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0050U - 一种风量测量装置及其测试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量测量装置及其测试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0050U
CN209280050U CN201821962986.0U CN201821962986U CN209280050U CN 209280050 U CN209280050 U CN 209280050U CN 201821962986 U CN201821962986 U CN 201821962986U CN 209280050 U CN209280050 U CN 209280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quantity
exhaust uptake
measuring
barometer
measur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629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伯华
彭荣
周立新
张会来
张晓强
张甜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DUN HUA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DUN HUA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DUN HUA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DUN HUA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629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0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0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0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量测量装置及其测试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的系统,所述风量测量装置包括:风量可调的风源、第一风量测量装置和第二风量测量装置,所述风源包括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的设备箱和平衡箱,在设备箱中设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紧连在平衡箱的下部用于将风鼓入平衡箱;所述第一风量测量装置和第二风量测量装置各自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平衡箱出风口和孔板流量计的前平衡管,可更换孔板的孔板流量计,可拆卸地连接在孔板流量计下游的后平衡管,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后平衡管的下游和待测设备进风口的柔性风管。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方便快捷地现场测试排气烟道的阻力和漏风量。

Description

一种风量测量装置及其测试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量测量装置以及应用该风量测量装置测试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的系统。
背景技术
烟道(flue pipe)是废气和烟雾排放的管状装置,住宅烟道是指用于排除厨房烟气或卫生间废气的竖向管道制品,也称排气烟道、排风道、通风道、住宅排气道。随着住宅建筑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住宅排气烟道系统的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现在很多城市的住宅都是高层住宅,许多住户共用一个公共烟道,因此在做饭高峰期时,如果排气烟道的阻力较大,油烟机供给的风量有可能变得很小,排气效果自然就不好了,从而导致烟道拥堵。烟道拥堵后,导致公共烟道阻力增大,当油烟机本身所产生的风压不够时会发生排烟不畅的现象,特别是如果有的家庭油烟机的止回阀质量不过关,还会使公共烟道的油烟入侵到别人家厨房,造成油烟倒灌现象。此外,当进气口烟气排入烟道内时,会和下层往上排的烟气相遇,二股气流相遇会形成涡流和空气幕,该涡流和空气阻滞幕会对下层烟气上行产生阻碍,一旦防火止回阀被油污粘住启闭失灵时,烟气因上行有阻碍,便会向室内串烟,因此越低层的住户,烟道阻力越大,油烟倒灌现象越严重。
排气烟道通常由多节混凝土预制管道在现场组装而成,由于混凝土预制管本身可能存在的设计、制造和质量等问题,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的破损,以及装配过程中可能存在不恰当的装配方式,甚至杂物和配件等都会增加排气烟道的阻力并影响排气效果。
