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4358U - 一种发热护膝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热护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4358U
CN209284358U CN201821885445.2U CN201821885445U CN209284358U CN 209284358 U CN209284358 U CN 209284358U CN 201821885445 U CN201821885445 U CN 201821885445U CN 209284358 U CN209284358 U CN 209284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ee pad
precoat
heating
pad body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54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丹青
娄涛涛
陈鑫杰
李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Promis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Promis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Promis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Promis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854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4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4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43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稳定提供热源、不易脱离的发热护膝,包括护膝本体、电暖发热装置,其中护膝本体是由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组成的夹层结构,电暖发热装置固定于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之间;护膝本体上部两侧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护膝本体下部两侧设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护膝本体之间呈锐角夹角设置;电暖发热装置,包括两个保护层、两个胶层及一个发热层;发热层设于两个胶层粘合所形成封闭结构中;发热层设有一组电源连接点,该组电源连接点包括正极连接点和负极连接点;护膝本体的第一面料层上设置有用于引出导线的导线出口,导线一端与电源接口电连,电源接口固定于第一肩带的第一面料层上。

Description

一种发热护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特别是一种发热护膝。
背景技术
护膝是指用于保护人们膝盖的一种物品,分为运动护膝、保健护膝。适宜运动员、中老年人、膝部疾病患者使用。发热护膝作为保健护膝的一种,具有良好的防寒保暖、关节养护的作用,而现有的发热护膝一般是通过电阻丝发热作为发热源,而电阻丝发热往往存在发热效率低下,发热不稳定,且电阻丝发热还存在着电磁辐射的危害;同时现有的护膝因为结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腿部肌肉在弯曲过程中队护膝形成挤压而导致滑落情况的出现,从而给使用者带来巨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的提供热源,使用方便且不易滑落的发热护膝。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热护膝,包括护膝本体、电暖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本体是由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组成的夹层结构,所述电暖发热装置固定于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之间;所述护膝本体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护膝本体下部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护膝本体之间呈锐角夹角设置;所述的电暖发热装置,包括两个保护层、两个胶层及一个发热层;所述的发热层设置于两个胶层粘合所形成封闭结构中;所述的发热层设有一组电源连接点,该组电源连接点包括正极连接点和负极连接点;所述的正极连接点和负极连接点均连接有导线;在两个胶层外面分别设有一个保护层,两个保护层的边缘粘合在一起形成封闭结构;所述保护层、发热层均由柔性材料构成,发热层包括碳纳米管薄膜、电极片,电极片有二条且不相交,两条电极片通过至少一条碳纳米管薄膜连接;所述的电源连接点为导线与电极片的接触点;所述护膝本体的第一面料层上设置有用于引出导线的导线出口,所述导线一端与电源接口电连,所述电源接口固定于第一肩带的第一面料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之间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电暖发热装置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在使用时所述导热层位于电暖发热装置与第二面料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导热层为金属丝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接口为Micro-USB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肩带上设置有储物袋,所述储物袋的袋口与Micro-USB接口正对。