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3629U - 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03629U
CN209203629U CN201721270945.0U CN201721270945U CN209203629U CN 209203629 U CN209203629 U CN 209203629U CN 201721270945 U CN201721270945 U CN 201721270945U CN 209203629 U CN209203629 U CN 209203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tching structure
slot
elongated cavity
stretching
limit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09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佳扬
张子蜀
赵盼
王克峰
杨平
张久文
苗延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P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P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P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P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709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03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03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036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包括:第一拉伸结构、第二拉伸结构以及拉伸腔;所述第一拉伸结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拉伸结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拉伸结构、所述第二拉伸结构的另一端分别内置于所述拉伸腔的两端,且可从所述拉伸腔内向外拉伸;所述拉伸腔的内部设置抽拉式轨道,所述第一拉伸结构和第二拉伸结构置于所述拉伸腔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齿,所述轨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齿相匹配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齿与拉伸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限位结构与拉伸方向的夹角不大于90度,所述第一拉伸结构和第二拉伸结构的两侧开设通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人工肋骨的伸缩所导致周边组织受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背景技术
人体的肋骨缺损会造成呼吸不正常,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要对缺损的胸肋骨进行更换或者修复。
现有技术中的人造肋骨仅能满足患者当前的体型,无法根据患者的体型而改变尺寸,即便实现了肋骨的伸缩,也会产生因肋骨伸缩而导致周边组织受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包括:
第一拉伸结构、第二拉伸结构以及拉伸腔;
所述第一拉伸结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拉伸结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拉伸结构、所述第二拉伸结构的另一端分别内置于所述拉伸腔的两端,且可从所述拉伸腔内分别向外拉伸;
所述拉伸腔的内部设置抽拉式轨道,所述第一拉伸结构和第二拉伸结构置于所述拉伸腔内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齿,所述轨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齿相匹配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齿的斜面与拉伸方向的夹角大于 90度,所述第一拉伸结构和第二拉伸结构的中部对应所述限位齿的位置开设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伸结构和第二拉伸结构位于拉伸方向的第一个限位齿对应的通槽前端设置第一限位块,所述拉伸腔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匹配的第二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宽度小于所述通槽的宽度,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两侧设置第一侧边通槽和第二侧边通槽,所述第一侧边通槽、所述第二侧边通槽以及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总宽度与所述通槽相等,所述第一侧边通槽和所述第二侧边通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长度,所述第一侧边通槽和所述第二侧边通槽的顶端设置圆孔,所述第一侧边通槽和所述第二侧边通槽内注入peek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齿为直角三角形齿牙,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轨道上凸起的双倒牙或者嵌于所述轨道内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齿的高度沿拉伸方向依次递减,且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一拉伸结构、第二拉伸结构边沿的距离沿所述拉伸方向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拉伸腔与所述第一拉伸结构、所述第二拉伸结构的衔接处设置封闭环,所述封闭环一端与所述拉伸腔卡接,另一端设置加固环。
本实用新型第一拉伸结构和第二拉伸结构置于所述拉伸腔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齿,所述轨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齿相匹配的限位结构,解决了人工肋骨拉伸过程导致周边组织受损的问题,防止了人工肋骨的反向运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封闭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4为图2中A处另一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处左侧封闭环与拉伸腔衔接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人工肋骨,可以包括:
第一拉伸结构1、第二拉伸结构2以及拉伸腔3;
所述第一拉伸结构1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拉伸结构2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拉伸结构1、所述第二拉伸结构2的另一端分别内置于所述拉伸腔3的两端,且可从所述拉伸腔3内分别向外拉伸;
