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6770U - 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6770U
CN209246770U CN201821889328.3U CN201821889328U CN209246770U CN 209246770 U CN209246770 U CN 209246770U CN 201821889328 U CN201821889328 U CN 201821889328U CN 209246770 U CN209246770 U CN 209246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exchanger tube
tube
diamet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93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泽玉
郭才利
李金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f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赵泽玉
郭才利
李金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赵泽玉, 郭才利, 李金美 filed Critical 赵泽玉
Priority to CN2018218893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6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6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6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包括翅片组件和穿设于翅片组件上的换热管组件,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热流体入口和热流体出口;翅片组件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换热管组件的护板,所述换热管外径为1.5mm~4mm,所述换热管厚度为0.1mm~0.3mm;换热管小型化、经济化,换热性能高,减少材料使用量。

Description

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翅式换热器以其结构紧凑、高效耐用、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如制冷业、石油化工等,成为热交换行业的主要元件。近年来随着空调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人们能源意识的提高,空调设备不断的向小型化、经济型、高能效方向发展。随着材料成本的上涨,小管径铜管换热器具有材料成本的巨大优势。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换热器的制冷效果,换热管通常都是采用管径为5-9.52mm的铜管、铝管、不锈钢管或者铁管,管体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体积内铜管、铝管、不锈钢换热管表面积使用量较大,材料使用量大,相对的制造成本也较高。考虑到换热器使用环境与流体长久接触,腐蚀生锈问题,铁管材质逐渐不被使用。风冷换热、喷淋换热环境中,由于受其管径影响,换热管体积较大,冷媒无法完全覆盖于大管径换热管上,换热管上仍存在未与冷媒接触区域,换热管内的热流体无法与冷媒得到充分的热传递、制冷,冷媒接触后换热效果差,再者,在液液换热中,为了得到更好的制冷效果,大管径换热管内需要注入充分的制冷剂,制冷剂使用量大,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换热管小型化、经济化,换热性能高,减少材料使用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包括翅片组件和穿设于翅片组件上的换热管组件,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热流体入口和热流体出口;所述翅片组件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换热管组件的护板;所述换热管外径为1.5mm~4mm,所述换热管厚度为0.1mm~0.3mm。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为一体成型的“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为直管与“U”型管配合连接的组合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内设置有螺旋径,所述螺旋径为螺旋槽,且该螺旋槽沿着换热管内壁开设。
优选的,所述螺旋径围合于换热管设置有若干段,相邻所述螺旋径的交界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翅片组件上开设有用于冷媒介质流过的流体间隙。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设置有若干段,所述换热管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设置有若干段,所述换热管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风冷换热、喷淋换热环境中,本方案中换热管的外径为1.5mm~4mm之间,换热管厚度为0.1mm~0.3mm之间,其中,将传统外径为9.52mm的换热管减小至4mm,单位体积内换热管表面积减小了46.1%,随之换热管的材料使用量大大减少,而将传统外径为5mm的换热管减小至最小允许的1.5mm,单位体积内换热管表面积减小量远超过46.1%,也就是说,换热管的外径保持在1.5mm~4mm范围内,使得换热管在加工生产中减小46.1%的材料利用率,经济化,保证流通于换热管内的制冷剂流量大大减小,控制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样能够保证换热器具有高性能的制冷以及换热。相比于传统的换热管厚度最大尺度的减小,厚度为0.1mm~0.3mm之间,考虑到壁厚变薄加工工艺困难情况,将换热器厚度控制在0.1mm~0.3mm之间降低制造困难,也能够保证其具有足够的耐压强度,不至于发生形变、凹陷以及崩裂。本方案中,换热管为成本低廉、导热性较好的铜管、铝管、或者不锈钢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换热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多段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螺旋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光管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换热管内部螺旋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翅片组件;2、换热管组件;20、热流体入口;21、热流体出口;22、直管;23、“U”型管;3、螺旋径;4、流体间隙;5、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6所示的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包括翅片组件1和穿设于翅片组件1上的换热管组件2,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热流体入口20和热流体出口21;翅片组件1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换热管组件2的护板5;换热管外径为1.5mm~4mm,换热管厚度为0.1mm~0.3mm。风冷换热、喷淋换热环境中,本方案中换热管的外径为1.5mm~4mm之间,换热管厚度为0.1mm~0.3mm之间,其中,将传统外径为9.52m的换热管减小至4mm,单位体积内换热管表面积减小了46.1%,随之换热管的材料使用量大大减少,而将传统外径为5mm的换热管减小至最小允许的1.5mm,单位体积内换热管表面积减小量远超过46.1%,也就是说,换热管的外径保持在1.5mm~4mm范围内,使得换热管在加工生产中减小46.1%的材料利用率,经济化,保证流通于换热管内的制冷剂流量大大减小,控制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样能够保证换热器具有高性能的制冷以及换热。相比于传统的换热管厚度最大尺度的减小,厚度为0.1mm~0.3mm之间,考虑到壁厚变薄加工工艺困难情况,将换热器厚度控制在0.1mm~0.3mm之间降低制造困难,也能够保证其具有足够的耐压强度,不至于发生形变、凹陷以及崩裂。本方案中,换热管为成本低廉、导热性较好的铜管、铝管、或者不锈钢管,其加工工艺为:管悬挂拉伸—弯管—冲片—穿片和小管径胀管—㶥焊自动焊接—检漏—保压。