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固定在护膝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了碳纳米管薄膜作为发热部件,碳纳米管薄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高热导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透气导电性,碳纳米管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导热材料,依靠远红外传递热能,结构简单。同时,碳纳米管薄膜柔韧性好,耐弯折,并且长时间多次折叠也不会产生开裂破坏等现象,延长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将Micro-USB接口固定在护膝本体上,使得电暖发热装置上的导线能够被隐藏在发热组件和护膝本体内,避免了导线被拉的接触不良或者拉断的情况;同时在在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了金属丝面料作为一个导热层,从而能够将电暖发热装置发出的热量快速均匀的分布到发热护膝的工作面上,从而在不较大的提升成本的情况下,有效的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作用面积;同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倾斜设置,使得护膝在绑缚在膝盖上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能够产生一个与腿部倾斜锥度相适配的角度,从而起到一个防止护膝滑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行新的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发热层与电源连接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暖发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发热片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发热护膝,包括护膝本体2,该护膝本体2是由第一面料层21和第二面料层22缝合而成的密闭腔,电暖发热装置1固定在由第一面料层21和第二面料层22组成的密闭腔中,电暖发热装置通过缝合或者胶体固定在第一面料层21或者第二面料层上。第一面料层21、第二面料层22均为杜邦公司的双面莱卡面料。
其中在护膝本体上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3和第二连接部24,而在护膝本体2下方的两侧则设置有第三连接部25和第四连接部26,而第一连接部23与护膝本体之间、第二连接部24与护膝本体之间具有夹角α,其中夹角α的角度在80°~70°之间。当本实用新型绑缚在膝盖上时,第一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24、第三连接部25、第四连接部26绷紧的环绕在膝盖周圈上,相应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分别形成两个供腿穿过的通过孔,此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具有与人体腿部表面锥度相平行的锥角。且因为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都是绷紧的环绕在膝盖周圈上,因而在护膝本体的拉力的作用下,能够形成一个垂直于腿部表面的作用力。从而避免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受到腿部肌肉弯曲时因为变形而产生的推力。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之间通过魔术贴的形式黏连。在护膝本体2的第一面料层上21还设置有一个与固定在护膝本体2内部的电暖发热装置1电连接的电源接口4,该电源接口4位于护膝本体2的外侧上方位置。
为了能够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热源,如图4~图6电暖发热装置1的具体结构为,包括两个保护层11、两个胶层12及一个发热层。发热层设置于两个胶层12粘合所形成封闭结构中。在两个胶层12外面分别设有一个保护层11,两个保护层11的边缘粘合在一起形成封闭结构。保护层11材料可以是化纤衬料或热熔胶膜。胶层12是带基底的双面胶,可以是PET双面胶。
发热层包括碳纳米管薄膜13、电极片,电极片有二条且不相交,两条电极片通过至少一条碳纳米管薄膜13连接。为了增大电极片与发热层的接触面积,电极片与碳纳米管薄膜1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单片电极片对折后夹住碳纳米管薄膜13,也可以设置两片电极片双面夹住碳纳米管薄膜13,或者将碳纳米管薄膜13对折后包裹电极片,使电极片的上下表面与碳纳米管薄膜13接触连接。碳纳米管薄膜13的厚度范围最佳为不大于100μm。
发热层设有一组电源连接点,该组电源连接点包括正极连接点15和负极连接点16,正极连接点15和负极连接点16均连接有导线3。保护层11、发热层均由柔性材料构成。电源连接点为导线3与电极片的接触点。电暖发热装置1所使用的电源为低压的直流电,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为了增强电极片与碳纳米管薄膜13接触处的电导率,通过金属铆钉将电极片与碳纳米管薄膜进行固定连接,或者用金属线进行缝合连接,或者用导电胶进行粘合连接,或者用锡膏进行压合连接。电极片可以是铜箔14、导电布、银浆等材料构成,本实施例中,电极片优选为铜箔14。上述电暖发热装置1在器件电路中可以单片连接、或多片串联连接、或多片并联连接。
为了加强洁净度、减少发热层接触灰尘或降低发热层的氧化程度,并且使得两个保护层11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状态,发热层、胶层12和保护层11之间通过热压烫工艺粘合,两个保护层11的边缘之间通过热压粘合,使密封效果更好。
为了提升本本实用新型的有效工作面积,如图3所示,在第一面料层21和第二面料层22之间还设置有与柔性的导热层5,导热层的材料可以为导热性良好的金属网或者金属膜,该导热层5层的形状与第一面料层及第二面料层相同,且通过胶水或者缝合的形式固定在第一面料层与第二面料层之间。而电暖发热装置1的一个侧面与导热层5之间紧密接触,并可通过黏胶来实现二者的紧密接触。
为了减小电磁辐射对人体的辐射,优选的,导热层5设置于电暖发热装置及更加靠近人体的第二面料层22之间。从而将电暖发热装置放出的电磁辐射屏蔽在人体之外。
