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9502U - 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9502U
CN209279502U CN201920012894.4U CN201920012894U CN209279502U CN 209279502 U CN209279502 U CN 209279502U CN 201920012894 U CN201920012894 U CN 201920012894U CN 209279502 U CN209279502 U CN 209279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ink
heat
hot water
cooling device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128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唐黎东
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Kangxinsi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Bi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Bil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Bi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128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9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9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9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包括吸热装置、热传递管路、储水箱、热水输出管路、室内散热器、冷却管路、冷却装置和循环管路;热传递管路分别连接吸热装置和储水箱,吸热装置设置在室内厨房设备、电热设备和冰箱设备的散热端吸收热量,并将热量通过吸热装置传递至热传递管路内的水;在储水箱上还连接有热水输出管路;热水输出管路连接至室内散热器的热端;室内散热器的冷端通过冷却管路连接至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为室内提供冷源和设备冷却,室内散热器的冷端通过循环管路连接至吸热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回收空间热能并转变为恒温热水,同时对空间和设备降温,提高了室内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大节约了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夏季空气热能、餐饮厨房在制作餐饮过程中燃气设备、电器加热设备有大量的余热,大部分通过辐射、对流方式传导到空间中。建筑、家庭、餐饮厨房需要的热水通过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锅炉等供给。冷藏、冷冻柜耗电同时也产生废热。目前市场上没有成熟的对室内废热综合利用装置、设备,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能够回收空间热能并转变为恒温热水,同时对空间和设备降温,提高了室内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大节约了资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包括吸热装置、热传递管路、储水箱、热水输出管路、室内散热器、冷却管路、冷却装置和循环管路;
所述热传递管路分别连接吸热装置和储水箱,所述吸热装置设置在室内厨房设备、电热设备和冰箱设备的散热端吸收热量,并将热量通过吸热装置传递至热传递管路内的水;在所述储水箱上还连接有热水输出管路;所述热水输出管路连接至室内散热器的热端;所述室内散热器的冷端通过冷却管路连接至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为室内提供冷源和设备冷却,所述室内散热器的冷端通过循环管路连接至吸热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吸热装置为相变吸热板,所述冷却装置为变相放热板。
进一步的是,所述热水输出管路还连接至热水供应器,为家庭清洗提供热水。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吸热装置上还连接有进水管,补充水源。
进一步的是,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空调上,在夏季可以作为房间空调冷源,减小空调压缩机运行功耗,甚至房间空调不需要再配制冷压缩机。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放)热原理,将空间空气热、厨房燃气设备(厨房烟道余热)、电热设备、冷藏、冷冻设备等产生的废热回收后加热储水箱,储水箱内热水通过散热器为室内供暖;换热后的冷媒对冷藏、冷冻柜降温,对厨房空间进行降温,综合回收利用室内能源,大大提高了室内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包括吸热装置、热传递管路、储水箱、热水输出管路、室内散热器、冷却管路、冷却装置和循环管路;
所述热传递管路分别连接吸热装置和储水箱,所述吸热装置设置在室内厨房设备、电热设备和冰箱设备的散热端吸收热量,并将热量通过吸热装置传递至热传递管路内的水;在所述储水箱上还连接有热水输出管路;所述热水输出管路连接至室内散热器的热端;所述室内散热器的冷端通过冷却管路连接至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为室内提供冷源和设备冷却,所述室内散热器的冷端通过循环管路连接至吸热装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吸热装置为相变吸热板,所述冷却装置为变相放热板。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热水输出管路还连接至热水供应器,为家庭清洗提供热水。
在所述吸热装置上还连接有进水管,补充水源。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空调上,在夏季可以作为房间空调冷源,减小空调压缩机运行功耗,甚至房间空调不需要再配制冷压缩机。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一次完整的描述:
通过吸热装置吸收室内厨房设备、电热设备和冰箱设备的散热端的热量,并将热量通过吸热装置传递至热传递管路内的水;
在所述储水箱内回收的热水通过热水输出管路传递至室内散热器的热端;通过冷却管路将散热器散热后的冷水通过冷却装置为室内提供冷源和设备冷却;所述室内散热器的冷端通过循环管路连接至吸热装置,提高吸热介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装置、热传递管路、储水箱、热水输出管路、室内散热器、冷却管路、冷却装置和循环管路;
所述热传递管路分别连接吸热装置和储水箱,所述吸热装置设置在室内厨房设备、电热设备和冰箱设备的散热端吸收热量,并将热量通过吸热装置传递至热传递管路内的水;在所述储水箱上还连接有热水输出管路,所述热水输出管路连接至室内散热器的热端;所述室内散热器的冷端通过冷却管路连接至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为室内提供冷源和设备冷却,所述室内散热器的冷端通过循环管路连接至吸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装置为相变吸热板,所述冷却装置为变相放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输出管路还连接至热水供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热装置上还连接有进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空调上。
CN201920012894.4U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 Active CN209279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2894.4U CN209279502U (zh)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2894.4U CN209279502U (zh)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9502U true CN209279502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5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12894.4U Active CN209279502U (zh)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9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05178U (zh) 一种家庭供暖系统
CN101551136B (zh) 一种利用锅炉与空气热源共同制备热水的装置
CN204329323U (zh) 适于回收利用厨房余热的热泵热水器
CN204987534U (zh) 一种太阳能涡流制冷系统
CN201637193U (zh) 一种多热源的热泵系统
CN201964501U (zh) 一种梯级利用潜热的热泵供暖系统
CN205299793U (zh) 一种供暖、空调、热水集成系统
CN205261968U (zh) 热泵型太阳能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Shao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and thermal analysis of a refrigerant-heated radiator heating system coupled with air source heat pump
CN201396979Y (zh) 五合一厨房能源回收利用系统
CN103759363A (zh) 与被动式降温、采暖相结合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5619479U (zh) 循环回收用冷设备余热的冷热连供系统
CN209279502U (zh) 一种室内热管理系统
CN101592410B (zh) 五合一厨房能源回收利用系统
CN203105464U (zh) 食品油炸锅的废热回收系统
CN202267132U (zh) 太阳能热水器
CN202770050U (zh) 建筑物中节能减排能量综合利用系统
CN105258379A (zh) 热泵型太阳能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206269289U (zh) 利用燃气作为热源的热泵系统
CN205690580U (zh) 一种空气能空调装置
CN205641355U (zh) 现代节能楼宇生态新风电复合空调系统
CN111089423A (zh) 一种新型空气能热水器
CN103322655B (zh) 新型高效能源阶梯使用闭式循环中央空调系统
CN207065925U (zh) 热电联产余热综合利用节能系统
CN203336779U (zh) 新型高效能源阶梯使用闭式循环中央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8

Address after: 621000 room 314, building 2, innovation center, science and innovation District,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Kangxinsi Flui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8, Sunshine Building, Lingchuang Incuba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District,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21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Bila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