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1761U - 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1761U
CN209261761U CN201821708683.6U CN201821708683U CN209261761U CN 209261761 U CN209261761 U CN 209261761U CN 201821708683 U CN201821708683 U CN 201821708683U CN 209261761 U CN209261761 U CN 209261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compressor
proof structure
exhaust pipe
air in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086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阳
荆振洋
陈廷宇
徐如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7086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1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1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1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结构,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压缩机组件上,包括:传振架,所述传振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连接,所述第二端与压缩机的底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结构,传振架设置于压缩机的外部,且第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连接,第二端与压缩机的底板连接。从而在压缩机的外部形成了一条振动传递路径,能够将第一端产生的振动通过传振架传递至第二端,也就是在压缩机外部将振动从吸气管或排气管处传递至底板。以减小压缩机在发生单体振动或随机振动时,压缩机的振动幅度,从而起到减振作用。避免压缩机振动时对压缩机内部连接管路和外部的空调系统的连接管路产生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而压缩机是空调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压缩机在运行时,其自身会产生一定的单体振动。同时,在空调运输和搬运过程中,压缩机也会产生一定的随机振动。压缩机振动时,会导致压缩机内部的管路以及空调系统内的管路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旨在改善压缩机振动时会导致管路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振结构,用于压缩机组件上,包括:传振架,所述传振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连接,所述第二端与压缩机的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传振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轴套,所述轴套设置于所述传振架的第一端上,所述轴套上具有通孔,所述轴套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衬套的外侧壁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抵接,所述衬套套设于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衬套和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之间预设有间隙。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5mm-1.5m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衬套由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橡胶材料的邵氏硬度低于40°。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轴套包括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上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卡箍上具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配合形成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传振杆和第二传振杆,所述第一传振杆和所述第二传振杆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传振杆远离所述第二传振杆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传振杆远离所述第一传振杆的一端的所述第二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和压缩机的底板之间设有隔振垫。
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和减振结构,所述减振结构为上述的减振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具有吸气管、排气管以及底板,所述传振架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传振架和第二传振架,所述第一传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连接,所述第一传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传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连接,所述第二传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压缩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减振结构,传振架设置于压缩机的外部,且第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连接,第二端与压缩机的底板连接。从而在压缩机的外部形成了一条振动传递路径,能够将第一端产生的振动通过传振架传递至第二端,也就是在压缩机外部将振动从吸气管或排气管处传递至底板。以减小压缩机在发生单体振动或随机振动时,压缩机的振动幅度,从而起到减振作用。避免压缩机振动时对压缩机内部连接管路和外部的空调系统的连接管路产生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压缩机组件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传振架1;第一传振杆11;第二传振杆12;连接组件2;第一卡箍21;第二卡箍22;衬套23;间隙24;压缩机3;排气管31;吸气管32;底板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请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振结构,用于压缩机组件上,包括:传振架1,传振架1设置于压缩机3的外部,传振架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压缩机3的吸气管32或排气管31连接,第二端与压缩机3的底板33连接。
传振架1设置于压缩机3的外部,且第一端与压缩机3的吸气管32或排气管31连接,第二端与压缩机3的底板33连接。从而在压缩机3的外部形成了一条振动传递路径,能够将第一端产生的振动通过传振架1传递至第二端,也就是在压缩机3外部将振动从吸气管32或排气管31处传递至底板33。以减小压缩机3在发生单体振动或随机振动时,压缩机3的振动幅度,从而起到减振作用。避免压缩机3振动时对压缩机3内部连接管路和外部的空调系统的连接管路产生损伤。应用时,传振架1的两端在外观上体现为固定在压缩机3的顶端和底端,从而传振架1也可对压缩机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空调系统内的,压缩机3安装时,压缩机3的底板33通过螺栓安装在空调的底座上。本实施例中,传振架1的第二端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压缩机3的底板33上。具体的,传振架1的第二端可以通过同一个螺栓与压缩机3的底板33一起与空调的底座连接,减少了工件的数量,也避免了对压缩机3的底板33的结构的修改。同时,由于传振架1设置于压缩机3的外部,且直接与底板33和吸、排气管31连接,不需要改变压缩机3的内部结构。也不需要为了设置传振架1对压缩机3或空调器系统内的其他组件的结构进行修改。减少了重新铸造模具的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传振架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传振杆11和第二传振杆12,第一传振杆11和第二传振杆12之间形成夹角,第一传振杆11远离第二传振杆12的一端为第一端,第二传振杆12远离第一传振杆11的一端的第二端。优选的,第一传振杆11与第二传振杆12相垂直。在实际应用中,压缩机3外部都会包覆隔音棉,设置在压缩机3外部的传振架1能够对包覆在压缩机3外部的隔音棉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防止隔音棉因压缩机3的振动而松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减振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2,传振架1的第一端通过连接组件2与压缩机3的吸气管32或排气管31连接。连接组件2包括轴套,轴套通过螺栓与传振架1的第一端固定,轴套上具有通孔,轴套通过通孔套设于压缩机3的吸气管32或排气管31上。
