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9426U - 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 Google Patents

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9426U
CN209169426U CN201821471936.2U CN201821471936U CN209169426U CN 209169426 U CN209169426 U CN 209169426U CN 201821471936 U CN201821471936 U CN 201821471936U CN 209169426 U CN209169426 U CN 209169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edestal
end subgroup
spacing
wel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719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贤
黄健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719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9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9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9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座体连接的端子座是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相互扣合层叠所构成,该第一端子组及该第二端子组各由复数第一端子及复数第二端子所组成,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的焊接部朝对接部斜伸有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支臂,再于支臂末端处设有与焊接部形成一垂直的对接部,当该些第一、二端子传送高频信号时,可通过适当改变该些第一、二端子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连续性设计与端子间距增加等效电容,辅以调整端子形状变化(如长度及宽度)匹配特性阻抗来达成有效降低高频信号反射,从而大幅提升信号的完整性,使整体信号传输更为稳定可靠,以强化高速传输信号品质。

Description

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尤指一种其复数第一、二端子传送高频信号时,可通过适当改变该些第一、二端子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连续性设计与端子间距增加等效电容,辅以调整端子形状变化(如长度及宽度)匹配特性阻抗来达成有效降低高频信号反射,从而大幅提升信号的完整性,使整体信号传输更为稳定可靠,以强化高速传输信号品质。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广泛使用于各种通讯设备上,作为电子信号的传递与连接元件,一般常见标准规格的连接器插座包括有RJ-11(电话线插座)、RJ-45(网络线插座)、USB(通用串行总线)、IEEE1394(序列汇流排)、RF(无线传输埠)、Pin-header(排销)及Displayport(显示埠)等多种不同类型。
上述连接器中,显示埠(Displayport)连接器为广泛应用于影像信号传输,现今Displayport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上时,多半是以平卧于电路板表面做一连接固定。但现今电子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方向设计,在有限的电路板空间上,容不得Displayport连接器占据电路板大半的空间,故将平卧的Displayport连接器改为直立设置的型态是一种趋势,如此便可简省电路板空间,有利于在电路板上做更多的电子元件布局。
现有Displayport连接器插座的端子座乃凭借一座体脚位槽进行固定,其需分别将舌片与焊脚对准后再进行组装,其组装难度较高。次者,其接地路径为由外壳连接至前铁壳再到接地脚,接地需通过三个构件来完成,若三个构件之间电性连接不佳,将杂讯接地的动作即无法完成。再者,其座体平台下方为一实心塑料构成,其耗费塑料较多,也造成Displayport连接器插座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再者,现有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组结构设计不佳而无法达到较佳匹配特性阻抗,无法降低高频信号反射,故使信号的完整性大打折扣,而信号传输稳定性不佳,有待从事此行业者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的试作与修改,始有此种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发明专利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一座体,具有一固定框,该固定框中具有一容置空间,在固定框一侧设有一凹槽;
