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8363U - 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8363U
CN209258363U CN201821995918.4U CN201821995918U CN209258363U CN 209258363 U CN209258363 U CN 209258363U CN 201821995918 U CN201821995918 U CN 201821995918U CN 209258363 U CN209258363 U CN 209258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trol room
outlet
fresh air
general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59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霆
鲜春媚
方震
贺梅葵
安静
刘倩
董长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18219959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8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8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8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包括两路并联的新风支路,能量回收装置、排风总管;第一路新风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风阀、过滤器、静电除尘装置、碘吸附过滤器;第二路新风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动风阀、第二过滤器;碘吸附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的出口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的新风入口连接,新风出口通过新风总管依次连接连接表冷器和风机,风机的出口分别与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综合指挥中心的进风口连接,出风口分别通过文丘里阀和电动风阀连接至排风总管的进口,排风总管的出口与能量回收装置的排风进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能够执行平台正常工况下控制室舒适性功能和事故工况下控制室可居留性功能。

Description

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控制室通风空调系统,具体地指一种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有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综合指挥中心等,在正常工况下,控制平台及反应堆执行运行功能,在事故工况下,能控制反应堆紧急停堆及指挥人员安全撤离。因此,控制室通风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应能满足人员舒适性需求;在事故工况下,应能维持需要人员驻留一定的可居留环境,为人员提供安全的环境保障,保证平台在受控状态,避免或缓解事故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该通风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通风,实现了正常工况下控制室舒适性需求以及事故工况下人员可居留性需求。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包括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综合指挥中心,
该系统还包括两路并联的新风支路,能量回收装置、排风总管;所述第一路新风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电动风阀、第一过滤器、静电除尘装置、碘吸附过滤器;第二路新风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电动风阀、第二过滤器;碘吸附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的出口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的新风入口连接,能量回收装置的新风出口通过新风总管依次连接连接表冷器和第一风机,第一风机的出口分别与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综合指挥中心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核控室的出风口通过第一文丘里阀和第一电动风阀连接至排风总管的进口,所述核应急控制室出风口通过第二文丘里阀和第二电动风阀连接至排风总管的进口,所述综合指挥中心的出风口通过第三文丘里阀和第三电动风阀连接至排风总管的进口,排风总管的出口与能量回收装置的排风进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总管与新风总管之间通过回风支管连接,所述回风支管设有第六电动风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总管上设有与第一风机并列的第二风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综合指挥中心的进风口处分别设有风量调节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排风出口设有第一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排风出口还设有第二风机,作为备用风机。
本实用新型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通风系统在正常工况下对新风进行降温除湿处理,使海洋核动力平台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及综合指挥中心满足人员工作所需的环境温湿度、新鲜空气需求。
2、通风系统在正常工况下使用能量回收装置,将排风和新风进行热量交换,达到节能目的。
3、事故工况下,通过第一过滤器和静电除尘装置消除进入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及综合指挥中心新风中的放射性粉尘和气溶胶,通过碘吸附器降低新风中气载放射性物质,保障核控室内可居留性要求。此外,事故工况下,新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送入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及综合指挥中心,此时排风支路上的阀门关闭,控制室相对于外界压差达到一定值时,文丘里阀自动打开泄压,保障控制室内维持稳定的正压环境,防止外界放射性污染气体经过门窗缝隙进入控制室内,对人员造成辐照危害。
本实用新型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能够执行平台正常工况下控制室舒适性功能和事故工况下控制室可居留性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包括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综合指挥中心,以及两路并联的新风支路,能量回收装置、排风总管。
第一路新风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电动风阀1、第一过滤器2、静电除尘装置3、碘吸附过滤器4;第二路新风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电动风阀5、第二过滤器6;碘吸附过滤器4和第二过滤器6的出口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7的新风入口连接。
能量回收装置7的新风出口通过新风总管依次连接连接表冷器8和第一风机,新风总管上还可以设有与第一风机9并列的第二风机10,第一风机9和第二风机10的出口分别与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综合指挥中心的进风口连接;此外,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和综合指挥中心的进风口处还分别设有风量调节阀(11,12,13)。核控室的出风口通过第一文丘里阀14和第一电动风阀17连接至排风总管的进口,核应急控制室出风口通过第二文丘里阀15和第二电动风阀18连接至排风总管的进口,综合指挥中心的出风口通过第三文丘里阀16和第三电动风阀19连接至排风总管的进口,排风总管的出口与能量回收装置7的排风进口连接,能量回收装置7的排风出口设有第三风机20,能量回收装置7的排风出口还可以设有第四风机21,作为备用风机。本实施例所用能量回收装置7为空气换热器。
排风总管与新风总管之间通过回风支管连接,所述回风支管设有第六电动风阀22。
上述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运行过程如下:
正常工况
第五电动风阀5开启、第四电动风阀1关闭,新风通过第二过滤器6、能量回收装置7、表冷器8、第一风机9(以及第二风机10)后分别送入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综合指挥中心;第一电动风阀17、第二电动风阀18、第三电动风阀19开启,排风通过电动风阀进入排风总管,通过能量回收装置7后由第三风机20(和第四风机21)排出。第六电动风阀22开启,排风总管一部分排风通过电动风阀22进入新风总管。
事故工况
第四电动风阀1开启、第五电动风阀5关闭,新风通过第一过滤器2、静电除尘装置3、碘吸附过滤器4、能量回收装置7、表冷器8、第一风机9(和第二风机10)后分别送入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综合指挥中心;第一电动风阀17、第二电动风阀18、第三电动风阀19关闭,排风分别通过第一文丘里阀14、第二文丘里阀15和第三文丘里阀16进入排风总管,通过能量回收装置7后由第三风机20(和第四风机21)排出。第六电动风阀22关闭。

