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2878U - 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2878U
CN209212878U CN201822106252.9U CN201822106252U CN209212878U CN 209212878 U CN209212878 U CN 209212878U CN 201822106252 U CN201822106252 U CN 201822106252U CN 209212878 U CN209212878 U CN 209212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ss
stress layer
buffer
buffer ba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062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川
章江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nshiteng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nshiteng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nshiteng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nshiteng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062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2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2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28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包括受力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受力组件包括第一受力层、第二受力层、受力腿和第三受力层,所述第二受力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受力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受力层贴合于所述第一受力层,所述滑动块带动所述第一缓冲杆和所述第二缓冲杆的两端分别向两侧滑动,所述第一缓冲杆和所述第二缓冲杆的左右开口变小,利用两个所述缓冲弹簧得到了一定的缓冲,再通过两个所述复位弹簧使所述第一缓冲杆和所述第二缓冲杆左右两侧开口张开,从而使所述第二受力层的容腔得到还原,进一步增加了缓冲的力度,通过将所述支撑框架嵌入在所述受力腿中,增加了所述第三受力层与所述第二受力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缓冲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
背景技术
缓冲垫为一种实施在冲击物与被冲击物之间,用以分散并缓和冲击物与被冲击物之间的冲击力,在日常生活中,缓冲垫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减少了大量的麻烦。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缓冲垫多数均是几个缓冲层相互贴合,用增加缓冲垫厚度来增加缓冲的力度,这种缓冲垫不仅连接强度不够,其缓冲的力度也并不是很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旨在解决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缓冲垫多数均是几个缓冲层相互贴合,用增加缓冲垫厚度来增加缓冲的力度,这种缓冲垫不仅连接强度不够,其缓冲的力度也并不是很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包括受力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受力组件包括第一受力层、第二受力层、受力腿和第三受力层,所述第二受力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受力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受力层贴合于所述第一受力层,所述受力腿设置在所述第二受力层的下表面,所述受力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受力层,所述第三受力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受力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受力层贴合于所述第二受力层,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杆、第二缓冲杆、转动轴、复位弹簧、滑动块、滑道和缓冲弹簧,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杆和所述第二缓冲杆的中间,所述第一缓冲杆与所述第二缓冲杆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杆与所述第二缓冲杆之间,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转动轴外表壁,所述滑动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杆的一端,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缓冲杆,所述滑动块的一半设置在所述滑道的内部,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道,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所述滑动块的外表面,所述缓冲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块,所述滑道远离所述缓冲弹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受力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受力层的内部开设有容腔,所述容腔为矩形容腔。
优选的,所述受力腿的形状是U型,且所述受力腿的另一端贴合于所述第三受力层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受力组件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受力腿的U型凹槽中,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受力层。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复位弹簧互相嵌入且开口相反。