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0295U - 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0295U
CN209250295U CN201822143560.9U CN201822143560U CN209250295U CN 209250295 U CN209250295 U CN 209250295U CN 201822143560 U CN201822143560 U CN 201822143560U CN 209250295 U CN209250295 U CN 209250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harging
connector
notch
charg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35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银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ngyinhai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ngyinhai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ngyinhai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ngyinhai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435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0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0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0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壳体;收纳组件,包括收纳件,所述收纳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收纳件设有收纳部;以及充电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充电线和接头,所述充电线连接所述收纳件并收容于所述收纳部,所述接头活动地伸出所述壳体。上述充电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用于收纳充电线的收纳组件,当不使用充电装置时,通过收纳组件将充电线收纳于壳体内,不占用地方,干净整洁,便于携带;当使用充电装置时,拉动接头,根据使用情况调整接头及充电线伸出壳体的长度,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人们比较常用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都是使用电池供电,上述电子设备在电量耗尽之后需要使用充电器进行充电。
目前,现有的充电器的充电线和适配器大多是固定连接或可插接连接,上述的两种连接方式中,充电线都是设置在壳体外的。在使用充电器完成充电完成之后,或外出携带充电器时,通常是将充电线缠绕在充电器的外壳,或者将充电线和充电器分开,单独缠绕充电线。但是,上述充电线的两种缠绕方式看起来不够美观,而且每次使用时都需要将充电线重新解开,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便充电线收纳以及使用方便的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包括:
壳体;
收纳组件,包括收纳件,所述收纳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收纳件设有收纳部;以及
充电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充电线和接头,所述充电线收容于所述收纳部,所述接头活动地伸出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转轴,所述收纳件包括转动部和自转动部上凸伸出的限位部,所述转动部设有贯通所述转动部两端的轴孔,所述收纳件通过所述轴孔和所述转轴的配合转动地安装至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充电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充电线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
优选地,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的设于所述转动部的外侧壁,以形成所述收纳部;所述收纳部的内底壁设有通孔,所述充电线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充电线的中间部位缠绕于所述转动部并收容于所述收纳部。
优选地,所述收纳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收纳件的弹性件,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转轴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转动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轴孔贯通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互连接,以形成安装所述弹性件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转轴设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设有第二卡口,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卡固与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所述弹性件为卷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凹部、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以及第三缺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凹部、第四缺口、第五缺口以及第六缺口,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组合构成收藏凹部,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三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凹部、所述第四缺口、所述第五缺口、所述第六缺口组合构成收藏凹部、穿孔、安装孔、插孔。
优选地,所述接头从所述穿孔中伸出并可弯折收藏至所述收藏凹部;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安装于所述插孔内。
优选地,所述接头为Micro usb接头、Type-c接头或lightning接头中的任一种,所述充电接口为USB接口。
优选地,所述的充电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并位于所述充电线的上方,以将所述充电线限制于所述收纳部内。
优选地,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插头,所述插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壳体并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用于收纳充电线的收纳组件,当不使用充电装置时,通过收纳组件将充电线收纳于壳体内,不占用地方,干净整洁,便于携带;当使用充电装置时,拉动接头,根据使用情况调整接头及充电线伸出壳体的长度,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收纳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收纳件。
