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0202U - 背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背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00202U CN209200202U CN201920086651.5U CN201920086651U CN209200202U CN 209200202 U CN209200202 U CN 209200202U CN 201920086651 U CN201920086651 U CN 201920086651U CN 209200202 U CN209200202 U CN 2092002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fference
- line chamber
- module
- slot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背板连接器,它包括公端基座和母端基座,母端基座插接在公端基座上,母端基座上安装有不可偏斜的奇偶模组,第一走线组和第二走线组均包括差分对和设置在差分对一侧的回流件,回流件的第二连接部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设置有若干连通桥,且连通桥将通槽分隔成若干段,公端基座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为基底,基底上开设有若干插针插槽,插针插槽呈列分布,插针安装在插针插槽内,且差分对和回流件与对应的插针连接,基底的底部内凹形成一槽体,槽体内安装有端护片,端护片上开设有通孔,插针的插头端穿过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回流路径短、阻抗匹配、结构强度高和串扰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背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除了要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外,还需要电连接器达到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的要求。
高速连接器用于大型通讯设备、超高性能服务器和巨型计算机、工业计算机、高端存储设备等,随着通讯、电子、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速连接器的市场规模快速成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回流路径短、结构稳定的背板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背板连接器,它包括公端基座和母端基座,母端基座插接在公端基座上,母端基座上安装有不可偏斜的奇偶模组,奇偶模组包括相互紧贴的奇模块和偶模块,奇模块上安装有第二走线组,偶模块上安装有第一走线组,第一走线组和第二走线组均包括差分对和设置在差分对一侧的回流件,回流件的第二连接部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设置有若干连通桥,且连通桥将通槽分隔成若干段,公端基座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为基底,基底上开设有若干插针插槽,插针插槽呈列分布,插针安装在插针插槽内,且差分对和回流件与对应的插针连接,基底的底部内凹形成一槽体,槽体内安装有端护片,端护片上开设有通孔,插针的插头端穿过通孔。
优选的,奇模块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布置第二走线组的奇模块差分走线腔,偶模块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布置第一走线组的偶模块差分走线腔,奇模块差分走线腔与偶模块差分走线腔交错分布,正对奇模块差分走线腔的偶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配合在奇模块差分走线腔内,正对偶模块差分走线腔的奇模块上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配合在偶模块差分走线腔内,第一凸块的背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槽壁厚度均匀,第二凸块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壁厚度均匀。
优选的,奇模块差分走线腔为三条,且从短到长依次分为第四差分走线腔、第五差分走线腔、第六差分走线腔,位于第四差分走线腔、第五差分走线腔、第六差分走线腔的两侧的奇模块上均设置有第二凸块,偶模块差分走线腔也为三条,且从短到长依次分为第一差分走线腔、第二差分走线腔、第三差分走线腔,位于第一差分走线腔、第二差分走线腔、第三差分走线腔两侧的偶模块上均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差分走线腔、第二差分走线腔、第三差分走线腔、第四差分走线腔、第五差分走线腔、第六差分走线腔内至少设置有一连接部。
优选的,基底上开设有多个气穴,且气穴为盲孔,气穴也呈列分布,气穴所在的列位于相邻插针插槽所在的列之间,插针插槽包括接地插槽和差分对插针插槽,同一列中的接地插槽将每组差分对插针插槽隔开,且两相邻列中邻近的差分对插针插槽之间在行方向的连线与气穴相交。
优选的,偶模块上设置有错开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奇模块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柱对应的第一定位孔以及奇模块上开设有与第二定位柱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优选的,差分对包括第一触头、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插接头,第一触头与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一插接头连接,回流件还包括第二触头和第二插接头,第二触头与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插接头连接。
