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1239U - 一种转弯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1239U
CN209241239U CN201821984193.9U CN201821984193U CN209241239U CN 209241239 U CN209241239 U CN 209241239U CN 201821984193 U CN201821984193 U CN 201821984193U CN 209241239 U CN209241239 U CN 209241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zygote
bar
driving member
ax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841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亚历山德·罗诺切利
李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hab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hab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hab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hab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841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1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1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1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转弯机构,涉及车辆转弯技术领域。包括基座、转向件、第一转向杆、第二转向杆、第三转向杆和转动轮。转向件可转动地设于基座。第一转向杆的一端铰接于基座,另一端由万向铰接件铰接于转动轮的轴承的底部。第二转向杆的一端由万向铰接件铰接于基座,另一端也由万向铰接件铰接于转动轮的轴承的后部。第三转向杆的一端铰接于转向件,另一端由万向铰接件铰接于轴承的顶部。转动转向件时,位于转向件转向的一侧的转动轮在第三转向杆的推动下其顶部和前部朝远离基座的一侧偏转,位于转向件背离的一侧的转动轮在第三转向杆的拉动下其顶部和前部朝基座偏转。其转弯方便,灵敏度高,精确可控,改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转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转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弯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转弯结构中,特别是对于小型车辆结构(例如:普通滑板、越野滑板、婴儿车)来说,要么直接不设置转弯机构,要么就是依赖于万向轮进行转弯。其中,婴儿车这一类车辆结构多利用万向轮进行转弯,在使用过程中,当路面凹凸不平时,转弯非常困难而且转弯精度低,经常出现车轮乱转的问题。而对于越野滑板这类机构,现有的转弯机构形式单一,无法有效地将转弯过程同越野滑板本身的运动特性进行结合,用户体验较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弯机构,其转弯方便,灵敏度高,转弯方向精确可控,并且适用于运动器材类的车辆结构,有助于发挥运动特性,提升带入感,改善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弯机构,其包括:基座、转向件、第一转向杆、第二转向杆、第三转向杆和转动轮。转动轮分设于基座的两侧,转向件可转动地设于基座且其转动轴心线沿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第一转向杆的一端铰接于基座,另一端由万向铰接件铰接于转动轮的轴承的底部。第二转向杆的一端由万向铰接件铰接于基座,另一端也由万向铰接件铰接于转动轮的轴承的后部。第三转向杆的一端铰接于转向件,另一端由万向铰接件铰接于轴承的顶部。第一转向杆和第三转向杆二者远离转动轮的铰接点的转动轴心线均同转向件的转动轴心线平行设置。
转动转向件时,位于转向件转向的一侧的转动轮在第三转向杆的推动下其顶部和前部朝远离基座的一侧偏转,位于转向件背离的一侧的转动轮在第三转向杆的拉动下其顶部和前部朝基座偏转。
进一步地,转弯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第一轴体同第二轴体垂直。第一传动件具有用于容纳连接件的内腔,第一轴体嵌设于第一传动件,沿第一轴体的周向,第一轴体同第一传动件活动连接。第一传动件具有供第二轴体穿过的调节孔,调节孔由内腔的内壁贯穿至第一传动件的外壁,且调节孔沿第一轴体的周向延伸,第二轴体穿过调节孔并同第二传动件连接。
第一传动件的远离第二传动件的一端具有用于同转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转轴的另一端同基座活动连接;第二传动件的远离第一传动件的一端具有用于同转动轮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呈杆状,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套设有凸块,第二传动件还包括定位销,定位销同时贯穿第二连接部和凸块并可拆卸地沿第二连接部的径向设置。转动轮具有用于同第二连接部配合的轮轴孔,轮轴孔的端部还开设有用于同凸块配合的凹槽。当凸块配合于凹槽时,沿转动轮的周向,凸块同转动轮固定连接,凹槽的槽壁将定位销封堵于凸块和第二连接部当中。轴承套设于第二连接部并位于凸块的靠近第一传动件的一侧。
