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3493U -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3493U
CN209253493U CN201820806126.1U CN201820806126U CN209253493U CN 209253493 U CN209253493 U CN 209253493U CN 201820806126 U CN201820806126 U CN 201820806126U CN 209253493 U CN209253493 U CN 209253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ixed
internal gear
transmission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061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丁磊
方春雷
顾惠超
于亚芳
王卓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8061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3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3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349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包括底座,右侧肢体牵引装置与左侧肢体牵引装置关于底座对称设置,右侧肢体牵引装置包括右手摆杆,右手摆杆固定右转轴,右转轴转动安装右内齿轮一,右内齿轮固定右脚固定装置,右转轴固定右内齿轮二,右内齿轮二通过一对外啮合齿轮与左内齿轮二传动连接,左内齿轮二固定在左转轴上,一对外啮合齿轮分别通过传动轴以及传动轴上固定的齿轮与左内齿轮一、右内齿轮一传动连接,实现病人四肢牵引运动接近步态运动,且外圆柱齿轮包裹在内齿轮中,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属于康复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病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很多病人需要家人照顾,甚至心灰意冷,多生活失去信息,尤其青壮年病人,思想包袱重,而大部分病人出现一侧偏瘫、上肢或者下肢瘫痪,目前通过牵引刺激训练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中医界认可的治疗方案。
本申请采用两侧手摆杆带动左、右转轴转动,左右转轴通过内啮合、外啮合齿轮实现两侧上肢相反方向运动;利用左右两侧上肢摆动角度范围,使两个外啮合齿轮分别通过左、右传动轴驱动两侧下肢与同侧上肢反向运动,实现步态运动;采用内啮合、外啮合齿轮传动,实现齿轮机构基本不外露,体积较小,使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使用起来更安全、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肢体功能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病人供一种采用内啮合齿轮、外啮合齿轮传动实现四肢中的任意肢体运动带动其余肢体接近步态的牵引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包括底座1、右侧肢体牵引装置、左侧牵引装置、右内齿轮二10、左内齿轮二11,所述底座1固定有座椅6,右侧肢体牵引装置包括:右手摆杆2、右转轴3、左转轴4、右内齿轮一9、右脚摆杆18、右脚托板17,所述的底座1呈左右对称结构,右侧肢体牵引装置与左侧肢体牵引装置关于底座1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的右转轴3的左部、右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右支架二8、右支架一7的上端,右支架二8、右支架一7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右转轴3的中部固定右手摆杆2的下端,右脚摆杆18下端设置的右空心管182,右空心管182左侧固定右内齿轮一9,右转轴3的左部转动安装右空心管182和右内齿轮一9,右脚摆杆18上端设置有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右脚托轴181,右脚托轴181转动连接右脚托板17下表面设置的右凸台171,所述的右转轴3左端固定右摆臂20,右摆臂20呈L形,右转轴3固定右摆臂20的L形竖直边的下端,右摆臂20的L形的水平边位于其竖直边的上端且向左伸出,右摆臂20的L形的水平边的左端固定右内齿轮二10,传动齿轮四27与右内齿轮一9啮合,传动齿轮四27固定在传动轴二26的右端,传动轴二26向左穿过右内齿轮二10上开设的扇形槽一101后,左侧转动安装在齿轮架19上,传动轴二26的左端固定传动齿轮三25,传动齿轮三25的右侧与位于其上方的传动齿轮一21的左侧啮合,传动齿轮一21的右侧与右内齿轮二10啮合,传动齿轮一21固定在传动轴一22的右端,传动轴一22的右部转动安装在齿轮架19的上端,传动轴一22向左穿过左内齿轮二11上开设的扇形槽二111后,其左端固定传动齿轮二23,传动齿轮二23与左侧牵引装置中的左内齿轮一12啮合,左摆臂24呈L形,左摆臂24的L形竖直边上端固定在左转轴4的右端,左摆臂24的L形水平边位于其竖直边的下端且向右伸出,左摆臂24的L形水平边的右端固定在左内齿轮二11的左侧面,所述的齿轮架19固定在底座1上。
所述的右内齿轮一9、右内齿轮二10、左内齿轮二11、左内齿轮一12为齿数相等的内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一21、传动齿轮二23、传动齿轮三25、传动齿轮四27为齿数相等的外齿圆柱齿轮。
所述的所述的右转轴3、左转轴4沿左右方向水平同轴设置,所述的右内齿轮一9、右内齿轮二10、左内齿轮二11、左内齿轮一12同轴设置。
