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1132U -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1132U
CN209181132U CN201821959825.6U CN201821959825U CN209181132U CN 209181132 U CN209181132 U CN 209181132U CN 201821959825 U CN201821959825 U CN 201821959825U CN 209181132 U CN209181132 U CN 209181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er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outdoor uni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98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志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598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1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1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1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换热器、压缩机、风机、电控盒组件和出风组件。外壳内具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风道;换热器、压缩机和风机均设在风道内,电控盒组件的电控盒具有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散热出风口位于风机的进风侧,且散热出风口与风道连通,出风组件设在散热出风口处,出风组件内限定出与电控盒的内腔连通的出风通道,在由电控盒组件至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出风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风机的方向倾斜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可以加速电控盒内的空气流动,改善电控盒组件的散热效果,并且可以防止风机飞溅的水滴进入电控盒内。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采用完全密封或半密封的结构设计,散热效果差。密封结构的电控盒内元器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排出,半密封结构的电控盒因热空气驱动力不足导致的气流量过小而使热量无法有效排出,从而使电控盒内温度过高,严重影响电子元器件寿命,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组件的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外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风道;换热器和压缩机,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均设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通过冷媒管相连;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风道内;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控盒组件与所述风机电连接,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和设在所述电控盒内的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风机电连接,所述电控盒具有与所述电控盒的内腔均连通的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所述散热出风口位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且所述散热出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散热进风口位于所述散热出风口的上游;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设在所述散热出风口处,所述出风组件内限定出与所述电控盒的内腔连通的出风通道,在由所述电控盒组件至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出风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将电控盒组件的散热出风口设置在风机的进风侧,且将电控盒组件的散热进风口设置在散热出风口的上游,由此在空调室外机工作时,风机运转使得电控盒组件的散热出风口位于风机的负压区,从而可以加速电控盒内的空气流动,改善电控盒组件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将电控盒组件的出风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延伸,可以防止风机飞溅的水滴进入电控盒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通道包括:第一出风段,在由所述电控盒组件至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出风段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出风段,所述第二出风段与所述第一出风段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出风段的上游,所述第二出风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整个所述出风通道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组件包括两个出风挡板,两个所述出风挡板相对且间隔设置在所述散热出风口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出风挡板之间限定出所述出风通道,在由所述电控盒组件至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个所述出风挡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至少三个出风挡板,至少三个所述出风挡板沿平行于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间隔排布,至少三个所述出风挡板将所述出风通道分隔成多个子出风通道,相邻两个所述出风挡板之间限定出所述子出风通道,在由所述电控盒组件至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个所述出风挡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用于对所述电控模块散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在所述电控盒内且连接在所述电控模块上,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出风组件的顶端低于所述散热器的顶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电控模块的安装背板,所述安装背板竖直设置,所述散热出风口与所述安装背板相对,所述电控模块设在所述安装背板的远离所述散热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安装背板的底部设有朝向所述散热出风口延伸的导水挡板,在由所述安装背板至所述散热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导水挡板朝向下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设在所述散热进风口处,所述进风组件包括多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进风挡板,相邻两个所述进风挡板之间限定出进风通道,在平行于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个所述进风挡板均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散热进风口位于所述电控盒的底部,每个所述进风挡板的至少一部分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电控模块的方向倾斜延伸。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进风挡板包括:主体段,所述主体段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电控模块的方向延伸;遮挡段,所述遮挡段连接在所述主体段的邻近所述电控盒的中心的一端,所述遮挡段与所述主体段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遮挡段的自由端朝向远离所述电控模块的方向倾斜延伸,每个所述进风挡板的所述遮挡段与相邻的所述进风挡板的所述主体段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电控模块的安装背板,所述电控模块设在所述安装背板上;电控外罩,所述电控外罩罩设在所述电控模块的外部,且所述电控外罩与所述安装背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进风口位于所述冷媒管的下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的朝向所述风道的侧壁朝向靠近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散热凹槽。
