轨道53的一端,第二弹簧5222位于第二弹射开关521与推送板5221之间,通过第二弹簧5222使推送板5221获取一远离第二弹射开关521的弹力,从而实现推送板5221对玩具小车的推送。
优选的,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每一侧板部5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的固定柱55。其中至少一固定柱55对应第一翻折部3,至少另一固定柱55对应第二翻折部4,第一翻折部3以及第二翻折部4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固定柱55对应的固定孔,两个侧板部5分别盖合于车身部2、第一翻折部3以及第二翻折部4的两侧时,固定柱55嵌入固定孔内,从而防止第一翻折部3以及第二翻折部4的松脱,进一步加固汽车形态时变形玩具车的稳定性。
优选的,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变形玩具车还包括门牌机构6。门牌机构6包括门架61以及靶牌62。门架61的一侧边与车身部2枢接,并位于第五轨道53的一侧。门架61可旋转至第五轨道53的上方。靶牌62的顶部与门架61枢接。当通过第二弹射机构52对玩具小车进行弹射时,可将靶牌62移至第五轨道53的上方,当玩具小车于第五轨道53上移动时,玩具小车撞击靶牌62,从而增加变形玩具车的趣味性。
优选的,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第一翻折部3包括第一连接板31以及第二连接板32。第一连接板31的一端与车身部2的一端枢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32的一端枢接。第二连接板32的另一端活动卡设于车顶部2。通过第一连接板31以及第二连接板32实现第一翻折部3的翻折变形。优选的,第一翻折部3还包括拨块33。第一连接板31以及第二连接板32上分别设有第六轨道311以及第七轨道321。第六轨道311以及第七轨道321与第一轨道22对应。拨块33转动设置于第二连接板32上并位于第六轨道311以及第七轨道321之间。例如,第六轨道311与第七轨道321垂直分布,通过拨动拨块33使得玩具小车只能经过第六轨道311或者第七轨道321。当玩具小车经过第一轨道22移动至第一连接板31上,然后通过拨动拨块33,从而选择玩具小车从第一轨道22移动至第一连接板31后通过第六轨道311或者第七轨道321,进一步提高变形玩具车的趣味性。
优选的,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第二翻折部4包括第三连接板41以及连接盖体42。其中第三连接板41固定于车身部2的一端,连接盖体42与第三连接板41枢接。通过第三连接板41以及连接盖体42实现第二翻折部4的翻折变形。优选的,第二翻折部4还包括第四连接板43。第四连接板43伸缩设置于连接盖体42远离第三连接板41另一端,第四连接板43伸出时与地面接触。连接盖体42的内壁设有第八轨道421,第八轨道421与第三轨道232对应。例如,第三轨道232为圆弧状,第三轨道232与第八轨道421连接。例如,第三轨道232通过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九轨道234与第八轨道421连接,变形玩具车处于汽车形状时,第九轨道234折合于第三轨道232上,节省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车设计巧妙,通过设置车顶部、第一翻折部、第二翻折部以及两个侧板部构成可变形结构,并且车身部内设置有多个轨道以及弹射结构,使变形玩具车具有汽车形态以及赛道形态两种形态,其中赛道形态下具有与玩具小车配合使用的轨道以及弹射结构,趣味性强,并且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顶部、车身部、第一翻折部、第二翻折部以及两个侧板部;所述车顶部设置于所述车身部上;所述第一翻折部以及第二翻折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车身部的两端枢接;所述第一翻折部的另一端经过翻折与所述车顶部抵接;所述第二翻折部的另一端经过翻折与所述车身部抵接;两个所述侧板部分别与所述车身部的两侧转动连接,并且两个所述侧板部分别盖合于所述车身部、第一翻折部以及第二翻折部的两侧;每一所述侧板部上设置有车轮;其中所述车身部上设置有第一弹射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弹射机构对应的第一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射机构包括:第一弹射开关、第一弹性凸起组件以及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转动设置于所述车身部并与第一轨道对应;所述承载板一端卡设于所述第一弹性凸起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弹射开关驱动第一弹性凸起组件线性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部还设置有升降轨道机构以及与所述升降轨道机构对应的第二轨道;所述升降轨道机构位于所述弹射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轨道位于所述第一轨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轨道机构包括:升降组件、第三轨道以及第四轨道;所述第三轨道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所述第四轨道与第三轨道连动;所述第三轨道的一端与第四轨道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对应;所述升降组件驱动第三轨道相对于第二轨道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部包括:车顶主体、车灯以及控制板;所述车顶主体设置于所述车身部上;所述车灯设置于所述车顶主体的顶部;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车顶主体内并与车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部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车身部的一端枢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活动卡设于所述车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折部包括:第三连接板、连接盖体以及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于所述车身部的一端;所述连接盖体与所述第三连接板枢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伸缩设置于所述连接盖体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侧板部设置有第二弹射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二弹射机构对应的第五轨道;所述第二弹射机构位于所述第五轨道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门牌机构;所述门牌机构包括:门架以及靶牌;所述门架的一侧边与所述车身部枢接,并位于所述第五轨道的一侧;所述靶牌的顶部与所述门架枢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9任一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部还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轨道线性移动的伸缩车架;所述弹射机构以及升降轨道机构均位于所述伸缩车架上;所述第二翻折部的一端与所述伸缩车架枢接。
CN201822094508.9U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变形玩具车 Active CN209286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4508.9U CN209286673U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变形玩具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4508.9U CN209286673U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变形玩具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6673U true CN209286673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54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4508.9U Active CN209286673U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变形玩具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66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1453A (zh) * 2018-12-13 2019-04-16 阿宜准(惠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形玩具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1453A (zh) * 2018-12-13 2019-04-16 阿宜准(惠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109621453B (zh) * 2018-12-13 2024-05-14 阿宜准(惠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形玩具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18217B1 (en) Transformable toy car and playing device using same
CN101970069B (zh) 玩具
US7833081B2 (en) Toy vehicle having fanciful facial expression
CN209286673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US6123600A (en) Motor driven surface engaging multi-directional and surface translating amusement device
CN109621453A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JPS6330473Y2 (zh)
CN203525304U (zh) 一种可直立翻滚行驶的遥控玩具车
US4772242A (en) Wheeled toy vehicle having pounding fists
US20030236048A1 (en) Beach wave playset
CN203400499U (zh) 一种玩具挖掘机
GB1503455A (en) Play rail amusement centre
CN203001960U (zh) 一种玩具轨道
CN201840882U (zh) 一种新型机器人玩具机芯
CN205586569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US20030032363A1 (en) Dynamic skater toy
CN201175576Y (zh) 踏脚机器人玩具机芯
CN215450490U (zh) 一种科技创新教育智能机器人
CN219558711U (zh) 一种儿童益智玩具
CN211863848U (zh) 一种趣味玩具车
CN207769192U (zh) 一种磁铁玩具车
JPH0319421Y2 (zh)
CN219333140U (zh) 一种压路机玩具
CN2190519Y (zh) 圆盘形玩具遥控器
CN215995602U (zh) 变形玩具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