所述的右内齿轮二10与左内齿轮二11具有相同的结构,右内齿轮二10的扇形槽一101与左内齿轮二11的扇形槽二111圆周方向关于右转轴3或左转轴4呈轴对称。
所述的扇形槽一101、扇形槽二111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度到150度。
所述的传动轴二26左侧转动安装在齿轮架19上的结构为:齿轮架19中部设置有先向右侧、再向前侧伸出的齿轮支撑梁一191,支撑梁一191的前端转动安装传动轴二26的左侧;
所述的传动轴一22的右部转动安装在齿轮架19的上端的结构为:齿轮架19上端设置有先向左侧、再向前侧伸出的齿轮支撑梁二192,支撑梁二192的前端转动安装传动轴一22的右部。
所述的右手摆杆2上端设置有右手柄201,右手柄201上设置有右手绑带202,用于固定病人的右手,所述的左手摆杆5上端设置有左手柄501,左手柄501上设置有左手绑带502,用于固定病人的左手。
所述的传动齿轮四27不与右摆臂20接触,传动齿轮二23不与左摆臂24接触。
所述的右脚托板17、左脚托板16的上侧分别固定有右脚绑带、左脚绑带,用于固定病人的右脚、左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两侧手摆杆带动左、右转轴转动,左右转轴通过内啮合、外啮合齿轮实现两侧上肢相反方向运动;
2.利用左右两侧上肢摆动角度范围,使两个外啮合齿轮分别通过左、右传动轴驱动两侧下肢与同侧上肢反向运动,实现步态运动;
3.采用内啮合、外啮合齿轮传动,实现齿轮机构基本不外露,体积较小,使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使用起来更安全、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的两侧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的两侧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的传动部分齿轮布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的传动部分齿轮布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双手固定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齿轮架转动按转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8是避让传动轴开设有扇形槽的齿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包括底座1、右手摆杆2、右转轴3、左转轴4、左手摆杆5、座椅6、右支架一7、右支架二8、右内齿轮一9、右内齿轮二10、左内齿轮二11、左内齿轮一12、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4、左脚摆杆15、右脚摆杆18、左脚托板16、右脚托板17、齿轮架19、右摆臂20、传动齿轮一21、传动轴一22、传动齿轮二23、左摆臂24、传动齿轮三25、传动轴二26、传动齿轮四27,按照病人坐于座椅时的方位定义上下、左右方向,以便于描述本申请。所述的座椅6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右转轴3的左部、右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右支架二8、右支架一7的上端,右支架二8、右支架一7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右转轴3的中部固定右手摆杆2的下端,右脚摆杆18下端设置的右空心管182,右空心管182左侧同轴固定右内齿轮一9,右转轴3的左部向左穿过右支架二8后转动安装右空心管182和右内齿轮一9,右脚摆杆18上端设置有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右脚托轴181,右脚托轴181转动连接右脚托板17下表面设置的右凸台171,所述的右转轴3左端固定右摆臂20,右摆臂20呈L形,右转轴3固定右摆臂20的L形竖直边的下端,右摆臂20的L形的水平边位于其竖直边的上端且向左伸出,右摆臂20的L形的水平边的左端固定右内齿轮二10的右侧面,传动齿轮四27与右内齿轮一9啮合,传动齿轮四27固定在传动轴二26的右端,传动轴二26向左穿过右内齿轮二10上开设的扇形槽一101后,左侧转动安装在齿轮架19的中部,传动轴二26的左端固定传动齿轮三25,传动齿轮三25的右侧与位于其上方的传动齿轮一21的左侧啮合,传动齿轮一21的右侧与右内齿轮二10啮合,传动齿轮一21固定在传动轴一22的右端,传动轴一22的右部转动安装在齿轮架19的上端,传动轴一22向左穿过左内齿轮二11上开设的扇形槽二111后,其左端固定传动齿轮二23,传动齿轮二23与左内齿轮一12啮合,左内齿轮一12左侧面固定在左空心管152上,左转轴4右部转动安装左空心管152和左内齿轮一12,左转轴4右端固定左摆臂24,左摆臂24呈L形,左摆臂24的L形竖直边上端固定在左转轴4的右端,左摆臂24的L形水平边位于其竖直边的下端且向右伸出,左摆臂24的L形水平边的右端固定在左内齿轮二11的左侧面,所述的左转轴4的右部、左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4的上端内孔中,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4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左手摆杆5的下端固定在左转轴4的中部,所述的左脚摆杆15的下端设置左空心管152,左脚摆杆15上端设置有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左脚托轴151,左脚托轴151转动安装左脚托板16下表面设置的左凸台161,所述的齿轮架19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
所述的右脚托板17、左脚托板16的上侧分别固定有右脚绑带、左脚绑带,用于固定病人的右脚、左脚。
