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9949A -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9949A
CN109319949A CN201811480985.7A CN201811480985A CN109319949A CN 109319949 A CN109319949 A CN 109319949A CN 201811480985 A CN201811480985 A CN 201811480985A CN 109319949 A CN109319949 A CN 109319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ng bag
ecological
net bed
aquatic animal
bed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09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欣
陶燕东
孙昌平
王鲁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ihua Tong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ihua Tong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ihua Tong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ihua Tong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809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199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19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99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7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characterised by animals and p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主要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包括网床本体、固定支架、转动滑轮、牵拉绳、水下浮球、水上浮球、生态网兜,其特征在于:在网床本体与生态网兜上设置动植物物种、空间、数量配比,水生植物选取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水生动物选取螺狮、河蚌,选取莫西球囊霉菌剂液,所述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菜数量配比为2:1:1,所述水生动物螺狮、河蚌配比为1:1,生态网床采用动植物+微生物在空间数量上的精准搭配,构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高效持久的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质,解决水体富营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污染环境修复方法。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很多,单一的治理措施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大多数情况下会采用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的治理方式。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将其同化为自身的组织结构,随着植物的采收将营养盐转移出水体;另外,水生植物的根系具有强大的吸附、沉降有机物的能力以及对藻类的抑制作用。
专利号为CN201520781989.4的专利公开的一种沉水植物网床改进装置,包括种植网床和用于将种植网床固定于水中的柱桩,所述种植网床上设有粘扣带,粘扣带包括带状结构的带体,带体的一端固定设有魔术贴勾面,带体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用于固定并调节长度的魔术贴毛面。虽然采用粘扣带保证了沉水植物的存活,但是采用单一的沉水植物网床修复水体富营养化达不到理想效果,且不方便调节种植网床在水中的位置。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针对特定水体污染物种类的不同,搭配不同的动植物、微生物,形成三个层次的微生态群落结构,从三个方面吸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K元素,有效防止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包括网床本体、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端部设置转动滑轮,所述网床本体与所述转动滑轮之间设置有牵拉绳连接,所述网床本体与牵拉绳连接处设置水下浮球,所述转动滑轮上方通过牵拉绳连接有水上浮球,所述网床本体下方设置有生态网兜。转动滑轮及牵拉绳方便网床本体在水中位置的调节,固定支架可将网床本体固定于指定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床本体材质为硬质纤维。对网床本体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态网兜数量为多个,所述生态网兜采用活性炭纤维编织。一方面活性炭可以起到吸附的作用,净化水质,另一方面网兜表面可以形成生物膜,也起到絮凝净化水质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态网兜放置砂砾、微生物菌剂、水生动物和植株,按照砂砾、微生物菌剂、水生动物和植株的顺序由下到上依次排列。砂砾起到稳定网兜的作用,防止里面的动植物倾倒,微生物菌剂、水生动物和植株则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态网兜上设置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宽度为2cm。采用松紧带固定可防止对植物造成机械损伤。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的构筑方法,包括网床本体、固定支架、转动滑轮、牵拉绳、水下浮球、水上浮球、生态网兜,其特征在于:在网床本体与生态网兜上设置动植物物种、空间、数量配比,水生植物选取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水生动物选取螺狮、河蚌,选取莫西球囊霉菌剂液,所述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菜数量配比为2:1:1,所述水生动物螺狮、河蚌配比为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可针对特定水体污染物种类的不同,合理搭配不同的动植物、微生物,形成三个层次的微生态群落结构,从三个方面吸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K元素。
