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2287U - 一种新型折弯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折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2287U
CN209272287U CN201822028542.6U CN201822028542U CN209272287U CN 209272287 U CN209272287 U CN 209272287U CN 201822028542 U CN201822028542 U CN 201822028542U CN 209272287 U CN209272287 U CN 209272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centering block
support portion
system structur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285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广海
杨林华
高嘉圳
朱迅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sheng X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sheng X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sheng X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sheng X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285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2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2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2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弯机构,支撑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分别与下模组件摆动连接;折弯镶件为凹字形,包括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折弯中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对称设于折弯中部的两边;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均为L型,第一折弯摆块包括第一纵向端和第一横向端,第一纵向端和第一横向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避让位;第二折弯摆块包括第二纵向端和第二横向端,第二纵向端和第二横向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避让位;支撑部与折弯中部接触,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分别与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解决产品成型避位问题,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折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折弯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活中,很多机构零件需要进行折弯加工,在折弯加工中,有人工折弯,也有模具折弯,因模具折弯相比人工折弯有着高效、快速和精度好等优势,已成为了折弯加工中的主要加工方式。
现有电视行业上的模具,大多都采用常见斜滑块机构,如图1所示,在对于中大型产品或是两边折弯尺寸小时,斜滑块机构无法做到较好的折弯效果,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对模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对模具的价格要求却越来越低,一套模具不仅要能够保证产能和产量,同时还要价格低已经成为了其基本要求;而模具加工中,常见的斜滑块结构须要加工多次,组装上也不方便;模板厚度太高无法做滑块,同时也无法对产品的成型结构进行避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解决产品成型避位问题,实用性强,减少加工成本和装配时间的新型折弯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折弯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设有折弯镶件,所述折弯镶件连接上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分别与下模组件摆动连接;
所述折弯镶件为凹字形,包括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折弯中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对称设于折弯中部的两边;
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均为L型,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包括第一纵向端和第一横向端,所述第一纵向端和第一横向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避让位;所述第二折弯摆块包括第二纵向端和第二横向端,所述第二纵向端和第二横向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避让位;
所述支撑部与折弯中部接触,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分别与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两端分别设有可供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摆动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纵向端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纵向端位于第二凹槽内,实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的摆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内设有顶出孔,所述顶出孔内设有弹簧和与弹簧连接的顶针,所述顶针露出支撑部上表面,即在正常情况下,顶针露出支撑部上表面,在上模组件压住下模组件时,顶针受到挤压进而压缩弹簧,在上模组件脱离下模组件时,顶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顶出产品,实现产品的自动脱料。
优选的,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设于下模座上端的下垫板以及设于下垫板上端的下模板,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分别与下模板摆动连接,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在摆动的情况下,实现产品的成功脱料。
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设有第一摆动槽和第二摆动槽,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包括第一摆动部,所述第二折弯摆块包括第二摆动部,所述第一摆动部设于第一摆动槽内,所述第二摆动部设于第二摆动槽内,对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的摆动幅度进行限制,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为曲面,实现对曲面产品的折弯成型。
优选的,所述折弯镶件的下表面与支撑部的上表面相适配,更好的实现对曲面产品的折弯成型。