右侧肢体牵引装置包括:右手摆杆2、右转轴3、左转轴4、右支架一7、右支架二8、右内齿轮一9、右脚摆杆18、右脚托板17,左侧肢体牵引装置包括:左手摆杆5、座椅6、左内齿轮一12、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4、左脚摆杆15、左脚托板16,所述的底座1呈左右对称结构,右侧肢体牵引装置与左侧肢体牵引装置关于底座1沿左右方向的对称平面对称设置。
所述的右内齿轮一9、右内齿轮二10、左内齿轮二11、左内齿轮一12为齿数相等的内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一21、传动齿轮二23、传动齿轮三25、传动齿轮四27为齿数相等的外齿圆柱齿轮。
所述的传动齿轮四27不与右摆臂20接触,传动齿轮二23不与左摆臂24接触。
所述的右内齿轮二10与左内齿轮二11具有相同的结构,安装时,右内齿轮二10的扇形槽一101与左内齿轮二11的扇形槽二111圆周方向关于右转轴3或左转轴4呈轴对称,所述的右转轴3与左转轴4同轴设置,所述的右内齿轮一9、右内齿轮二10、左内齿轮二11、左内齿轮一12同轴设置,所述的右转轴3、左转轴4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
所述的扇形槽一101、扇形槽二111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度到150度。
所述的右手摆杆2上端设置有右手柄201,右手柄201上设置有右手绑带202,用于固定病人的右手,所述的左手摆杆5上端设置有左手柄501,左手柄501上设置有左手绑带502,用于固定病人的左手。
所述的传动轴二26左侧转动安装在齿轮架19的中部的结构为:齿轮架19中部设置有先向右侧、再向前侧伸出的齿轮支撑梁一191,支撑梁一191的前端转动安装传动轴二26的左侧,所述的传动轴一22的右部转动安装在齿轮架19的上端的结构为;齿轮架19上端设置有先向左侧、再向前侧伸出的齿轮支撑梁二192,支撑梁二192的前端转动安装传动轴一22的右部。
需要牵引训练时,病人坐在座椅6上,如果病人只有右侧大臂能够自主运动,需要康复病人的其余肢体时,将病人的右手掌心贴在右手柄201上,绑紧右手绑带202,同样的方式固定病人的左手,病人的右脚踏在右脚托板17上,绑紧右脚绑带,同样的方式固定病人的左脚,病人右侧上肢前后移动,右手摆杆2带动右转轴3转动,右转轴3带动右摆臂20摆动,右摆臂3带动右内齿轮二10摆动,右内齿轮二10带动传动齿轮一21同向转动,传动齿轮一21带动传动齿轮三25反向转动,传动齿轮三25带动左内齿轮二11同向转动,左内齿轮二11带动左摆臂24摆动,左转轴4转动,实现双侧上肢反向前后移动,与此同时,传动齿轮三25通过传动轴二26带动传动齿轮四27转动,右内齿轮一9转动,实现右侧上下肢运动方向相反,同样的,传动齿轮一21转动通过传动轴一22带动传动齿轮二23转动,左内齿轮一12转动,实现右侧上下肢反向运动,使病人在接近步态的状态下进行牵引训练,提高牵引刺激的治疗效果。
当病人的其它肢体能够自主运动时,通过上述的齿轮传动,实现四肢接近步态的四肢牵引刺激。

Claims (9)

1.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包括底座(1)、右侧肢体牵引装置、左侧牵引装置、右内齿轮二(10)、左内齿轮二(11),所述底座(1)固定有座椅(6),其特征在于:右侧肢体牵引装置包括:右手摆杆(2)、右转轴(3)、左转轴(4)、右内齿轮一(9)、右脚摆杆(18)、右脚托板(17),所述的底座(1)呈左右对称结构,右侧肢体牵引装置与左侧肢体牵引装置关于底座(1)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的右转轴(3)的左部、右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右支架二(8)、右支架一(7)的上端,右支架二(8)、右支架一(7)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右转轴3的中部固定右手摆杆(2)的下端,右脚摆杆(18)下端设置的右空心管(182),右空心管(182)左侧固定右内齿轮一(9),右转轴(3)的左部转动安装右空心管(182)和右内齿轮一(9),右脚摆杆(18)上端设置有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右脚托轴(181),右脚托轴(181)转动连接右脚托板(17)下表面设置的右凸台(171),所述的右转轴(3)左端固定右摆臂(20),右摆臂(20)呈L形,右转轴(3)固定右摆臂(20)的L形竖直边的下端,右摆臂(20)的L形的水平边位于其竖直边的上端且向左伸出,右摆臂(20)的L形的水平边的左端固定右内齿轮二(10),传动齿轮四(27)与右内齿轮一(9)啮合,传动齿轮四(27)固定在传动轴二(26)的右端,传动轴二(26)向左穿过右内齿轮二(10)上开设的扇形槽一(101)后,左侧转动安装在齿轮架(19)上,传动轴二(26)的左端固定传动齿轮三(25),传动齿轮三(25)的右侧与位于其上方的传动齿轮一(21)的左侧啮合,传动齿轮一(21)的右侧与右内齿轮二(10)啮合,传动齿轮一(21)固定在传动轴一(22)的右端,传动轴一(22)的右部转动安装在齿轮架(19)的上端,传动轴一(22)向左穿过左内齿轮二(11)上开设的扇形槽二(111)后,其左端固定传动齿轮二(23),传动齿轮二(23)与左侧牵引装置中的左内齿轮一(12)啮合,左摆臂(24)呈L形,左摆臂(24)的L形竖直边上端固定在左转轴(4)的右端,左摆臂(24)的L形水平边位于其竖直边的下端且向右伸出,左摆臂(24)的L形水平边的右端固定在左内齿轮二(11)的左侧面,所述的齿轮架(19)固定在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内齿轮一(9)、右内齿轮二(10)、左内齿轮二(11)、左内齿轮一(12)为齿数相等的内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一(21)、传动齿轮二(23)、传动齿轮三(25)、传动齿轮四(27)为齿数相等的外齿圆柱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转轴(3)、左转轴(4)沿左右方向水平同轴设置,所述的右内齿轮一(9)、右内齿轮二(10)、左内齿轮二(11)、左内齿轮一(12)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内齿轮二(10)与左内齿轮二(11)具有相同的结构,右内齿轮二(10)的扇形槽一(101)与左内齿轮二(11)的扇形槽二(111)圆周方向关于右转轴(3)或左转轴(4)呈轴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槽一(101)、扇形槽二(111)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度到15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二(26)左侧转动安装在齿轮架(19)上的结构为:齿轮架(19)中部设置有先向右侧、再向前侧伸出的齿轮支撑梁一(191),支撑梁一(191)的前端转动安装传动轴二(26)的左侧;