可选地,所述散热凹槽为多个,每个所述散热凹槽沿平行于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散热凹槽在垂直于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间隔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空调室外机,可以改善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组件的散热效果,提高空调器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空调室外机内的空气流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的空调室外机内的空气流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外机100;
外壳1;网罩11;风道12;
换热器2;压缩机3;冷媒管4;风机5;
电控盒组件6;电控盒61;散热进风口611;进风通道612;散热出风口613;出风通道614;第一出风段6141;第二出风段6142;子出风通道6143;散热凹槽615;电控模块62;散热器63;安装背板64;导水挡板65;电控外罩66;
出风挡板7;第一挡板段71;第二挡板段72;
进风挡板8;主体段81;遮挡段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
如图1-图6所示(图4和图6中的箭头方向为气流的流动方向),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外壳1、换热器2、压缩机3、风机5、电控盒组件6和出风组件。
参照图1和图4,外壳1内具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风道12,风机5、换热器2和压缩机3均设在风道12内,外壳1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道12通过进风口、出风口与外部环境连通,风机5可以为轴流风机,换热器2与压缩机3通过冷媒管4相连。电控盒组件6设在外壳1上,电控盒组件6可以设在外壳1内,电控盒组件6也可以设在外壳1外。可选地,外壳1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矩形。
例如,在图1、图3、图4和图6的示例中,外壳1的横截面为圆形,风机5的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风机5设在压缩机3的上方,进风口形成在外壳1的顶部,进风口处可以设置网罩11,换热器2设在压缩机3的外周且与压缩机3间隔开,出风口形成在外壳1的周壁上。在空调室外机100工作时,风机5运转,外部气流在风机5的驱动下从进风口进入风道12内并与换热器2换热,在气流流向出风口的过程中,流动的气流还可以带走压缩机3产生的热量。
参照图1、图3、图4和图6,电控盒组件6包括电控盒61和设在电控盒61内的电控模块62,电控模块62与风机5电连接,电控模块62可以控制风机5的启动和停止。电控盒61具有与电控盒61的内腔均连通的散热进风口611和散热出风口613,散热出风口613位于风机5的进风侧,且散热出风口613与风道12连通,散热进风口611位于散热出风口613的上游。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游及下游均是相对于气流的流动方向而言。
由此,在空调室外机100工作时,风机5运转使得电控盒组件6的散热出风口613位于风机5的负压区,可以驱动气流从散热进风口611进入电控盒61内并与电控模块62换热,换热后的气流从散热出风口613流出至风道12内,最终从外壳1的出风口流出至外部环境,从而可以对电控模块62进行散热。利用风机5产生的负压,可以加速电控盒61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可以改善电控盒组件6的散热效果,无需额外增加成本。并且,由于散热出风口613位于风机5的进风侧,可防止风机5淋雨时甩出的水滴进入电控盒61内,满足防水要求。
参照图1、图4和图5,出风组件设在散热出风口613处,出风组件内限定出与电控盒61的内腔连通的出风通道614,在由电控盒组件6至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出风通道614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可以进一步地防止风机5飞溅的水滴进入电控盒6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通过将电控盒组件6的散热出风口613设置在风机5的进风侧,且将电控盒组件6的散热进风口611设置在散热出风口613的上游,由此在空调室外机100工作时,风机5运转使得电控盒组件6的散热出风口613位于风机5的负压区,从而可以加速电控盒61内的空气流动,改善电控盒组件6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将电控盒组件6的出风通道614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可以防止风机5飞溅的水滴进入电控盒6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3,出风通道614包括:第一出风段6141和第二出风段6142,在由电控盒组件6至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第一出风段6141朝向远离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出风段6142与第一出风段6141连通且位于第一出风段6141的上游,第二出风段6142的延伸方向与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由此,通过将第一出风段6141倾斜设置,可以防止风机5飞溅的水滴进入电控盒61内;同时,通过将第二出风段6142的延伸方向与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可以减少气流的流动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6,整个出风通道614朝向远离所述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可以防止风机5飞溅的水滴进入电控盒6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3,出风组件包括两个出风挡板7,两个出风挡板7相对且间隔设置在散热出风口613的相对两侧,两个出风挡板7之间限定出出风通道614,在由电控盒组件6至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个出风挡板7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可以是每个出风挡板7的一部分朝向远离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也可以是每个出风挡板7整体朝向远离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使得出风组件的结构简单,同时可以防止风机5飞溅的水滴进入电控盒61内。
例如,在图1和图3的示例中,风机5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电控盒组件6的散热出风口613位于风机5的下方,散热出风口613形成在电控盒61的上部且朝向风道12,出风组件包括上述的两个出风挡板7,每个出风挡板7包括第一挡板段71和第二挡板段72,其中第一挡板段71与散热出风口613的内壁相连,第二挡板段72连接在第一挡板段71的上游,第一挡板段71朝向远离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挡板段72沿竖直方向延伸。两个出风挡板7的第一挡板段71之间限定出上述第一出风段6141,两个出风挡板7的第二挡板段72之间限定出上述第二出风段6142。由此,使得出风组件的结构简单,同时可以防止风机5飞溅的水滴进入电控盒61内,并且可以减少气流的流动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6,出风组件包括至少三个出风挡板7,至少三个出风挡板7沿平行于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间隔排布,至少三个出风挡板7将出风通道614分隔成多个子出风通道6143,相邻两个出风挡板7之间限定出子出风通道6143,在由电控盒组件6至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个出风挡板7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可以是每个出风挡板7的一部分朝向远离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也可以是每个出风挡板7整体朝向远离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通过设置的多个出风挡板7,可以起到导风的作用,同时由于将每个出风挡板7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可以防止风机5飞溅的水滴进入电控盒61内。