优选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和与上模座连接的上夹板,所述折弯镶件与上夹板连接,提高折弯机构的使用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连接有驱动器,使上模座在驱动器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提高自动化程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的数量均为7个,以使用于大型曲面成型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解决产品成型避位问题,实用性强,减少加工成本和装配时间;
2、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上第一避让位和第二避让位解决了产品成型避位问题;
3、支撑部的上表面为曲面,折弯镶件的下表面与支撑部的上表面相适配,实现对中大型产品的折弯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斜滑块机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折弯摆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折弯摆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待折弯产品侧视图;
图8为折弯后产品示意图;
其中,1为上模组件;11为上模座;12为上夹板;2为下模组件;21为下模座;22为下垫板;23为下模板;3为折弯镶件;31为第一折弯部;32为第二折弯部;33为折弯中部;4为支撑部;41为顶针;5为第一折弯摆块;51为第一纵向端;52为第一横向端;53为第一避让位;54为第一摆动部;6为第二折弯摆块;61为第一纵向端;62为第二纵向端;63为第二避让位;64为第二摆动部;7为产品;8为滑块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新型折弯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设有折弯镶件,所述折弯镶件连接上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分别与下模组件摆动连接;所述折弯镶件为凹字形,包括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折弯中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对称设于折弯中部的两边;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均为L型,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包括第一纵向端和第一横向端,所述第一纵向端和第一横向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避让位;所述第二折弯摆块包括第二纵向端和第二横向端,所述第二纵向端和第二横向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避让位;所述支撑部与折弯中部接触,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分别与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接触。
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解决产品成型避位问题,实用性强,减少加工成本和装配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提供一种新型折弯机构,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设有折弯镶件3,所述折弯镶件连接上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上设有支撑部4,所述支撑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弯摆块5和第二折弯摆块6,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分别与下模组件摆动连接;所述折弯镶件3为凹字形,包括第一折弯部31、第二折弯部32和折弯中部33,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对称设于折弯中部的两边;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均为L型,所述第一折弯摆块5包括第一纵向端51和第一横向端52,所述第一纵向端和第一横向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避让位53;所述第二折弯摆块6包括第二纵向端61和第二横向端62,所述第二纵向端和第二横向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避让位63;所述支撑部4与折弯中部接触,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分别与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接触。
具体的,如图7所示,为待折弯产品,产品两端分别带有小折边,将产品置于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上端,在上模组件向下运动时,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将产品两端进行折弯,而折弯中部则与产品压合接触,起到固定作用,产品本身即带有两个小折边,刚好在上模组件向下运动时,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将产品两端进行折弯,此时两个小折边也正好处于第一避让位和第二避让位中,由于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与下模组件为摆动连接,在折弯完成后,取出产品时,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摆动,使得产品成功脱开,如图8所示,为折弯成型后产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两端分别设有可供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摆动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纵向端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纵向端位于第二凹槽内,实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的摆动。
具体的,第一纵向端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二纵向端位于第二凹槽内,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横向长度能够允许第一纵向端和第二纵向端的摆动,而第一纵向端和第二纵向端的高度要小于第一凹槽的高度和第二凹槽的高度,即小于支撑部的高度,使得第一纵向端和第二纵向端的摆动不影响产品的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4内设有顶出孔,所述顶出孔内设有弹簧和与弹簧连接的顶针41,所述顶针露出支撑部上表面,即在正常情况下,顶针露出支撑部上表面,在上模组件压住下模组件时,顶针受到挤压进而压缩弹簧,在上模组件脱离下模组件时,顶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顶出产品,实现产品的自动脱料。
具体的,在产品折弯完成后,上模组件离开下模组件向上运动,此时顶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产品顶出,无需人工施力脱料,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座21、设于下模座上端的下垫板22以及设于下垫板上端的下模板23,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分别与下模板摆动连接,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在摆动的情况下,实现产品的成功脱料。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下模板上设有第一摆动槽和第二摆动槽,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包括第一摆动部54,所述第二折弯摆块包括第二摆动部64,所述第一摆动部设于第一摆动槽内,所述第二摆动部设于第二摆动槽内,对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的摆动幅度进行限制,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如图所示,第一摆动槽和第二摆动槽均为圆弧槽,同理第一摆动部和第二摆动部均为半成型圆柱体,第一摆动部嵌合在第一摆动槽中,第二摆动部嵌合在第二摆动槽中,实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的摆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的上表面为曲面,折弯镶件的下表面与支撑部的上表面相适配,更好的实现对曲面产品的折弯成型,如能够实现对曲面电视压屏条的折弯需求;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座11和与上模座连接的上夹板12,所述折弯镶件与上夹板连接,提高折弯机构的使用稳定性。