因此,需要对排气烟道的排气效果进行检测,例如,在施工完成后对排气烟道的质量进行验收检测;对现存排气烟道的排气能力进行现场检测和监测;以及对排气烟道本身及其附件(例如风帽、防火阀等)的排气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等。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07253U公开了一种风管承压漏风量及管壁耐压变形量测试装置,包括风机,内部安装有孔板流量计的漏风量测量段,倾斜式微压计,还包括与风机相连接可以控制风机转速的变频器;在工作时,调节变频器的频率,使待测风管内的静压值达到要求的试验工作压力时,通过倾斜式微压计测量孔板流量计前后的压差值,然后根据此压差值确定漏风量值。然而,该测试装置主要用于通风空调净化系统,测量其漏风量,因此,在风量调节方式和范围以及测量系统风阻等多个方面并不能满足对排气烟道进行排气效果检测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量测量装置,包括:风量可调的风源、第一风量测量装置和第二风量测量装置,所述风源包括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的设备箱和平衡箱,在设备箱中设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紧连在平衡箱的下部用于将风鼓入平衡箱;所述第一风量测量装置和第二风量测量装置各自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平衡箱出风口和孔板流量计的前平衡管,可更换孔板的孔板流量计,可拆卸地连接在孔板流量计下游的后平衡管,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后平衡管的下游和待测设备进风口的柔性风管。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箱中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变频控制器用于控制离心风机的转速。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箱的后侧上部还设有两个手柄,用于操作人员移动所述风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量测量装置的孔板流量计的孔径为大于等于 10mm至小于100mm,所述第二风量测量装置的孔板流量计的孔径为大于等于100mm至小于等于250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测试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的系统,包括:根据上述任一项的所述风量测量装置、第一气压计、第二气压计和第三气压计,其中所述排气烟道贯通多层建筑的从低到高的第1至n 个楼层,n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所述风量测量装置分别与所述风源和位于第i层的所述排气烟道的进风口流体连通并且测量进入所述排气烟道的风量;所述第一气压计设置在第i+1层的所述排气烟道中用于测量在第i+1 层的所述排气烟道内部的第一气压值,i为选自1至n-3的整数;所述第二气压计设置第j层的所述排气烟道中用于测量在第j层的所述排气烟道内部的第二气压值,j为选自大于等于i+2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所述第三气压计设置在所述排气烟道的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具有第一距离的侧壁上用于测量此处的所述排气烟道内部的第三气压值。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进风口处的所述排气烟道的内径的1-20倍,优选2-15倍,更优选3-10倍,例如4、5、6、7、8、9倍。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三气压计与所述第一气压计为同一个,且所述第三气压值为所述第一气压值。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一气压计设置在所述排气烟道上所述进风口的下游并且距离所述进风口2-6米,所述第二气压计设置在所述排气烟道上所述第一气压计的下游并且距离所述排气烟道的排风口1-3米。
所述排气烟道可以是普通民用建筑上使用的任意合适的排气烟道,例如具有如下断面尺寸的烟道:常用的风道外形断面尺寸(单位:mm):6 层或以下:250*250或320*240;12层以下:300*300或340*300;18层以下:400*400或430*300;24层以下:450*450或460*400;30层以下: 500*500或600*400;36层以下:550*550或600*500。
所述风机可以是任意的风量可调的风机,例如通过变频器控制风机转速的变频调速风机,尤其是变频调速离心风机。优选地,所述风机是具有变频调速装置的机号为4-724A型离心风机,其在2900rpm的转速下,全压为1320-2014Pa,流量为4012-7419m3/h,电机功率为5.5Kw。
所述第一气压计和第二气压计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气压计。气压计又称气体压力计,或简称压力计。例如,水银气压计及无液气压计。优选的气压计是各种精密压力计,例如微压差计等,测量精度为0.5级或1级,分辨率为小于等于1Pa,例如0.1Pa等。例如可以选择美国TSI5825微压差计,其压力分辨率为0.1Pa,误差为读数的±1%。
所述流量计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流量计,例如差压式流量计等。差压式流量计是以伯努利方程和流体连续性方程为依据,根据节流原理,当流体流经节流件时(如标准孔板、标准喷嘴、长径喷嘴、经典文丘利嘴、文丘利喷嘴等),在其前后产生压差,此差压值与该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在差压式流量计中,因标准孔板节流装置差压流量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研究最充分、已标准化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流量计之间还设有平衡箱,用于对来自风机的风进行缓冲,以消除压力波动。所述平衡箱的体积为 0.3-1m3。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系统还包括可移动平台,所述离心风机和孔板流量计都安放在可移动平台上,所述可移动平台具有行走轮。所述可移动平台上还可设置箱体,所述离心风机和平衡箱设置在箱体内,所述孔板流量计的进气管位于箱体内,进气管一端伸出箱体并通过法兰与孔板连接;所述孔板流量计的出气管一端通过法兰与孔板连接,另一端通过软管,例如波纹软管,与设置在排气烟道进气口处的管接头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是孔板流量计,并且所述孔板流量计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孔板流量计。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孔板流量计可各自独立地并且可拆卸地安装有不同通径的孔板。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孔板流量计包括第一孔板流量计和第二孔板流量计,所述第一孔板流量计的通径为140-200mm,例如170mm,所述第二孔板流量计的通径为30-60mm,例如45mm。