其中,沿第二轴体的周向,第二轴体同第二传动件活动连接,和/或,沿第二轴体的周向,第二轴体同第一轴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轴承的外圈还套设并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第一转向杆铰接于定位套的底部,第二转向杆接于定位套的后部,第三转向杆铰接于定位套的顶部,第一转向杆、第二转向杆和第三转向杆均通过定位套间接铰接于轴承。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件呈球状,第二传动件具有用于容纳第一传动件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凹面呈球面状,且凹面所对应的球体的半径略大于第一传动件所对应的球体的半径。
进一步地,第一轴体贯穿第一传动件,第一轴体开设有供第二轴体穿过的径向通孔以及同径向通孔连通的轴向通孔。轴向通孔可拆卸地配合有紧固螺杆,以使紧固螺杆将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相对固定。沿第二轴体的周向,第二轴体同第二传动件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转弯机构还包括第一动力传输件和第二动力传输件。第一动力传输件具有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均由第一动力传输件同一端壁沿轴向凹陷形成,第一配合槽的靠近第二配合槽的槽壁贯通至第二配合槽,第一配合槽的轴心线同第一动力传输件的转动轴心线重合设置。第一动力传输件的另一端同基座转动连接。第二动力传输件一端设有第一配合子和第二配合子,第一配合子同第二动力传输件连接,且第一配合子的轴心线同第二动力传输件的转动轴心线重合设置,第二配合子连接于第一配合子并沿第二动力传输件的径向延伸。第二动力传输件的另一端同转轴连接。
沿第一动力传输件的轴向,第一配合子可滑动地容置于第一配合槽,第二配合子可滑动地容置于第二配合槽。第一配合子的外壁同第一配合槽的槽壁相抵,和/或,第二配合子的外壁同第二配合槽的槽壁相抵,以使第一配合子或第二配合子在第一动力传输件的径向上同第一动力传输件固定连接。其中,第一配合子和第二配合子用于同槽壁相抵的壁面为球面,以使第二动力传输件能够沿第一传动件绕第一轴体摆动的平面进行摆动,和/或,使第二动力传输件能够沿第一传动件绕第二轴体摆动的平面进行摆动。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槽呈圆柱状,第一配合子呈球状并同第一配合槽的槽壁相抵。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子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配合子,第二配合子的远离第一配合子的一侧均呈球面状并同第二配合槽的槽壁相抵。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子具有贯穿其自身的安装孔,安装孔可滑动地容置有安装杆,第二配合子具有用于同安装杆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的卡合槽。安装孔呈圆柱状,安装杆也呈圆柱状,安装杆的外径略小于安装孔的内径,沿安装孔的周向,第一配合子同安装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万向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具有沿其厚度方向开设并将其贯穿的配合腔,配合腔的内壁为球面壁,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为安装段。第二铰接杆的一端具有用于同配合腔相匹配的配合球,配合球的半径略小于配合腔的内壁所对应的球体的半径,以使配合球能够在配合腔内沿任意方向转动,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也为安装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弯机构以转向件为驱动部,以第一转向杆、第二转向杆和第三转向杆为依托,通过拨动转向件直接推动转动轮转向。其中,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为转向轮提供基本支持并对其底部和后端进行限位,当转动转向件时,转向件会推动第三转向杆,第三转向杆会对转动轮的顶部施加推动力或者拉扯力。由于转向轮底部和后端的运动都受到了限制,因此第三转向杆能够推动转动轮的顶部和前部朝远离基座的一侧偏转,并拉动另一侧的转动轮其顶部和前部朝基座偏转。从而实现转弯。
在上述过程中,进行转弯时,通过将转向件转动不同的角度,可以使两侧的转动轮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从而达到不同的转弯半径,适应不同的转弯需求。如此设计,能够灵活地根据转弯需要选择合适的转弯半径,转弯时转动轮可控性好,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转弯方式,转动轮整体来说定向性好,不会随意偏转,大大提高了转弯过程中的可控性、便利性和灵活性。对于婴儿车、某些越野机车来说,都非常合适。
除此之外,转弯机构还可以应用到越野滑板等体育器材中,由于转向件的转动轴心线是沿着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的,在滑板行进过程中需要转弯时,可以将转向件往需要转向的那一侧转动,而这与转弯时人体的倾斜方向是一致的,实现了转向件的操作和运动形式相适应,使得在转弯过程中更有运动的带入感,提升用户体验。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弯机构转弯方便,灵敏度高,转弯方向精确可控,并且适用于运动器材类的车辆结构,有助于发挥运动特性,提升带入感,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弯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弯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转弯机构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转弯机构的轮轴配合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转弯机构的第一动力传输件和第二动力传输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第一动力传输件和第二动力传输件配合后的示意图;