优选的,母端基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奇偶模组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后侧壁向上延伸形成后侧板,后侧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安装槽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奇模块和偶模块的前侧壁上对齐设置有楔形定位块,楔形定位块安装在第二限位孔内,偶模块上开设有安装在第一限位孔内的弹性挂钩,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壁向上延伸形成隔筋墙。
优选的,基底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条形槽,且条形槽位于相邻插针插槽所在列之间的中心线上,条形槽上设置有多个加强柱,加强柱的底面不凸出壳体的底面,槽体内设置有限位柱,端护片的端部开设有与限位柱配合的U型缺口,端护片上开设有与加强柱配合的定位孔,且端护片的底面不凸出壳体的底面。
优选的,母端基座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插槽,母端基座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凸块,公端基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母端基座的U型槽,U型槽的前内侧壁上设置有插接块,U型槽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插接块配合安装对应插槽内,定位凸块配合安装在定位槽内。
优选的,插针插槽的插出端均呈一字形,旁侧无地走线的插针插槽的插入端为一字槽,旁侧有地走线的插针插槽的插入端为十字槽,十字槽由宽槽和窄槽正交组合,宽槽的宽度大于窄槽的宽度,且窄槽的宽度和长度与一字槽的宽度和长度一致,一字槽分布在所在列的插针插槽的一端头,且相邻列的插针插槽的端头相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回流件上开设有通槽,实现了阻抗匹配,而且降低了回流件对材料的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2、连通桥缩短了回流路径,有效降低了串扰,并且增加了回流件的结构强度;
3、奇偶模组通过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使得第一走线组和第二走线组的走线周围区域的传输介质由空气变成了奇模块与第一凸块以及偶模块与第二凸块形成具有空腔的绝缘体,而空气的介电常数比塑料的介电常数低,从而走线区域的传输介质的介电常数发生改变,从而实现阻抗匹配;
4、在第一凸块的背面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凸块的背面设置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的腔体为空气腔体,该空气腔体内的空气的介电常数比塑料的低,从而传输介质的介电常数发生了改变,因此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的空气腔体可以用来调整阻抗,使得奇偶模组阻抗匹配;
5、奇偶模组通过弹性挂钩以及楔形定位块实现了奇偶模组前后侧定位,而且通过设置隔筋墙,进一步使得奇偶模组不偏斜,保证产品压接在PCB板上的端子的正位度符合要求。
6、设置有一字槽,一字槽周围全是塑料介质,可以用来实现匹配阻抗;设置有十字槽,十字槽使得插针局部是与空气接触的,而空气具有比塑料更低的介电常数,从而增强了插入十字槽内的插针的电隔离;
7、每组差分对插针共用一个气穴,通过气穴形成的空气通道降低了介电常数,增强了相邻列的差分对插针之间的电隔离,且相邻列的差分信号对交错分布,增加了相邻差分对插针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差分对插针之间彼此干扰,降低了信号串扰;
8、气穴为盲孔,和现有的通孔相比,其基底的结构强度更高,而且设置有条形槽和加强柱,在保证公端基座轻便低耗材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气穴的面积,从而气穴所占基底的面积比例大,从而形成的空气通道变大,增强了相邻列插针之间的电隔离,降低了信号串扰。
9、设置有端护片,从而使得插针的插头端穿过端护片,而插针切除连皮之后,插针切口未电镀的板材则被端护片保护,使得插针切口处的板材不露在空气中,从而保证了插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为奇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奇偶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偶模块安装了第一走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奇模块安装了第二走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 为第一凹槽的分布示意图;
图8 为第二凹槽的分布示意图;
图9 为第一走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走线组的主视示意图;
图1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 为母端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 为弹性挂钩的安装示意图;