水下浮球、牵拉绳、滑轮、水上浮球共同作用,使得生态浮床可以根据水体的修复进程随时调整浮床在水中的生态位,有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
本发明采用的动植物、微生物都可选用本土物种、有效防止生态系统原有平衡遭到破坏。
本发明采用的动植物、微生物分别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更有利于微型生态系统的构建。
本发明生态网兜采用活性炭纤维编织,一方面活性炭可以起到吸附的作用,净化水质,另一方面网兜表面可以形成生物膜,也起到絮凝净化水质的作用。
生态网床采用动植物+微生物在空间数量上的精准搭配,构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高效持久的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质,解决水体富营养的问题。
该方法采用物理修复为辅,生物修复为主的方法,高效,快捷,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生态网兜示意图。
图中:1.网床本体,2.固定支架,3.转动滑轮,4.水上浮球,5.水下浮球,6.牵拉绳,7.生态网兜,8.植株,9.砂砾,10.微生物菌剂,11.松紧带,12.水生动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包括网床本体1、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滑轮3,网床本体1与转动滑轮3之间通过牵拉绳6连接,网床本体1的端点与牵拉绳6连接处设置水下浮球5,转动滑轮3上方通过牵拉绳连接有水上浮球4,网床本体1下方设置有生态网兜7,生态网兜7与网床本体1通过编织于网床本体1上连接,生态网兜7内装有砂砾9、微生物菌剂10、水生动物12和植株8,在生态网兜7内顺序由下到上依次排列,将砂砾9、微生物菌剂10、水生动物12和植株8放好后,即可通过松紧带11将植株8茎部固定好,防止植物在水中放置时倾倒。
在本发明工作时,将固定支架2固定于水底,通过水下浮球5、牵拉绳6、转动滑轮3、水上浮球4共同作用,使得生态浮床可以固定于待修复水体指定位置,生态网兜7内采用的动植物、微生物都可选用本土物种、有效防止生态系统原有平衡遭到破坏,同时本发明可以根据水体的修复进程随时调整浮床在水中的生态位,有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将整个水体的修复。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的构筑方法,包括网床本体1、固定支架2、转动滑轮3、牵拉绳6、水下浮球5、水上浮球4、生态网兜7,其特征在于:在网床本体与生态网兜上设置动植物物种、空间、数量配比,水生植物选取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水生动物选取螺狮、河蚌,选取莫西球囊霉菌剂液,以2017年在潍坊市浞河高新段围隔内实施研究数据。
河道水质初始状态如下表1,根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该河道水质为中度富营养化。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I(chl)=10(2.5+1.0861nchl)
TLI(TP)=10(9.436+1.6241nTP)
TLI(TN)=l0(5.453+1.6941nTN)
TLI(SD)=l0(5.118-1.941nSD)
TLI(CODMn)=10(0.109+2.661InCODMn)
式中:TLI(Σ)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Wj为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TLI(j)为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
表1河道水质初始状态指标
方案一: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菜数量配比:1:1:1,水生动物螺狮、河蚌配比1:1,添加莫西球囊霉菌。
方案二: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菜数量配比:1:2:1,水生动物螺狮、河蚌配比1:1,添加莫西球囊霉菌。
方案三: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菜数量配比:1:1:2,水生动物螺狮、河蚌配比1:1,添加莫西球囊霉菌。
方案四: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菜数量配比:2:1:1,水生动物螺狮、河蚌配比1:1,添加莫西球囊霉菌。
方案五: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菜数量配比:2:2:1,水生动物螺狮、河蚌配比1:1,添加莫西球囊霉菌。
方案六: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菜数量配比:1:2:2,水生动物螺狮、河蚌配比1:1,添加莫西球囊霉菌。
根据以上六种方案,检测河道水体中营养元素的削减率。
表2采用不同方案的削减率
根据以上方案的实施结果表明,方案四: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菜数量配比:2:1:1,水生动物螺狮、河蚌配比1:1,添加莫西球囊霉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降低最大22.19%,对水体的削减效果最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6)

1.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包括网床本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端部设置转动滑轮,所述网床本体与所述转动滑轮之间设置有牵拉绳连接,所述网床本体与牵拉绳连接处设置水下浮球,所述转动滑轮上方通过牵拉绳连接有水上浮球,所述网床本体下方设置有生态网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床本体材质为硬质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网兜数量为多个,所述生态网兜采用活性炭纤维编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网兜放置砂砾、微生物菌剂、水生动物和植株,按照砂砾、微生物菌剂、水生动物和植株的顺序由下到上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网兜上设置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宽度为2cm。
6.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的构筑方法,包括网床本体、固定支架、转动滑轮、牵拉绳、水下浮球、水上浮球、生态网兜,其特征在于:在网床本体与生态网兜上设置动植物物种、空间、数量配比,水生植物选取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水生动物选取螺狮、河蚌,选取莫西球囊霉菌剂液,所述苦草、伊乐藻、龙须眼子菜数量配比为2:1:1,所述水生动物螺狮、河蚌配比为1:1。