图9为转弯机构的第一动力传输件和第二动力传输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轴承和转动轮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轴承和转动轮的另一种配合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转弯机构的万向铰接件的示意图。
图标:500-转弯机构;39-基座;43-转向件;44-第一转向杆;45-第二转向杆;46-第三转向杆;20-转动轮;21-凹槽;19-转轴;1-第一传动件;2-内腔;3-调节孔;5-第二传动件;7-凹陷部;8-定位通孔;9-第一轴体;10-径向通孔;11-轴向通孔;12-第二轴体;13-紧固螺杆;14-凸块;15-定位销;17-轴承;18-定位套;22-第一动力传输件;23-第一配合槽;24-让位凹陷区;25-第二配合槽;29-第二动力传输件;30-第一配合子;31-安装孔;32-安装杆;33-第二配合子;36-延伸柱;37-卡合槽;a、b-直径线;47-万向铰接件;48-第一铰接杆;49-配合腔;50-第二铰接杆;51-配合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弯机构500。转弯机构500包括:基座39、转向件43、第一转向杆44、第二转向杆45、第三转向杆46和转动轮20。
转动轮20分设于基座39的两侧,转向件43可转动地设于基座39且其转动轴心线沿基座39的前后方向设置。第一转向杆44的一端铰接于基座39,另一端由万向铰接件47铰接于转动轮20的轴承17的底部。第二转向杆45的一端由万向铰接件47铰接于基座39,另一端也由万向铰接件47铰接于转动轮20的轴承17的后部。第三转向杆46的一端铰接于转向件43,另一端由万向铰接件47铰接于轴承17的顶部。第一转向杆44和第三转向杆46二者远离转动轮20的铰接点的转动轴心线均同转向件43的转动轴心线平行设置。
转动转向件43时,位于转向件43转向的一侧的转动轮20在第三转向杆46的推动下其顶部和前部朝远离基座39的一侧偏转,位于转向件43背离的一侧的转动轮20在第三转向杆46的拉动下其顶部和前部朝基座39偏转。
转弯机构500以转向件43为驱动部,以第一转向杆44、第二转向杆45和第三转向杆46为依托,通过拨动转向件43直接推动转动轮20转向。其中,第一转向杆44和第二转向杆45为转向轮提供基本支持并对其底部和后端进行限位,当转动转向件43时,转向件43会推动第三转向杆46,第三转向杆46会对转动轮20的顶部施加推动力或者拉扯力。由于转向轮底部和后端的运动都受到了限制,因此第三转向杆46能够推动转动轮20的顶部和前部朝远离基座39的一侧偏转,并拉动另一侧的转动轮20其顶部和前部朝基座39偏转。从而实现转弯。
在上述过程中,进行转弯时,通过将转向件43转动不同的角度,可以使两侧的转动轮20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从而达到不同的转弯半径,适应不同的转弯需求。如此设计,能够灵活地根据转弯需要选择合适的转弯半径,转弯时转动轮20可控性好,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转弯方式,转动轮20整体来说定向性好,不会随意偏转,大大提高了转弯过程中的可控性、便利性和灵活性。对于婴儿车、某些越野机车来说,都非常合适。
除此之外,转弯机构500还可以应用到越野滑板等体育器材中,由于转向件43的转动轴心线是沿着基座39的前后方向设置的,在滑板行进过程中需要转弯时,可以将转向件43往需要转向的那一侧转动,而这与转弯时人体的倾斜方向是一致的,实现了转向件43的操作和运动形式相适应,使得在转弯过程中更有运动的带入感,提升用户体验。
总体而言,转弯机构500转弯方便,灵敏度高,转弯方向精确可控,并且适用于运动器材类的车辆结构,有助于发挥运动特性,提升带入感,改善用户体验。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转弯机构500还包括:第一传动件1、第二传动件5和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轴体9和第二轴体12,第一轴体9同第二轴体12垂直。第一传动件1具有用于容纳连接件的内腔2,第一轴体9嵌设于第一传动件1,沿第一轴体9的周向,第一轴体9同第一传动件1活动连接。第一传动件1具有供第二轴体12穿过的调节孔3,调节孔3由内腔2的内壁贯穿至第一传动件1的外壁,且调节孔3沿第一轴体9的周向延伸,第二轴体12穿过调节孔3并同第二传动件5连接。
第一传动件1的远离第二传动件5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传动件5的远离第一传动件1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部。转轴19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转轴19的另一端同基座39活动连接。
第二连接部呈杆状,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套设有凸块14,第二传动件5还包括定位销15,定位销15同时贯穿第二连接部和凸块14并可拆卸地沿第二连接部的径向设置。
转动轮20具有用于同第二连接部配合的轮轴孔,轮轴孔的端部还开设有用于同凸块14配合的凹槽21。当凸块14配合于凹槽21时,沿转动轮20的周向,凸块14同转动轮20固定连接,凹槽21的槽壁将定位销15封堵于凸块14和第二连接部当中。轴承17套设于第二连接部并位于凸块14的靠近第一传动件1的一侧。
