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9818U - 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9818U
CN209199818U CN201920096366.1U CN201920096366U CN209199818U CN 209199818 U CN209199818 U CN 209199818U CN 201920096366 U CN201920096366 U CN 201920096366U CN 209199818 U CN209199818 U CN 209199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nergy
energy meter
cover
silica gel
ke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963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万年
吕飞飞
张家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963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99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9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9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包括电能表外壳,电能表外壳的外侧面设置一面盖,面盖上设置一端盖,端盖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面盖上设置有面盖装配丝筒,连接柱上套装有一套管,套管与连接柱一起伸入于面盖装配丝筒内部并与底面上的PCB主板导电接触。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硅胶套管,结构上更加的简单,电路面积缩小,节约了PCB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设计和存在问题:
1、传统的设计使用非自锁开关,非自锁开关和壳体一般是硬接触,容易在电能表运输震动中非自锁开关壳体受力破损,失去开关作用;而且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导致弹性逐渐丧失,导致开关作用失效。
2、传统的设计也使用硅胶弹力按键,在硅胶按键碳粒和PCB板上的碳膜长时间接触后容易黏连,导致即使电表可被打开都无法检测到开盖。存在设计缺陷,无法达到可靠工作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通过设置硅胶套管,率先用导电碳粒和印刷电路连接,既保证了电路之间的可靠接触,也保证了电能表在长期使用时打开表盖硅胶套管不会脱落,检测功能正常。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包括电能表外壳,电能表外壳的外侧面设置一面盖,面盖上设置一端盖,端盖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面盖上设置有面盖装配丝筒,连接柱上套装有一套管,套管与连接柱一起伸入于面盖装配丝筒内部并与底面上的PCB主板导电接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为塑胶柱,其外部套装了一个加入导电碳料制成的硅胶套管,硅胶套管的底部与PCB主板导电接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端盖与主体装配,通过端盖两端的铅封螺丝,使其与底壳锁住,硅胶套管的前端的导电碳粒通过压力与PCB顶面接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塑胶柱外径为2.5mm,硅胶套管内直径为2mm,两者紧配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塑胶柱的顶面与硅胶套管的内径底面零配接触,硅胶套管的顶面与塑胶柱的十字骨位面零配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硅胶套管,率先用导电碳粒和印刷电路连接,既保证了电路之间的可靠接触,也保证了电能表在长期使用时打开表盖硅胶套管不会脱落,检测功能正常,电路面积缩小,节约了PCB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与硅胶套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3是硅胶套管使用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3所示,包括电能表外壳,电能表外壳的外侧面设置一面盖,面盖上设置一端盖,端盖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面盖上设置有面盖装配丝筒,连接柱上套装有一套管,套管与连接柱一起伸入于面盖装配丝筒内部并与底面上的PCB主板导电接触。
本实施例中,连接柱为塑胶柱,其外部套装了一个加入导电碳料制成的硅胶套管,硅胶套管的底部与PCB主板导电接触,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导电硅胶套管是以硅胶为基胶,加入导电碳料、交联剂等配炼硫化而成,导电稳定性良好、硬度低、耐高、低温(-70-200℃)耐老化、不溶于化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加工制造工艺性良好、组装方便等优点。
其中,端盖与主体装配,通过端盖两端的铅封螺丝,使其与底壳锁住,硅胶套管的前端的导电碳粒通过压力与PCB顶面接触,塑胶柱外径为2.5mm,硅胶套管内直径为2mm,两者紧配连接,这样利用硅胶的弹性张力,保证装配的紧密性,不致脱落。
本实施例中,设计的硅胶套管在电能表领域率先用导电碳粒和印刷电路连接,既保证了电路之间的可靠接触,也保证了电能表在长期使用时打开表盖硅胶套管不会脱落,检测功能正常。
本实施例中,塑胶柱的顶面与硅胶套管的内径底面零配接触,硅胶套管的顶面与塑胶柱的十字骨位面零配接触,保证硅胶套管装配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硅胶套管,率先用导电碳粒和印刷电路连接,既保证了电路之间的可靠接触,也保证了电能表在长期使用时打开表盖硅胶套管不会脱落,检测功能正常,电路面积缩小,节约了PCB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能表外壳,电能表外壳的外侧面设置一面盖,面盖上设置一端盖,端盖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面盖上设置有面盖装配丝筒,连接柱上套装有一套管,套管与连接柱一起伸入于面盖装配丝筒内部并与底面上的PCB主板导电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为塑胶柱,其外部套装了一个加入导电碳料制成的硅胶套管,硅胶套管的底部与PCB主板导电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端盖与主体装配,通过端盖两端的铅封螺丝,使其与底壳锁住,硅胶套管的前端的导电碳粒通过压力与PCB顶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塑胶柱外径为2.5mm,硅胶套管内直径为2mm,两者紧配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塑胶柱的顶面与硅胶套管的内径底面零配接触,硅胶套管的顶面与塑胶柱的十字骨位面零配接触。
CN201920096366.1U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 Active CN209199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6366.1U CN209199818U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6366.1U CN209199818U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9818U true CN209199818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31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96366.1U Active CN209199818U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98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3500A1 (zh) * 2021-04-07 2022-10-13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电能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3500A1 (zh) * 2021-04-07 2022-10-13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电能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99818U (zh) 一种电能表开盖检测按键结构
CN101408403B (zh) 弹性接触片的高度检测装置
CN205898939U (zh) 电缆专用对线器
CN201260670Y (zh) 一种指夹式血氧仪
CN209640249U (zh) 硅胶件透光检测治具
CN206849732U (zh) 一种遥控器的新型按键装置
CN209961845U (zh) 一种电网绝缘阻抗检测装置
CN208027317U (zh) 一种触控笔
CN207474698U (zh) 一种简易电子联接器
CN207115042U (zh) 一种具有生理监测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7123717U (zh) 一种具有生理监测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01034778A (zh) 连接器结构改良
CN210325961U (zh) 防水封装电池
CN206210679U (zh) 一种拨动调节开关
CN101764320A (zh) 安全插座结构
CN205484690U (zh) 一种适用于pcb测试治具的微型探针
CN211182048U (zh) 一种轻触开关
CN209071189U (zh) 一种按键的防水结构
CN205069447U (zh) 一种微动开关组件
CN210040015U (zh) 一种防水开关
CN212779613U (zh) 排温传感器线束连接结构
CN211700090U (zh) 防水效果好的电动牙刷
CN213848955U (zh) 一种防静电手套的绝缘结构
CN211265760U (zh) 一种带气密性的大电流弹簧针
CN209910366U (zh) 一种防真空放电装置及包含其的电池烘烤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