CN201811480985.7A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 Pending CN1093199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0985.7A CN109319949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0985.7A CN109319949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9949A true CN109319949A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56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0985.7A Pending CN109319949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1994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2189A (zh) * 2021-04-02 2021-07-06 西安航空学院 铅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13371845A (zh) * 2021-07-23 2021-09-10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态湖泊沉水植物的种植方法
CN114179985A (zh) * 2022-01-06 2022-03-15 江南大学 一种经编间隔织物基水上浮床
CN114751523A (zh) * 2022-04-02 2022-07-15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体富营养状态指数立体调控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29710U (zh) * 2012-09-25 2013-03-27 浙江桃花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沉水植物种植床
CN203295263U (zh) * 2013-06-21 2013-11-20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沉水位置可调的滚轮式沉床
CN206089207U (zh) * 2016-09-27 2017-04-12 湖北师范大学 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高效浮床装置
CN206879540U (zh) * 2017-04-28 2018-01-16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沉浮式沉水植物种植装置
CN209226692U (zh) * 2018-12-05 2019-08-09 山东益华通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29710U (zh) * 2012-09-25 2013-03-27 浙江桃花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沉水植物种植床
CN203295263U (zh) * 2013-06-21 2013-11-20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沉水位置可调的滚轮式沉床
CN206089207U (zh) * 2016-09-27 2017-04-12 湖北师范大学 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高效浮床装置
CN206879540U (zh) * 2017-04-28 2018-01-16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沉浮式沉水植物种植装置
CN209226692U (zh) * 2018-12-05 2019-08-09 山东益华通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2189A (zh) * 2021-04-02 2021-07-06 西安航空学院 铅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13371845A (zh) * 2021-07-23 2021-09-10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态湖泊沉水植物的种植方法
CN114179985A (zh) * 2022-01-06 2022-03-15 江南大学 一种经编间隔织物基水上浮床
CN114751523A (zh) * 2022-04-02 2022-07-15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体富营养状态指数立体调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9949A (zh)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及其构筑方法
CN102020355B (zh) 一种增强型复合生态浮岛
CN205061667U (zh) 微曝气水质净化装置
CN204400695U (zh) 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204474413U (zh) 多功能立体式生态浮岛
CN203498166U (zh) 一种沉水植物网箱
CN209024276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
CN109179669A (zh) 一种设置有微生物框架层的复合生态浮床
CN101190813A (zh) 用于护岸与水质净化的软体植物浮床
CN205710093U (zh) 生物浮岛污水净化一体化景观装置
CN209226692U (zh) 一种可调式生态浮床
CN208667251U (zh) 自浮式生态景观浮床
CN210795933U (zh) 一种多功能人工生态浮岛
CN102653425B (zh) 生态袋砖及利用生态袋砖构建水位变动区人工湿地的方法
CN110204137B (zh) 海水生态养殖模式下养殖尾水处理池及净水器
CN204265532U (zh) 简易型生态浮岛
CN204714599U (zh) 一种湿地人工浮岛
CN205023947U (zh) 一种生态浮床
CN203105190U (zh) 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种植装置
CN203048674U (zh) 一种立体组合生态浮床
CN107873322A (zh) 一种生态浮床
CN205313196U (zh) 一种多功能浮水式水处理设备
CN207158915U (zh) 一种有效处理有机污染物的人工生态岛
CN109354199A (zh) 用于热带沿海富营养化咸水湖的螺旋藻污水净化装置
CN205874023U (zh) 一种级联式鱼植共生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