其中,沿第二轴体12的周向,第二轴体12同第二传动件5活动连接,和/或,沿第二轴体12的周向,第二轴体12同第一轴体9活动连接。
第一传动件1和第二传动件5通过连接件实现传动连接。由于沿第一轴体9的周向,第一轴体9同第一传动件1是活动连接,于是第一传动件1可以沿着第一轴体9的周向相对第一轴体9和第二传动件5进行转动。加上“沿第二轴体12的周向,第二轴体12同第二传动件5活动连接,和/或,沿第二轴体12的周向,第二轴体12同第一轴体9活动连接”,且第一轴体9同第二轴体12垂直,于是第一传动件1还可以沿着第二轴体12的周向相对第二传动件5进行转动。由此可知,第一传动件1可以沿着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相对第二传动件5进行转动,使得第一传动件1和第二传动件5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对运动空间,第一传动件1和第二传动件5之间是处于软连接的状态,也就使得转轴19和转动轮20之间具有了一定的相对运动空间从而对转动轮20和转轴19之间的震动传递起到缓冲作用,减小了转动轮20和转轴19所受的损伤。
这样不仅能够利用第三转向杆46顺利推动转动轮20转向,同时还能够避免由于转动轮20偏转对转动轮20或转轴19造成损伤,也不会对转动轮20和转轴19之间的正常传动造成干扰。
其中,由于第一传动件1相对第二传动件5进行转动的两个方向相互垂直,这使得第一传动件1相对第二传动件5转动时具有更大的角度范围和有效覆盖面积(能够在转动过程中360°内灵活转动),第一传动件1和第二传动件5之间的相对运动空间变得更大。于是,也使得转弯机构500能够对小幅度、高频率的高密度震动在整个转动周期内进行有效抵消,提升行进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平缓度,非常适用于对震动敏感和减震要求较高的情况,这就使得整个转弯机构500在转弯过程中的稳定性更高,转动轮20能够精确地按预定角度转弯,能够有效避免转动轮20在转弯过程中失去控制,不会因为处于运动状态而出现安全问题。这使得转弯机构500能够适应例如婴儿车、越野滑板、普通滑板、平衡车或者某些越野汽车等车辆结构。
其中,上文的术语“垂直”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即也包括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向杆44、第二转向杆45和第三转向杆46均与转动轮20的轴承17连接,可以是直接与轴承17连接,也可以是借助其他连接工具实现间接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向杆44、第二转向杆45和第三转向杆46均是通过定位套18连接至轴承17的。
定位套18套设在轴承17的外圈,第一转向杆44铰接于定位套18的底部从而实现与轴承17底部的间接连接,第二转向杆45接于定位套18的后部从而实现与轴承17后部的间接连接,第三转向杆46铰接于定位套18的顶部从而实现与轴承17顶部的间接连接。
通过以上设计,定位套18能够提供第二传动件5上的额外一个承重点,由于定位套18与第二传动件5之间由轴承17连接,定位套18并不会受第二传动件5的转动影响,而第三转向杆46可以通过定位到直接对第二传动件5和转动轮20施加转向力。
当绕,如果需要将第一转向杆44、第二转向杆45和第三转向杆46直接与轴承17连接,那么可以采取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方式。其中,在图10中,转动轮20连接在轴承17的外圈,此时可以将第一转向杆44、第二转向杆45和第三转向杆46连接至轴承17的内圈;在图11中,转动轮20连接在轴承17的内圈,此时可以将第一转向杆44、第二转向杆45和第三转向杆46连接至轴承17的外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1呈球状,第二传动件5具有用于容纳第一传动件1的凹陷部7,凹陷部7的凹面呈球面状,且凹面所对应的球体的半径略大于第一传动件1所对应的球体的半径。通过该设计,当第一传动件1和第二传动件5由连接件进行连接后,第二传动件5的凹陷部7能够对第一传动件1进行一定的限位和承托,不仅减小了连接件的受力负担,使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和有效工作时间得到了延长,还使第一传动件1能够更加平稳地相对第二传动件5进行转动,有助于消除第一传动件1和第二传动件5之间存在的额外的不规则震动,提升减震效果和转弯时的平稳度。
此外,第一轴体9贯穿第一传动件1,第一轴体9开设有供第二轴体12穿过的径向通孔10以及同径向通孔10连通的轴向通孔11。轴向通孔11可拆卸地配合有紧固螺杆13,以使紧固螺杆13将第一轴体9和第二轴体12相对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沿第二轴体12的周向,第二轴体12同第二传动件5活动连接。如此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第一轴体9和第二轴体12之间的配合紧密度和可靠性,且第一轴体9和第二轴体12之间的可拆卸结构也使得对零件的更换更加灵活。第一轴体9和第二轴体12二者相对其他部件而言其磨损量一般较大,如果第一轴体9和第二轴体12中一者出现损坏,并不用整体进行更换,而只需将损坏了的相应轴体换掉即可,这样更加节约资源。同时,第一轴体9和第二轴体12之间的可拆卸结构也使得对零件的清洗更加方便彻底,方便对零件进行维护和保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体9呈圆柱状,第一传动件1的内腔2也呈圆柱状,第一轴体9同第一传动件1的内壁贴合。当紧固螺杆13安装于轴向通孔11当中后,紧固螺杆13的端面同第一轴体9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通过该设计,能够避免紧固螺杆13对第一传动件1和第二传动件5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干扰。