图14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 为公端基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 为公端基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7 为气穴的分布示意图;
图18 为一字槽和十字槽的分布示意图;
图19 为端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 为十字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1 为插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偶模块,2-奇模块,3-第一走线组,4-第二走线组,5-第一凸块,6-第二凸块,7-连接部,8-奇模块差分走线腔,9-偶模块差分走线腔,11-第一差分走线腔,12-第二差分走线腔,13-第三差分走线腔,21-第四差分走线腔,22-第五差分走线腔,23-第六差分走线腔,41-第一定位柱,42-第一定位孔,43-第二定位柱,44-第二定位孔,51-第一凹槽,61-第二凹槽,31-差分对,32-回流件,311-第一触头,312-第一连接部,313-第一插接头,321-第二触头,322-第二连接部,323-连通桥,324-通槽,325-第二插接头,100-母端基座,101-安装槽,102-隔筋墙,103-第一限位孔,104-后侧板,105-第二限位孔,106-弹性挂钩,107-奇偶模组,108-楔形定位块,140-公端基座,141-U型槽,142-插接块,143-定位槽,144-插槽,145-定位凸块,201-通孔,202-端护片,203-定位孔,204-限位柱,205-U型缺口,206-槽体,207-插头端,208-插针,301-壳体,302-基底,303-插针插槽,304-气穴,305-加强柱,306-条形槽,307-一字槽,308-十字槽,331-接地插槽,332-差分对插针插槽,333-宽槽,334-窄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1所示,背板连接器,它包括公端基座140和母端基座100,母端基座100插接在公端基座140上,母端基座100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插槽144,多个插槽144间隔并排设置,开设插槽144后,两相邻插槽144之间就会形成一筋条,该筋条能够保证母端基座100的结构强度,如图13所示,母端基座100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凸块145,如图15所示,公端基座14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母端基座100的U型槽141,U型槽141的前内侧壁上设置有插接块142,U型槽141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43,插接块142配合安装对应插槽144内,插接块142与插槽144为过盈配合,进一步的,在插槽144的插入端设置有张开的楔形开口,从而便于插接块142插入到插槽144内,定位凸块145配合安装在定位槽143内,定位凸块145与定位槽143的配合也为过盈配合,从而便于定位凸块145插入到定位槽143内,从而使得母端基座100能够快速的安装在公端基座140上,且安装后的母端基座100与公端基座140不会发生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母端基座100上安装有不可偏斜的奇偶模组107,如图1所示,奇偶模组107包括相互紧贴的奇模块2和偶模块1,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偶模块1上设置有错开的第一定位柱41和第二定位柱43,奇模块2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柱41对应的第一定位孔42以及奇模块2上开设有与第二定位柱43对应的第二定位孔44,优选的,第一定位柱41设置在偶模块1的右上角,而第二定位柱43为多个,且设置在偶模块1的底部,进一步的,第二定位孔44为盲孔,第一定位柱41与第一定位孔42的连接为过盈配合,第二定位柱43与第二定位孔44的连接也为过盈配合,当第一定位柱41和第一定位孔42以及第二定位柱43与第二定位孔44配合好后,奇模块和偶模块紧贴且其边缘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奇模块2上安装有第二走线组4,所述偶模块1上安装有第一走线组3,如图2~图6所示,奇模块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布置第二走线组4的奇模块差分走线腔8,偶模块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布置第一走线组3的偶模块差分走线腔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奇模块差分走线腔8为三条,且从短到长依次分为第四差分走线腔21、第五差分走线腔22、第六差分走线腔23,进一步的,第四差分走线腔21位于奇模块2的内侧,第六差分走线腔23位于奇模块2的外侧,如图4所示,偶模块差分走线腔9也为三条,且从短到长依次分为第一差分走线腔11、第二差分走线腔12、第三差分走线腔13,进一步的,第一差分走线腔11位于偶模块1的内侧,第三差分走线腔13位于偶模块1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奇模块差分走线腔8与偶模块差分走线腔9交错分布,进一步的,第四差分走线腔21位于第一差分走线腔11与第二差分走线腔12之间,第五差分走线腔22位于第二差分走线腔12与第三差分走线腔13之间,第六差分走线腔23位于第三差分走线腔13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正对奇模块差分走线腔8的偶模块1上设置有第一凸块5,第一凸块5配合在奇模块差分走线腔8内,正对偶模块差分走线腔9的奇模块2上设置有第二凸块6,第二凸块6配合在偶模块差分走线腔9内,通过第一凸块5与奇模块差分走线腔8的配合,以及第二凸块6与偶模块差分走线腔9的配合,使得奇模块2和偶模块1安装便捷,提高奇模块2和偶模块1的安装稳定性以及奇偶模组的