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4145U - 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94145U CN208694145U CN201820806120.4U CN201820806120U CN208694145U CN 208694145 U CN208694145 U CN 208694145U CN 201820806120 U CN201820806120 U CN 201820806120U CN 208694145 U CN208694145 U CN 2086941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lower extremity
- right lower
- shaft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10000001699 low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021 ga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08190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6011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386 athl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47 compens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792 cranial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包括右下肢摆动机构、左下肢摆动机构、中间传动机构,底座上设置有右转轴、左转轴的转动支撑,右转轴固定右手摆动杆,左转轴的固定左手摆动杆,所述的中间传动机构包括右内齿轮,所述的右转轴固定连接右内齿轮,右内齿轮与圆柱齿轮一的啮合,圆柱齿轮一的与圆柱齿轮二的啮合,圆柱齿轮二的与左内齿轮啮合,右传动轴右端固定右带轮一,右传左端固定圆柱齿轮二,左传动轴左端固定左带轮一,右端固定圆柱齿轮一,所述的左转轴固定连接左内齿轮;左带轮一、右带轮一分别通过同步带传动与左下肢摆动机构、右下肢摆动机构连接,实现患者四肢近似步态的训练,提高患者的运动训练效果和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肢运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属于康复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被动训练刺激患者的脑神经代偿,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成熟的医学理论,我国做为人口大国,以及环境污染、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的中风、偏瘫患者逐年增加,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减轻家人的负担,四肢运动的训练器械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同轴传动的两个内齿轮与两个圆柱齿轮啮合,实现双侧上肢的方向运动;采用两个圆柱齿轮分别向两侧伸出,伸出端部固定带轮,通过带传动与下肢运动机构连接,实现四肢近似步态的训练;下肢运动机构采用两级齿轮机构实现患者的脚部运动姿态与近似与健康人的运动姿态,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部分肢体能够自主运动的患者提供一种,自主运动肢体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实现四肢近似步态的运动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包括底座2、右下肢摆动机构3、左下肢摆动机构4、右手摆动杆5、左手摆动杆6、右转轴7、左转轴8、中间传动机构9,所述的底座2呈左右对称的结构,所述的右下肢摆动机构3与左下肢摆动机构4、右手摆动杆5与左手摆动杆6、右转轴7与左转轴8均关于底座2左右对称平面左右对称,所述的底座2上设置有右转轴7、左转轴8的转动支撑,右转轴7固定右手摆动杆5的下端,左转轴8的固定左手摆动杆6的下端;
所述的中间传动机构9包括右内齿轮901、左内齿轮903、左传动轴904、右传动轴909,所述的右转轴7固定连接右内齿轮901,右内齿轮901与圆柱齿轮一902的右部啮合,圆柱齿轮一902的左部与圆柱齿轮二907的右部啮合,圆柱齿轮二907的左部与左内齿轮903啮合,所述的齿轮架908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的齿轮架908中部转动安装右传动轴909,右传动轴909向右穿过右内齿轮901后右端固定右带轮一911,右传动轴909的左端固定圆柱齿轮二907,所述的齿轮架908上端转动安装左传动轴904,左传动轴904向左穿过左内齿轮903后左端固定左带轮一905,左传动轴904的右端固定圆柱齿轮一902,所述的左转轴8固定连接左内齿轮903;