为了增加透气性以及水洗功能,优选的,导热层5的材料为金属丝面料。因为金属丝面料中含有一定的金属成分,从而能够作为热量的优良导体,达到一般的金属网,金属膜的导热效果。而其作为一种面料,有具有透气、轻薄的优点,能够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如图6所示,电暖发热装置使用低压的DC电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接口优选为Micro-USB接口。
为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功能,在电源接口和电暖发热装置连接用的导线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6。

Claims (6)

1.一种发热护膝,包括护膝本体(2)、电暖发热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本体(2)是由第一面料层(21)和第二面料层(22)组成的夹层结构,所述电暖发热装置(1)固定于第一面料层(21)和第二面料层(22)之间;所述护膝本体上部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3)和第二连接部(24),护膝本体下部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部(25)和第四连接部(26);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护膝本体之间呈锐角夹角设置;所述的电暖发热装置(1),包括两个保护层(11)、两个胶层(12)及一个发热层(13);所述的发热层(13)设置于两个胶层(12)粘合所形成封闭结构中;所述的发热层(13)设有一组电源连接点,该组电源连接点包括正极连接点和负极连接点;所述的正极连接点和负极连接点均连接有导线;在两个胶层(12)外面分别设有一个保护层(11),两个保护层(11)的边缘粘合在一起形成封闭结构;所述保护层(11)、发热层(13)均由柔性材料构成,发热层(13)包括碳纳米管薄膜(131)、电极片(132),电极片(132)有二条且不相交,两条电极片(132)通过至少一条碳纳米管薄膜(131)连接;所述的电源连接点为导线(3)与电极片(132)的接触点;所述护膝本体的第一面料层上设置有用于引出导线的导线出口,所述导线一端与电源接口(4)电连,所述电源接口(4)固定于第一肩带的第一面料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料层(21)和第二面料层(22)之间设置有导热层(5),所述导热层(5)与电暖发热装置(1)紧密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护膝,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时所述导热层(5)位于电暖发热装置(1)与第二面料层(22)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5)为金属丝面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口为Micro-USB接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6),所述电源开关固定在护膝本体(2)上。
CN201821885445.2U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发热护膝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84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445.2U CN209284358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发热护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445.2U CN209284358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发热护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4358U true CN209284358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4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544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84358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发热护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4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50668Y (zh) 柔软、透气的面状发热复合电热布
CN108552913A (zh) 一种石墨烯加热地毯
CN209405058U (zh) 一种发热护颈
CN209284358U (zh) 一种发热护膝
CN206846881U (zh) 一种电暖发热装置
CN113667459A (zh) 一种电热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作为热疗产品的应用
CN209135521U (zh) 一种发热护肩
CN209059633U (zh) 一种暧宫宝
CN107178816A (zh) 一种电暖发热装置
CN101438859A (zh) 碳纤维电热服装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10952741A (zh) 一种内置三电极的电暖墙纸
CN209361675U (zh) 一种发热腰带
CN206181406U (zh) 移动电源式红外线软垫
CN214858103U (zh) 一种智能化效果好的暖宫贴
CN208063497U (zh) 一种具有电暖发热装置的丝巾
CN210810301U (zh) 一种安全电压电热睡袋
CN218387964U (zh) 一种石墨烯耐高压绝缘发热片
CN205754907U (zh) 一种电加热面料
CN218217700U (zh) 一种柔性发热结构
CN206659154U (zh) 一种发热背心
CN200987219Y (zh) 衣物发热模块
CN214909006U (zh) 一种含有碳纳米管的发热肩颈带
CN202819684U (zh) 一种热敏电阻加热器取暖裤
CN201015231Y (zh) 电热毯
CN201204708Y (zh) 远红外电加热纤维布发热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