例如,在图4和图6的示例中,风机5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散热出风口613形成在电控盒61的中部且朝向风道12,电控盒组件6的散热出风口613位于风机5的下方。出风组件包括至少三个出风挡板7,至少三个出风挡板7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出风挡板7之间限定出子出风通道6143,每个出风挡板7整体朝向远离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使得每个子出风通道6143整体朝向远离风机5的方向倾斜延伸,可以防止风机5飞溅的水滴进入电控盒61内。可选地,每个出风挡板7可以呈平板状,每个出风挡板7也可以呈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6,电控盒组件6包括:用于对电控模块62散热的散热器63,散热器63设在电控盒61内且连接在电控模块62上,例如散热器63设在电控模块62的功率较大的器件上,散热器63用于对电控模块62进行散热,散热器63可以包括多个散热片。风机5的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出风组件的顶端低于散热器63的顶端。由此,可以进一步地防止风机5飞溅的水滴进入电控盒6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6,风机5的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电控盒组件6包括用于安装电控模块62的安装背板64,安装背板64竖直设置,散热出风口613与安装背板64相对,电控模块62设在安装背板64的远离散热出风口613的一侧,安装背板64的底部设有朝向散热出风口613延伸的导水挡板65,在由安装背板64至散热出风口613的方向上,导水挡板65朝向下倾斜延伸。由此,通过在安装背板64的底部设置倾斜延伸的导水挡板65,可以用于收集并导走可能落在安装背板64上的水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及图6,空调室外机100包括:进风组件,进风组件设在散热进风口611处。进风组件包括多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进风挡板8,相邻两个进风挡板8之间限定出进风通道612,在平行于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个进风挡板8均倾斜设置。由此,可以防止淋雨时水滴进入电控盒61内,起到通风防水的目的,同时还可防止蛇鼠等小动物及昆虫进入电控盒61内产生隐患。
可选地,在电控盒组件6位于外壳1外时,散热进风口611可以位于外部环境中,此时外部的冷空气可以直接经进风通道612进入电控盒61内,可以对电控模块62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可选地,进风组件可以设在电控盒61内且延伸至散热进风口611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4及图6,风机5的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散热进风口611位于电控盒61的底部,每个进风挡板8的至少一部分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朝向远离电控模块62的方向倾斜延伸,可以是每个进风挡板8一部分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朝向远离电控模块62的方向倾斜延伸,也可以是每个进风挡板8整体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朝向远离电控模块62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可以更好地防止淋雨时水滴进入电控盒61内的电控模块62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2,每个进风挡板8包括:主体段81和遮挡段82,主体段81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朝向远离电控模块62的方向延伸,遮挡段82连接在主体段81的邻近电控盒61的中心的一端,遮挡段82与主体段81之间具有夹角,且遮挡段82的自由端朝向远离电控模块62的方向倾斜延伸,每个进风挡板8的遮挡段82与相邻的进风挡板8的主体段81间隔开。由此,通过设置的遮挡段82可以更好地起到遮挡水滴进入电控盒61的作用,并且主体段81可以起到较好的导流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3,电控盒组件6包括:用于安装电控模块62的安装背板64和电控外罩66,电控模块62设在安装背板64上,电控模块62设在安装背板64的远离风道12的一侧,电控外罩66罩设在电控模块62的外部,且电控外罩66与安装背板64相连。由此,通过设置的电控外罩66,可以将电控模块62与电控盒61内的气流通道隔离,不但起到防火、散热作用,还起到对电控模块62防尘、防腐蚀的作用。可选地,电控外罩66可以为钣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图4和图6,散热进风口611位于冷媒管4的下游。由此,气流可以与冷媒管4换热后再进入散热进风口611内,由于冷媒管4温度较低,故可降低绕经冷媒管4后进入电控盒61的空气温度,可以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6,电控盒61的朝向风道12的侧壁朝向靠近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散热凹槽615。由此,通过设置的散热凹槽615,可以增加电控盒组件6的散热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改善散热效果。可选地,电控盒61可以为钣金件,上述散热凹槽615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形成,此时散热凹槽615的侧壁可以变得更薄,由此有利于传导散热。
可选地,参照图4和图6,上述散热凹槽615为多个,每个散热凹槽615沿平行于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多个散热凹槽615在垂直于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间隔排布。由此,通过设置的多个散热凹槽615,可以显著地增加散热面积,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散热效果;并且,使得每个散热凹槽615沿平行于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多个散热凹槽615在垂直于风机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间隔排布,此时相邻两个散热凹槽615之间限定出可以供气流流动的散热通道,可以更好地起到散热效果,且可以减少气流流动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空调室外机100,可以改善空调室外机100的电控盒组件6的散热效果,提高空调器运行的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风道;
换热器和压缩机,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均设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通过冷媒管相连;
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风道内;
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和设在所述电控盒内的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风机电连接,所述电控盒具有与所述电控盒的内腔均连通的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所述散热出风口位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且所述散热出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散热进风口位于所述散热出风口的上游;
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设在所述散热出风口处,所述出风组件内限定出与所述电控盒的内腔连通的出风通道,在由所述电控盒组件至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出风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包括:
第一出风段,在由所述电控盒组件至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出风段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延伸;
