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8678U - 自助存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助存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8678U
CN209248678U CN201920106944.5U CN201920106944U CN209248678U CN 209248678 U CN209248678 U CN 209248678U CN 201920106944 U CN201920106944 U CN 201920106944U CN 209248678 U CN209248678 U CN 209248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dril
cabinet door
self
access equipment
elast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069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林
陶明昊
邴兴涛
李系冰
唐林江
王春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New Beiy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New Beiy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New Beiy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069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8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8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8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助存取设备,涉及自助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相关技术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存在的柜门开启不便的问题而设计。该自助存取设备包括柜体和柜门,柜体具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格,柜门枢接于柜体,用于打开或关闭储物格的敞口;柜门与柜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和顶开机构,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柜门始终具有关闭敞口的运动趋势,顶开机构被配置为使柜门始终具有打开敞口的趋势,在第一弹性件和顶开机构共同作用下,柜门保持在设定角度的打开位置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柜门与敞口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便于用户将柜门打开。

Description

自助存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助存取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在汽车站、火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人们经常需要将自己的行李进行寄存,以方便出行。有鉴于此,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助存取设备,其能够方便人们暂时存放个人物品,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快捷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自助存取设备通常包括柜体,其中,柜体具有多个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格,每个储物格对应设置一个柜门,柜门用于打开或关闭储物格的敞口,并且,在敞口处还设置有电子锁,电子锁可将柜门锁定于关闭位置。用户通过打开或关闭柜门,即可完成行李等物品的取出或存放。
由于自助存取设备通常设置在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为了避免柜门处于打开位置时由于凸出于柜体而造成障碍甚至会对路人造成伤害,相关技术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通常将柜门始终保持于关闭位置。但是,这种自助存取设备在使用时,处于关闭位置的柜门又存在不便于用户打开柜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助存取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提供自助存取设备存在的柜门开启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具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格,所述柜门通过枢接轴枢接于所述柜体,所述柜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储物格的敞口;
所述柜门与所述柜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和顶开机构,所述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柜门始终具有关闭所述敞口的运动趋势;所述顶开机构被配置为使所述柜门始终具有打开所述敞口的运动趋势,从而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顶开机构的共同作用下使所述柜门保持在设定角度的打开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开机构设置在所述储物格的内部,所述顶开机构包括顶杆,所述顶杆具有至少部分相对所述敞口伸出的第一位置和相对所述敞口缩回的第二位置,且所述顶杆被配置为始终具有向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以使所述顶杆可抵接于所述柜门。
进一步地,所述顶开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顶杆相连的第二弹性件,所述顶杆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柜体,所述第二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顶杆始终具有向所述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
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
进一步地,所述顶开机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嵌装在所述储物格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架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顶杆活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具有沿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抵接于所述柜门,所述顶开机构还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顶杆的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二挡圈沿所述顶杆的轴向间隔设定距离,且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二挡圈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的两侧;