压缩机3的吸气管32和排气管31为管状结构,不适合通过开设螺孔等方式与传振架1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在传振架1第一端的轴套与吸气管32或排气管31连接。可将轴套直接套设在吸气管32或排气管31上,避免了对吸气管32或排气管31的结构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还包括衬套23,衬套23设置于通孔内,且衬套23的外侧壁与通孔的内侧壁抵接,衬套23套设于压缩机3的吸气管32或排气管31上。具体的,衬套23选用邵氏硬度低于40°橡胶材料制成。通过设置衬套23能够避免轴套与吸取管或排气管31之间发生碰撞发生损坏。同时,衬套23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和减振的作用。使减振组件的减振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衬套23和压缩机3的吸气管32或排气管31之间具有间隙24。具体的,间隙24的宽度为0.5mm-1.5mm。若衬套23内侧壁直接与吸气管32或排气管31的外侧壁抵接在一起,就会使衬套23和轴套对压缩机3形成死约束,可能会加剧压缩机3的振动对吸、排气管31的影响。本实施例中,结合汽车发动机悬置减震的实现思路,在衬套23与吸、排气管31之间预设有间隙24,形成预触发区域。在小幅振动工况下的振动,满足企标要求,不进行约束及减振,当压缩机3振动超出预触发区后,先进入线性压缩区,也就是与衬套23接触并对衬套23进行压缩。主要靠衬套23的弹性吸收振动。当压缩机3进一步增大振幅时,迅速进入非线性限位阶段,实现死约束,也就是通过传振架1和轴套的共同作用,限制和吸收压缩机3的振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轴套包括第一卡箍21和第二卡箍22,第一卡箍21上具有第一缺口,第二卡箍22上具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配合形成通孔。由于吸气管32和排气管31都是管状结构,且两端都是与设备进行连接的。若轴套是一体式结构,会使轴套的安装与拆卸变得极为麻烦。本实施例中,轴套由第一卡箍21和第二卡箍22组成,使轴套可以在不用对吸气管32和排气管31进行改动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和压缩机3的底板33之间设有隔振垫,隔振垫能够吸收从第一端传递至第二端的振动,进一步防止,压缩机3的振动对整个空调系统的影响。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3和减振结构,减振结构为上述的减振结构。压缩机3具有吸气管32、排气管31以及底板33,传振架1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传振架和第二传振架,第一传振架的第一端与吸气管32连接,第一传振架的第二端与底板33连接,第二传振架的第一端与排气管31连接,第二传振架的第二端与底板33连接。
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传振架1,分别与吸气管32和排气管31连接,进一步减少压缩机3振动对管路带来的影响。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压缩机组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减振结构,用于压缩机组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振架,所述传振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连接,所述第二端与压缩机的底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传振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轴套,所述轴套设置于所述传振架的第一端上,所述轴套上具有通孔,所述轴套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衬套的外侧壁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抵接,所述衬套套设于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和压缩机的吸气管或排气管之间预设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5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由橡胶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材料的邵氏硬度低于4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包括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上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卡箍上具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配合形成所述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传振杆和第二传振杆,所述第一传振杆和所述第二传振杆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传振杆远离所述第二传振杆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传振杆远离所述第一传振杆的一端的所述第二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和压缩机的底板之间设有隔振垫。
12.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和减振结构,所述减振结构为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具有吸气管、排气管以及底板,所述传振架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传振架和第二传振架,所述第一传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连接,所述第一传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传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连接,所述第二传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14.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13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
CN201821708683.6U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09261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08683.6U CN209261761U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08683.6U CN209261761U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1761U true CN209261761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8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08683.6U Active CN209261761U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17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9826A (zh) * 2018-10-19 2019-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0792887A (zh) * 2019-11-06 2020-02-14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立式压缩机固定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9826A (zh) * 2018-10-19 2019-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0792887A (zh) * 2019-11-06 2020-02-14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立式压缩机固定装置
CN110792887B (zh) * 2019-11-06 2022-03-29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立式压缩机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61761U (zh) 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09209826A (zh) 一种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0531507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减振装置
CN108386391A (zh) 一种风机保护装置及空调机组
CN205637218U (zh) 一种实用建筑结构
JP3835693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系システム
CN201090337Y (zh) 一种谐振腔及组件
WO2019041699A1 (zh) 减振固定架、动力组件及净水机
CN207865761U (zh) 传感器固定结构、压缩机、空调机组、制冷系统及热泵系统
CN206572732U (zh) 用于空调器的减震组件、风机盘管的吊装组件及风机盘管
US20050081550A1 (en) Piping structure of air conditioner
CN208456926U (zh) 一种风机保护装置及空调机组
CN203906224U (zh) 一种电气控制柜空调压缩机底脚固定装置
CN208089824U (zh) 一种空调的隔振装置
CN208534708U (zh) 一种真空泵
CN207864165U (zh) 一种回转式压缩机
CN207527809U (zh) 一种风管施工用减震降噪器
CN207819621U (zh) 一种抗震的铝制电机壳
CN207214540U (zh) 一种制冷机组内压缩机的储液器装置
CN202350211U (zh) 空调器电机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207543U (zh) 一种防震动的冷凝器支架
JP2012145146A (ja) 配管制振装置
CN202301717U (zh) 一种防尘罩及其具有该防尘罩的车辆减震器
CN206360867U (zh) 用于压缩机底座的减震垫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19035001U (zh) 空气压缩机的油气分离器及空气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