在采用单个孔板流量计时,为了准确测定宽范围的流量,例如 1-10000m3/h的流量,更常见的10-4000m3/h的流量时,较小的孔板在小流量下可以获得足够的精度,但在大流量下会造成很大的压头损失,使得离心风机无法提供足够风量;而较大的孔板在小流量下往往精度不够,无法获得准确的结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创造性地采用了两个或更多个孔板流量计,通过选择和组合,可以在整个测量范围内获得期望的精度,同时避免了较大的压头损失,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采用较小功率的风机的情况下,精确测量各个尺寸规格的排气烟道的阻力和漏风量。例如,在测量较小漏风量时,可采用单个较小的孔板以获得足够的精度;而在测量较大尺寸规格的排气烟道时,可同时采用两个较大的孔板流量计以尽可能地减小孔板造成的压头损失从而获得极可能大的风量,在排气烟道中产生足够的风速,从而更为精确地测量排气烟道的风阻。
在一些情况下,采用单台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平衡箱的入口流体连通用于将风引入平衡箱,平衡箱的第一出口与第一孔板流量计的进气管流体连通,第一孔板流量计的出气管与排气烟道的第一进气口流体连通;平衡箱的第二出口与第二孔板流量计的进气管流体连通,第二孔板流量计的出气管与排气烟道的第二进气口流体连通。与将来自两个孔板流量计的风合并后通过一个进气口导入排气烟道相比,将来自两个孔板流量计的风分别通过排气烟道的两个进气口导入排气烟道,进一步减少了孔板流量计和排气烟道进气口造成的压头损失。此外,相比在排气烟道上开一个较大的进气口,在排气烟道上设置两个较小的进气口,能够避免对排气烟道的过度破坏,同时在检查后封堵两个较小的进气口比封堵一个较大的进气口要更加方便,更加节约成本,并且能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
在一些情况下,排气烟道是一种风管,其空气流动的阻力有两种:一种是由于空气本身的粘滞性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而产生的沿程能量损失,称为摩擦阻力或沿程阻力;另一种是空气流经风管中的管件及设备时,由于流速的大小和方向变化以及产生涡流造成比较集中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阻力。通常直管中以摩擦阻力为主,而弯管以局部阻力阻力为主。由于排气烟道通常为矩形截面的直管,其流动阻力以摩擦阻力为主。
摩擦阻力可以由下式(1)计算:
ΔPm=Rml (1)
其中,l为排气烟道的长度;Rm为比摩阻,Pa/m;ΔPm为排气烟道阻力(也即压头损失),Pa。因此,只要测量一定长度的排气烟道的在一定风速下的压头损失,即可根据上式(1)计算得到该段排气烟道的比摩阻 Rm。在事先规定了各个规格的排气烟道的标准比摩阻的情况下,即可通过实际测量排气烟道的比摩阻并与对应的标准比摩阻相比较,来确定排气烟道的在阻力方面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摩擦阻力也可由计算式(2)计算:
ΔPm=KmL2 (2)
其中Km为综合摩擦阻力系数,N·S2/m8,L为管内风量,ΔPm为排气烟道阻力(也即压头损失),Pa。因此,只要测量排气烟道在一定风量下的压头损失,即可根据上式(2)计算得到该排气烟道的综合摩擦阻力系数 Km。在事先规定了各个规格的排气烟道的标准综合摩擦阻力系数的情况下,即可通过实际测量排气烟道的综合摩擦阻力系数并与对应的标准综合摩擦阻力系数相比较,来确定排气烟道的在阻力方面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方便快捷地在现场测试排气烟道的阻力和漏风量。特别是,所述测试系统能方便地移动、可现场拆装,且占地面积很小,能够进入到厨房、卫生间等狭小空间进行现场测试。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采用两个风量测量装置的组合,能够在较宽的风量范围内实现风量的准确测量和风量测量装置产生阻力(压头损失) 最小化,充分发挥了风源的潜力,可在风源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在排气烟道中提供尽可能大的风量以便更加准确地测量排气烟道的阻力。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准确地现场测量排气烟道各部分的阻力和漏气点,为发现和解决排气烟道阻塞和漏气提供了基础。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例如还可用于测试排气烟道系统中的风帽阻力和阻力系数,防火止回阀的阻力及漏风量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用于高层建筑的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测试系统的工作状态展示图;
图2是图1所示系统中风量测量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正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系统中风量测量装置的示意性结构俯视图;
