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9125U - 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9125U
CN209279125U CN201822140521.3U CN201822140521U CN209279125U CN 209279125 U CN209279125 U CN 209279125U CN 201822140521 U CN201822140521 U CN 201822140521U CN 209279125 U CN209279125 U CN 209279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odge gate
conducting plate
tank body
card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05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粉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anjing C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anjing C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anjing C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Panjing C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405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9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9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9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包括汽包,所述汽包包括进水口、罐体、安全阀接口、蒸汽出口、排污口,所述罐体的一端偏下位置设置有进水口,且罐体的另一端偏下位置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罐体的上方设置有安全阀接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导热板的下端设计了上卡槽,在箱体的内部下端设计了下卡槽,方便将第二导热板固定并与第一导热板连接,以便将第二导热板上的热能传递到第一导热板上,通过将第二导热板分别安装在第二活动门和第一活动门上,通过卡板配合限位卡槽使用固定第二活动门和第一活动门,方便工作人员拆装,便于工作人员清理第二导热板上吸附的烟尘,保证热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它利用废气、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低温余热(低于200℃)等。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余热的回收利用途径很多。一般说来,综合利用余热最好;其次是直接利用;第三是间接利用(产生蒸汽用来发电)。
现有技术的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烟尘易吸附在导热板上,烟尘清理麻烦,影响导热板的导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具有方便清理烟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包括汽包,所述汽包包括进水口、罐体、安全阀接口、蒸汽出口、排污口,所述罐体的一端偏下位置设置有进水口,且罐体的另一端偏下位置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罐体的上方设置有安全阀接口,所述安全阀接口的一侧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汽包还包括第一导热板、上卡槽,所述罐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下端设置有上卡槽,所述罐体的下方设置有换热箱。
优选的,所述换热箱包括进气口、把手、箱体、第一活动门、出气口、卡板、限位卡槽、第二导热板、下卡槽、第二活动门,其中,所述箱体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且箱体靠近排污口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活动门,且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活动门,所述箱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下卡槽,所述第一活动门的表面四角均设置有限位卡槽,且第一活动门的表面两端均设置有把手,所述箱体靠近第一活动门和第二活动门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卡板,所述第一活动门远离把手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热板。
优选的,所述卡板与箱体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板与限位卡槽的位置相互对应,且卡板嵌入安装在限位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热板与上卡槽和下卡槽的位置相互对应,且第二导热板嵌入安装在上卡槽和下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门与第一活动门的结构完全相同,且第二活动门和第一活动门均卡装在箱体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导热板的下端设计了上卡槽,在箱体的内部下端设计了下卡槽,方便将第二导热板固定并与第一导热板连接,以便将第二导热板上的热能传递到第一导热板上,通过将第二导热板分别安装在第二活动门和第一活动门上,通过卡板配合限位卡槽使用固定第二活动门和第一活动门,方便工作人员拆装,便于工作人员清理第二导热板上吸附的烟尘,保证热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包;11、进水口;12、罐体;13、安全阀接口;14、蒸汽出口;15、排污口;16、第一导热板;17、上卡槽;2、换热箱;21、进气口;22、把手;23、箱体;24、第一活动门;25、出气口;26、卡板;27、限位卡槽;28、第二导热板;29、下卡槽;210、第二活动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包括汽包1,汽包1包括进水口11、罐体12、安全阀接口13、蒸汽出口14、排污口15,罐体12的一端偏下位置设置有进水口11,且罐体12的另一端偏下位置设置有排污口15,罐体12的上方设置有安全阀接口13,安全阀接口13的一侧设置有蒸汽出口14,汽包1还包括第一导热板16、上卡槽17,罐体12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热板16,第一导热板16的下端设置有上卡槽17,罐体12的下方设置有换热箱2。
为了方便清理烟尘,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换热箱2包括进气口21、把手22、箱体23、第一活动门24、出气口25、卡板26、限位卡槽27、第二导热板28、下卡槽29、第二活动门210,其中,箱体23靠近进水口11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21,且箱体23靠近排污口15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25,箱体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活动门24,且箱体2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活动门210,箱体23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下卡槽29,第一活动门24的表面四角均设置有限位卡槽27,且第一活动门24的表面两端均设置有把手22,箱体23靠近第一活动门24和第二活动门210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卡板26,第一活动门24远离把手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热板28。
