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7120U - 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7120U
CN209267120U CN201822189369.8U CN201822189369U CN209267120U CN 209267120 U CN209267120 U CN 209267120U CN 201822189369 U CN201822189369 U CN 201822189369U CN 209267120 U CN209267120 U CN 209267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line
pipe
air inlet
inlet pipe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893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宜强
李艳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UYUAN ELECTRIC POWER SURVEY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UYUAN ELECTRIC POWER SURVE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UYUAN ELECTRIC POWER SURVEY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UYUAN ELECTRIC POWER SURVE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893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7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7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7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包括电缆沟道和通风散热机构,所述通风散热机构包含预埋于所述电缆沟道底部的中通管道,所述中通管道的两侧按等间隔密封连通连接有多组相应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未连接到中通管道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电缆沟道的侧壁连通设置于电缆沟道的内部下方,所述中通管道的顶部按等间隔密封连通连接有多个相应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未连接到中通管道的一端贯穿所述电缆沟道的底部后连通设置于电缆沟道的内部上方,且所述进气管未连接到中通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相应的敞口状进气罩,所述敞口状进气罩的开口处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吸风机。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快速高效进行降温,且不会导致水灌入电缆沟道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沟道,具体是指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
背景技术
电缆沟道是一种用于敷设电缆的地下专用通道,是目前常用的输变电基础设施,主要用于铺设电缆。现有的电缆沟道主要采取回填细沙或采用电缆支架设计。采用回填细沙的电缆沟道不利于运行部门巡视检修,而且运行过程中电缆散热较差,因此电缆沟道多采用电缆支架。但是由于电缆沟道空气不对流,加上电缆容易产生发热现象。高温环境容易导致电缆运行寿命降低,为降低电缆沟通的内部环境温度,电力部门将原电缆沟道改造成自然通风的电缆沟道。改造后的电缆沟道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内部环境温度,但是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夏天高温时,地表温度常接达35℃以上,将地表以上的空气循环通入电缆沟道并不能产生明显的降温效果。自然通风的电缆沟道通过通风孔与外界实现了连通进行通风散热,但是通风孔自身不具备排水功能,容易产生水沿着通风孔灌入电缆沟道内部的现象。因此,设计一款能够实现快速高效进行降温,且无需跟外界连通,不会导致水灌入电缆沟道内部的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该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包括电缆沟道和通风散热机构,所述电缆沟道顶部盖设有相应的沟道盖板,所述通风散热机构包含预埋于所述电缆沟道底部的中通管道,所述中通管道的两侧按等间隔密封连通连接有多组相应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未连接到中通管道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电缆沟道的侧壁连通设置于电缆沟道的内部下方,所述中通管道的顶部按等间隔密封连通连接有多个相应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未连接到中通管道的一端贯穿所述电缆沟道的底部后连通设置于电缆沟道的内部上方,且所述进气管未连接到中通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相应的敞口状进气罩,所述敞口状进气罩的开口处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吸风机,所述吸风机分别通过相应的导线并联连接到外界电源。
所述电缆沟道的内部两侧壁分别按高低固定装置有多层相应的电缆支架。
所述换热管和进气管与电缆沟道的连接处之间涂刷有相应的防水材料层。
所述进气管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相应的连杆,所述连杆未固接到进气管的一端均通过相应的膨胀螺丝锁紧到电缆沟道的两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吸风机的作用下,便能够将位于电缆沟道上部的热空气沿着进气罩吸入进气管内,然后经中通管道后沿着换热管进行冷却后再排入电缆沟道下部。由于地表下方土壤的温度相对较低,通过循环的方式将上层热空气循环导入换热管内进行降温后,再流入电缆沟道下部,下部冷空气又能有效对上部热空气产生推动,有效提高空气的循环效率,通过提高空气的流动效率来有效提高通风散热效果,最主要的是空气循环流动的过程中,能够与地表下方的土壤产生足够的接触,有效产生足够的热交换,进一步对循环流动的空气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电缆沟道进行快速高效的降温。本实用新型的整个通风散热机构无需跟外界连通,因此不会导致水灌入电缆沟道内部的问题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包括电缆沟道1和通风散热机构2,所述电缆沟道1顶部盖设有相应的沟道盖板3,所述通风散热机构2包含预埋于所述电缆沟道1底部的中通管道201,所述中通管道201的两侧按等间隔密封连通连接有多组相应的换热管202,所述换热管202未连接到中通管道201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电缆沟道1的侧壁连通设置于电缆沟道1的内部下方,所述中通管道201的顶部按等间隔密封连通连接有多个相应的进气管203,所述进气管203未连接到中通管道201的一端贯穿所述电缆沟道1的底部后连通设置于电缆沟道1的内部上方,且所述进气管203未连接到中通管道201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相应的敞口状进气罩4,所述敞口状进气罩4的开口处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吸风机5,所述吸风机5分别通过相应的导线并联连接到外界电源(未标识)。