其中各图中的符号含义如下:
1:风源;2:风量测量装置;3:排气烟道;
11:设备箱;12:离心风机;13:移动平台;14:平衡箱;151、152:手柄;16:控制面板;171、172:固定座;181、182:平衡箱出风口;
211、212:缆绳;221、222:前平衡管;231、232:把手;241、242:孔板流量计;251、252:后平衡管;261、262:柔性风管;
31:下进风口;32:上进风口;33:风帽;
41:第一气压计;42:第二气压计;43:第三气压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用于高层建筑的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测试系统的工作状态展示图,其中在高层建筑(通常为6层或更高层)的第1层设置风源1,来自风源1的风经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 测量风量后导入排气烟道3中,然后经排气烟道3穿过所述高层建筑的第 1到第n层后从楼顶的风帽33排入大气,在第2层和第n-1层各自的位于排气烟道3的烟气入口处分别设置第一气压计41和第二气压计42;在所述排气烟道3的与所述进风口(31或32,以更接近者计算)具有第一距离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测量此处的所述排气烟道内部的第三气压值的第三气压计43。所述第一气压计41、第二气压计42和第三气压计43可以各自独立地选自微压差计,测量精度为0.5级或1级,分辨率为小于等于1Pa,例如0.1Pa等;例如,在一些情况下为TSI5825微压差计,其压力分辨率为0.1Pa,误差为读数的±1%。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系统中风量测量装置的示意性的正视图,并且图 3示出了图1所示系统中风量测量装置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其中所述风源 1包括设置在移动平台13上的设备箱11和平衡箱14,在设备箱11中设有离心风机12,所述离心风机12的出风口紧连在平衡箱14的下部将风鼓入平衡箱14。设备箱11中还设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包括变频控制器用于控制离心风机的转速。所述设备箱11的后侧上部还设有两个手柄151和152,用于操作人员移动所述风源。
所述离心风机为4-72 4A型离心风机,其在2900rpm的转速下,全压为1320-2014Pa,流量为4012-7419m3/h,电机功率为5.5Kw。所述平衡箱 14为中空的箱体,用于消除离心风机风量的波动;尽管平衡箱14的体积越大平衡效果越好,但为便于移动以及从房门进入高层建筑的排气烟道所在的房间,设备箱11和平衡箱14以及移动平台13的组合体的高度通常不超过1.8m,优选1-1.2m;组合体在地面的投影的最大宽度不超过1m,优选0.6-0.8m,长度不超过2m,优选1-1.5m。在平衡箱的右侧上部设置两个平衡箱出风口181和182用于将风送人两个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
风量测量装置21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平衡箱出风口181和孔板流量计 241的前平衡管221,可更换孔板的孔板流量计241,可拆卸地连接在孔板流量计241下游的后平衡管251,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后平衡管251的下游与排气烟道3的上进风口32的柔性风管261。
风量测量装置22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平衡箱出风口182和孔板流量计 242的前平衡管222,可更换孔板的孔板流量计242,可拆卸地连接在孔板流量计242下游的后平衡管252,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后平衡管252的下游与排气烟道3的下进风口31的柔性风管262。
所述孔板流量计241和242是标准孔板,孔板的孔径各自独立地选自 170mm和45mm,其流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qf为工况下的体积流量,m3/s;c为流出系数,无量纲;β=d/D,无量纲;d为工况下孔板内径,mm;D为工况下上游管道内径,mm;ε为可膨胀系数,无量纲;Δp为孔板前后的差压值,Pa;ρ1为工况下流体的密度,kg/m3。以上流量计算公式中各个参数还可根据相应条件实验校准。
所述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的孔板流量计241和242可以各自单独地使用或者联合起来同时使用。当单独使用时,可以用盲板替换相应的孔板。因此,两个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可以形成如下5种流量测量组合:(a) 21或22(45mm孔板);(b)21(45mm孔板)+22(45mm孔板);(c) 21或22(170mm孔板);(d)21或22(45mm孔板)+22或21(170mm 孔板);(e)21(170mm孔板)+22(170mm孔板),使得在不同流量下选自最合适的流量测量组合成为可能。例如,在需要大风量的情况下(例如在测量较粗排气烟道的风阻,或者在测量风阻较小的排气烟道时),可以选择同时使用两个孔径较大的孔板,例如组合(e)(同时使用两个孔径为 170mm的孔板),以便减小孔板流量计处的压头损失,从而在风源不变的情况下提供尽可能大的风量,更加精确地测量风阻;相反,在需要小风量的情况下(例如在测量排气烟道的漏风量时),可以选择单独使用孔径较小的孔板,例如组合(a)(单独使用一个孔径为45mm的孔板),以便更加精确地测量小风量。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使用孔板流量计241和 242的两个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可以方便地用同一套系统以较高的精度测量各种不同尺寸的排气烟道的风阻和漏风量。