当所述顶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挡圈与所述第一板抵接;当所述顶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第一板抵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套设于所述顶杆,所述压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挡圈,所述压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均小于所述顶杆的直径,所述顶杆沿轴向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顶杆可通过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由对应的所述缺口安装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还包括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第三板,所述第三板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上的所述缺口均连通,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顶杆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沿轴向还设置有第三环形槽和第四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和所述第四环形槽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之间,所述第一环形槽靠近所述顶杆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环形槽靠近所述顶杆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一挡圈位于所述第三环形槽中,所述第二挡圈位于所述第四环形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顶开机构邻近所述枢接轴设置;其中,所述顶开机构设置在所述储物格的顶壁,或者,所述顶开机构设置在所述储物格的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枢接轴,其中,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与所述柜门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与所述储物格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自助存取设备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柜门与柜体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和顶开机构,其中,第一弹性件使得柜门始终具有关闭储物格的敞口的运动趋势,顶开机构使柜门始终具有打开敞口的趋势,在第一弹性件和顶开机构共同作用下,柜门保持在设定角度的打开位置上。
该自助存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件时,在第一弹性件和顶开机构的共同作用下,柜门保持在设定角度的打开位置上,柜门与柜体之间存在缝隙,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将柜门打开,将物品存放至与该储物格中后关闭柜门,实现行李物品的寄存;取件时,解除柜门的锁定状态,此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柜门具有关闭敞口的运动趋势,以防止柜门突然弹开而对用户造成人身伤害,同时,顶开机构作用于柜门使柜门向打开敞口的方向运动,推动柜门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在第一弹性件和顶开机构的共同作用下使柜门打开设定的角度。
该自助存取设备通过设置顶开机构,使得取件时柜门与敞口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便于用户将柜门打开。而且,第一弹性件的设置,避免了柜门突然弹开而对用户造成的人身伤害,提高了该自助存取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柜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顶开机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顶开机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顶开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柜体;200-人机交互装置;300-顶开机构;
110-柜门;120-储物格;130-电子锁;140-第一弹性件;
111-枢接轴;112-锁钩;
210-显示屏;220-扫码器;230-凭条打印机;240-工控机;
231-凭条出口;
310-固定架;320-顶杆;330-第二弹性件;340-第一挡圈;350-第二挡圈;
311-第一板;312-第一通孔;313-第三板;314-开口;315-第二板;316-第二通孔;
321-第一环形槽;322-第三环形槽;323-第四环形槽;324-第二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助存取设备,包括柜体100和柜门110,具体地,柜体100具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格120,柜门110通过枢接轴111枢接于柜体100,柜门110用于打开或关闭储物格120的敞口。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自助存取设备包括多个柜门110,柜体100具有多个储物格120,多个柜门110与多个储物格120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储物格120靠近敞口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电子锁130,电子锁130用于将柜门110锁定于关闭敞口的位置。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柜门110与柜体10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40和顶开机构300,其中,第一弹性件140被配置为使柜门110始终具有关闭敞口的运动趋势,顶开机构300被配置为使柜门110始终具有打开敞口的运动趋势,从而在第一弹性件140和顶开机构300的共同作用下使柜门110保持在设定角度的打开位置上。
该自助存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件时,空置的储物格120的柜门110保持在设定角度的打开位置上,柜门110与柜体100之间存在间隙,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将柜门110打开,将物品存放至与该柜门110对应的储物格120中,然后关闭柜门110,利用电子锁130将柜门110锁定于关闭敞口的位置,实现行李物品的寄存;取件时,解除电子锁130对柜门110的锁定状态时,在第一弹性件140的作用下,柜门110具有关闭敞口的运动趋势,以防止柜门110突然弹开而对用户造成人身伤害,同时,顶开机构300作用于柜门110,使柜门110向打开敞口的方向运动,推动柜门110克服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力,使柜门110打开设定的角度。