为了能够转动卡板26,便于固定第二活动门210和第一活动门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板26与箱体23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为了固定第二活动门210和第一活动门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板26与限位卡槽27的位置相互对应,且卡板26嵌入安装在限位卡槽27的内部。
为了方便固定第二导热板28并与第一导热板16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导热板28与上卡槽17和下卡槽29的位置相互对应,且第二导热板28嵌入安装在上卡槽17和下卡槽29的内部。
为了保证活动门规格一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活动门210与第一活动门24的结构完全相同,且第二活动门210和第一活动门24均卡装在箱体23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安装好过后,在生产时,高温烟尘通过进气口21进入箱体23的内部,烟尘吸附到第二导热板28表面上,并将热量传递到第二导热板28上,第二导热板28上的热量传递到第一导热板16中,第一导热板16加热罐体12内部的清水,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汽出口14排出罐体12用于发电,低温空气通过出气口25排出箱体23;需要清理第二导热板28表面上的烟尘时,工作人员转动卡板26,脱离限位卡槽27,打开第二活动门210和第一活动门24与箱体23之间的固定约束,拉动把手22,将第二导热板28从上卡槽17和下卡槽29的内部抽出,再进行余下清理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包括汽包(1),所述汽包(1)包括进水口(11)、罐体(12)、安全阀接口(13)、蒸汽出口(14)、排污口(15),所述罐体(12)的一端偏下位置设置有进水口(11),且罐体(12)的另一端偏下位置设置有排污口(15),所述罐体(12)的上方设置有安全阀接口(13),所述安全阀接口(13)的一侧设置有蒸汽出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包(1)还包括第一导热板(16)、上卡槽(17),所述罐体(12)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热板(16),所述第一导热板(16)的下端设置有上卡槽(17),所述罐体(12)的下方设置有换热箱(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2)包括进气口(21)、把手(22)、箱体(23)、第一活动门(24)、出气口(25)、卡板(26)、限位卡槽(27)、第二导热板(28)、下卡槽(29)、第二活动门(210),其中,所述箱体(23)靠近进水口(11)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21),且箱体(23)靠近排污口(15)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25),所述箱体(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活动门(24),且箱体(2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活动门(210),所述箱体(23)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下卡槽(29),所述第一活动门(24)的表面四角均设置有限位卡槽(27),且第一活动门(24)的表面两端均设置有把手(22),所述箱体(23)靠近第一活动门(24)和第二活动门(210)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卡板(26),所述第一活动门(24)远离把手(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热板(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6)与箱体(23)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6)与限位卡槽(27)的位置相互对应,且卡板(26)嵌入安装在限位卡槽(27)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板(28)与上卡槽(17)和下卡槽(29)的位置相互对应,且第二导热板(28)嵌入安装在上卡槽(17)和下卡槽(29)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门(210)与第一活动门(24)的结构完全相同,且第二活动门(210)和第一活动门(24)均卡装在箱体(23)的内部。
CN201822140521.3U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 Active CN209279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0521.3U CN209279125U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0521.3U CN209279125U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9125U true CN209279125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11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0521.3U Active CN209279125U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91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5079A (zh) * 2021-06-29 2021-09-17 浙江诚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热型余热回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5079A (zh) * 2021-06-29 2021-09-17 浙江诚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热型余热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77961U (zh) 一种利用玻璃窑烟气余热发电装置
CN209279125U (zh) 一种抽风管余热发电装置
CN214405992U (zh) 一种锅炉的余热利用装置
CN201686499U (zh) 一种采用蒸汽为管道化溶出供热的装置
CN203364642U (zh) 一种旋转式蓄热冷凝余热回收装置
CN207831652U (zh) 一种节能型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
CN207831333U (zh) 一种汽动给水泵乏汽回收装置
CN205403559U (zh) 一种抗粘结荒煤气的热管式余热回收系统
CN209990921U (zh) 一种用于油加热器的高效节能控制阀门
CN2929478Y (zh) 焦化化工产品回收用导热油蒸汽发生装置
CN106123632A (zh) 一种利用铝电解槽余热发电的方法
CN202328332U (zh) 一种充分利用锅炉排烟热量的空气预加热装置
CN214064887U (zh) 一种方便安全的废热锅炉的排污阀门
CN201992615U (zh) 一种高参数蒸汽产生装置
CN205473564U (zh) 一种抗粘结荒煤气的管束式余热回收系统
CN209638977U (zh) 一种用于蒸煮剂生产的余热锅炉
CN205580243U (zh) 胶水制备用蒸汽回收利用系统
CN202709072U (zh) 一种新型甲烷氯化物装置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4806369U (zh) 一种节能型热力除氧器
CN205099632U (zh) 一种水蒸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4307079U (zh) 一种节能的硅铁炉烟气余热锅炉的省煤器提效装置
CN207610426U (zh) 一种管路耐用型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06944525U (zh) 低压蒸汽余热回收系统
CN215489635U (zh) 壳程设有给水分配机构的立式急冷废热锅炉装置
CN208936189U (zh) 一种锅炉尾烟余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