所述的传动轴一(22)的右部转动安装在齿轮架(19)的上端的结构为:齿轮架(19)上端设置有先向左侧、再向前侧伸出的齿轮支撑梁二(192),支撑梁二(192)的前端转动安装传动轴一(22)的右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手摆杆(2)上端设置有右手柄(201),右手柄(201)上设置有右手绑带(202),用于固定病人的右手,左手摆杆(5)上端设置有左手柄(501),左手柄(501)上设置有左手绑带(502),用于固定病人的左手。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齿轮四(27)不与右摆臂(20)接触,传动齿轮二(23)不与左摆臂(24)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脚托板(17)、左脚托板(16)的上侧分别固定有右脚绑带、左脚绑带,用于固定病人的右脚、左脚。
CN201820806126.1U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53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06126.1U CN209253493U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06126.1U CN209253493U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3493U true CN209253493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6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0612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53493U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34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3944A (zh) * 2018-05-29 2018-08-24 安阳师范学院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3944A (zh) * 2018-05-29 2018-08-24 安阳师范学院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CN108433944B (zh) * 2018-05-29 2024-02-06 安阳师范学院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3944A (zh)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CN106963602B (zh) 一种偏瘫患者四肢同时运动康复训练器
CN204840147U (zh) 一种上下肢康复椅
CN107157708B (zh) 一种患者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
CN106963601B (zh) 一种四肢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器
CN104905936A (zh) 一种上下肢康复椅
CN109745669A (zh) 一种老年康复锻炼装置
CN107496135A (zh) 一种阻力位置可调节的四肢康复训练器
CN209253493U (zh)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CN104958165B (zh) 一种坐姿状态四肢康复训练器
CN108938323A (zh) 一种带有运动角度检测的四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09223488A (zh) 一种脊柱按摩装置
CN103332256B (zh) 可锻炼身体的人力汽车
CN206151788U (zh) 一种按摩椅
CN204723353U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椅
CN108852747B (zh) 一种间接驱动外骨骼上肢康复机器人
CN208694145U (zh) 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
CN108721834A (zh) 一种双侧肢体同步运动装置
KR101677528B1 (ko) 전동 꺼꾸리 운동기구
CN110251375A (zh) 一种3d按摩机芯及3d按摩机
CN108479001B (zh) 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
CN215193440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CN113499226A (zh) 一种上肢运动范围可调整的康复训练器
CN208799484U (zh) 一种多维度按摩机芯
CN209575633U (zh) 一种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