相反,若采用固定的风量测量装置,则在需要大风量的大尺寸排气烟道的风阻测量中,大风量通过固定风量测量装置时会因风速较大从而产生较大压头损失,使得离心风机的风源不能达到其最大风量,这样只能在较小的风速下测量排气烟道的风阻,而在较小的风速下排气烟道产生的压降较小,不利于精确测定,因此导致较大的风阻测量误差;或者,在需要小风量的排气烟道漏风量测量中,小风量通过固定风量测量装置时会因风速较小而使风量测量误差增大,从而导致较大的漏风量测量误差。
所述孔板流量计241和242可以通过法兰分别与前平衡管231、232 以及后平衡管261、262相互连接。在平衡管231和232的大致在所述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的中部附近各自设有把手231和232,用于操作人员安装或拆卸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以及调整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的位置。在把手231和232的附件朝向所述风源1的一侧还分别与缆绳211和212 的一端连接,所述缆绳211和2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风源1顶部的固定座171和172上,所述缆绳211和212各自在所述把手231和232与所述固定座171和172之间的长度可调,用于牵拉和调节风量测量装置21和 22的位置。
所述前平衡管221和222均为刚性圆管(例如不锈钢或白铁皮制成的圆管)并在端部设有缩口用于与平衡箱出风口181和182采用插接方式连接,由此实现快速连接,其中插接的接口处可用密封胶带进行密封。所述后平衡管251和252均为刚性圆管(例如不锈钢或白铁皮制成的圆管)并在端部设有缩口用于与柔性风管261和262的一端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快速连接,其中插接的接口处可用密封胶带和/或卡箍进行密封。
所述排气烟道3的上进风口32和下进风口31分别设有进风口连接端子,用于与所述柔性风管261和262的另一端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快速连接,其中插接的接口处可用密封胶带和/或卡箍进行密封。通常,所述上进风口32可以是排气烟道3上现成的烟气入口,而下进风口31可以开在上进风口32的下方。设置两个进风口,一方面允许更大的风量进入排气烟道3,另一方面避免了在排气烟道3上开凿单个的更大的进风口对排气烟道3的破坏,同时较小的进风口也更容易封堵,这对测试后对排气烟道3 的修复是有利的。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多个用于封堵排气烟道3在各楼层的烟气入口的盲板。所述第一气压计41和第二气压计42可分别设置在用于封闭排气烟道3的烟气入口的盲板中部。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三气压计43设置在所述排气烟道的与所述进风口(31或32,以更接近者计算)之间具有第一距离的侧壁上用于测量此处的所述排气烟道内部的第三气压值,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进风口(31 或32,以更接近者计算)处的所述排气烟道的内径的1-10倍。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三气压计43与所述第一气压计41为同一个,且所述第三气压值为所述第一气压值。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控制和分析单元。所述第一气压计41、第二气压计42和第三气压计43分别具有数据读取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用于读取各自测量的气压值并传输到所述控制和分析单元。所述风源1的控制面板上还设有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分别与所述变频控制器和所述控制和分析单元通讯连接,并将所述控制和分析单元的指令传送个所述变频控制器,以控制离心风机的转速。所述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也分别具有各自的数据读取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用于读取各自测量的风量数据并传输到所述控制和分析单元。所述控制和分析单元可以设置在风源 1或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处,也可设置在任意其他合适地方。
在一些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气压计41处的数据读取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的是第一智能手机,在所述第二气压计42处的数据读取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的是第二智能手机,在所述第三气压计43处的数据读取装置和数据传输装置的是第三智能手机;在所述风源1和所述风量测量装置21 和22所在的位置设置第四智能手机、第五智能手机和第六智能手机,所述第四智能手机与第一智能手机视频通讯以获取第一智能手机拍摄到的第一气压计41测量的压力值,所述第五智能手机与第二智能手机视频通讯以获取第二智能手机拍摄到的第二气压计42测量的压力值,所述第六智能手机与第三智能手机视频通讯以获取第三智能手机拍摄到的第三气压计42测量的压力值。这样操作人员就可在风源1或风量测量装置21和 22处通过第四、五、六智能手机实时获取位于不同楼层的第一气压计41、第二气压计42和第三气压计43测量的第一、二、三压力值。
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测试系统进行排气烟道阻力测试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准备步骤:
S10:将上述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测试系统送入高层建筑的送风楼层中排气烟道3所在的房间;所述送风层通常为最低的设有排气烟道3的房间所在的楼层,例如高层建筑中作为地面层的第1层,所述房间通常为例如第1层的厨房或卫生间;所述送风楼层也可以是高层建筑中其他任意合适的排气烟道3所在的楼层;
S12:将上述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测试系统中的风量测量装置21和 22分别连接到风源1的出风口181和182,并通过柔性风管261和262将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分别连接到排气烟道3的上进风口32和下进风口 31;
S13:将紧邻所述送风楼层的上方楼层作为第一测压楼层,在该第一测压楼层的所述排气烟道3所在的房间,例如第2层的对应的厨房或卫生间,将第一气压计安装到排气烟道3的第一烟气入口处用于测量此处排气烟道3内的第一气压值,并且将第一烟气入口封闭,以免排气烟道3中的气体从第一烟气入口漏出;
S14:将紧邻排气烟道3的出口的所述排气烟道所在的楼层作为顶楼层(例如作为高层建筑顶层的第n层,n选自6-32的整数),在所述顶楼层之下且在所述第一测压楼层之上的第二测压楼层(例如第n-1层)中排气烟道3的第二烟气入口处设置第二气压计,用于测量此处排气烟道3内的第二气压值,并且将第二烟气入口封闭,以免排气烟道3中的气体从第二烟气入口漏出;
S15:将排气烟道3的所有其他烟气入口全部封闭,以免排气烟道3 中的气体从这些烟气入口漏出;
(2)阻力测量步骤:
S21:在进行排气烟道阻力测量中,在上述测量准备步骤完成后,保持排气烟道3的出口畅通(例如保持风帽33畅通),启动离心风机12,利用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测量送入排气烟道3的风量,通过控制面板16 的变频调节器调节风量至第一风量预定值;
S22:利用第一气压计41和第二气压计42分别测量第一测压楼层处的第一气压值和第二测压楼层处的第二气压值;
S23:然后根据第一气压值和第二测压楼层处的第二气压值、排气烟道3在第一烟气入口与第二烟气入口之间的距离、结构参数以及环境气压和温度计算第一烟气入口与第二烟气入口之间排气烟道3的综合摩阻系数;
(3)漏风量测量步骤:
S31:在进行排气烟道漏风量测量中,在上述测量准备步骤完成后,将排气烟道3的出口封闭(例如将风帽33封闭);
S32:启动离心风机12,利用在所述排气烟道3的与所述进风口(31 或32,以更接近者计算)之间具有第一距离的侧壁上的第三气压计43测量此处的所述排气烟道3内部的第三气压值,通过控制面板16的变频调节器调节第三气压值至第一气压预定值;
S33:利用风量测量装置21或22测量在第三气压值为第一气压预定值时送入排气烟道3的风量,作为整个排气烟道3的第一漏风量;
S34:根据第一漏风量和排气烟道3的内表面面积计算第一单位面积漏风量,并在第一单位面积漏风量大于等于第一漏风量阈值时,判断排气烟道3存在漏风点。
在一些情况下,当步骤S34中判断排气烟道3存在漏风点时,继续进行以下步骤:
S35:在送风楼层以上且顶楼层以下的第一预计漏风楼层处将排气烟道3阻断;
S36:利用在所述排气烟道3的与所述进风口(31或32,以更接近者计算)之间具有第一距离的侧壁上的第三气压计43测量此处的所述排气烟道3内部的第三气压值,并将所述第三气压值为第一气压预定值时送入排气烟道3的风量作为第二漏风量;
S37:根据第二漏风量和排气烟道3的第一预计漏风楼层以下的内表面面积计算第二单位面积漏风量,当第二单位面积漏风量大于等于第一漏风量阈值时,判断第一预计漏风楼层以下的排气烟道3存在漏风点;当第二单位面积漏风量小于等于第一漏风量阈值时,判断顶楼层与第一预计漏风楼层之间的排气烟道3存在漏风点;或者,当第二单位面积漏风量大于等于第一漏风量阈值,且第一漏风量减去第二漏风量的差值除以排气烟道 3的从第一预计漏风楼层到顶楼层的内表面面积得到的第三单位面积漏风量大于等于第一漏风量阈值时,判断第一预计漏风楼层以上和以下的排气烟道3都存在漏风点。
所述第一漏风量阈值可以是规定的排气烟道单位内表面面积的允许漏风量。
在一些情况下,当步骤S37中判断第一预计漏风楼层以下的排气烟道 3存在漏风点时,将前次的第一预计漏风楼层作为顶楼层重复步骤S35至 S37,直至找到排气烟道3的全部漏风点。
在一些情况下,在步骤S10中,在送风楼层中排气烟道3所在的房间中现场将风源1、风量测量装置21和/或22与排气烟道3相互连接;以及在测试完毕后,将风源1、风量测量装置21和/或22解离后分别运出所述房间。此外,由于采用柔性风管连接到排气烟道的进风口,所述测试系统在现场的布置非常灵活,甚至可以将测试系统的部分(例如风源1以及风量测量装置21和22的部分)布置在排气烟道所在的房间外。由于此类房间通常为空间狭小的卫生间和厨房,具有柔性风管且可现场组装和拆卸的测试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所述测试系统的适用范围和布置的灵活性。
在一些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还可以作为空调通风实验室的空气动力试验台,其可测控风量范围为15~4000m3/h;或者可用于各类风阀(调节阀、止回阀等)、排气风帽、抽油烟机、通风风机、通风部件(弯头、三通、过滤器等)的动力性能测试,确定其风量和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和方法能方便快捷地在现场测试排气烟道的阻力和漏风量。特别是,所述测试系统能方便地移动、可现场拆装,且占地面积很小,能够进入到厨房、卫生间等狭小空间进行现场测试。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采用两个风量测量装置的组合,能够在较宽的风量范围内实现风量的准确测量和风量测量装置产生阻力(压头损失)最小化,充分发挥了风源的潜力,可在风源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在排气烟道中提供尽可能大的风量以便更加准确地测量排气烟道的阻力;换句话说,可在设定最大测量风量的情况下,选取尽可能小功率的风机,以便使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具有更小的尺寸、更轻的重量,以利于运输和进入测量现场。