为了提高该折弯机构的自动化程度,本实施例中的上模座连接有驱动器,使上模座在驱动器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无需人工对上模座的上下运动进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节省人工投入。
而为了更好的适用于中大型曲面产品的需求,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的数量均为7个,所述第一折弯摆块和第二折弯摆块对称设置于支撑部的两端,为适应曲面产品的需求,达到更好的折弯效果,第一折弯块和第二折弯块的第一横向端和第二横向端的上表面为倾斜曲面,支撑条的程度与产品的长度相适应,当然,在需要对更大型的产品折弯需求时,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折弯机构拼合而成,只要将多个折弯机构的支撑条拼合成适于大型产品的曲面折弯需求,同时折弯镶件的下表面与支撑部的上表面相适配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折弯机构,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之间设有折弯镶件(3),所述折弯镶件(3)连接上模组件(1),所述下模组件(2)上设有支撑部(4),所述支撑部(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弯摆块(5)和第二折弯摆块(6),所述第一折弯摆块(5)和第二折弯摆块(6)分别与下模组件(2)摆动连接;
所述折弯镶件(3)为凹字形,包括第一折弯部(31)、第二折弯部(32)和折弯中部(33),所述第一折弯部(31)和第二折弯部(32)对称设于折弯中部(33)的两边;
所述第一折弯摆块(5)和第二折弯摆块(6)均为L型,所述第一折弯摆块(5)包括第一纵向端(51)和第一横向端(52),所述第一纵向端(51)和第一横向端(5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避让位(53);所述第二折弯摆块(6)包括第二纵向端(61)和第二横向端(62),所述第二纵向端(61)和第二横向端(6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避让位(63);
所述支撑部(4)与折弯中部(33)接触,所述第一折弯摆块(5)和第二折弯摆块(6)分别与第一折弯部(31)和第二折弯部(32)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两端分别设有可供第一折弯摆块(5)和第二折弯摆块(6)摆动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纵向端(51)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纵向端(61)位于第二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内设有顶出孔,所述顶出孔内设有弹簧和与弹簧连接的顶针(41),所述顶针(41)露出支撑部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座(21)、设于下模座(21)上端的下垫板(22)以及设于下垫板(22)上端的下模板(23),所述第一折弯摆块(5)和第二折弯摆块(6)分别与下模板(23)摆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3)上设有第一摆动槽和第二摆动槽,所述第一折弯摆块(5)包括第一摆动部(54),所述第二折弯摆块(6)包括第二摆动部(64),所述第一摆动部(54)设于第一摆动槽内,所述第二摆动部(64)设于第二摆动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的上表面为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镶件(3)的下表面与支撑部(4)的上表面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座(11)和与上模座(11)连接的上夹板(12),所述折弯镶件(3)与上夹板(1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1)连接有驱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摆块(5)和第二折弯摆块(6)的数量均为7个。
CN201822028542.6U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新型折弯机构 Active CN209272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8542.6U CN209272287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新型折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8542.6U CN209272287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新型折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2287U true CN209272287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9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28542.6U Active CN209272287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新型折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2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80216U (zh) 基于冲压折弯成型机的自动落料系统
CN208256842U (zh) 一种高速卷绕机自动下料压扁机构
CN209272287U (zh) 一种新型折弯机构
CN205309110U (zh) 一种反向翻孔模具
CN201673958U (zh) 一种自动整耳模
CN108448175A (zh) 一种高速卷绕机自动下料压扁机构
CN209190770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组装的机械手臂
CN208245554U (zh) 一种切边模装置
CN207852837U (zh) 一种方形电芯整形定位工装
CN207052705U (zh) 一种夹爪模组
CN208628370U (zh) 一种铆钉一次性冷镦成型装置
CN208904167U (zh) 一种将夹具中的极群顶入壳体的装置
CN203292240U (zh) 一种极耳整形机构
CN220934148U (zh) 一种软包电池化成装置
CN205324472U (zh) 一种插片端子成型模具
CN211030384U (zh) 一种木板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08714027U (zh) 一种水果转换夹持装置
CN209487623U (zh) 一种电芯二次定位机构
CN208929671U (zh) 一种自动组装机的焊针、方扣组合入塑件机构
CN201508938U (zh) 智能卡接触端子料带冲制结构
CN207971255U (zh) 一种可防止工件错位的五金模具加工用冲压装置
CN209260193U (zh) 一种背盖镀膜用固定装置
CN217859989U (zh) 一种机械零件生产用不规则零件夹持装置
CN215881447U (zh) 一种夹具
CN209351688U (zh) 一种自动包装生产设备的夹持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