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7337U - 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7337U
CN209277337U CN201822035357.XU CN201822035357U CN209277337U CN 209277337 U CN209277337 U CN 209277337U CN 201822035357 U CN201822035357 U CN 201822035357U CN 209277337 U CN209277337 U CN 209277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item
sound
several
layer framework
longitudin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53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惠滔
刘淮
林国栋
陶文俊
唐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uoyi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o Yi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o Yi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Zhuo Yi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8220353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7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7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7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其包括第一层框体、第二层框体以及若干块状隔音棉,若干该块状隔音棉同时插设在该第一层框体以及该第二层框体中以形成该隔音墙结构,该隔音墙结构固定设置在建筑物的顶梁与地梁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音墙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包括第一层框体、第二层框体以及若干块状隔音棉的隔音墙结构其中,若干该块状隔音棉同时插设在该第一层框体以及该第二层框体中以形成该隔音墙结构。
背景技术
隔音墙也称为声屏障,其主要用以隔声降噪,其主要应用在建筑物中进行隔音,比如,建筑物的房间隔墙、录音间或摄影棚内使用的活动墙板等,其通常一面为吸音材料,另一面为隔音及反射材料。
目前,在隔音墙的制作过程中,都需要首先制作基础墙板,而后将隔音材料,比如,隔音棉一层一层逐层铺设粘连上去以达到隔音的效果,但是传统的隔音墙普遍存在着施工过程复杂,隔离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其包括第一层框体、第二层框体以及若干块状隔音棉,若干该块状隔音棉同时插设在该第一层框体以及该第二层框体中以形成该隔音墙结构,该隔音墙结构固定设置在建筑物的顶梁与地梁之间。
其中,该第一层框体包括第一顶框条、第一底框条以及若干第一纵向框条,该第一顶框条固定设置在该顶梁底部,该第一底框条固定设置在该地梁顶部,若干该第一纵向框条排列连接在该第一顶框条与该第一底框条之间,其中,每一条该第一纵向框条的顶部都固定连接在该第一顶框条上,每一条该第一纵向框条的底部都固定连接在该第一底框条上,借助该第一顶框条、该第一底框条以及若干该第一纵向框条围绕形成若干第一插接腔,若干该块状隔音棉上下拼接并插接在每一个该第一插接腔中,在一个该第一插接腔中任意上下相邻的两块该块状隔音棉之间具有拼接缝。
与该第一层框体结构相同,该第二层框体包括第二顶框条、第二底框条以及若干第二纵向框条,该第二顶框条固定设置在该顶梁底部,该第二底框条固定设置在该地梁顶部,若干该第二纵向框条排列连接在该第二顶框条与该第二底框条之间,其中,每一条该第二纵向框条的顶部都固定连接在该第二顶框条上,每一条该第二纵向框条的底部都固定连接在该第二底框条上,借助该第二顶框条、该第二底框条以及若干该第二纵向框条围绕形成若干第二插接腔,若干该块状隔音棉上下拼接并插接在每一个该第二插接腔中,在一个该第二插接腔中任意上下相邻的两块该块状隔音棉之间具有拼接缝。
该第一层框体的该第一插接腔与该第二层框体的该第二插接腔相互交错,同时,该第一插接腔中两块该块状隔音棉之间的该拼接缝与该第二插接腔中两块该块状隔音棉之间的该拼接缝相互交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层框体的第一纵向框条与该第二层框体的第二纵向框条不会设置在前后并排的位置上,同样,该第一插接腔中两块该块状隔音棉之间的该拼接缝与该第二插接腔中两块该块状隔音棉之间的该拼接缝也不会设置在前后并排的位置上,如此设置使该第一层框体中的一些结构缝隙不会直接对应在该第二层框体的结构缝隙上,从而使声波不会同时直线穿通该第一层框体以及该第二层框体的结构缝隙,进而提升隔音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块状隔音棉进行填充其施工方法简单且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层框体、第二层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其包括第一层框体10、第二层框体20以及若干块状隔音棉30。