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缓冲弹簧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杆与所述第二缓冲杆的左右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滑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纵向切面是工字型,且所述第一缓冲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杆的两端同样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滑动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受力层、所述第二受力层、所述受力腿、所述第三受力层和所述支撑框架均为软质材料设置,且所述第一受力层、所述第二受力层、所述受力腿、所述第三受力层和所述支撑框架之间的相接面均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通过设置所述缓冲组件,方便使整个所述受力组件及时得到缓冲,当所述第二受力层受到冲击时,根据所述受力腿的向上缓冲力,使所述第二受力层被向中间挤压,所述滑动块带动所述第一缓冲杆和所述第二缓冲杆的两端分别向两侧滑动,所述第一缓冲杆和所述第二缓冲杆的左右开口变小,利用两个所述缓冲弹簧得到了一定的缓冲,再通过两个所述复位弹簧使所述第一缓冲杆和所述第二缓冲杆左右两侧开口张开,从而使所述第二受力层的容腔得到还原,进一步增加了缓冲的力度,通过将所述支撑框架嵌入在所述受力腿中,增加了所述第三受力层与所述第二受力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复位弹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受力组件、11-第一受力层、12-第二受力层、13-受力腿、14-第三受力层、15-支撑框架、2-缓冲组件、21-第一缓冲杆、22-第二缓冲杆、23-转动轴、24-复位弹簧、25-滑动块、26-滑道、27-限位块、28-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包括受力组件1和缓冲组件2,受力组件1包括第一受力层11、第二受力层12、受力腿13和第三受力层14,第二受力层12设置在第一受力层11的下表面,第二受力层12贴合于第一受力层11,受力腿13设置在第二受力层12的下表面,受力腿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受力层12,第三受力层14设置在第二受力层12的下表面,第三受力层14贴合于第二受力层12,缓冲组件2包括第一缓冲杆21、第二缓冲杆22、转动轴23、复位弹簧24、滑动块25、滑道26和缓冲弹簧28,转动轴23设置在第一缓冲杆21和第二缓冲杆22的中间,第一缓冲杆21与第二缓冲杆22均转动连接于转动轴23,复位弹簧24设置在第一缓冲杆21与第二缓冲杆22之间,复位弹簧24套设在转动轴23外表壁,滑动块25设置在第一缓冲杆21的一端,滑动块25固定连接于第一缓冲杆21,滑动块25的一半设置在滑道26的内部,滑动块25滑动连接于滑道26,缓冲弹簧28设置在滑动块25的外表面,缓冲弹簧28固定连接于滑动块25,滑道26远离缓冲弹簧2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于第二受力层1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滑动块25和滑道26,方便第一缓冲杆21和第二缓冲杆22的转动,在第二受力层12上下表面受到冲击时,第一缓冲杆21和第二缓冲杆22会根据转动轴23同时转动,第一缓冲杆21和第二缓冲杆22的整体长度增加,利用滑动块25在滑道26中滑动,可以使第一缓冲杆21和第二缓冲杆22的两端左右移动,利用两个缓冲弹簧28,方便减少冲击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受力层11,方便接收上侧的冲击力,冲击物会直接冲击在第一受力层11的上表面,而第一受力层11会将冲击力传给第二受力层12,根据受力腿13向上冲击,使第三受力层14会对第二受力层12产生冲击,从而使第二受力层12被向中间冲击,通过设置支撑框架15,增加了增高受力组件1的缓冲力度,支撑框架15增加了受力腿13与第三受力层14的接触面,从而使第二受力层12与第三受力层14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了整个受力组件1的牢固度,通过设置缓冲组件2,方便进一步增加整个受力组件1的缓冲力度,当第二受力层12受到冲击力时,第一缓冲杆21与第二缓冲杆22的左右两侧开口变小,利用两个缓冲弹簧28增加了第二受力层12的缓冲度,在通过复位弹簧24使第一缓冲杆21与第二缓冲杆22左右两端的开口张开,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第二受力层12的缓冲力度,同时使第二受力层12能得到还原。
进一步的,第二受力层12的内部开设有容腔,容腔为矩形容腔。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矩形容腔,方便容纳整个缓冲组件2,在第二受力层12受到冲击时,整个缓冲组件2便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增加了第二受力层12的缓冲力度。
进一步的,受力腿13的形状是U型,且受力腿13的另一端贴合于第三受力层14的下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受力腿13,方便固定第三受力层14,通过受力腿13的另一端,增加了第二受力层12与第三受力层14的接触面,从而使得冲击力得到均分。
进一步的,受力组件1还包括支撑框架15,支撑框架15设置在受力腿13的U型凹槽中,支撑框架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第三受力层1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支撑框架15,增加了受力腿13的受力度,支撑框架15与第三受力层14固定连接,从而增强了第三受力层14与第二受力层12的连接度。
进一步的,复位弹簧24的数量是两个,两个复位弹簧24互相嵌入且开口相反。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两个复位弹簧24互相嵌入且开口相反,方便第一缓冲杆21和第二缓冲杆22的转动,当第二受力层12受到冲击时,利用第一缓冲杆21和第二缓冲杆22左右两侧开口变小,利用两个复位弹簧24,可以使第一缓冲杆21和第二缓冲杆22左右两侧开口张开,从而增加了第二受力层12的缓冲力度。
进一步的,缓冲弹簧28的数量是两个,两个缓冲弹簧28对称设置在第一缓冲杆21与第二缓冲杆22的左右开口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缓冲杆21与第二缓冲杆22的左右两侧开口变小时,利用两个缓冲弹簧28,使第一缓冲杆21与第二缓冲杆22的左右两端产生弹力,从而增强了缓冲力度。
进一步的,缓冲组件2还包括限位块27,滑道2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块27。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块25在滑道26中滑动时,利用各个限位块27限制了滑动块25的滑动范围,从而保证滑动块25不会脱离滑动。
进一步的,滑动块25的纵向切面是工字型,且第一缓冲杆21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杆22的两端同样分别设置有一个滑动块25。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块25的两半分别位于滑道26的内部和外部,当第二受力层12受到冲击时,第一缓冲杆21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杆22的两端的滑动块25开始滑动,方便两个缓冲弹簧28产生弹力,增加第二受力层12的缓冲力度。
进一步的,第一受力层11、第二受力层12、受力腿13、第三受力层14和支撑框架15均为软质材料设置,且第一受力层11、第二受力层12、受力腿13、第三受力层14和支撑框架15之间的相接面均紧密贴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整个受力组件1受到冲击力时,利用第一受力层11、第二受力层12、受力腿13、第三受力层14和支撑框架15,可以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根据第一受力层11、第二受力层12、受力腿13、第三受力层14和支撑框架15之间的紧密贴合,增加了本结构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力组件(1)和缓冲组件(2),所述受力组件(1)包括第一受力层(11)、第二受力层(12)、受力腿(13)和第三受力层(14),所述第二受力层(12)设置在所述第一受力层(1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受力层(12)贴合于所述第一受力层(11),所述受力腿(13)设置在所述第二受力层(12)的下表面,所述受力腿(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受力层(12),所述第三受力层(14)设置在所述第二受力层(12)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受力层(14)贴合于所述第二受力层(12),
