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26692U -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26692U
CN209226692U CN201822039506.XU CN201822039506U CN209226692U CN 209226692 U CN209226692 U CN 209226692U CN 201822039506 U CN201822039506 U CN 201822039506U CN 209226692 U CN209226692 U CN 209226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ng bag
net bed
bed ontology
biological floating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95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欣
陶燕东
孙昌平
王鲁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ihua Tong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ihua Tong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ihua Tong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ihua Tong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395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26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26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26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涉及环保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网床本体、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端部设置转动滑轮,所述网床本体与所述转动滑轮之间设置有牵拉绳连接,所述网床本体与牵拉绳连接处设置水下浮球,所述转动滑轮上方通过牵拉绳连接有水上浮球,所述网床本体下方设置有生态网兜。可通过调整使得生态浮床固定于待修复水体指定位置,针对特定水体污染物种类的不同,搭配不同的动植物、微生物,形成三个层次的微生态群落结构,从三个方面吸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K元素,有效防止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污染环境修复方法。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很多,单一的治理措施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大多数情况下会采用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的治理方式。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将其同化为自身的组织结构,随着植物的采收将营养盐转移出水体;另外,水生植物的根系具有强大的吸附、沉降有机物的能力以及对藻类的抑制作用。
专利号为CN201520781989.4的专利公开的一种沉水植物网床改进装置,包括种植网床和用于将种植网床固定于水中的柱桩,所述种植网床上设有粘扣带,粘扣带包括带状结构的带体,带体的一端固定设有魔术贴勾面,带体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用于固定并调节长度的魔术贴毛面。虽然采用粘扣带保证了沉水植物的存活,但是采用单一的沉水植物网床修复水体富营养化达不到理想效果,且不方便调节种植网床在水中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针对特定水体污染物种类的不同,搭配不同的动植物、微生物,形成三个层次的微生态群落结构,从三个方面吸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K元素,有效防止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包括网床本体、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端部设置转动滑轮,所述网床本体与所述转动滑轮之间设置有牵拉绳连接,所述网床本体与牵拉绳连接处设置水下浮球,所述转动滑轮上方通过牵拉绳连接有水上浮球,所述网床本体下方设置有生态网兜。转动滑轮及牵拉绳方便网床本体在水中位置的调节,固定支架可将网床本体固定于指定位置。
所述网床本体材质为硬质纤维。对网床本体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
所述生态网兜数量为多个,所述生态网兜采用活性炭纤维编织。一方面活性炭可以起到吸附的作用,净化水质,另一方面网兜表面可以形成生物膜,也起到絮凝净化水质的作用。
所述生态网兜放置砂砾、微生物菌剂、水生动物和植株,按照砂砾、微生物菌剂、水生动物和植株的顺序由下到上依次排列。砂砾起到稳定网兜的作用,防止里面的动植物倾倒,微生物菌剂、水生动物和植株则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所述生态网兜上设置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宽度为2cm。采用松紧带固定可防止对植物造成机械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可针对特定水体污染物种类的不同,合理搭配不同的动植物、微生物,形成三个层次的微生态群落结构,从三个方面吸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K元素。
2.本实用新型中水下浮球、牵拉绳、滑轮、水上浮球共同作用,方便生态浮床根据水体的修复进程随时调整浮床在水中的生态位,有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动植物、微生物都可选用本土物种、有效防止生态系统原有平衡遭到破坏。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动植物、微生物分别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更有利于微型生态系统的构建。
5.本实用新型生态网兜采用活性炭纤维编织,一方面活性炭可以起到吸附的作用,净化水质,另一方面网兜表面可以形成生物膜,也起到絮凝净化水质的作用。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态网兜示意图。
图中:1.网床本体,2.固定支架,3.转动滑轮,4.水上浮球,5.水下浮球,6.牵拉绳,7.生态网兜,8.植株,9.砂砾,10.微生物菌剂,11.松紧带,12.水生动物。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包括网床本体1、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滑轮3,网床本体1与转动滑轮3之间通过牵拉绳6连接,网床本体1的端点与牵拉绳6连接处设置水下浮球5,转动滑轮3上方通过牵拉绳连接有水上浮球4,网床本体1下方设置有生态网兜7,生态网兜7与网床本体1通过编织于网床本体1上连接,生态网兜7内装有砂砾9、微生物菌剂10、水生动物12和植株8,在生态网兜7内顺序由下到上依次排列,将砂砾9、微生物菌剂10、水生动物12和植株8放好后,即可通过松紧带11将植株8茎部固定好,防止植物在水中放置时倾倒。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固定支架2固定于水底,通过水下浮球5、牵拉绳6、转动滑轮3、水上浮球4共同作用,使得生态浮床可以固定于待修复水体指定位置,生态网兜7内采用的动植物、微生物都可选用本土物种、有效防止生态系统原有平衡遭到破坏,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水体的修复进程随时调整浮床在水中的生态位,有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将整个水体的修复。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包括网床本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端部设置转动滑轮,所述网床本体与所述转动滑轮之间设置有牵拉绳连接,所述网床本体与牵拉绳连接处设置水下浮球,所述转动滑轮上方通过牵拉绳连接有水上浮球,所述网床本体下方设置有生态网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床本体材质为硬质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网兜数量为多个,所述生态网兜采用活性炭纤维编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网兜放置砂砾、微生物菌剂、水生动物和植株,按照砂砾、微生物菌剂、水生动物和植株的顺序由下到上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网兜上设置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宽度为2cm。
CN201822039506.XU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 Active CN209226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9506.XU CN209226692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9506.XU CN209226692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26692U true CN209226692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6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9506.XU Active CN209226692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266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9949A (zh) * 2018-12-05 2019-02-12 山东益华通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9949A (zh) * 2018-12-05 2019-02-12 山东益华通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9949A (zh)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
CN204474413U (zh) 多功能立体式生态浮岛
CN102674556A (zh) 一种提供生境的复合生态浮床
CN209024276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
CN104925955A (zh) 一种用于湖泊水体污染修复的生态浮床装置
CN204244906U (zh) 鳗鱼养殖装置
CN208716959U (zh) 一种用于污染河流治理修复的浮岛系统
CN110316830A (zh) 一种生物浮岛及带有生物浮岛的湿地水体修复系统
CN207918530U (zh) 一种可浮动式生态浮岛
CN209226692U (zh)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
CN209522660U (zh) 一种微生物植物复合生态浮岛
CN103288216A (zh) 用于污染水质净化的仿生植物和生态浮床组合装置
CN106430596A (zh) 一种浮力可调式水处理装置及其净水方法
CN207525047U (zh) 一种用于人工浮岛水生植物的保护装置
CN204265532U (zh) 简易型生态浮岛
CN105776560B (zh) 一种水生态修复移动式太阳能浮岛及水生态修复方法
CN107986448A (zh) 一种水域生态的治理方法
CN204733717U (zh) 水生植物种植篮
CN104365514A (zh) 一种鳗鱼工厂化养殖系统
CN204714599U (zh) 一种湿地人工浮岛
CN106830110A (zh) 一种气液混流灭藻装置
CN204244924U (zh) 用于鳗鱼养殖的净化系统
CN207158913U (zh) 一种用于受污染水体修复美化的生态浮岛单体结构
CN206586043U (zh) 一种生态植物种植槽净水装置
CN206476764U (zh) 一种气液混流灭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