结构强度,使得奇偶模组不易变形,而且还节省了制作奇模块和偶模块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的,位于第四差分走线腔21、第五差分走线腔22、第六差分走线腔23的两侧的奇模块2上均设置有第二凸块6,位于第一差分走线腔11、第二差分走线腔12、第三差分走线腔13两侧的偶模块1上均设置有第一凸块5,通过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6,从而使得第一走线组3走线的偶模块差分走线腔9以及第二走线组4走线的奇模块差分走线腔8形成一腔体,从而使得第一走线组3和第二走线组4的走线周围区域的传输介质由空气变成了奇模块2与第一凸块5以及偶模块1与第二凸块6形成具有空腔的绝缘体,而第一凸块5、第二凸块6均为高分子材料所做的塑料,空气的介电常数比塑料的介电常数低,从而走线区域的传输介质的介电常数发生改变,可实现阻抗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差分走线腔11、第二差分走线腔12、第三差分走线腔13、第四差分走线腔21、第五差分走线腔22、第六差分走线腔23内至少设置有一连接部7,连接部7能够增加奇模块2和偶模块1的结构稳固性,从而保证了第一走线组3和第二走线组4安装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凸块5的背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51,且第一凹槽51的槽壁厚度均匀,第二凸块6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凹槽61,第二凹槽61的槽壁厚度均匀,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61形成的腔体为空气腔体,该空气腔体内的空气的介电常数比塑料的低,从而传输介质的介电常数发生了改变,因此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61形成的空气腔体可以用来调整阻抗,使得奇偶模组阻抗匹配,并且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61的设置,还降低了奇偶模块的重量,降低了耗材,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第一走线组3和第二走线组4均包括差分对31和设置在差分对31一侧的回流件32,差分对31包括第一触头311、第一连接部312和第一插接头313,第一触头311与第一连接部31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312的另一端与第一插接头313连接,进一步的,回流件32包括第二触头321、第二连接部322和第二插接头325,第二触头321与第二连接部32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322的另一端与第二插接头325连接,第一触头311以及第二触头321与插针208紧密触接,第二插接头325和第一插接头313则安装在背板上,而第一连接部312则用于连接第一触头311和第一插接头313,第二连接部322则用于连接第二触头321和第二插接头325,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改变第一连接部312和第二连接部322的长度和形状,从而便于差分对31和回流件32的安装,且保证第一插接头313与第二插接头325对齐并排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回流件32的第二连接部322开设有通槽324,通槽324降低了回流件32的面积,实现了阻抗匹配,并且通槽324又能降低回流件32对耗材的需求,从而节约生产成本,通槽324内设置有若干连通桥323,且连通桥323将通槽324分隔成若干段,通过连通桥323,从而使得回流路径多次连通,缩短了回流路径,有效降低了串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图13所示,母端基座10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奇偶模组107的安装槽101,安装槽101的后侧壁向上延伸形成后侧板104,后侧板104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03,安装槽10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05,奇模块2和偶模块1的前侧壁上对齐设置有楔形定位块108,楔形定位块108安装在第二限位孔105内,偶模块1上开设有安装在第一限位孔103内的弹性挂钩106,通过弹性挂钩106与楔形定位块108,从而使得奇偶模组107的前后两端均固定,使得奇偶模组107不可前后翻转,且奇偶模组107共用一个弹性挂钩106,从而保证了奇偶模组107之间压板位置的接触件的一致性,在安装槽101的左右两侧壁向上延伸形成隔筋墙102,隔筋墙102的使得奇偶模组107不可左右移动,从而实现了奇偶模组107的位置固定,使得奇偶模组107不偏斜,保证了产品压接在PCB板上的端子的正位度符合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壳体301的底部为基底302,基底302上开设有若干插针插槽303,插针插槽303呈列分布,插针槽303的插出端均呈一字形,一字形的插出端,可以用来固定插针208,从而插针插接好后,不会晃动,进一步的,如图17所示,插针插槽303包括接地插槽331和差分对插针插槽332,接地插槽331内插接接地插针,差分对插针插槽332内插接差分对插针,同一列中的接地插槽331将每组差分对插针插槽332隔开,进一步的,相邻列上的接地插槽331和差分对插针插槽332均交错设置,这样使得一列插针插槽303的顶部是以接地插槽331开始,而与该列相邻的两列插针插槽3的顶部是以差分对插针插槽332开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基底302上开设有多个气穴304,气穴304为盲孔,且气穴304也呈列分布,气穴304所在的列位于相邻插针插槽303所在的列之间,且