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3745U - 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03745U
CN209203745U CN201820874740.1U CN201820874740U CN209203745U CN 209203745 U CN209203745 U CN 209203745U CN 201820874740 U CN201820874740 U CN 201820874740U CN 209203745 U CN209203745 U CN 209203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edical
adhesive tape
dressing patch
quan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747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相洪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t Biotechnology (Shando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8747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03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03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03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包括胶带层、芯片层和保护膜层,所述胶带层、所述芯片层和所述保护膜层自上而下依次贴合;所述芯片层上端设置在所述胶带层下板面上的嵌合槽内,所述芯片层的下板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深度为0.2~0.5mm;所述胶带层包括载体和高分子油胶层,所述高分子油胶层设置在所述载体的下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伤口粘连性差且加工工艺简单,采用藻酸盐纤维制成的自粘性医用敷料贴,与伤口接触的材料可与伤口相溶,杜绝了伤口粘连的问题;并将产品工艺简单化,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对其产品再采用量子技术处理,从而又大大提升了伤口愈合的时间,提升了抑菌消炎之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用敷料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取代了100年多历史的医用纱布,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形形色色的敷料贴。
中国专利CN93232895.4公开了一种医用多层伤口贴,包含不粘纱布层、药料层、保护层以及内、外包装件等。
中国专利201020686238.1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创伤贴;其由一个里层和两个外层共三层组成,里层是吸湿里料防黏层,两个外层是无纺布交代层和保护膜层。
现有技术的这些产品虽然已经很先进,但存在诸多缺陷:一是不能与伤口相溶,防粘技术处理不好,会与伤口粘连,一旦粘连,会造成伤口二次创伤;二是加工工艺复杂,产品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与伤口粘连性差且加工工艺简单的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采用藻酸盐纤维制成的自粘性医用敷料贴,与伤口接触的材料可与伤口相溶,杜绝了伤口粘连的问题;并将产品工艺简单化,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对其产品再采用量子技术处理,从而又大大提升了伤口愈合的时间,提升了抑菌消炎之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包括胶带层、芯片层和保护膜层,所述胶带层、所述芯片层和所述保护膜层自上而下依次贴合;所述芯片层上端设置在所述胶带层下板面上的嵌合槽内,所述芯片层的下板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深度为0.2~0.5mm;所述胶带层包括载体和高分子油胶层,所述高分子油胶层设置在所述载体的下表面上。
上述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所述载体为医用纳米级聚氨酯膜或者医用纳米级聚乙烯膜。
上述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所述医用纳米级聚氨酯膜或者医用纳米级聚乙烯膜的厚度为10-500nm。
上述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所述芯片层为藻酸盐纤维布层。
上述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所述藻酸盐纤维布层的厚度为2-6mm。
上述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所述藻酸盐纤维布层的厚度为3-4mm。
上述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所述保护膜层为医用聚氨酯膜、医用聚乙烯膜和格拉辛硅膜中的一种。
上述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所述保护膜层包括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膜层的左端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易撕线。
上述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所述保护膜层与所述胶带层大小形状相同;所述芯片层边缘到所述胶带层边缘的距离大于0.5cm。
本实用新型采用藻酸盐纤维制成的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性医用敷料贴,与伤口接触的材料可与伤口相溶,杜绝了伤口粘连的问题;并将产品工艺简单化,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安全无毒性:藻酸盐纤维是在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碳水化合物,为一种纯天然高分子材料,无任何毒性,对人体无害,可安全使用。
2、高吸湿性:藻酸盐纤维可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的11倍液体。
3、止血性:藻酸盐纤维接触伤口渗液释放Ca2+,能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加速血凝过程。
4、成胶性:吸收伤口渗出液,与渗液发生Na+/Ca2+离子交换,在创口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网状凝胶。为伤口营造一个利于组织生长的微环境(微酸、无氧或低氧、适度湿润),适合伤口愈合。
5、促进伤口愈合:微酸、无氧或低氧、适度湿润的伤口环境促进生长因子释放,刺激细胞增殖,提高表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和细胞移动,促进伤口愈合。
6、抑菌性:密封性好,使伤口与外界细菌隔绝;有害细菌被固定在纤维内部,有效抑制了有害细菌繁殖且减少细菌与创面接触的机会;湿润、微酸的环境有利于中性粒细胞发挥作用,增强局部杀菌能力,降低感染发生率。
7、减少局部疼痛:表面形成的水凝胶体有效保护神经末稍,避免外界刺激;不易与伤口粘连,易移除,减少伤口疼痛。
8、减少疤痕形成:由于对创面无刺激,无损伤,所以疤痕形成少。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0-胶带层,11-载体,12-高分子油胶层,13-嵌合槽;20-芯片层,21-凹槽;30-保护膜层,31-第一膜层,32-第二膜层,33-易撕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包括胶带层10、芯片层20和保护膜层30,所述胶带层10、所述芯片层20和所述保护膜层30自上而下依次贴合;所述芯片层20上端设置在所述胶带层10下板面上的嵌合槽13内,所述嵌合槽13深100nm,所述芯片层20的下板面上设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深度为0.2mm;所述胶带层10包括载体11和高分子油胶层12,所述高分子油胶层12设置在所述载体11的下表面上。其中在所述芯片层20的下板面上设置所述凹槽21,有利于所述芯片层20对伤口组织液的吸收。现有的敷料贴中芯片层20下板面通常为平面,芯片层20挤压伤口,伤口处的组织液直接进入芯片层20内,无法对伤口处的新生肉芽形成保护,而且由于直接的挤压,芯片层20内的空腔缩小,进而导致芯片层20容量减小,对溶液吸收的能力降低,而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芯片层20的下板面设有所述凹槽21,所述凹槽21不仅可以形成一个溶液容纳腔,而且还可以改变所述芯片层20整体受力状况,可以使位于所述凹槽21正上方的所述芯片层20结构较为松弛,其内部空腔结构变化不大,保证了所述芯片层20具有较大容量,保证了其对溶液的吸收能力。