所述拉伸腔3的内部设置抽拉式轨道,所述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2置于所述拉伸腔3内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齿5,所述轨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齿5相匹配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齿5的斜面与拉伸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2的中部对应所述限位齿5的位置开设通槽13。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人工肋骨包括三部分:第一拉伸结构1、第二拉伸结构2以及拉伸腔3,该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2的一端分别内置于所述拉伸腔3的两端,且可从所述拉伸腔3内向外拉伸。该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2的另一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当本实施例人工肋骨横向放置于胸腔内时,该第一连接端可以连接椎骨,则第二连接端连接胸骨。或者,第一连接端连接胸骨,则第二连接端连接椎骨。对此不加以限定。当本实施例人工肋骨纵向放置于胸腔内时,该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可以连接上下方向的其他肋骨。限位齿5的斜面与拉伸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减小了第一拉伸结构1或第二拉伸结构2向外拉出时与轨道两侧的限位结构之间的相对阻力。
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一拉伸结构2可以为同一水平面上,为了缩短拉伸腔3的长度,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2也可以处于拉伸腔3内的上下两层。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2位于拉伸方向的第一个限位齿对应的通槽13前端设置第一限位块9,所述拉伸腔3两端设置与所述第一限位块9匹配的第二限位块12。
具体而言,当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2受外力作用下向外拉伸至限位齿前端时,为防止该限位齿伸出拉伸腔3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在拉伸结构通槽13的前端设置第一限位块9,拉伸腔3两端设置的第二限位块12。该第二限位块12与第一限位块9相匹配,阻挡拉伸结构继续向外拉伸。第一限位块9可以设置于拉伸结构的顶部,也可以设置于拉伸结构的底部,也可在顶部和底部同时设置。第二限位块12依据第一限位块9设置的位置设置于拉伸腔3的顶部、底部或者顶部和底部同时设置。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限位块9的宽度小于所述通槽13的宽度,所述限位块9的两侧设置第一侧边通槽7和第二侧边通槽9,所述第一侧边通槽7、所述第二侧边通槽8以及所述第一限位块9的总宽度与所述通槽13相等,所述第一侧边通槽7和所述第二侧边通槽8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块9的长度,所述第一侧边通槽7和所述第二侧边通槽8的顶端设置圆孔18,所述第一侧边通槽7和所述第二侧边通槽8内注入peek材料。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限位块与其两侧的第一侧边通槽7和第二侧边通槽8的总宽与通槽13的宽度相等。由于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2向外拉伸运动时通槽13受到限位齿5向内的应力。第一侧边通槽7和所述第二侧边通槽8的顶端的圆孔18分散了通槽13端部的应力。防止第一拉伸结构 1和第二拉伸结构2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劈裂。第一侧边通槽7和所述第二侧边通槽8内注入peek材料,由于PEEK材料具有弹性,从而缓冲了第一限位块9与第二限位块12的冲力。防止了因人工肋骨损坏而造成人体组织的二次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齿5的高度沿拉伸方向依次递减,且所述通槽13与所述第一拉伸结构1、第二拉伸结构2边沿的距离沿所述拉伸方向减小。
具体而言,随着人体的生长,骨骼的硬度随之增加。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2向外拉伸应力也逐渐变大。因此,限位齿5的高度沿拉伸方向依次递减。也即最内端的限位齿高度最大。对应限位齿的高度增加,限位齿对拉伸结构的应力也增加,因此通槽13与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 2边沿的距离沿所述拉伸方向减小。该高度和距离的变化进一步与人体生产过程相适应,延长了人工肋骨的使用寿命。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齿5为直角三角形齿牙,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轨道上凸起的双倒牙6或者嵌于所述轨道内的卡槽10。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人工肋骨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2通过拉伸腔3内部设置的抽拉式轨道完成双向拉伸。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2置于该拉伸腔3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齿5,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齿5 为三角形齿牙,所述限位结构为与所述限位齿5反向的双倒牙6;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齿5为三角形齿牙,所述限位结构也可以为与所述限位齿5反向的卡槽10。限位齿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当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 2从该拉伸腔3内部向外拉伸时,通过第一拉伸结构1和第二拉伸结构2内部设置的通槽13,限位齿5向内发生形变,向外运动至限位结构位置处后,该限位结构防止反向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拉伸腔3与所述第一拉伸结构1、所述第二拉伸结构2的衔接处设置封闭环11,所述封闭环11一端与所述拉伸腔卡接,另一端设置加固环。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拉伸腔3与第一拉伸结构1、第二拉伸结构2的连接处设置封闭环11,该封闭环11可以防止组织长入拉伸腔内。导致第一拉伸结构1与第二拉伸结构2无法向外拉伸。该封闭环11与拉伸腔3卡接的一端可以为环形结构,也可以为锯齿形结构,其中封闭环11 上设置有锯齿15,拉伸腔3上设置有与锯齿形状相吻合的卡槽16。另一端设置加固环14,进一步加固了该封闭环11与拉伸结构之间的密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拉伸结构、第二拉伸结构以及拉伸腔;