对于第二传动件5而言,其凹陷部7开设有用于同第二轴体12配合的定位通孔8,定位通孔8的内径略大于第二轴体12的外径。定位通孔8同时贯穿凹陷部7的两侧边缘。当需要组装轮轴连接件时,可以先将第一轴体9放入第一传动件1的内腔2,再将第一传动件1置入第二传动件5的凹陷部7,随后将第二轴体12从定位通孔8的一端插入,使第二轴体12穿过第一传动件1的调节孔3、第一轴体9的径向通孔10,并穿入定位通孔8的另一端。此时,可以稍微转动第一传动件1使第一轴体9的轴向通孔11暴露出来,从而将紧固螺杆13安装进轴向通孔11将第一轴体9和第二轴体12相对固定。
第一轴体9和第二轴体12之间相对固定后,第一轴体9和第二轴体12二者的轴向运动和径向运动都被限制,第一轴体9和第二轴体12不会脱出,整个轮轴连接件组装完毕,第一传动件1和第二传动件5稳定连接。由上可见,整个组装过程非常简单,无需借助过多的紧固件,非常便捷也很省时间,不仅适用于用于自己组装,也适合生产商批量组装,提升了组装效率,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1也并不是必须与第二传动件5的凹陷部7相贴合,二者之间也可以有间隙,此时,第一传动件1和第二传动件5之间直接由连接件进行传动和连接,连接件可以使第一传动件1和第二传动件5之间保持相对稳定,在此种情况下,第一传动件1也并不是必须为圆球状,相应的,凹陷部7的形状也可以不同,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给出的情形。
回到本实施例中,转弯机构500还包括第一动力传输件22和第二动力传输件29。第一动力传输件22具有第一配合槽23和第二配合槽25,第一配合槽23和第二配合槽25均由第一动力传输件22同一端壁沿轴向凹陷形成,第一配合槽23的靠近第二配合槽25的槽壁贯通至第二配合槽25,第一配合槽23的轴心线同第一动力传输件22的转动轴心线重合设置。第一动力传输件22的另一端同基座39转动连接。
第二动力传输件29一端设有第一配合子30和第二配合子33,第一配合子30同第二动力传输件29连接,且第一配合子30的轴心线同第二动力传输件29的转动轴心线重合设置,第二配合子33连接于第一配合子30并沿第二动力传输件29的径向延伸。第二动力传输件29的另一端同转轴19连接。
沿第一动力传输件22的轴向,第一配合子30可滑动地容置于第一配合槽23,第二配合子33可滑动地容置于第二配合槽25。第一配合子30的外壁同第一配合槽23的槽壁相抵,和/或,第二配合子33的外壁同第二配合槽25的槽壁相抵,以使第一配合子30或第二配合子33在第一动力传输件22的径向上同第一动力传输件22固定连接。其中,第一配合子30和第二配合子33用于同槽壁相抵的壁面为球面,以使第二动力传输件29能够沿第一传动件1绕第一轴体9摆动的平面进行摆动,和/或,使第二动力传输件29能够沿第一传动件1绕第二轴体12摆动的平面进行摆动。
第一动力传输件22的第一配合槽23和第二配合槽25为第一配合子30和第二配合子33提供了配合空间,由于沿第一动力传输件22的轴向,第一配合子30可滑动地容置于第一配合槽23,且第二配合子33可滑动地容置于第二配合槽25,因此第一配合子30和第二配合子33进入第一配合槽23和第二配合槽25的深度是可以改变的,即第一动力传输件22和第二动力传输件29之间的距离是可以调节的。在调节的过程中,第一配合子30始终配合在第一配合槽23中,而第二配合子33始终配合在第二配合槽25中,换句话说,第一动力传输件22和第二动力传输件29之间距离的调节并不会影响到二者之间的配合效果,从而适应不同的传动距离。
转动力通过第一动力传输件22和第二动力传输件29进行传递时,第二配合子33可以有效增大扭力力矩,使第一动力传输件22能够顺利驱动第二动力传输件29,保证动力传输的顺畅性。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第一配合子30的外壁同第一配合槽23的槽壁相抵,还是第二配合子33的外壁同第二配合槽25的槽壁相抵,或者是上述两种情况的组合,都可以限制第一配合子30和第二配合子33在第一动力传输件22中的运动,防止第一配合子30和第二配合子33相对第一动力传输件22随意晃动,使第一配合子30和第二配合子33在第一动力传输件22的径向和周向上同第一动力传输件22固定连接,从而保证整个传动过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防止第一动力传输件22和第二动力传输件29之间不断撞击而使零件受损。
此外,由于第一配合子30和第二配合子33用于同槽壁相抵的壁面为球面,从而为第一配合子30和第二配合子33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虽然第一配合子30和第二配合子33在第一动力传输件22的径向和周向上同第一动力传输件22固定连接,但是第二动力传输件29可以依靠第一配合子30或第二配合子33的球面沿第一动力传输件22相垂直的两条直径线摆动,第二动力传输件29可以沿相垂直的直径线a(沿着由第一配合槽23指向第二配合槽25的方向)和直径线b摆动。其中,直径线a位于第一传动件1沿第二轴体12摆动的摆动平面内,直径线b位于第一传动件1沿第一轴体9摆动的摆动平面内。通过如此设置,使第一传动件1、第二传动件5、第一动力传输件22和第二动力传输件29相互适应、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进一步优化整个转弯机构500对震动的抵抗能力,进一步提升转弯过程中和行进过程中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第一配合子30和第二配合子33用于同槽壁相抵的壁面为球面”中的“球面”并非局限于标准圆球面,还包括椭球面和其他的具有相应的曲率的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槽23呈圆柱状,第一配合子30呈圆球状并同第一配合槽23的槽壁相抵(相贴合)。且第二配合子33的外壁也同第二配合槽25的槽壁相抵,第二配合子33的外壁也为圆球面,第二配合子33的外壁同第二配合槽25的槽壁相抵(相贴合)。其中,第一动力传输件22和第二动力传输件29均呈圆柱状,第一动力传输件22的轴心线同第一配合槽23的轴心线重合设置,第二动力传输件29的轴心线同第一配合子30的轴心线重合设置,且第一配合子30所对应的球体的球心同第二配合子33所对应的球体的球心重合,如图9所示。通过该设计,能够确保第二动力传输件29能够相对第一动力传输件22进行平滑摆动,使得动力传输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配合子30所对应的球体的球心与第二配合子33所对应的球体的球心可以不重合,此时,可以控制第二配合子33的球形壁面所对应的球体的半径小于或等于第二配合子33沿第二动力传输件29的轴心线的最大转动半径。当然,也可以采用第一配合子30的外壁同第一配合槽23的槽壁相抵或第二配合子33的外壁同第二配合槽25的槽壁相抵的形式,二者取其一。