其中,所述载体11为医用纳米级聚氨酯膜,所述芯片层20为藻酸盐纤维布层,所述保护膜层30为医用聚氨酯膜。所述医用纳米级聚氨酯膜或者医用纳米级聚乙烯膜的厚度为300nm,所述藻酸盐纤维布层的厚度为3m,述保护膜层30与所述胶带层10大小形状相同;所述芯片层20边缘到所述胶带层10边缘的距离为0.6m。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层30包括第一膜层31和第二膜层32,所述第一膜层3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膜层32的左端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易撕线33,所述易撕线33的设置便于所述第一膜层31和所述第二膜层32之间的分离,更有利于所述保护膜层30从所述芯片层20和所述胶带层10上剥离。
制备本实用新型时,现在所述胶带层10下板面上采用热压印的方法开设出所述嵌合槽13,然后在所述胶带层10下板面上喷涂上所述高分子油胶层12,然后将所述芯片层20设置在所述嵌合槽13内,再接着将所述保护膜层30覆盖在所述芯片层20上并与所述高分子油胶层12粘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所述保护膜层30移去,然后将所述芯片层20对准伤口,然后将所述胶带层10与伤口周围的皮肤粘接即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带层(10)、芯片层(20)和保护膜层(30),所述胶带层(10)、所述芯片层(20)和所述保护膜层(30)自上而下依次贴合;所述芯片层(20)上端设置在所述胶带层(10)下板面上的嵌合槽(13)内,所述芯片层(20)的下板面上设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深度为0.2~0.5mm;所述胶带层(10)包括载体(11)和高分子油胶层(12),所述高分子油胶层(12)设置在所述载体(11)的下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1)为医用纳米级聚氨酯膜或者医用纳米级聚乙烯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纳米级聚氨酯膜或者医用纳米级聚乙烯膜的厚度为10-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层(20)为藻酸盐纤维布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藻酸盐纤维布层的厚度为2-6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藻酸盐纤维布层的厚度为3-4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30)为医用聚氨酯膜、医用聚乙烯膜和格拉辛硅膜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30)包括第一膜层(31)和第二膜层(32),所述第一膜层(3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膜层(32)的左端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易撕线(33)。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30)与所述胶带层(10)大小形状相同;所述芯片层(20)边缘到所述胶带层(10)边缘的距离大于0.5cm。
CN201820874740.1U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 Active CN209203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4740.1U CN209203745U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4740.1U CN209203745U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03745U true CN209203745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51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74740.1U Active CN209203745U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037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7791A (zh) * 2020-05-25 2020-08-21 平措绕吉 一种量子穿透理疗的免疫贴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7791A (zh) * 2020-05-25 2020-08-21 平措绕吉 一种量子穿透理疗的免疫贴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9755B (zh) 一种多层复合功能性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US20180236123A1 (en) Hemostatic Composition and Hemostatic Device (Variants)
BR102012004427A2 (pt) Adhesive bandage
CN107469131A (zh) 一种海藻酸钙生物复合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650A (zh) 一种伤口再生修复绷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31121A (zh) 一种含有介孔二氧化硅的纤维素和壳聚糖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50817A (zh) 一种细菌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海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4655268U (zh) 一种藻酸盐医用敷料
CN204931986U (zh) 一种高吸湿性防粘医用敷料
CN202699681U (zh) 一种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钙复合生物敷料
CN103861144A (zh) 促进伤口愈合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9203745U (zh) 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
CN105288698A (zh) 一种海藻酸钙复合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77851B (zh) 一种高吸液纳米银抗菌保湿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4158771U (zh) 一种细菌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海绵敷料
CN111557790A (zh) 一种抗菌消毒纳米纤维医用敷料
CN204542566U (zh) 负压吸附医用敷料
CN205287034U (zh) 一种功能性医用敷料
CN207950004U (zh) 医用透气强吸水性多功能敷贴
CN105343923A (zh) 一种医用敷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45648B (zh) 一种消炎抑菌的水胶体油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3232A (zh) 复合型多孔轻质强吸水性医用吸水垫
CN204839932U (zh) 一种疤痕敷料
CN114305869A (zh) 一种可具有杀菌滋养效果的医用辅料
CN104001220B (zh) 一种皮肤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9

Address after: 252004 Zhongtong Steel Structure, No. 176, Dongchangfu District,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ovat Biotechnology (Shan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17-1, Linxiyuan District 8, Baish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Xiang Hongch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