一端子座,具有一第一端子组及一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呈错位排列,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的复数第一端子与复数第二端子的一端各具有一第一对接部及一第二对接部,该第一对接部与该第二对接部穿置于该固定框的该容置空间中,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的另一端各弯折形成一第一焊接部及一第二焊接部,而该第一对接部与该第一焊接部之间弯折连接有一第一支臂,且该第二对接部与该第二焊接部之间弯折连接有一第二支臂,该第一端子组的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一对接部形成有角度范围为90°~180°度的第一弯折角,且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一焊接部成有角度范围为90°~180°度的第二弯折角,该第一支臂长度小于或等于10.54mm,一第一端子宽部的宽度范围及一第一端子窄部的宽度范围都为0.20mm~0.70mm,而相邻该第一端子的间距为0.95mm~1.05mm;该第二端子组的该第二支臂与该第二对接部形成有角度范围为90°~180°度的第三弯折角,且该第二支臂与该第二焊接部成有角度范围为90°~180°度的第四弯折角,该第二支臂长度小于或等于9.99mm,一第二端子宽部的宽度范围及一第二端子窄部的宽度范围都为0.20mm~0.70mm,而相邻该第二端子的间距为0.95mm~1.05mm;且该第一对接部与该第二对接部的间距为0.65mm~0.75mm,该第一焊接部与该第二焊接部的间距为0.70mm~1.30mm,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的间距为0.43mm~1.93mm;
一屏蔽壳体,设置于该座体的该凹槽上,该屏蔽壳体中具有一插接空间,该插接空间供该端子座的该第一对接部及该第二对接部穿置;以及
一外壳,与该座体相互扣合,以使该端子座与该屏蔽壳体容置于该外壳与该座体之间。
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中:该座体还包括一卡孔及一槽部,该卡孔供一第一挡板卡合定位,该第一挡板具有二接地脚、二挡止缘、一倾斜部、一凸板及一卡勾,该二接地脚夹合于该座体的该卡孔四周所形成的一框架上,并插接于一电路板的接地区形成信号接地,且该二挡止缘也卡合于该框架的二侧,而该第一挡板的该卡勾卡合于该座体的该槽部,以形成该第一挡板组装于该座体的结构。
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中:该座体还包括二扣孔、二扣槽及一第一端子槽,该二扣孔及该二扣槽供一第二挡板卡合定位,该第二挡板具有二第一扣勾、二第二扣勾及复数第二端子槽,该二第一扣勾扣合于该二扣孔,而该二第二扣勾扣合于该二扣槽,且该复数第二端子槽供该第一端子组的该第一焊接部固定,而该座体的该第一端子槽供该第二端子组的该第二焊接部固定,以形成该第二挡板组装于该座体的结构。
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中:该第一端子组还设有一第一定位板及一舌板,而使该第一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的上表面,该第二端子组还设有一第二定位板,该第二定位板上表面具有二定位槽,该二定位槽供该第一定位板下方的二定位柱伸入扣合,且使该第二对接部抵持于该舌板下表面,以形成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的组装结构。
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中:该第一端子组的该第一焊接部上方设置有一第一间隔板,而该第二端子组的该第二焊接部上方设置有一第二间隔板,该第一间隔板及该第二间隔板各具有固定该第一端子组复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组复数第二端子,以及维持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的间距,且该第一间隔板与该第二间隔板呈错位排列。
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中:该屏蔽壳体二侧还各设有一凸块,二凸块滑入该座体的该凹槽二侧对应的二导槽中并定位,以形成该屏蔽壳体与该座体的组装结构。
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中:该座体的该凹槽底部至框架之间还设置有一呈L型的支柱,该支柱用以增加该座体与一电路板之间接触面积及固持稳定性。
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中:该支柱的底部还设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用以插接该电路板,以使该座体与该电路板形成固定结构。
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中:该外壳的一顶面还设有一定位块,该定位块滑入固定于该座体的一定位孔,而该外壳的二侧面还设有各二滑点以滑入该座体二侧的滑槽,且该外壳的二侧面底侧还设有一透孔,二透孔供该座体二侧的一凸点卡固以形成该外壳与该座体的固定结构,该外壳在该二侧面底端还设置有二定位脚用以插接一电路板,以使该外壳与该电路板形成固定结构。