两相邻列中邻近的差分对插针插槽332之间在行方向的连线与气穴304相交,从而使得两相邻列中邻近的差分对插针插槽332之间具有由气穴304而形成的空气通道,使得差分对插针的信号的传输介质介电常数降低,降低了信号串扰,进一步的,气穴304和插针插槽303的插出端均为规则的矩形孔,矩形孔的四个边角为圆角,进一步的,气穴304所在的列位于相邻插针插槽303所在列之间的中心线上,优选的,每组所述差分对插针插槽332正对一个所述气穴304,每组差分对插针插槽332为两个差分对插针插槽332组成,即两个差分对插针插槽332的中心与对应的气穴304的中心的连线相等,从而一组差分对插针插槽332共用一个气穴304,由于相邻列上的接地插槽331和差分对插针插槽332均交错设置,从而使得相邻列的气穴304也交错分布,通过气穴304形成空气通道,从而改变了差分对插针信号的传输介质,由塑料变成了空气,由于空气具有比塑料更低的介电常数,因此差分对插针信号的传输介质介电常数降低,从而空气通道增强了在一列中一差分对的插针与相邻列中差分对的相邻插针的电隔离,并且由于每组差分对插针插槽332都由接地插槽331隔开,从而使得差分对插针的另一侧邻近接地插针,从而接地插针提供了屏蔽效应,而且相邻列的差分对插针交错分布,从而增加了差分对插针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差分对插针之间彼此干扰,增,降低了信号串扰,增强了相邻差分对插针的屏蔽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旁侧无地走线的插针槽303的插入端为一字槽307,旁侧有地走线的插针槽303的插入端为十字槽308,一字槽307的宽度和长度均与插针槽303插出端的宽度和长度相同,从而使得插入一字槽307内的插针周围都是塑料,阻抗高,可以用来匹配阻抗,旁侧有地走线的插针槽303的插入端为十字槽308,进一步的,如图20,十字槽308由宽槽333和窄槽334正交组合,宽槽333的宽度大于窄槽334的宽度,且窄槽334的宽度和长度与一字槽307的宽度和长度一致,当插针208插入十字槽308内后,插针208局部不与宽槽333接触,从而使得插针208局部是与空气接触的,而空气具有比塑料更低的介电常数,从而增强插入十字槽308内的插针的电隔离。
在本实施例中,电镀后的插针,在切除连皮后,插针的切口处会露出里面的板材,若不加以保护,则会影响插针的使用寿命,如图16所示,基底302的底部内凹形成一槽体206,槽体206内安装有端护片202,端护片202上开设有通孔201,如图16、图21所示,插针208的插头端207穿过通孔201,而插针208切除连皮之后,插针208切口未电镀的板材则被端护片保护,使得插针切口处的板材不露在空气中,从而保证了插针208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基底30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条形槽306,且条形槽306位于相邻插针插槽303所在列之间的中心线上,开设条形槽306,能够降低基底302的耗材及重量,从而降低壳体301的生产成本及重量,而由于气穴304为盲孔,从而使得基底302的结构强度能够得到保证,和现有的通孔相比,其结构强度更高,而且在保证基底302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扩大气穴304的面积,从而提高气穴304在基底上的面积比例,进一步的,条形槽306上设置有多个加强柱305,加强柱305的底面不凸出壳体301的底面,优选的,加强柱305的底面与壳体301的底面齐平,加强柱305进一步的增加了基底302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在安装插针时,不会导致壳体301变形,从而提高了公端基座的可靠性,以及插针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加强柱305呈行分布,且每一行上的加强柱305的个数相同,从而使得基底302局部范围内的结构强度相同,进一步的保证了壳体301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槽体206内设置有限位柱204,端护片202的端部开设有与限位柱204配合的U型缺口205,安装时,将限位柱204卡在U型缺口205内,从而使得端护片202不会往限位柱204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端护片202上开设有与加强柱305配合的定位孔203,且端护片202的底面不凸出壳体301的底面,端护片202的底面与壳体301的底面齐平,从而增加了壳体301底面的接触面积,利于壳体301的安装,而通过定位孔203与加强柱305的定位配合,从而使得端护片202不能前后左右移动,从而使得插针208在使用过程中,端护片202不会干涉插针208的位置,从而保证插针208的安装稳定性以及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中,如图18所示,一字槽307分布在所在列的插针槽303的一端头,且相邻列的插针槽303的端头相反,即其中一列的插针槽303的插入端的顶端是一字槽307,而底端是十字槽308,与该列相邻的列中的插针槽303的插入端的顶端是十字槽308,底端是一字槽307。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10)