图2为图1所述充电装置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充电装置收纳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充电装置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充电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 100包括壳体、收纳组件以及充电组件,其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以及第三壳体130,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以及第三壳体130相互连接固定。
请一并参照图2,第一壳体110大致呈方形状,其中间设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设有三个侧壁和一个开口,与该开口相对的侧壁设有第一缺口111、第二缺口112以及第三缺口114,与该开口相邻的一侧壁设有第一凹部113。该凹陷部的内设有大致呈圆形状的第一凹槽115,该第一凹槽115的中心设有转轴 116,该转轴116设有第一卡口1161。
与第一壳体110相比,第二壳体120除了中间未设置凹槽结构而与第一壳体110不同之外,其他结构均相同。第二壳体120在与第一壳体110的第一凹部113、第一缺口111、第二缺口112以及第三缺口114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凹部123、第四缺口121、第五缺口122以及第六缺口124。
请一并参照图4,当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固定连接在一起时,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构成一个一端具有开口的外壳,第一凹部113、第一缺口111、第二缺口112、第三缺口114分别与第二凹部123、第四缺口121、第五缺口122、第六缺口124组合构成收藏凹部171、穿孔172、安装孔173、插孔174。
第三壳体130包括底板131、连接于底板131端部的围墙132以及与该底板131相对的开口,该底板131设有轴座1311。组装壳体时,将第三壳体130 的开口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固接形成的开口对齐紧贴,并通过螺丝将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和第三壳体130固定在一起。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3,收纳组件包括收纳件140和弹性件(图未示),收纳件140包括转动部141和自转动部141外侧壁上凸伸出的限位部142,转动部141大致呈柱体状,其端部设有贯通转动部141两端的轴孔143。两个限位部142间隔的设于转动部141的外侧壁上,以形成用于收容充电线154的收纳部144,收纳部144的内底壁设有通孔1441。转动部141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1411,第二凹槽1411的侧壁设有第二卡口1412,轴孔143贯通第二凹槽1411 的底壁。可选的,弹性件为卷簧。
将收纳组件安装至壳体时,先将弹性件的一端卡固至第一壳体110的第一卡口1161,另一端卡固至收纳件140的第二卡口1412;然后,将转轴116插入轴孔143;最后,将第一凹槽115和第二凹槽1141对齐,并将收纳件140压向第一壳体110,并将弹性件收容于第一凹槽115和第二凹槽1141形成的空间内,最终将收纳件140转动地且可回转的安装在壳体上。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6,充电组件包括电路板151、接头152、充电接口153、充电线154以及插头155,电路板151上设有充电电路,接头152通过充电线 154电连接至该充电电路,充电接口153和插头155也与充电电路电连接,充电接口153固定在电路板151上。可选的,接头152为Micro usb接头、Type-c 接头或lightning接头中的任一种,充电接口153为USB接口。
安装固定时,将充电线154远离接头152的一端穿过收纳件140的通孔1441 并电连接电路板151,充电线154的中间部位缠绕在收纳件140的转动部141 并收容于收纳部144中。接头152和充电线154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 固定在一起之前放置在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缺口111和第二壳体120的第四缺口121处,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固接形成穿孔172时,接头152 从穿孔172中伸出并可弯折收藏至收藏凹部171,而且由于接头152大于穿孔 172,以使接头152卡在壳体外。电路板151通过螺丝固定至第一壳体110,充电接口153安装在壳体的插孔174内。插头155设有转轴1551,插头155通过转轴1551转动地安装在第三壳体130的轴座1311上。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充电线154可通过金属片和触点的活动连接结构连接至电路板151。例如,电路板151设置定触点,收纳件140上设置动触点,充电线154连接至该定触点,当收纳件140相对电路板151转动时,动触点和定触点保持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充电装置100还包括限位件160,限位件160安装于壳体的安装孔173并位于充电线154的上方,从而将充电线154限制于收纳件140 的收纳部144内。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6,上述充电装置100在不使用时,接头152卡固在壳体的收藏凹部171内,而插头155也位于紧贴壳体的位置;使用充电装置100 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先将接头152从收藏凹部171中掰出,并将接头152 连接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然后,转动插头155,使其与壳体处于垂直状态;最后将插头155插入插座即可。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根据使用情况拉动充电线154,充电线154拉动收纳件140转动,弹性件因受拉伸而积聚能量;充电完成后,拔掉接头152和插头155,收纳件140在弹性件回复力的作用下回旋,从而拉动充电线154及接头152朝壳体的方向移动,将充电线154缠绕收容于收纳部144内;最后,再次将接头152卡固在壳体的收藏凹部171内,并插头155转动紧贴壳体,即可简单快速的收纳充电装置100。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100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用于收纳充电线 154的收纳组件,当不使用充电装置100时,通过收纳组件将充电线154收纳于壳体内,不占用地方,干净整洁,便于携带;当使用充电装置100时,拉动接头152,根据使用情况调整接头152及充电线154伸出壳体的长度,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收纳组件,包括收纳件,所述收纳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收纳件设有收纳部;以及