于本实施例中,亦可直接采用无翅片组件1的换热管组件2,尤其是在风冷换热、喷淋换热环境中,换热效果明显增加。
如图3所示,换热管为一体成型的“U”型结构;一体成型的“U”型换热管与翅片组件1连接时不易发生相互之间的松动,防止换热管从翅片组件1内脱落下来。
如图4所示,换热管为直管22与”U”型管23配合连接的组合式结构;考虑到换热管为一体结构时加工工艺较为困难,本方案中的换热管为组合式结构,一方面,直管22与”U”型管23加工简单,一旦两个直管22之间连接的”U”型管23损坏,可直接替换,更加经济。
如图6所示,换热管内设置有螺旋径3,螺旋径3为螺旋槽,且该螺旋槽沿着换热管内壁开设;螺旋径3围合于换热管设置有若干段,相邻螺旋径3的交界线重合;换热管的外壁为光管,换热管内壁为螺旋槽。风冷换热、喷淋换热环境中制冷剂或者热流体于换热管内贴合于螺旋槽旋出,增加换热效果。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换热管外径由传统的5mm-9.52mm减少至1.5mm~4mm,考虑到在换热管内加工内旋螺旋较为困难,增加制造成本,以及对工艺设备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亦可选用内径为光管的换热管组件2。
如图2所示,翅片组件1上开设有用于冷媒介质流过的流体间隙4;防止换热器在喷淋环境中冷媒介质堵塞,便于冷媒介质流通,增加冷媒介质与换热管内热流体的接触面积,热流体的热量能够通过冷媒传递、随冷媒(冷却水、空气)蒸发带走一部分。
如图3所示,本方案中,换热管可设置有若干段,且换热管交错设置;冷媒介质穿过交错设置的换热管时,增加与各个换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性。冷媒介质由单一方向流过翅片组件1时,若并排设置的换热管在一方向上重合,那么换热管与冷媒介质的接触面积降低,甚至换热管一侧存在无法覆盖的区域,换热性大大降低。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包括翅片组件(1)和穿设于所述翅片组件(1)上的换热管组件(2),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热流体入口(20)和热流体出口(21),所述翅片组件(1)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换热管组件(2)的护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外径为1.5mm~4mm,所述换热管厚度为0.1mm~0.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一体成型的“U”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直管(22)与”U”型管(23)配合连接的组合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内设置有螺旋径(3),所述螺旋径(3)为螺旋槽,且该螺旋槽沿着换热管内壁开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径(3)围合于换热管设置有若干段,相邻所述螺旋径(3)的交界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组件(1)上开设有用于冷媒介质流过的流体间隙(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设置有若干段,所述换热管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设置有若干段,所述换热管交错设置。
CN201821889328.3U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 Active CN209246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9328.3U CN209246770U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9328.3U CN209246770U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6770U true CN209246770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28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9328.3U Active CN209246770U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6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7736A (zh) 一种加强型螺旋管高效换热器
CN110779373B (zh) 一种水冷管板式换热器
CN111156841B (zh) 一种根据出口温度智能控制的板式换热器
CN205279802U (zh) 一种加强型螺旋管高效换热器
CN209246770U (zh) 一种迷你管径换热器
CN111238265B (zh) 一种脉动振动的水冷板式换热器
CN207797806U (zh) 一种异形管翅换热器
CN214581941U (zh) 一种智慧节能用空调双冷凝器装置
CN110779371B (zh) 一种流体进出口优化分布的水冷管板式换热器
CN110793370B (zh) 一种水冷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
CN204923933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CN210512743U (zh) 一种新型防爆换热器
CN111238264B (zh) 一种根据壁面温度分配流量的水冷板式换热器
CN210321377U (zh) 一种换热器集管结构
CN208419714U (zh) 内微螺旋波纹翅片换热管
CN209371874U (zh) 一种螺旋管式换热器用管盘清洗装置
CN207649173U (zh) 一种微通道管道换热器
CN207407725U (zh) 一种高效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CN206930185U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756041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管式换热器
CN209230336U (zh) 绕片型螺旋翅片式空气冷却器
CN204806939U (zh) 毛细管密布式油冷却器
CN108801033A (zh) 一种冷凝用的高效换热管
CN210051198U (zh) 增强换热的波节管换热器
CN206281225U (zh) 一种双管结构的太阳能翅片换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3

Address after: 311113 room 918, 9 / F, building A1, 1899 gudun Road, Liangzhu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ife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57000 Hengliang Zishe, Trailer Village Office, Xiaohe Town, Qiaojia County, Zhaotong City, Yunnan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Guo Caili

Patentee before: Zhao Zeyu

Co-patentee before: Li Jin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