1.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公端基座(140)和母端基座(100),所述母端基座(100)插接在所述公端基座(140)上,所述母端基座(100)上安装有不可偏斜的奇偶模组(107),所述奇偶模组(107)包括相互紧贴的奇模块(2)和偶模块(1),所述奇模块(2)上安装有第二走线组(4),所述偶模块(1)上安装有第一走线组(3),所述第一走线组(3)和第二走线组(4)均包括差分对(31)和设置在所述差分对(31)一侧的回流件(32),所述回流件(32)的第二连接部(322)开设有通槽(324),所述通槽(324)内设置有若干连通桥(323),且所述连通桥(323)将所述通槽(324)分隔成若干段,所述公端基座(140)包括壳体(301),所述壳体(301)的底部为基底(302),所述基底(302)上开设有若干插针插槽(303),所述插针插槽(303)呈列分布,插针(208)安装在所述插针插槽(303)内,且所述差分对(31)和所述回流件(32)与对应的插针(208)连接,所述基底(302)的底部内凹形成一槽体(206),所述槽体(206)内安装有端护片(202),所述端护片(202)上开设有通孔(201),插针(208)的插头端(207)穿过所述通孔(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奇模块(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布置第二走线组(4)的奇模块差分走线腔(8),所述偶模块(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布置第一走线组(3)的偶模块差分走线腔(9),所述奇模块差分走线腔(8)与所述偶模块差分走线腔(9)交错分布,正对所述奇模块差分走线腔(8)的所述偶模块(1)上设置有第一凸块(5),所述第一凸块(5)配合在所述奇模块差分走线腔(8)内,正对所述偶模块差分走线腔(9)的所述奇模块(2)上设置有第二凸块(6),所述第二凸块(6)配合在偶模块差分走线腔(9)内,所述第一凸块(5)的背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51),且所述第一凹槽(51)的槽壁厚度均匀,所述第二凸块(6)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凹槽(61),所述第二凹槽(61)的槽壁厚度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奇模块差分走线腔(8)为三条,且从短到长依次分为第四差分走线腔(21)、第五差分走线腔(22)、第六差分走线腔(23),位于所述第四差分走线腔(21)、第五差分走线腔(22)、第六差分走线腔(23)的两侧的奇模块(2)上均设置有第二凸块(6),所述偶模块差分走线腔(9)也为三条,且从短到长依次分为第一差分走线腔(11)、第二差分走线腔(12)、第三差分走线腔(13),位于所述第一差分走线腔(11)、第二差分走线腔(12)、第三差分走线腔(13)两侧的偶模块(1)上均设置有第一凸块(5),所述第一差分走线腔(11)、第二差分走线腔(12)、第三差分走线腔(13)、第四差分走线腔(21)、第五差分走线腔(22)、第六差分走线腔(23)内至少设置有一连接部(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302)上开设有多个气穴(304),且所述气穴(304)为盲孔,所述气穴(304)也呈列分布,所述气穴(304)所在的列位于相邻所述插针插槽(303)所在的列之间,所述插针插槽(303)包括接地插槽(331)和差分对插针插槽(332),同一列中的所述接地插槽(331)将每组所述差分对插针插槽(332)隔开,且两相邻列中邻近的差分对插针插槽(332)之间在行方向的连线与所述气穴(304)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模块(1)上设置有错开的第一定位柱(41)和第二定位柱(43),所述奇模块(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41)对应的第一定位孔(42)以及所述奇模块(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柱(43)对应的第二定位孔(4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对(31)包括第一触头(311)、第一连接部(312)和第一插接头(313),所述第一触头(3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头(313)连接,所述回流件(32)还包括第二触头(321)和第二插接头(325),所述第二触头(3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头(32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基座(10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奇偶模组(107)的安装槽(101),所述安装槽(101)的后侧壁向上延伸形成后侧板(104),所述后侧板(104)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03),所述安装槽(10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05),所述奇模块(2)和偶模块(1)的前侧壁上对齐设置有楔形定位块(108),所述楔形定位块(108)安装在所述第二限位孔(105)内,所述偶模块(1)上开设有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孔(103)内的弹性挂钩(106),所述安装槽(101)的左右两侧壁向上延伸形成隔筋墙(1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30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条形槽(306),且所述条形槽(306)位于相邻所述插针插槽(303)所在列之间的中心线上,所述条形槽(306)上设置有多个加强柱(305),所述加强柱(305)的底面不凸出所述壳体(301)的底面,所述槽体(206)内设置有限位柱(204),所述端护片(202)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204)配合的U型缺口(205),所述端护片(202)上开设有与所述加强柱(305)配合的定位孔(203),且所述端护片(202)的底面不凸出所述壳体(301)的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基座(100)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插槽(144),所述母端基座(100)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凸