所述第一拉伸结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拉伸结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拉伸结构、所述第二拉伸结构的另一端分别内置于所述拉伸腔的两端,且可从所述拉伸腔内分别向外拉伸;
所述拉伸腔的内部设置抽拉式轨道,所述第一拉伸结构和第二拉伸结构置于所述拉伸腔内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齿,所述轨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齿相匹配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齿的斜面与拉伸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第一拉伸结构和第二拉伸结构的中部对应所述限位齿的位置开设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的人工肋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结构和第二拉伸结构位于拉伸方向的第一个限位齿对应的通槽前端设置第一限位块,所述拉伸腔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匹配的第二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拉伸的人工肋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宽度小于所述通槽的宽度,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两侧设置第一侧边通槽和第二侧边通槽,所述第一侧边通槽、所述第二侧边通槽以及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总宽度与所述通槽相等,所述第一侧边通槽和所述第二侧边通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长度,所述第一侧边通槽和所述第二侧边通槽的顶端设置圆孔,所述第一侧边通槽和所述第二侧边通槽内注入peek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的人工肋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齿为直角三角形齿牙,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轨道上凸起的双倒牙或者嵌于所述轨道内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的人工肋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齿的高度沿拉伸方向依次递减,且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一拉伸结构、第二拉伸结构边沿的距离沿所述拉伸方向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的人工肋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腔与所述第一拉伸结构、所述第二拉伸结构的衔接处设置封闭环,所述封闭环一端与所述拉伸腔卡接,另一端设置加固环。
CN201721270945.0U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03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0945.0U CN209203629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0945.0U CN209203629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03629U true CN209203629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51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094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03629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036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2217A (zh) * 2017-09-29 2018-01-16 大连派思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2217A (zh) * 2017-09-29 2018-01-16 大连派思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CN107582217B (zh) * 2017-09-29 2024-01-23 辽宁禾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forza et al. Double-powered free gracilis muscle transfer for smile reanimation: a longitudinal optoelectronic study
CN209203629U (zh) 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CN202875536U (zh) 折叠悬吊式人工韧带
CN101601613A (zh) 一种人造胸肋骨
EP1561437B1 (en) External support for restoring competence to venous valves by traction of their intercommissural walls
CN107582217A (zh) 一种可拉伸的人工肋骨
CN209203628U (zh) 一种带peek涂层的可拉伸人工肋骨
CN107550603A (zh) 一种人工肋骨
DE102006028221A1 (de) Schlauchförmige Gefäßprothes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in der Chirurgie
CN206120503U (zh) 3d弹力锚状提升线
CN209595836U (zh) 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
CN103830020A (zh) 中空管带状可折叠悬吊式人工韧带
CN207306943U (zh) 一种新型留置针固定套
CN107874873A (zh) 一种带peek涂层的可拉伸人工肋骨
CN217390965U (zh) 一种自阻断支架装置
CN202875533U (zh) 双孔悬吊式人工韧带
CN208625923U (zh) 一种鼻小柱假体置入镊
US20060178728A1 (en) External support for restoring competence to venous valves by traction of their intercommissural walls
CN208176593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软组织双孔镊
CN110433360A (zh) 一种可避免血管栓塞的填充用注射针
CN206761795U (zh) 滤器
CN206699467U (zh) 一种适用于面瘫患者的睡眠口罩
CN211662657U (zh) 一种用于假睫毛生产的手工假睫毛合线器
DE60215843T2 (de) Künstlicher kehlkopf
CN213606798U (zh) 一种脊柱的柔性组合式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