若干该块状隔音棉30同时插设在该第一层框体10以及该第二层框体20中以形成该隔音墙结构。
该隔音墙结构固定设置在建筑物的顶梁1与地梁2之间。
其中,该第一层框体10包括第一顶框条11、第一底框条12以及若干第一纵向框条13,该第一顶框条11固定设置在该顶梁1底部,该第一底框条12固定设置在该地梁2顶部,若干该第一纵向框条13排列连接在该第一顶框条11与该第一底框条12之间,其中,每一条该第一纵向框条13的顶部都固定连接在该第一顶框条11上,每一条该第一纵向框条13的底部都固定连接在该第一底框条12上,借助该第一顶框条11、该第一底框条12以及若干该第一纵向框条13围绕形成若干第一插接腔14,若干该块状隔音棉30上下拼接并插接在每一个该第一插接腔14中,在一个该第一插接腔14中任意上下相邻的两块该块状隔音棉30之间具有拼接缝。
与该第一层框体10结构相同,该第二层框体20包括第二顶框条21、第二底框条22以及若干第二纵向框条23,该第二顶框条21固定设置在该顶梁1底部,该第二底框条22固定设置在该地梁2顶部,若干该第二纵向框条23排列连接在该第二顶框条21与该第二底框条22之间,其中,每一条该第二纵向框条23的顶部都固定连接在该第二顶框条21上,每一条该第二纵向框条23的底部都固定连接在该第二底框条22上,借助该第二顶框条21、该第二底框条22以及若干该第二纵向框条23围绕形成若干第二插接腔24,若干该块状隔音棉30上下拼接并插接在每一个该第二插接腔24中,在一个该第二插接腔24中任意上下相邻的两块该块状隔音棉30之间具有拼接缝。
该第一层框体10的该第一插接腔14与该第二层框体20的该第二插接腔24相互交错,同时,该第一插接腔14中两块该块状隔音棉30之间的该拼接缝与该第二插接腔24中两块该块状隔音棉30之间的该拼接缝相互交错。
也就是说,该第一层框体10的第一纵向框条13与该第二层框体20的第二纵向框条23不会设置在前后并排的位置上,同样,该第一插接腔14中两块该块状隔音棉30之间的该拼接缝与该第二插接腔24中两块该块状隔音棉30之间的该拼接缝也不会设置在前后并排的位置上,如此设置使该第一层框体10中的一些结构缝隙不会直接对应在该第二层框体20的结构缝隙上,从而使声波不会同时直线穿通该第一层框体10以及该第二层框体20的结构缝隙,进而提升隔音性能。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第一顶框条11以及该第二顶框条21与该顶梁1之间设置有阻燃隔音垫层40,在该第一底框条12以及该第二底框条22与该地梁2之间也设置有阻燃隔音垫层40。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第一纵向框条13与该第二纵向框条23具有相同的结构,其都为型材。
该第一纵向框条13以及该第二纵向框条23都包括两块端板51以及侧板52,其中,两块该端板51固定连接在该侧板52两侧,该侧板52内凹形成一凹卡槽53,同时,借助两块该端板51与该侧板52围绕形成一卡腔54,该块状隔音棉30一侧插接在该卡腔54中,其另外一侧插接在该凹卡槽53中,以完成对该块状隔音棉30的定位。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第一层框体10以及该第二层框体20中分别横向设置有固定绳索61,通过该固定绳索61能够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该第一层框体10与该第二层框体20之间形成一内腔71,该内腔71中可以填充防火隔音层以提升整体的隔音、防火性能,该防火隔音层可以由防火棉等材料填充而成。

Claims (6)

1.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框体、第二层框体以及若干块状隔音棉,若干该块状隔音棉同时插设在该第一层框体以及该第二层框体中以形成该隔音墙结构,该隔音墙结构固定设置在建筑物的顶梁与地梁之间,
其中,该第一层框体包括第一顶框条、第一底框条以及若干第一纵向框条,该第一顶框条固定设置在该顶梁底部,该第一底框条固定设置在该地梁顶部,若干该第一纵向框条排列连接在该第一顶框条与该第一底框条之间,其中,每一条该第一纵向框条的顶部都固定连接在该第一顶框条上,每一条该第一纵向框条的底部都固定连接在该第一底框条上,借助该第一顶框条、该第一底框条以及若干该第一纵向框条围绕形成若干第一插接腔,若干该块状隔音棉上下拼接并插接在每一个该第一插接腔中,在一个该第一插接腔中任意上下相邻的两块该块状隔音棉之间具有拼接缝,
与该第一层框体结构相同,该第二层框体包括第二顶框条、第二底框条以及若干第二纵向框条,该第二顶框条固定设置在该顶梁底部,该第二底框条固定设置在该地梁顶部,若干该第二纵向框条排列连接在该第二顶框条与该第二底框条之间,其中,每一条该第二纵向框条的顶部都固定连接在该第二顶框条上,每一条该第二纵向框条的底部都固定连接在该第二底框条上,借助该第二顶框条、该第二底框条以及若干该第二纵向框条围绕形成若干第二插接腔,若干该块状隔音棉上下拼接并插接在每一个该第二插接腔中,在一个该第二插接腔中任意上下相邻的两块该块状隔音棉之间具有拼接缝,