所述电缆沟道1的内部两侧壁分别按高低固定装置有多层相应的电缆支架6。所述换热管202和进气管203与电缆沟道的连接处之间涂刷有相应的防水材料层7。所述进气管203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相应的连杆8,所述连杆8未固接到进气管203的一端均通过相应的膨胀螺丝锁紧到电缆沟道1的两侧壁。
本实用新型在吸风机5的作用下,便能够将位于电缆沟道1上部的热空气沿着进气罩4吸入进气管203内,然后经中通管道201后沿着换热管202进行冷却后再排入电缆沟道1下部。由于地表下方土壤的温度相对较低,通过循环的方式将上层热空气循环导入换热管202内进行降温后,再流入电缆沟道1下部,下部冷空气又能有效对上部热空气产生推动,有效提高空气的循环效率,通过提高空气的流动效率来有效提高通风散热效果,最主要的是空气循环流动的过程中,能够与地表下方的土壤产生足够的接触,有效产生足够的热交换,进一步对循环流动的空气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电缆沟道1进行快速高效的降温。本实用新型的整个通风散热机构2无需跟外界连通,因此不会导致水灌入电缆沟道1内部的问题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4)

1.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包括电缆沟道和通风散热机构,所述电缆沟道顶部盖设有相应的沟道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散热机构包含预埋于所述电缆沟道底部的中通管道,所述中通管道的两侧按等间隔密封连通连接有多组相应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未连接到中通管道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电缆沟道的侧壁连通设置于电缆沟道的内部下方,所述中通管道的顶部按等间隔密封连通连接有多个相应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未连接到中通管道的一端贯穿所述电缆沟道的底部后连通设置于电缆沟道的内部上方,且所述进气管未连接到中通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相应的敞口状进气罩,所述敞口状进气罩的开口处分别固定装置有相应的吸风机,所述吸风机分别通过相应的导线并联连接到外界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道的内部两侧壁分别按高低固定装置有多层相应的电缆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和进气管与电缆沟道的连接处之间涂刷有相应的防水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相应的连杆,所述连杆未固接到进气管的一端均通过相应的膨胀螺丝锁紧到电缆沟道的两侧壁。
CN201822189369.8U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 Active CN209267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9369.8U CN209267120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9369.8U CN209267120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7120U true CN209267120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61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89369.8U Active CN209267120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712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4893A (zh) * 2019-12-03 2020-04-17 日照金慧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南海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安全辅助装置
CN111969536A (zh) * 2020-06-29 2020-11-20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沟系统
CN112582965A (zh) * 2020-12-01 2021-03-30 朱文武 一种具有主动散热模块的市政电缆沟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4893A (zh) * 2019-12-03 2020-04-17 日照金慧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南海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安全辅助装置
CN111024893B (zh) * 2019-12-03 2020-11-27 福州德瑞水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南海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安全辅助装置
CN111969536A (zh) * 2020-06-29 2020-11-20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沟系统
CN112582965A (zh) * 2020-12-01 2021-03-30 朱文武 一种具有主动散热模块的市政电缆沟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67120U (zh) 一种通风散热型电缆沟道
CN205028233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水冷循环散热装置
CN206471715U (zh)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散热箱
CN206991886U (zh) 一种具有分级冷却装置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
CN107103978A (zh) 一种具有分级冷却装置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
CN208690458U (zh) 一种用于游览观光车的锂电池散热装置
CN106918247A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器
CN206489509U (zh) 一种计算机显卡的水冷散热装置
CN206430287U (zh) 一种数据机房用逆流空气换热自然冷却系统
CN207572189U (zh) 一种变压器的散热装置
CN209672865U (zh) 一种水蒸发式油冷却装置
CN206596335U (zh) 一种高压大功率变频器冷却装置
CN204894476U (zh) 改进的电缆线的冷却槽
CN205979212U (zh) 一种led灯的散热系统
CN204735237U (zh) 一种实用冷凝水节水循环装置
CN205482052U (zh) 一种工艺水循环系统
CN208955517U (zh) 一种电气柜的除尘散热结构
CN107191215A (zh) 矿山法限量排放型隧道渗漏水通风降温系统
CN206944564U (zh) 一种用于井下降温制冷系统的冷却水系统
CN206703488U (zh) 一种挤出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07150436U (zh) 一种变频器风机电源冷却装置
CN207422937U (zh) 一种可减少凉水塔顶结冰挂的装置
CN204927912U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的箱式变电站
CN204014403U (zh) 液冷式控制器的强化对流换热装置
CN205389613U (zh) 一种带有水冷式led光源模块的培育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