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准确地现场测量排气烟道各部分的阻力和漏气点,为发现和解决排气烟道阻塞和漏气提供了基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风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量可调的风源、第一风量测量装置和第二风量测量装置,所述风源包括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的设备箱和平衡箱,在设备箱中设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紧连在平衡箱的下部用于将风鼓入平衡箱;所述第一风量测量装置和第二风量测量装置各自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平衡箱出风口和孔板流量计的前平衡管,可更换孔板的孔板流量计,可拆卸地连接在孔板流量计下游的后平衡管,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后平衡管的下游和待测设备进风口的柔性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风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中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变频控制器用于控制离心风机的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风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的后侧上部还设有两个手柄,用于操作人员移动所述风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所述风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量测量装置的孔板流量计的孔径为大于等于10mm至小于100mm,所述第二风量测量装置的孔板流量计的孔径为大于等于100mm至小于等于250mm。
5.一种测试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所述风量测量装置、第一气压计、第二气压计和第三气压计,其中所述排气烟道贯通多层建筑的从低到高的第1至n个楼层,n为大于等于4的整数;所述风量测量装置分别与所述风源和位于第i层的所述排气烟道的进风口流体连通并且测量进入所述排气烟道的风量;所述第一气压计设置在第i+1层的所述排气烟道中用于测量在第i+1层的所述排气烟道内部的第一气压值,i为选自1至n-3的整数;所述第二气压计设置第j层的所述排气烟道中用于测量在第j层的所述排气烟道内部的第二气压值,j为选自大于等于i+2且小于等于n-1的整数;所述第三气压计设置在所述排气烟道的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具有第一距离的侧壁上用于测量此处的所述排气烟道内部的第三气压值。
CN201821962986.0U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风量测量装置及其测试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的系统 Active CN209280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2986.0U CN209280050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风量测量装置及其测试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2986.0U CN209280050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风量测量装置及其测试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0050U true CN209280050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2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62986.0U Active CN209280050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风量测量装置及其测试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005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6665A (zh) * 2018-11-26 2019-04-02 北京金盾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906393A (zh) * 2019-11-04 2020-03-2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排烟系统及其运行监控方法
CN110906392A (zh) * 2019-11-04 2020-03-2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排烟系统及其运行监控方法