所述的右下肢摆动机构3包括右下肢支架301、右下肢齿轮一304、右下肢摆动板305、右下肢齿轮二306、右下肢齿轮三310,所述的右下肢支架301固定在底座2上,右下肢支架301转动安装右下肢转轴一302,右下肢转轴一302的右端固定右带轮二303,右下肢转轴一302的左端固定右下肢摆动板305的上端,右下肢齿轮一304固定在右下肢支架301上,右下肢齿轮一304与右下肢转轴一302同轴设置,且右下肢齿轮一304内孔与右下肢转轴一302不接触,右下肢齿轮一304与右下肢摆动板305上转动安装的右下肢齿轮二306啮合,右下肢转轴二307固定在右下肢摆动板305上,右下肢齿轮二306与右下肢齿轮三310啮合,右下肢齿轮三310固定在右下肢转轴三311的右端,右下肢转轴三311的右部与右下肢摆动板305转动连接,所述的右脚托309的下侧设置有右凸台3091,右下肢摆动板305的左端固定右凸台3091,所述的右带轮二303通过右同步带14与右带轮一911形成带传动,左下肢摆动机构4中的左带轮二403通过左同步带15与左带轮一905形成带传动。
所述的右下肢齿轮一304的齿数少于右下肢齿轮二306,右下肢齿轮二306与右下肢齿轮三310的齿数相等。
所述的右内齿轮901开设有右扇形槽9011,用于右内齿轮901摆动时避让右传动轴909,所述的右内齿轮901与左内齿轮903具有相同的结构,左内齿轮903设置有左扇形槽,用于摆动时避让左传动轴904,所述的左扇形槽、右扇形槽的圆心角为150度。
所述的圆柱齿轮一902、圆柱齿轮二907齿数相同,所述的右内齿轮901与左内齿轮903齿数相同。
所述的底座2上设置有右转轴7、左转轴8的转动支撑的结构为:所述的左转轴8的左端、右部分别转动安装在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2的上端,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的左转轴8的左端、右部分别转动安装在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2的上端,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
所述的右转轴7固定连接右内齿轮901的结构为:所述的中间传动机构9还包括左连接架906、右连接架910,所述的右连接架910呈L形,其L形的一边与右转轴7的左端固定连接,其L形的另一边端部固定连接右内齿轮901的右侧面边缘处;所述的左转轴8固定连接左内齿轮903的结构为:所述的左连接架906呈L形,左转轴8的右端固定左连接架906的L形一边,左连接架906的另一端固定左内齿轮903的左侧面边缘处。
所述的右下肢齿轮一304与右下肢齿轮二306的齿数比为1.3:1。
右手摆动杆5的上端设置有右手手柄,左手手柄上设置有左手绑带,用于患者的右手抓握,所述的右脚托309上设置有右脚绑带308,用于固定患者的右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同轴传动的两个内齿轮与两个圆柱齿轮啮合,实现双侧上肢的方向运动;
2.采用两个圆柱齿轮分别向两侧伸出,伸出端部固定带轮,通过带传动与下肢运动机构连接,实现四肢近似步态的训练;
3.下肢运动机构采用两级齿轮机构实现患者的脚部运动姿态与近似与健康人的运动姿态,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左、右转轴与中间传动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中间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中间传动机构的两个传动轴转动安装在齿轮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右下肢摆动机构机构示意图。
图6是左、右下肢摆动机构分别通过带与中间传动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右内齿轮设置有避让右传动轴缺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包括座椅1、底座2、右下肢摆动机构3、左下肢摆动机构4、右手摆动杆5、左手摆动杆6、右转轴7、左转轴8、中间传动机构9、右支架一10、右支架二11、左支架一12、左支架二13、右同步带14、左同步带15,按照病人坐于座椅时的方位定义上下、左右方向,以便于描述本申请。所述的座椅1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的右转轴7的左部、右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右支架一10、右支架二11的上端,右支架一10、右支架二11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右转轴7的中部固定右手摆动杆5的下端,右手摆动杆5的上端设置有右手手柄,左手手柄上设置有左手绑带,用于患者的右手抓握,所述的右转轴7的左端固定中间传动机构9,所述的左转轴8与右转轴7同轴设置,所述的左转轴8的左端、右部分别转动安装在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2的上端,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左转轴8的中部固定左手摆动杆6的下端,左手摆动杆6的上端设置有左手手柄,左手手柄上设置有左手绑带,用于患者的左手抓握,所述的底座2呈左右对称的结构,所述的右下肢摆动机构3与左下肢摆动机构4、右手摆动杆5与左手摆动杆6、右转轴7与左转轴8、右支架一10与左支架一12、右支架二11与左支架二13均关于底座2左右对称平面左右对称。