第二出风段,所述第二出风段与所述第一出风段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出风段的上游,所述第二出风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整个所述出风通道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两个出风挡板,两个所述出风挡板相对且间隔设置在所述散热出风口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出风挡板之间限定出所述出风通道,在由所述电控盒组件至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个所述出风挡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至少三个出风挡板,至少三个所述出风挡板沿平行于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间隔排布,至少三个所述出风挡板将所述出风通道分隔成多个子出风通道,相邻两个所述出风挡板之间限定出所述子出风通道,在由所述电控盒组件至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个所述出风挡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用于对所述电控模块散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在所述电控盒内且连接在所述电控模块上,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出风组件的顶端低于所述散热器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电控模块的安装背板,所述安装背板竖直设置,所述散热出风口与所述安装背板相对,所述电控模块设在所述安装背板的远离所述散热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安装背板的底部设有朝向所述散热出风口延伸的导水挡板,在由所述安装背板至所述散热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导水挡板朝向下倾斜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设在所述散热进风口处,所述进风组件包括多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进风挡板,相邻两个所述进风挡板之间限定出进风通道,在平行于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每个所述进风挡板均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散热进风口位于所述电控盒的底部,每个所述进风挡板的至少一部分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电控模块的方向倾斜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风挡板包括:
主体段,所述主体段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电控模块的方向延伸;
遮挡段,所述遮挡段连接在所述主体段的邻近所述电控盒的中心的一端,所述遮挡段与所述主体段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遮挡段的自由端朝向远离所述电控模块的方向倾斜延伸,每个所述进风挡板的所述遮挡段与相邻的所述进风挡板的所述主体段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
用于安装所述电控模块的安装背板,所述电控模块设在所述安装背板上;
电控外罩,所述电控外罩罩设在所述电控模块的外部,且所述电控外罩与所述安装背板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进风口位于所述冷媒管的下游。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的朝向所述风道的侧壁朝向靠近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散热凹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凹槽为多个,每个所述散热凹槽沿平行于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散热凹槽在垂直于所述风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间隔排布。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1821959825.6U 2018-11-26 2018-11-26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09181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9825.6U CN209181132U (zh) 2018-11-26 2018-11-26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9825.6U CN209181132U (zh) 2018-11-26 2018-11-26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1132U true CN209181132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74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9825.6U Active CN209181132U (zh) 2018-11-26 2018-11-26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11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6252A1 (zh) * 2021-08-07 2023-02-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WO2023016009A1 (zh) * 2021-08-07 2023-02-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4041055A1 (zh) * 2022-08-23 2024-02-29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6252A1 (zh) * 2021-08-07 2023-02-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WO2023016009A1 (zh) * 2021-08-07 2023-02-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4041055A1 (zh) * 2022-08-23 2024-02-29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81132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16180281A1 (zh) 空调器室内机
EP1326054B1 (en) Decorative panel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outlet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5950810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WO2016180255A1 (zh) 空调器
WO2016180254A1 (zh) 空调器
WO2016180283A1 (zh) 空调器及其出风挡板的控制方法
CN108361957A (zh) 一种上层接水盘及具有该接水盘的移动空调
CN105091087A (zh) 具有两个换热器的空调室内机
WO2016180256A1 (zh) 空调器
CN211345777U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CN20709481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484525B (zh) 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耦合湿式冷却塔及冷却方法
JP2004125313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9042606U (zh) 一种通风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CN208419150U (zh) 一种风道引流面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移动空调
CN11448461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141651U (zh) 一种风道壳体及空调器
CN207652863U (zh) 散热器及具有其的变频器
CN110749080A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080140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484523B (zh) 底部收水及流场强化型湿式冷却塔及冷却方法
CN212227231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6384374U (zh) 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及吊顶式空调器
JP717075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