回到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子30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配合子33。且第二配合子33均由延伸柱36连接至第一配合子30,延伸柱36呈圆柱状,延伸柱36的轴心线同第二动力传输件29的轴心线垂直,第二配合子33连接于延伸柱36的远离第一配合子30的一端。相应地,对于第二配合槽25而言,第二配合槽25的远离第一配合槽23的一侧的槽壁为圆柱型壁,而靠近第一配合槽23的一侧的槽壁则为供延伸柱36穿过的平面壁。通过该设计,能够在增大第一动力传输件22和第二动力传输件29之间的传动力矩的同时,还增大了第一动力传输件22和第二动力传输件29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并使得第一配合槽23和第二配合槽25的槽壁面积更大,也使得第一配合子30、延伸柱36和第二配合子33三者的表面积之和更大,有效增大了散热面积,在面对小幅度、高频率的高密度震动时,第一动力传输件22和第二动力传输件29之间的相对运动频率会进一步增加,以上结构能够有效保证散热效果,防止出现局部过热,保证传动的顺利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配合子33的数量还可以是3个、4个或者更多个,而这些第二配合子33可以沿着第一配合子30的周向设置,相应的,当第二配合子33的数量不同时,第二配合槽25的数量也做相应调整。此外,也可以是位于第一配合子30两侧的第二配合子33的外壁也同第二配合槽25的槽壁相抵,而第一配合子30与第一配合槽23的槽壁不相贴合(有间隙);还可以是仅仅第一配合子30与第一配合槽23的槽壁相贴合,而位于第一配合子30两侧的第二配合子33的外壁同第二配合槽25的槽壁不相贴合。
回到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槽23的槽壁还具有让位凹陷区24,让位凹陷区24贯穿至第一配合槽23的口部,让位凹陷区24的凹面呈圆锥型状,且让位凹陷区24的宽度由第一配合槽23的口部朝向其底部的方向递减。通过该设计,能够利用让位凹陷区24为第二动力传输件29进行让位,使第二动力传输件29的可摆动范围变得更大,这对于防止突发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假如突然出现剧烈震动,第二动力传输件29和第一动力传输件22之间可以借助更大幅度的相对摆动进行缓冲,一般情况下,沿着直径线a的可摆动范更大,通过设置让位凹陷区24使沿着直径线b的可摆动范围也随之增加,从而使适应突发震动的能力更强。
此外,第一配合子30具有贯穿其自身的安装孔31,安装孔31可滑动地容置有安装杆32,第二配合子33的延伸柱36具有用于同安装杆32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的卡合槽37。安装孔31呈圆柱状,安装杆32也呈圆柱状,安装杆32的外径略小于安装孔31的内径,沿安装孔31的周向,第一配合子30同安装杆32活动连接。通过该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二动力传输件29沿直径线b摆动的性能,即第二动力传输件29可以依托于球面进行摆动,也可以依托于安装杆32进行摆动,使第二动力传输件29在该方向上的灵活性更高,以进一步提升第一传动件1和第二动力传输件29二者的协调性,从而使转轴19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万向铰接件47包括第一铰接杆48和第二铰接杆50。第一铰接杆48的一端具有沿其厚度方向开设并将其贯穿的配合腔49,配合腔49的内壁为球面壁,第一铰接杆48的另一端为安装段。
第二铰接杆50的一端具有用于同配合腔49相匹配的配合球51,配合球51的半径略小于配合腔49的内壁所对应的球体的半径,以使配合球51能够在配合腔49内沿任意方向转动,第二铰接杆50的另一端也为安装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向杆44、第二转向杆45和第三转向杆46均通过万向铰接件47连接至定位套18,第一转向杆44、第二转向杆45和第三转向杆46端部均同第一铰接杆48的安装段铰接,而第二铰接杆50的安装段铰接泽则与定位套18铰接。
整体来说,转弯机构500转弯方便,灵敏度高,转弯方向精确可控,并且适用于运动器材类的车辆结构,有助于发挥运动特性,提升代入感,改善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转向件、第一转向杆、第二转向杆、第三转向杆和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分设于所述基座的两侧,所述转向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且其转动轴心线沿所述基座的前后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转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基座,另一端由万向铰接件铰接于所述转动轮的轴承的底部;所述第二转向杆的一端由万向铰接件铰接于所述基座,另一端也由万向铰接件铰接于所述转动轮的轴承的后部;所述第三转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向件,另一端由万向铰接件铰接于所述轴承的顶部;所述第一转向杆和所述第三转向杆二者远离所述转动轮的铰接点的转动轴心线均同所述转向件的转动轴心线平行设置;