该自助存取设备通过设置顶开机构300,使得柜门110与柜体100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便于用户将柜门110打开。而且,第一弹性件140的设置,避免了柜门110突然弹开而对用户造成的人身伤害,提高了该自助存取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该自助存取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柜体100的人机交互装置200,具体地,人机交互装置200包括工控机240以及与工控机240均相连的显示屏210、凭条打印机230和扫码器220,其中,电子锁130与工控机240通信连接。
存件时,由于未放置物品的储物格120的柜门110处于设定角度的打开位置上,用户可以直接选择空置的储物格120,并容易地将该储物格120的柜门110打开,用户可将物品存放至该储物格120内,然后,凭条打印机230打印取物凭条,用户通过凭条出口231将取物凭条取走;取件时,用户可将取物凭条放置在扫码器220处,由扫码器220对取物凭条上的条码进行扫描,此时,对应的柜门110打开,用户可将所存物品由该储物格120中取出。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顶开机构300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顶开机构3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照图3,并结合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顶开机构300设置在储物格120的内部,具体地,顶开机构300包括顶杆320,顶杆320具有至少部分相对敞口伸出的第一位置和相对敞口缩回的第二位置,且顶杆320被配置为始终具有向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以使顶杆320可抵接于柜门110。
请继续参照图5和图6,顶开机构300还可以包括与顶杆320相连的第二弹性件330,具体地,顶杆320活动地设置于柜体100,第二弹性件330被配置为使顶杆320始终具有向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其中,第二弹性件330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力。
在取件过程中,当电子锁130解除对柜门110的锁定时,第二弹性件330的弹性力释放,并传递至与其相连的顶杆320处,由于第二弹性件330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力,此时,顶杆320将克服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力推动柜门110转动至设定角度,以使柜门110与敞口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便于用户打开柜门110。
这种利用第二弹性件330的弹性力使柜门110打开设定角度的顶开机构300形式,不仅顶开可靠,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固定架310的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照图5和图6,并结合图7,本实施例中,顶开机构300还可以包括固定架310,具体地,固定架310嵌装在储物格120的内壁上,固定架310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5,其中,第一板311开设有第一通孔312,第二板315开设有第二通孔316,顶杆320活动地插接于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6。
通过设置固定架310,不仅实现了顶杆320在储物格120内部的安装,而且,其通过设置沿前后方向相间隔的第一孔和第二孔,还实现了对顶杆320运动过程中的导向,保证了顶杆320将柜门110顶开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储物格120可以由沿上下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沿左右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与顶壁、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垂直连接的后壁形成,使得储物格120为长方体形状的腔体结构。
请继续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顶杆320具有沿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可抵接于柜门110。顶开机构300还可以包括固定套设于顶杆320的第一挡圈340和第二挡圈350,具体地,第一挡圈340和第二挡圈350沿顶杆320的轴向间隔设定距离,且第一挡圈340和第二挡圈350分别位于第一板311的沿前后方向的两侧。
当柜门110的锁定状态解除时,第二弹性件330的弹性力释放,使得顶杆320向第一位置运动,推动柜门110打开;当顶杆320运动到位后,第二挡圈350抵接在第一板311上,对顶杆320进行限位;而当柜门110关闭时,在柜门110的作用下,顶杆320运动至缩回敞口的第二位置处,此时,第一挡圈340与第一板311抵接。
第一挡圈340和第二挡圈350的设置,实现了对顶杆320运动过程的限位,避免了顶杆320从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6中滑落,保证了顶开机构300的工作可靠性。
请继续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30为压簧,具体地,压簧套设于顶杆320,且压簧的一端与第二挡圈350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板315抵接。
这种利用套设于顶杆320的压簧实现柜门110顶开的形式,使得顶杆320受到的弹性力能够一直沿其轴线方向,弹性力施加可靠。而且,压簧来源广泛,成本较低。
请继续参照图5至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12上还可以设置第一缺口,第二通孔316上可以设置第二缺口,且第一缺口的宽度和第二缺口的宽度均小于顶杆320的直径。顶杆320沿轴向设置有第一环形槽321和第二环形槽324,顶杆320可通过第一环形槽321和第二环形槽324由对应的缺口安装入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6,缺口的设置便于顶杆320的安装,且避免了顶杆320的掉落。
优选地,第一环形槽321和第二环形槽324的内直径均小于等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宽度;当然,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处可设置为弹性构件,使第一环形槽321和第二环形槽324的内直径大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宽度,顶杆320利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处的弹性构件卡设入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6内。
优选地,固定架310还可以包括垂直连接在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5之间的第三板313,其中,第三板313上设置有开口314,该开口314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均连通,开口314的宽度大于等于顶杆320的直径。