该第一层框体的该第一插接腔与该第二层框体的该第二插接腔相互交错,同时,该第一插接腔中两块该块状隔音棉之间的该拼接缝与该第二插接腔中两块该块状隔音棉之间的该拼接缝相互交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顶框条以及该第二顶框条与该顶梁之间设置有阻燃隔音垫层,在该第一底框条以及该第二底框条与该地梁之间也设置有阻燃隔音垫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纵向框条以及该第二纵向框条都包括两块端板以及侧板,其中,两块该端板固定连接在该侧板两侧,该侧板内凹形成一凹卡槽,同时,借助两块该端板与该侧板围绕形成一卡腔,该块状隔音棉一侧插接在该卡腔中,其另外一侧插接在该凹卡槽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层框体以及该第二层框体中分别横向设置有固定绳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层框体与该第二层框体之间形成一内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腔中填充有防火隔音层。
CN201822035357.XU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 Active CN209277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5357.XU CN209277337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5357.XU CN209277337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7337U true CN209277337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9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5357.XU Active CN209277337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7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94373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自配合拼接结构
US3972167A (en) Wall system of two parallel spaced panels
JP5663119B2 (ja) 間仕切壁の目透し目地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US4510726A (en) Insulated build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CN209277337U (zh) 一种交错式隔音墙结构
KR101306968B1 (ko) 지지블럭의 조립에 의한 압출성형 내부칸막이 벽체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107435395A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自配合拼接结构及其拼接方法
KR102178070B1 (ko) 목재 블록과 그것들을 이용한 목재 패널
US11414860B2 (en) Dismantlable anechoic chamber
JPH094093A (ja) 戸界壁を含む建物および戸界壁用パネル
CN210947271U (zh) 一种装配式隔音分户隔墙
KR20090132717A (ko) 벽체용 칸막이 및 그 시공방법
US20140331584A1 (en) Dividing wall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216476016U (zh) 一种多功能铝板
IT201900015452A1 (it) Elemento prefabbrica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solai o pareti in legno
Uris et al. Sound insulation of double frame partitions with an internal gypsum board layer
CN110872871A (zh) 一种双层中空防火隔音墙
CN221031113U (zh) 一种环保型柔石墙板
CN21473892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拼接的隔音板
CN217028635U (zh) 一种隔音门板芯
CN214403327U (zh) 一种隔音断桥铝合金平开窗
Liu et al. Effect of constitution on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wood-frame walls
CN219327205U (zh) 适用于轻钢龙骨隔墙内的隔声断桥垫块及轻钢龙骨隔墙
CN220598795U (zh) 一种可降低噪音影响的墙体结构
TWI839268B (zh) 濕式隔間牆的施工方法、濕式隔間牆及其上槽架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Zhuzilin Lu Yi Hua Building A building 10 laye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uoyi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Zhuzilin Lu Yi Hua Building A building 10 layer

Patentee before: SC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