转动所述转向件时,位于所述转向件转向的一侧的所述转动轮在所述第三转向杆的推动下其顶部和前部朝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偏转,位于所述转向件背离的一侧的所述转动轮在所述第三转向杆的拉动下其顶部和前部朝所述基座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同所述第二轴体垂直;所述第一传动件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件的内腔,所述第一轴体嵌设于所述第一传动件,沿所述第一轴体的周向,所述第一轴体同所述第一传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具有供所述第二轴体穿过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由所述内腔的内壁贯穿至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外壁,且所述调节孔沿所述第一轴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轴体穿过所述调节孔并同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远离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具有用于同转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同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远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具有用于同所述转动轮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呈杆状,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套设有凸块,所述第二传动件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同时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凸块并可拆卸地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径向设置;所述转动轮具有用于同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的轮轴孔,所述轮轴孔的端部还开设有用于同所述凸块配合的凹槽;当所述凸块配合于所述凹槽时,沿所述转动轮的周向,所述凸块同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凹槽的槽壁将所述定位销封堵于所述凸块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当中;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并位于所述凸块的靠近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侧;
其中,沿所述第二轴体的周向,所述第二轴体同所述第二传动件活动连接,和/或,沿所述第二轴体的周向,所述第二轴体同所述第一轴体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外圈还套设并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第一转向杆铰接于所述定位套的底部,所述第二转向杆接于所述定位套的后部,所述第三转向杆铰接于所述定位套的顶部,所述第一转向杆、所述第二转向杆和所述第三转向杆均通过所述定位套间接铰接于所述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呈球状,所述第二传动件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凹面呈球面状,且所述凹面所对应的球体的半径略大于所述第一传动件所对应的球体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贯穿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轴体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轴体穿过的径向通孔以及同所述径向通孔连通的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可拆卸地配合有紧固螺杆,以使所述紧固螺杆将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相对固定;沿所述第二轴体的周向,所述第二轴体同所述第二传动件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机构还包括第一动力传输件和第二动力传输件;
所述第一动力传输件具有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均由所述第一动力传输件同一端壁沿轴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配合槽的靠近所述第二配合槽的槽壁贯通至所述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的轴心线同所述第一动力传输件的转动轴心线重合设置;所述第一动力传输件的另一端同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动力传输件一端设有第一配合子和第二配合子,所述第一配合子同所述第二动力传输件连接,且所述第一配合子的轴心线同所述第二动力传输件的转动轴心线重合设置,所述第二配合子连接于所述第一配合子并沿所述第二动力传输件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动力传输件的另一端同所述转轴连接;