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第一缓冲杆(21)、第二缓冲杆(22)、转动轴(23)、复位弹簧(24)、滑动块(25)、滑道(26)和缓冲弹簧(28),所述转动轴(23)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杆(21)和所述第二缓冲杆(22)的中间,所述第一缓冲杆(21)与所述第二缓冲杆(22)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23),所述复位弹簧(24)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杆(21)与所述第二缓冲杆(22)之间,所述复位弹簧(24)套设在所述转动轴(23)外表壁,所述滑动块(25)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杆(21)的一端,所述滑动块(25)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缓冲杆(21),所述滑动块(25)的一半设置在所述滑道(26)的内部,所述滑动块(25)滑动连接于所述滑道(26),所述缓冲弹簧(28)设置在所述滑动块(25)的外表面,所述缓冲弹簧(28)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块(25),所述滑道(26)远离所述缓冲弹簧(2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受力层(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受力层(12)的内部开设有容腔,所述容腔为矩形容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腿(13)的形状是U型,且所述受力腿(13)的另一端贴合于所述第三受力层(14)的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组件(1)还包括支撑框架(15),所述支撑框架(15)设置在所述受力腿(13)的U型凹槽中,所述支撑框架(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受力层(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24)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复位弹簧(24)互相嵌入且开口相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28)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缓冲弹簧(28)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杆(21)与所述第二缓冲杆(22)的左右开口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还包括限位块(27),所述滑道(2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限位块(2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25)的纵向切面是工字型,且所述第一缓冲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杆(22)的两端同样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滑动块(25)。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层(11)、所述第二受力层(12)、所述受力腿(13)、所述第三受力层(14)和所述支撑框架(15)均为软质材料设置,且所述第一受力层(11)、所述第二受力层(12)、所述受力腿(13)、所述第三受力层(14)和所述支撑框架(15)之间的相接面均紧密贴合。
CN201822106252.9U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12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06252.9U CN209212878U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06252.9U CN209212878U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2878U true CN209212878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64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0625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12878U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2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9401A (zh) 一种省力防撞击推拉窗
CN209212878U (zh) 一种高强度缓冲垫结构
CN109043763B (zh) 一种具有散热作用的运动臂包
CN204032814U (zh) 一种大行程可调角度铰链
CN206678932U (zh) 一种杠杆辅助缓冲型汽车保险杠
CN210978443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传动齿轮
CN207341510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宿舍床
CN206010986U (zh) 一种可伸缩调节的橡胶锤
CN209695777U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按摩治疗仪
CN216933967U (zh) 一种可调节式按摩椅靠垫
CN206341270U (zh) 一种智能防摔手机壳
CN210311431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陶瓷果篮
CN206390630U (zh) 一种多重摇摆座椅
CN109222292A (zh) 一种可穿戴式翅膀可动机械结构
CN209809505U (zh) 一种玩具玩偶
CN20837241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和折叠功能的体育篮球架
CN210504628U (zh) 一种新型流水线用摆臂式阻挡器
CN208531847U (zh) 一种服装布料的碾平装置
CN208202928U (zh) 一种二段力快拆阻尼安装结构的铰链
CN210991653U (zh) 一种颈部按摩装置
CN213285636U (zh) 一种具有防止鸡蛋破裂的鸡蛋杯
CN212642503U (zh)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人防门
CN207859839U (zh) 防止表面磨损的工艺品固紧装置
CN205467468U (zh) 果蔬面膜机
CN210601164U (zh) 一种抗摔型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