通过设置比顶杆320的直径小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实现了对顶杆320在第一通孔312及第二通孔316中的限位,使得顶杆320能够稳定地在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6中移动,防止了顶杆320的脱落。另外,第三板313设置开口314,顶杆320由开口314经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安装入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6中。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顶开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顶杆320的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照图5至图7,并结合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顶杆320沿轴向还设置有第三环形槽322和第四环形槽323,具体地,第一环形槽321靠近顶杆320的第一端设置,第二环形槽324靠近顶杆320的第二端设置,第一挡圈340位于第三环形槽322中,第二挡圈350位于第四环形槽323中。
在安装顶杆320时,可以先将第二挡圈350固定套设在第四环形槽323中,并将第二弹性件330穿设在顶杆320上;然后,使第一环形槽321与第一通孔312的第一缺口相对,以利用第一环形槽321将顶杆320由第一缺口处卡入第一通孔312;然后,移动顶杆320,使第二环形槽324与第二缺口相对,以利用第二环形槽324将顶杆320由第二缺口处卡入第二通孔316;最后,将第一挡圈340固定套设于第四环形槽323,从而完成顶开机构300的装配过程。该顶杆320的拆卸过程与上述安装过程相反,故不再赘述。
通过设置第一环形槽321和第二环形槽324,实现了顶杆320的快捷安装与拆卸,不仅提高了装配效率,且便于维护。
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顶开机构300邻近枢接轴111设置,其中,顶开机构300设置在储物格120的顶壁。
通过将顶开机构300设置在柜门110的枢接轴111附近,缩短了顶杆320的长度,使得顶杆320在较小位移下便能够将柜门110顶开设定角度,提高了顶开机构300的顶开效率。并且,通过将顶开机构300设置在储物格120的顶壁处,减少了用户取件过程中由顶开机构300带来的干涉,保证了物品的顺利取放,同时也延长了顶开机构300的工作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是上述将顶开机构300设置在储物格120的顶壁的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形式,如:将顶开机构300设置在储物格120的底壁,或者,将顶开机构300设置在储物格120的邻近枢接轴111的侧壁上,其只要是通过这种位置设置形式的顶开机构300,能够将柜门110顶开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40可以为扭簧,具体地,扭簧套设于枢接轴111,扭簧的第一扭臂与柜门110固定连接,扭簧的第二扭臂与储物格120的内壁固定连接。其中,第二扭臂可以固定连接在储物格120的邻近枢接轴111的侧壁上。
这种第一弹性件140的设置形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助存取设备的柜门110的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照图3,并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储物格120具有位于敞口相对两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具体地,电子锁130设置于第二侧壁,柜门110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一侧壁,其中,柜门110的第二端设置有与电子锁130配合的锁钩112,锁钩112位于柜门110关闭敞口时朝向储物格120的一面。
当用户完成存件或取件操作时,关闭柜门110,电子锁130与锁钩112相配合,实现柜门110的锁定。这种锁定形式,锁定可靠,而且,通过将锁钩112设置在柜门110的朝向储物格120的一面,保证了柜门110关闭后锁钩112的隐蔽性,防止了不法分子的破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助存取设备,包括柜体(100)和柜门(110),所述柜体(100)具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格(120),所述柜门(110)通过枢接轴(111)枢接于所述柜体(100),所述柜门(110)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储物格(120)的敞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柜门(110)与所述柜体(10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40)和顶开机构(300),所述第一弹性件(140)被配置为使所述柜门(110)始终具有关闭所述敞口的运动趋势;所述顶开机构(300)被配置为使所述柜门(110)始终具有打开所述敞口的运动趋势,从而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40)和所述顶开机构(300)的共同作用下使所述柜门(110)保持在设定角度的打开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存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开机构(300)设置在所述储物格(120)的内部,所述顶开机构(300)包括顶杆(320),所述顶杆(320)具有至少部分相对所述敞口伸出的第一位置和相对所述敞口缩回的第二位置,且所述顶杆(320)被配置为始终具有向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以使所述顶杆(320)可抵接于所述柜门(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助存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开机构(300)还包括与所述顶杆(320)相连的第二弹性件(330),所述顶杆(320)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柜体(100),所述第二弹性件(330)被配置为使所述顶杆(320)始终具有向所述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
所述第二弹性件(330)的弹性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助存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开机构(300)还包括固定架(310),所述固定架(310)嵌装在所述储物格(120)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架(310)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5),所述第一板(311)开设有第一通孔(312),所述第二板(315)开设有第二通孔(316),所述顶杆(320)活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312)和所述第二通孔(3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助存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20)具有沿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抵接于所述柜门(110),所述顶开机构(300)还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顶杆(320)的第一挡圈(340)和第二挡圈(350),所述第一挡圈(340)和所述第二挡圈(350)沿所述顶杆(320)的轴向间隔设定距离,且所述第一挡圈(340)和所述第二挡圈(35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板(311)的两侧;