CN111595395A (zh) * 2020-05-08 2020-08-2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巷道风量精准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4017819A (zh) * 2021-11-04 2022-02-08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住宅厨卫排风系统控制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6665A (zh) * 2018-11-26 2019-04-02 北京金盾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906393A (zh) * 2019-11-04 2020-03-2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排烟系统及其运行监控方法
CN110906392A (zh) * 2019-11-04 2020-03-2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排烟系统及其运行监控方法
CN110906392B (zh) * 2019-11-04 2021-07-2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排烟系统的运行监控方法
CN110906393B (zh) * 2019-11-04 2021-07-2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排烟系统的运行监控方法
CN111595395A (zh) * 2020-05-08 2020-08-2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巷道风量精准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4017819A (zh) * 2021-11-04 2022-02-08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住宅厨卫排风系统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4017819B (zh) * 2021-11-04 2023-11-07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住宅厨卫排风系统控制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80050U (zh) 一种风量测量装置及其测试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的系统
CN107966254A (zh) 一种住宅建筑室内气密性检测方法
US7000480B2 (en) Air flow control device with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CN207231786U (zh) 一种风阀综合性能测试装置
Liu et al. Improving airflow measurement accuracy in VAV terminal units using flow conditioners
Fisk et al. Duct systems in large commercial buildings: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air leakage, and heat conduction gains
CN208091721U (zh) 一种改进型油网滤尘器检测装置
Hsu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indoor pressure distribution during building airtightness tests using the pulse and blower door methods
CN109556665A (zh) 一种排气烟道阻力和漏风量测试系统及方法
JP2011122795A (ja) 風量調整装置
CN110849578A (zh) 一种自然通风器的阻力测量装置
Prabu et al. Effects of upstream pipe fittings on the performance of orifice and conical flowmeters
JP6963886B2 (ja) ダンパの調整方法及び空調システムの施工方法
KR101237684B1 (ko) 덕트 기밀 및 환기 성능 시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덕트 성능 시험방법
JPS6113112A (ja) 風量測定装置
Dols et al. A study of ventilation measurement in an office building
Szymański et al. Large buildings airtightness measurements using ventilation systems
CA2455712C (en) Adjustable flow heat recovery ventilator and method
CN211347314U (zh) 一种风口阻力测量装置
Mélois et al. Assessment of wind impact on building air leakage measurements using a model scale experiment
Delmotte Airtightness of buildings–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place and nature of pressure taps
CN2672621Y (zh) 多孔均速风量测量装置
KR101105873B1 (ko) 이동식 디지털 풍량 측정장치의 노즐 풍량 측정방법
Paruchuri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Pressure Loss in Typical Flexible and Sheet Metal Residentialƒn Duct Systems
CN207816378U (zh) 一种风量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