块(145),所述公端基座(14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母端基座(100)的U型槽(141),所述U型槽(141)的前内侧壁上设置有插接块(142),所述U型槽(141)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43),所述插接块(142)配合安装对应所述插槽(144)内,所述定位凸块(145)配合安装在所述定位槽(14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插槽(303)的插出端均呈一字形,旁侧无地走线的所述插针插槽(303)的插入端为一字槽(307),旁侧有地走线的所述插针插槽(303)的插入端为十字槽(308),所述十字槽(308)由宽槽(333)和窄槽(334)正交组合,所述宽槽(333)的宽度大于所述窄槽(334)的宽度,且所述窄槽(334)的宽度和长度与所述一字槽(307)的宽度和长度一致,所述一字槽(307)分布在所在列的所述插针插槽(303)的一端头,且相邻列的所述插针插槽(303)的端头相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86651.5U CN209200202U (zh) | 2019-01-18 | 2019-01-18 | 背板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86651.5U CN209200202U (zh) | 2019-01-18 | 2019-01-18 | 背板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00202U true CN209200202U (zh) | 2019-08-02 |
Family
ID=67431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086651.5U Active CN209200202U (zh) | 2019-01-18 | 2019-01-18 | 背板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0020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39712B (zh) * | 2021-08-16 | 2024-04-21 |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 對接端子模組、對接背板連接器以及背板連接器組件 |
-
2019
- 2019-01-18 CN CN201920086651.5U patent/CN20920020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39712B (zh) * | 2021-08-16 | 2024-04-21 |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 對接端子模組、對接背板連接器以及背板連接器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46388A (zh) | 背板连接器 | |
CN204304028U (zh) | 背板插座连接器 | |
JP4188908B2 (ja) | 差動信号コネクタ用端子組立体 | |
US8342888B2 (en) | Connector with overlapping ground configuration | |
CN102946029B (zh) | 用于插头和插座组件的接地结构件 | |
CN102204018B (zh) | 具有阻抗调谐端子布置的连接器 | |
US7731537B2 (en) | Impedance control in connector mounting areas | |
CN202004226U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105742854A (zh) | 背板插座连接器 | |
US857966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high speed signal pairs | |
US20090017681A1 (en) | Connector with uniformly arrange ground and signal tail portions | |
CN101313443A (zh) | 用于电连接器的改进的阻抗配合接口 | |
CN209200202U (zh) | 背板连接器 | |
CN201805026U (zh) | 垂直连接器 | |
CN109546386A (zh) | 背板连接器 | |
CN209119482U (zh) | 高速连接器用直公基座 | |
CN109546456A (zh) | 高速连接器用直公基座 | |
US820211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witching terminal | |
CN209119481U (zh) | 连接器公端基座 | |
CN209119409U (zh) | 背板连接器的母端结构 | |
CN109546389A (zh) | 背板连接器 | |
CN109546458A (zh) | 阻抗匹配的背板连接器 | |
CN209418804U (zh) | 背板连接器 | |
CN100414787C (zh) | 板用电气接插件及其形成方法、形成接插件的注模金属模 | |
CN109546387B (zh) | 共用气穴的公端基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621000 No. 36 Yuejin Road, Fucheng District, Sichuan, Mianyang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No. 36 Yuejin Road, Fucheng District, Sichuan, Mianyang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