所述的中间传动机构9包括右内齿轮901、圆柱齿轮一902、左内齿轮903、左传动轴904、左带轮一905、左连接架906、圆柱齿轮二907、齿轮架908、右传动轴909、右连接架910、右带轮一911,所述的右连接架910呈L形,其L形的一边与右转轴7的左端固定连接,其L形的另一边端部固定连接右内齿轮901的右侧面边缘处,右内齿轮901与圆柱齿轮一902的右部啮合,圆柱齿轮一902的左部与圆柱齿轮二907的右部啮合,圆柱齿轮二907的左部与左内齿轮903啮合,所述的齿轮架908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的齿轮架908中部向右方、前方伸出有支撑梁一9081,右传动轴909的左部与支撑梁一9081转动连接,右传动轴909右端固定右带轮一911,右传动轴909的左端固定圆柱齿轮二907,所述的齿轮架908上端向左方、前方伸出有支撑梁二9082,左传动轴904的右部与支撑梁二9082转动连接,左传动轴904左端固定左带轮一905,左传动轴904的右端固定圆柱齿轮一902,所述的左连接架906呈L形,左转轴8的右端固定左连接架906的L形一边,左连接架906的另一端固定左内齿轮903的左侧面边缘处。
所述的右下肢摆动机构3包括右下肢支架301、右下肢转轴一302、右带轮二303、右下肢齿轮一304、右下肢摆动板305、右下肢齿轮二306、右下肢转轴二307、右脚绑带308、右脚托309、右下肢齿轮三310、右下肢转轴三311,所述的右下肢支架301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右下肢支架301上端转动安装右下肢转轴一302的中部,右下肢转轴一302的右端固定右带轮二303,右下肢转轴一302的左端固定右下肢摆动板305的上端,右下肢齿轮一304固定在右下肢支架301上,且与右下肢转轴一302同轴设置,右下肢齿轮一304的内孔与右下肢转轴一302不接触,右下肢齿轮一304与右下肢齿轮二306啮合,右下肢齿轮二306活套在右下肢转轴二307上,右下肢转轴二307的左端固定在右下肢摆动板305的中部,右下肢齿轮二306与右下肢齿轮三310啮合,右下肢齿轮三310固定在右下肢转轴三311的右端,右下肢转轴三311的右部与右下肢摆动板305转动连接,右下肢摆动板305的左端固定右凸台3091,所述的右脚托309的下侧设置有向下伸出的右凸台3091,所述的右脚托309上设置有右脚绑带308,用于固定患者的右脚,所述的右下肢齿轮一304的齿数少于右下肢齿轮二306,右下肢齿轮二306与右下肢齿轮三310的齿数相等,用以实现患者右脚上抬过程中,右脚托309的转动角度小于右下肢摆动板305的角度,以实现患者脚掌摆动角度与健康人步态走路时脚掌姿态接近。
所述的右带轮二303通过右同步带14与右带轮一911形成带传动,左下肢摆动机构4中的左带轮二403通过左同步带15与左带轮一905形成带传动。
所述的右内齿轮901开设有右扇形槽9011,用于右内齿轮901摆动时避让右传动轴909,所述的右内齿轮901与左内齿轮903具有相同的结构,左内齿轮903设置有左扇形槽,用于摆动时避让左传动轴904。所述的左扇形槽、右扇形槽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50度。
所述的圆柱齿轮一902、圆柱齿轮二907齿数相同,所述的右内齿轮901与左内齿轮903齿数相同。
如果使用的患者只有左侧上肢能够运动时,患者坐在座椅1上,左侧上肢带动患者的其余肢体运动时,将病人的左手掌心贴在左手手柄上,绑紧左手绑带,以相同的方式固定患者的右手,病人的右脚踏在右脚托309上,绑紧右脚绑带308,以相同的方式固定病人的左脚,病人左侧上肢前后移动,左手摆动杆6带动左转轴8转动,左转轴8带动左连接架906摆动,左连接架906带动左内齿轮903摆动,左内齿轮903带动圆柱齿轮二907同向转动,圆柱齿轮二907带动圆柱齿轮一902反向转动,圆柱齿轮一902带动右内齿轮901同向转动,右内齿轮901通过右连接架910带动右转轴7转动,实现患者双侧上肢反向运动,同时圆柱齿轮二907转动带动右传动轴909转动,右传动轴909带动右带轮一911转动,右带轮一911通过右传动带14带动右带轮二303转动,右下肢转轴一302转动带动右下肢摆动板305,右下肢齿轮一304与右下肢齿轮二306啮合,右下肢齿轮二306与右下肢齿轮三310啮合,右下肢齿轮三310带动右脚托309转动,即右下肢摆动板305摆动时,右脚托板309同时在摆动,以实现患者脚掌摆动角度与健康人步态走路时脚掌姿态接近,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同样地,圆柱齿轮一902转动带动左传动轴904转动,实现患者左侧下肢同步运动,进而实现四肢近似步态的运动。如果患者的其它肢体能够自主运动时,通过上述的齿轮与带传动,实现四肢接近步态的四肢同步运动。
Claims (8)