沿所述第一动力传输件的轴向,所述第一配合子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二配合子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子的外壁同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槽壁相抵,和/或,所述第二配合子的外壁同所述第二配合槽的槽壁相抵,以使所述第一配合子或所述第二配合子在所述第一动力传输件的径向上同所述第一动力传输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子和所述第二配合子用于同槽壁相抵的壁面为球面,以使所述第二动力传输件能够沿所述第一传动件绕所述第一轴体摆动的平面进行摆动,和/或,使所述第二动力传输件能够沿所述第一传动件绕所述第二轴体摆动的平面进行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呈圆柱状,所述第一配合子呈球状并同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槽壁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子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配合子,所述第二配合子的远离所述第一配合子的一侧均呈球面状并同所述第二配合槽的槽壁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子具有贯穿其自身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可滑动地容置有安装杆,所述第二配合子具有用于同所述安装杆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的卡合槽;所述安装孔呈圆柱状,所述安装杆也呈圆柱状,所述安装杆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所述第一配合子同所述安装杆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具有沿其厚度方向开设并将其贯穿的配合腔,所述配合腔的内壁为球面壁,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为安装段;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具有用于同所述配合腔相匹配的配合球,所述配合球的半径略小于所述配合腔的内壁所对应的球体的半径,以使所述配合球能够在所述配合腔内沿任意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也为安装段。
CN201821984193.9U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转弯机构 Active CN209241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4193.9U CN209241239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转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4193.9U CN209241239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转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1239U true CN209241239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30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84193.9U Active CN209241239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转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1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6889B2 (en) Support device
CN208595153U (zh) 衬套和遥控器
CN209505343U (zh) 一种新型行走轮系统
CN209241239U (zh) 一种转弯机构
CN106737589A (zh) 机器人及其机器人肩臂转动结构
CN102270010B (zh) 悬挂臂旋转控制装置
JP2007278505A (ja) 遊びなしの等速ジョイント
CN209505458U (zh) 一种新型差速装置
CN107989962B (zh) 一种阻尼装置以及洗衣机
CN106584503A (zh) 机器人头肩转动复用结构
CN209505962U (zh) 一种新式车辆结构
JP3950520B2 (ja) 遠心分離機
CN113280037B (zh) 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
CN109515064A (zh) 一种新型行走轮系统
CN108643712A (zh) 一种执手换向方便的执手门锁
CN210850238U (zh) 一种悬挂装置及机器人
CN209425392U (zh) 动力电池合装托盘
CN108725110B (zh) 一种车尾牵引连接装置
JPH0151689B2 (zh)
CN215257364U (zh) 一种异向异值阻尼装置及电动伸缩机构
CN108791634A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转动连接装置
CN218177769U (zh) 一种万向节滚针限位块结构
CN217548977U (zh) 一种陀螺底座及陀螺
CN205297382U (zh) 万向轴
CN209164411U (zh) 一种能连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轴的联轴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