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中:该第一弯折角为135°;该第二弯折角为135°;该第一支臂长度为3.54mm;该第一端子宽部的宽度为0.60mm;该第一端子窄部的宽度为0.41mm,该相邻该第一端子的间距为1.00mm;该第三弯折角为135°;该第四弯折角为135°;该第二支臂长度为2.99mm;该第二端子宽部的宽度为0.60mm;该第二端子窄部的宽度为0.41mm;该相邻该第二端子的间距为1.00mm;该第一对接部与该第二对接部的间距为0.70mm;该第一焊接部与该第二焊接部的间距为1.00mm;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的间距为 0.93mm。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乃在于其座体连接的端子座是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相互扣合层叠所构成,该第一端子组及该第二端子组各由复数第一端子及复数第二端子所组成,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的焊接部朝对接部斜伸有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支臂,再于支臂末端处设有与焊接部形成一垂直的对接部,当该些第一、二端子传送高频信号时,可通过适当改变该些第一、二端子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连续性设计与端子间距增加等效电容,辅以调整端子形状变化 (如长度及宽度)匹配特性阻抗来达成有效降低高频信号反射,从而大幅提升信号的完整性,使整体信号传输更为稳定可靠,以强化高速传输信号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优点乃在于提供一种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于端子座的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的焊接部凭借座体的固定框做一固定,将组装程序做一简化及增加端子座的稳固性;设置于座体下方的第一挡板设有二接地脚直接进行接地,凭借减少接地构件及路径来强化接地效果;座体下方由一L 型支柱取代现有实心塑料来做为座体的支撑,同时凭借该座体的框架卡入一由金属构成第一挡板来强化座体结构整体强度及屏蔽端子座所发射电磁干扰信号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点乃在于该座体还包括一卡孔及一槽部,该卡孔更供一第一挡板做一卡合定位,该第一挡板具有二接地脚、二挡止缘、一倾斜部、一凸板及一卡勾,该二接地脚夹合于该座体的该卡孔四周所形成的一框架,并插接于一电路板的接地区做信号接地,且该二挡止缘也卡合于该框架的二侧,而该第一挡板的该卡勾卡合于该座体的该槽部,以形成该第一挡板组装于该座体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点乃在于该座体还包括二扣孔、二扣槽及一第一端子槽,该二扣孔及该二扣槽更供一第二挡板做一卡合定位,该第二挡板具有二第一扣勾、二第二扣勾及复数第二端子槽,该二第一扣勾扣合于该二扣孔,而该二第二扣勾扣合于该二扣槽,且该些第二端子槽供该第一端子组的该第一焊接部做一固定,而该座体的该第一端子槽供该第二端子组的该第二焊接部做一固定,以形成该第二挡板组装于该座体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立体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Displayport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Displayport连接器的侧视剖面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侧视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前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11-固定框;110-容置空间;111-定位孔;12-凹槽; 121-导槽;13-卡孔;14-槽部;15-框架;151-第一端子槽;152-凸点;16-扣孔; 17-扣槽;18-支柱;181-定位片;19-滑槽;2-端子座;21-第一端子组;211-第一端子;2111-第一对接部;2112-第一焊接部;2113-第一支臂;212-第一定位板; 2121-定位柱;213-舌板;214-第一间隔板;22-第二端子组;221-第二端子;2211- 第二对接部;2212-第二焊接部;2213-第二支臂;222-第二定位板;2221-定位槽; 223-第二间隔板;3-屏蔽壳体;30-插接空间;31-凸块;32-固定片;320-锁孔; 4-外壳;41-顶面;411-定位块;42-侧面;421-滑点;422-透孔;43-定位脚;5- 第一挡板;51-接地脚;52-挡止缘;53-倾斜部;54-凸板;55-卡勾;6-第二挡板; 