1.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包括底座(2)、右下肢摆动机构(3)、左下肢摆动机构(4)、右手摆动杆(5)、左手摆动杆(6)、右转轴(7)、左转轴(8)、中间传动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呈左右对称的结构,所述的右下肢摆动机构(3)与左下肢摆动机构(4)、右手摆动杆(5)与左手摆动杆(6)、右转轴(7)与左转轴(8)均关于底座(2)左右对称平面左右对称,所述的底座(2)上设置有右转轴(7)、左转轴(8)的转动支撑,右转轴(7)固定右手摆动杆(5)的下端,左转轴(8)的固定左手摆动杆(6)的下端;
所述的中间传动机构(9)包括右内齿轮(901)、左内齿轮(903)、左传动轴(904)、右传动轴(909),所述的右转轴(7)固定连接右内齿轮(901),右内齿轮(901)与圆柱齿轮一(902)的右部啮合,圆柱齿轮一(902)的左部与圆柱齿轮二(907)的右部啮合,圆柱齿轮二(907)的左部与左内齿轮(903)啮合,齿轮架(908)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的齿轮架(908)中部转动安装右传动轴(909),右传动轴(909)向右穿过右内齿轮(901)后右端固定右带轮一(911),右传动轴(909)的左端固定圆柱齿轮二(907),所述的齿轮架(908)上端转动安装左传动轴(904),左传动轴(904)向左穿过左内齿轮(903)后左端固定左带轮一(905),左传动轴(904)的右端固定圆柱齿轮一(902),所述的左转轴(8)固定连接左内齿轮(903);
所述的右下肢摆动机构(3)包括右下肢支架(301)、右下肢齿轮一(304)、右下肢摆动板(305)、右下肢齿轮二(306)、右下肢齿轮三(310),所述的右下肢支架(301)固定在底座(2)上,右下肢支架(301)转动安装右下肢转轴一(302),右下肢转轴一(302)的右端固定右带轮二(303),右下肢转轴一(302)的左端固定右下肢摆动板(305)的上端,右下肢齿轮一(304)固定在右下肢支架(301)上,右下肢齿轮一(304)与右下肢转轴一(302)同轴设置,且右下肢齿轮一(304)内孔与右下肢转轴一(302)不接触,右下肢齿轮一(304)与右下肢摆动板(305)上转动安装的右下肢齿轮二(306)啮合,右下肢转轴二(307)固定在右下肢摆动板(305)上,右下肢齿轮二(306)与右下肢齿轮三(310)啮合,右下肢齿轮三(310)固定在右下肢转轴三(311)的右端,右下肢转轴三(311)的右部与右下肢摆动板(305)转动连接,右脚托(309)的下侧设置有右凸台(3091),右下肢摆动板(305)的左端固定右凸台(3091),所述的右带轮二(303)通过右同步带(14)与右带轮一(911)形成带传动,左下肢摆动机构(4)中的左带轮二(403)通过左同步带(15)与左带轮一(905)形成带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下肢齿轮一(304)的齿数少于右下肢齿轮二(306),右下肢齿轮二(306)与右下肢齿轮三(310)的齿数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内齿轮(901)开设有右扇形槽(9011),用于右内齿轮(901)摆动时避让右传动轴(909),所述的右内齿轮(901)与左内齿轮(903)具有相同的结构,左内齿轮(903)设置有左扇形槽,用于摆动时避让左传动轴(904),所述的左扇形槽、右扇形槽的圆心角为1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齿轮一(902)、圆柱齿轮二(907)齿数相同,所述的右内齿轮(901)与左内齿轮(903)齿数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上设置有右转轴(7)、左转轴(8)的转动支撑的结构为:所述的左转轴(8)的左端、右部分别转动安装在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2)的上端,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的左转轴(8)的左端、右部分别转动安装在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2)的上端,左支架二(13)、左支架一(1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转轴(7)固定连接右内齿轮(901)的结构为:所述的中间传动机构(9)还包括左连接架(906)、右连接架(910),所述的右连接架(910)呈L形,其L形的一边与右转轴(7)的左端固定连接,其L形的另一边端部固定连接右内齿轮(901)的右侧面边缘处;所述的左转轴(8)固定连接左内齿轮(903)的结构为:所述的左连接架(906)呈L形,左转轴(8)的右端固定左连接架(906)的L形一边,左连接架(906)的另一端固定左内齿轮(903)的左侧面边缘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下肢齿轮一(304)与右下肢齿轮二(306)的齿数比为1.3:1。