Claims (6)

1.一种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包括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综合指挥中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路并联的第一路新风支路和第二路新风支路,能量回收装置、排风总管;所述第一路新风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电动风阀、第一过滤器、静电除尘装置、碘吸附过滤器;第二路新风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电动风阀、第二过滤器;碘吸附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的出口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的新风入口连接,能量回收装置的新风出口通过新风总管依次连接连接表冷器和第一风机,第一风机的出口分别与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综合指挥中心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核控室的出风口通过第一文丘里阀和第一电动风阀连接至排风总管的进口,所述核应急控制室出风口通过第二文丘里阀和第二电动风阀连接至排风总管的进口,所述综合指挥中心的出风口通过第三文丘里阀和第三电动风阀连接至排风总管的进口,排风总管的出口与能量回收装置的排风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总管与新风总管之间通过回风支管连接,所述回风支管设有第六电动风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总管上设有与第一风机并列的第二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核控室、核应急控制室、综合指挥中心的进风口处分别设有风量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排风出口设有第一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排风出口还设有第二风机,作为备用风机。
CN201821995918.4U 2018-11-29 2018-11-29 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 Active CN209258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5918.4U CN209258363U (zh) 2018-11-29 2018-11-29 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5918.4U CN209258363U (zh) 2018-11-29 2018-11-29 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8363U true CN209258363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65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5918.4U Active CN209258363U (zh) 2018-11-29 2018-11-29 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83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6187A (zh) * 2020-07-24 2020-10-30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海上核电平台集中进排风系统
CN112061363A (zh) * 2020-08-18 2020-12-11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核动力的海洋康养平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6187A (zh) * 2020-07-24 2020-10-30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海上核电平台集中进排风系统
CN111846187B (zh) * 2020-07-24 2022-05-20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海上核电平台集中进排风系统
CN112061363A (zh) * 2020-08-18 2020-12-11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核动力的海洋康养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58363U (zh) 海洋核动力平台控制室通风系统
CN205168104U (zh) 装甲车辆舱室空气环境一体化控制系统
CN105346355B (zh) 地面装备舱室微环境一体化控制系统
CN207797321U (zh) 一种空气净化空调新风机
CN106918101A (zh) 核电主控室通风空调系统
CN205196585U (zh) 一种动物饲养与实验室节能净化装置
CN204880453U (zh) 一种大型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系统
CN104633791A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生产的转轮除湿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CN207317133U (zh) 一种新风机组
CN109405152A (zh) 一种核电站排风系统
CN205191850U (zh) 一种新风热回收处理装置
CN204630279U (zh) 独立样品干燥箱
CN208983493U (zh) 一种双向流净化热回收加湿机
CN206669933U (zh) 核电主控室通风空调系统
CN207119069U (zh) 海洋核动力平台可居留应急舱室
CN208704098U (zh) 一种可移动的新风系统
CN207635536U (zh) 一种能够让全屋建筑呼吸的智能空气循环新风系统
CN207146734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中央空调
CN206786949U (zh) 一种新型防雾霾窗户
CN206771525U (zh) 一种模块化洁净室
CN207570070U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107246698A (zh) 一体化的建筑通风系统
CN206890747U (zh) 一种具有供暖性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CN210345778U (zh) 一种带有报警功能的新风循环设备
CN206001652U (zh) 一种新型柜式新风通风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