61-第一扣勾;62-第二扣勾;63-第二端子槽;θ1-第一弯折角;θ2-第二弯折角;θ3-第三弯折角;θ4-第四弯折角;D1-相邻第一端子的间距;D2-相邻第二端子的间距;L1-第一支臂长度;L2-第二支臂长度;S1-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的间距;S2-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的间距;S3-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的间距; W1-第一端子宽部的寛度;W2-第一端子窄部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以利于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各别为本实用新型Displayport 连接器的立体外观结构图、立体分解结构图、另一立体分解结构图、Displayport 连接器的侧视剖面结构图、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侧视结构图及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前视结构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显示埠(Displayport)连接器包括有座体1、端子座2、屏蔽壳体3、外壳4、第一挡板5及第二挡板6,各构件的较为详细解说如下:
该座体1具有一固定框11,固定框11中具有一容置空间110,于固定框11 一侧设有一凹槽12。座体1的凹槽12底部至呈矩形的框架15之间更设置有一呈L型支柱18,支柱18用以增加座体1与一电路板(图中未示)之间接触面积及固持稳定性。支柱18于底部更设有一定位片181,定位片181用以插接电路板,以使座体1与电路板形成固定结构。
该端子座2具有一第一端子组21及一第二端子组22,该第一端子组21与该第二端子组22呈错位排列,该第一端子组21与该第二端子组22的复数第一端子211与复数第二端子221的一端各具有一第一对接部2111及一第二对接部 2211,该第一对接部2111与该第二对接部2211穿置于该固定框11的该容置空间110中,该第一端子组21与该第二端子组22的另一端各弯折形成一第一焊接部2112及一第二焊接部2212,而该第一对接部2111与该第一焊接部2112之间弯折连接有一第一支臂2113,且该第二对接部2211与该第二焊接部2212之间弯折连接有一第二支臂2213,该第一端子组21的该第一支臂2113与该第一对接部2111形成有角度范围为90°~180°度的第一弯折角θ1,较佳实施为135°。且该第一支臂2113与该第一焊接部2112成有角度范围为90°~180°度的第二弯折角θ2,较佳实施为135°。该第一支臂2113长度L1小于或等于10.54mm,较佳实施为3.54mm。一第一端子宽部的宽度W1范围及一第一端子窄部的宽度W2 范围W2都为0.20mm~0.70mm,第一端子宽部的宽度W1较佳实施为0.60mm,第一端子窄部的宽度W2较佳实施为0.41mm。而相邻该第一端子的间距D1为 0.95mm~1.05mm,较佳实施为1.00mm。该第二端子组22的该第二支臂2213 与该第二对接部2211形成有角度范围为90°~180°度的第三弯折角θ3,较佳实施为135°,且该第二支臂2213与该第二焊接部2212成有角度范围为90°~180°度的第四弯折角θ4,较佳实施为135°。该第二支臂长度L2小于或等于9.99mm,较佳实施为2.99mm。一第二端子宽部的宽度范围及一第二端子窄部的宽度范围都为0.20mm~0.70mm,第二端子宽部的宽度W1较佳实施为0.60mm,第二端子窄部的宽度W2较佳实施为0.41mm,因该第二端子宽部及窄部的尺寸与前述第一端子宽部W1及窄部W2相同,故未做重复绘示及编号。而相邻该第二端子的间距D2为0.95mm~1.05mm,较佳实施为1.00mm。且该第一对接部与该第二对接部的间距S1为0.65mm~0.75mm,较佳实施为0.70mm。该第一焊接部与该第二焊接部的间距S2为0.70mm~1.30mm,较佳实施为1.00mm。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的间距D4为0.43mm~1.93mm,较佳实施为0.93mm。
该第一端子组21更设有一第一定位板212及一舌板213,而使第一对接部 2111外露于舌板213的上表面,第二端子组22更设有一第二定位板222,第二定位板222上表面具有二定位槽2221,二定位槽2221供第一定位板212下方的二定位柱2121伸入扣合,且使第二对接部2211抵持于舌板213下表面,以形成第一端子组21与第二端子组22的组装结构。
该屏蔽壳体3设置于座体1的凹槽12上,屏蔽壳体3中具有一插接空间30,插接空间30供端子座2的第一对接部2111及第二对接部2211做一穿置。屏蔽壳体3二侧更各设有一凸块31,二凸块31滑入座体1的凹槽12二侧对应的二导槽121中并定位,以形成屏蔽壳体3与座体1的组装结构。屏蔽壳体3于插接口外部更设有一固定片32,固定片32上更设有一锁孔320。
该外壳4与该座体1相互扣合,以使端子座2与屏蔽壳体3容置于外壳4 与座体1之间。外壳4的一顶面41更设有一定位块411,定位块411滑入固定于座体1的一定位孔111,而外壳4的二侧面42更设有各二滑点421以滑入座体1二侧的滑槽19,且外壳4的二侧面42底侧更设有一透孔422,二透孔422 供座体1二侧的一凸点152卡固以形成外壳4与座体1的固定结构,外壳4于二侧面42底端更设置有二定位脚43用以插接一电路板(图中未示),以使外壳4与电路板形成固定结构。
该座体1还包括一卡孔13及一槽部14,卡孔13更供第一挡板5做一卡合定位,第一挡板5具有二接地脚51、二挡止缘52、一倾斜部53、一凸板54及一卡勾55,二接地脚51夹合于座体1的卡孔13四周所形成的一框架15,并插接于一电路板的接地区(图中未示)做信号接地,且二挡止缘52也卡合于框架15的二侧,而第一挡板5的卡勾55卡合于座体1的槽部14,以形成第一挡板5 组装于座体1的结构。