当所述顶杆(32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挡圈(350)与所述第一板(311)抵接;当所述顶杆(3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挡圈(340)与所述第一板(311)抵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330)为压簧,所述压簧套设于所述顶杆(320),所述压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挡圈(350),所述压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板(3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助存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12)和所述第二通孔(316)均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均小于所述顶杆(320)的直径,所述顶杆(320)沿轴向设置有第一环形槽(321)和第二环形槽(324),所述顶杆(320)可通过所述第一环形槽(321)和所述第二环形槽(324)由对应的所述缺口安装入所述第一通孔(312)和所述第二通孔(3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助存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10)还包括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板(311)和所述第二板(315)之间的第三板(313),所述第三板(313)设置有开口(314),所述开口(314)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通孔(312)和所述第二通孔(316)上的所述缺口均连通,所述开口(314)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顶杆(320)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助存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20)沿轴向还设置有第三环形槽(322)和第四环形槽(323),所述第三环形槽(322)和所述第四环形槽(323)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321)和所述第二环形槽(324)之间,所述第一环形槽(321)靠近所述顶杆(320)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环形槽(324)靠近所述顶杆(320)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一挡圈(340)位于所述第三环形槽(322)中,所述第二挡圈(350)位于所述第四环形槽(323)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自助存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开机构(300)邻近所述枢接轴(111)设置;其中,所述顶开机构(300)设置在所述储物格(120)的顶壁,或者,所述顶开机构(300)设置在所述储物格(120)的底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自助存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40)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枢接轴(111),其中,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与所述柜门(110)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与所述储物格(120)的内壁固定连接。
CN201920106944.5U 2019-01-21 2019-01-21 自助存取设备 Active CN209248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6944.5U CN209248678U (zh) 2019-01-21 2019-01-21 自助存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6944.5U CN209248678U (zh) 2019-01-21 2019-01-21 自助存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8678U true CN209248678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36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06944.5U Active CN209248678U (zh) 2019-01-21 2019-01-21 自助存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86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3900A (zh) * 2022-02-14 2022-05-10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快递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3900A (zh) * 2022-02-14 2022-05-10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快递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7380B (zh) 一种翻转锁止结构
CN109441253A (zh) 一种箱柜电子锁
CN205476972U (zh) 一种便于开柜的抽屉柜电子锁
CN209248678U (zh) 自助存取设备
CN205135134U (zh) 一种应急开锁机构
CN204199984U (zh) 一种柜体旋转门结构
CN201991310U (zh) 流线型按钮控制型材网络柜锁
CN102900291A (zh) 一种猪栏锁扣
CN110264612A (zh) 一种自动闭合式纸币存取款箱及其闭合方法
CN209168308U (zh) 一种穿墙式机箱上盖的自锁机构
CN103774913B (zh) 一种自动防盗门锁
CN110206414A (zh) 一种经编机电控柜用柜门锁止机构
CN208217538U (zh) 一种集装箱打开箱门的锁固装置
CN207122223U (zh) 一种电吸门的驱动装置
CN207332490U (zh) 一种斜舌定点触发装置
CN109025532A (zh) 一种掀盖自动滑出式门锁及其工作方法
CN109162616A (zh) 一种自动关门安全门栏
CN205485757U (zh) 电子设备
CN202500429U (zh) 顺序锁门装置
CN204002011U (zh) 一种自动防盗门锁
CN211287121U (zh) 汽车手套箱用电磁锁机构
CN108049782A (zh) 一种自关闭防爆门
CN211229884U (zh) 一种印章控制机器的侧门锁止机构
CN207728164U (zh) 一种解锁联动机构及门锁
CN202810387U (zh) 一种磁性自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