8.根据权利要求1-5或7任一项所述的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右手摆动杆(5)的上端设置有右手手柄,左手手柄上设置有左手绑带,用于患者的右手抓握,所述的右脚托(309)上设置有右脚绑带(308),用于固定患者的右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06120.4U CN208694145U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06120.4U CN208694145U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94145U true CN208694145U (zh) | 2019-04-05 |
Family
ID=65935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06120.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94145U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9414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79001A (zh) * | 2018-05-29 | 2018-09-04 | 安阳师范学院 | 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 |
-
2018
- 2018-05-29 CN CN201820806120.4U patent/CN20869414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79001A (zh) * | 2018-05-29 | 2018-09-04 | 安阳师范学院 | 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 |
CN108479001B (zh) * | 2018-05-29 | 2024-03-19 | 安阳师范学院 | 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37501B (zh) | 踝关节训练适配件及康复训练设备 | |
CN106963601B (zh) | 一种四肢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器 | |
CN202505695U (zh) | 肢体被动锻炼器 | |
CN107157708B (zh) | 一种患者自主运动的肢体康复训练器 | |
CN108433944A (zh) |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 |
CN108836789B (zh) | 一种医疗用滚动式康复辅助器械 | |
CN204890507U (zh) | 一种杆式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 | |
CN104958164A (zh) | 一种杆式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 | |
CN210843880U (zh) |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 |
CN104958165B (zh) | 一种坐姿状态四肢康复训练器 | |
CN205198841U (zh) | 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 | |
CN208694145U (zh) | 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 | |
CN108938323A (zh) | 一种带有运动角度检测的四肢康复训练装置 | |
CN208809022U (zh) | 一种医用按摩床 | |
CN208130339U (zh) | 一种腿部训练器 | |
CN114259396A (zh) |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多功能训练按摩装置 | |
CN208081467U (zh) | 一种骨科辅助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8618936A (zh) | 一种步态运动的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8479001A (zh) | 一种部分肢体主动运动带动其余肢体运动装置 | |
WO2020133431A1 (zh) | 基于虚拟现实的四肢康复训练系统 | |
CN207640900U (zh) | 一种骨科康复活动辅助装置 | |
CN108721834A (zh) | 一种双侧肢体同步运动装置 | |
CN106377390B (zh) | 一种连杆式足部康复机构 | |
CN209253493U (zh) | 一种自主运动的双侧肢体牵引器 | |
CN212789619U (zh) | 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主被动四肢联动康复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