充电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充电线和接头,所述充电线收容于所述收纳部,所述接头活动地伸出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转轴,所述收纳件包括转动部和自转动部上凸伸出的限位部,所述转动部设有贯通所述转动部两端的轴孔,所述收纳件通过所述轴孔和所述转轴的配合转动地安装至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充电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充电线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的设于所述转动部的外侧壁,以形成所述收纳部;所述收纳部的内底壁设有通孔,所述充电线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充电线的中间部位缠绕于所述转动部并收容于所述收纳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收纳件的弹性件,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转轴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转动部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轴孔贯通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互连接,以形成安装所述弹性件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设有第二卡口,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卡固与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所述弹性件为卷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凹部、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以及第三缺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凹部、第四缺口、第五缺口以及第六缺口,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组合构成收藏凹部,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三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凹部、所述第四缺口、所述第五缺口、所述第六缺口组合构成收藏凹部、穿孔、安装孔、插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从所述穿孔中伸出并可弯折收藏至所述收藏凹部;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安装于所述插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为Micro usb接头、Type-c接头或lightning接头中的任一种,所述充电接口为USB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并位于所述充电线的上方,以将所述充电线限制于所述收纳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插头,所述插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壳体并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
CN201822143560.9U 2018-12-19 2018-12-19 充电装置 Active CN209250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3560.9U CN209250295U (zh) 2018-12-19 2018-12-19 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3560.9U CN209250295U (zh) 2018-12-19 2018-12-19 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0295U true CN209250295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33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3560.9U Active CN209250295U (zh) 2018-12-19 2018-12-19 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029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1724A (zh) * 2020-11-24 2021-02-26 东莞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卷线式充电器
CN113437591A (zh) * 2021-06-03 2021-09-24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有充电线的车载usb装置
US20220311196A1 (en) * 2021-03-23 2022-09-29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dapt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1724A (zh) * 2020-11-24 2021-02-26 东莞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卷线式充电器
TWI778486B (zh) * 2020-11-24 2022-09-21 大陸商東莞立訊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繞線型充電器
US11804702B2 (en) 2020-11-24 2023-10-31 Donggua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ble-winding charger
US20220311196A1 (en) * 2021-03-23 2022-09-29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dapter
US11575237B2 (en) * 2021-03-23 2023-02-07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dapter
CN113437591A (zh) * 2021-06-03 2021-09-24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有充电线的车载usb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50295U (zh) 充电装置
US20130320925A1 (en) Charger and charging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N201813034U (zh) 数码线收纳装置
CN208316360U (zh) 移动终端充电装置
CN209250294U (zh) 移动电源
CN208225017U (zh) 便携式输入装置
CN207410066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1663212U (zh) 一种usb接头充电器
CN101267080A (zh) 移动设备转接器
CN203967782U (zh) 一体化的移动电源
CN218071074U (zh) 一种充电器
CN218070474U (zh) 一种带伸缩充电线的车载充电器
CN207625015U (zh) 一种移动式防雷电源插座
CN205790269U (zh) 一种电池组采样板和电池组采样装置
CN216818818U (zh) 一种汽车用线束端子
CN201975568U (zh) 太阳能接线箱的接线机构
CN211700818U (zh) 层叠式多头伸缩数据线
CN216413309U (zh) 一种带防脱扣的端子线
CN216389975U (zh) 便于收纳线缆的数据线
CN212114218U (zh) 一种桃心形可伸缩数据线
CN216146122U (zh) 一种多功能旅行用应急充电器
CN217365888U (zh) 卷曲型心电图机导联线收纳装置
CN218070473U (zh) 一种集线器
CN209072100U (zh) 充电装置
CN210156955U (zh) 一种具有夹持手机功能的通用型充电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