该座体1还包括二扣孔16、二扣槽17及一第一端子槽151,二扣孔16及二扣槽17更供一第二挡板6做一卡合定位,第二挡板6具有二第一扣勾61、二第二扣勾62及复数第二端子槽63,二第一扣勾61扣合于二扣孔16,而二第二扣勾62扣合于二扣槽17,且该些第二端子槽63供第一端子组21的第一焊接部 2112做一固定,而座体1的第一端子槽151供第二端子组22的第二焊接部2212 做一固定,以形成第二挡板6组装于座体1的结构。
欲进行Displayport连接器组装时,需先将端子座2的第一端子组21及第二端子组22利用第一定位板212的定位柱2121与第二定位板222的定位槽2221 相互扣合组装。再将第一挡板5卡合于座体1的卡孔13中,且使第一挡板5的接地脚51伸出框架15的另一侧(即为靠近支柱18处)。而端子座2组立于舌板213上、下侧的第一对接部2111及第二对接部2211则穿置于座体1的固定框11的容置空间110中,续将屏蔽壳体3水平滑入座体1的凹槽12中做一组装定位,并使端子座2的舌板213置于屏蔽壳体3的插接空间30中,再使第二挡板6的第一扣勾61及第二扣勾62扣合于座体1的扣孔16及扣槽17中,该外壳4与该座体1相互扣合,以使端子座2与屏蔽壳体3容置于外壳4与座体1 之间。再使外壳4的定位块411滑入固定于座体1的一定位孔111,而外壳4的二侧面42各二滑点421以滑入座体1二侧的滑槽19,且外壳4的二侧面42底侧更设有一透孔422,再将二透孔422供座体1二侧的一凸点152卡固,以完成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的整体组装。
凭借图1至图6的揭示,即可了解本实用新型主要为其座体连接的端子座是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相互扣合层叠所构成,该第一端子组及该第二端子组各由复数第一端子及复数第二端子所组成,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的焊接部朝对接部斜伸有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支臂,再于支臂末端处设有与焊接部形成一垂直的对接部,当该些第一、二端子传送高频信号时,可通过适当改变该些第一、二端子二次弯折预定角度的连续性设计与端子间距增加等效电容,辅以调整端子形状变化(如长度及宽度)匹配特性阻抗来达成有效降低高频信号反射,从而大幅提升信号的完整性,使整体信号传输更为稳定可靠,以强化高速传输信号品质。本实用新型于Displayport连接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改良,而具有商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一座体,具有一固定框,该固定框中具有一容置空间,在固定框一侧设有一凹槽;
一端子座,具有一第一端子组及一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呈错位排列,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的复数第一端子与复数第二端子的一端各具有一第一对接部及一第二对接部,该第一对接部与该第二对接部穿置于该固定框的该容置空间中,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的另一端各弯折形成一第一焊接部及一第二焊接部,而该第一对接部与该第一焊接部之间弯折连接有一第一支臂,且该第二对接部与该第二焊接部之间弯折连接有一第二支臂,该第一端子组的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一对接部形成有角度范围为90°~180°度的第一弯折角,且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一焊接部成有角度范围为90°~180°度的第二弯折角,该第一支臂长度小于或等于10.54mm,一第一端子宽部的宽度范围及一第一端子窄部的宽度范围都为0.20mm~0.70mm,而相邻该第一端子的间距为0.95mm~1.05mm;该第二端子组的该第二支臂与该第二对接部形成有角度范围为90°~180°度的第三弯折角,且该第二支臂与该第二焊接部成有角度范围为90°~180°度的第四弯折角,该第二支臂长度小于或等于9.99mm,一第二端子宽部的宽度范围及一第二端子窄部的宽度范围都为0.20mm~0.70mm,而相邻该第二端子的间距为0.95mm~1.05mm;且该第一对接部与该第二对接部的间距为0.65mm~0.75mm,该第一焊接部与该第二焊接部的间距为0.70mm~1.30mm,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的间距为0.43mm~1.93mm;
一屏蔽壳体,设置于该座体的该凹槽上,该屏蔽壳体中具有一插接空间,该插接空间供该端子座的该第一对接部及该第二对接部穿置;以及
一外壳,与该座体相互扣合,以使该端子座与该屏蔽壳体容置于该外壳与该座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还包括一卡孔及一槽部,该卡孔供一第一挡板卡合定位,该第一挡板具有二接地脚、二挡止缘、一倾斜部、一凸板及一卡勾,该二接地脚夹合于该座体的该卡孔四周所形成的一框架上,并插接于一电路板的接地区形成信号接地,且该二挡止缘也卡合于该框架的二侧,而该第一挡板的该卡勾卡合于该座体的该槽部,以形成该第一挡板组装于该座体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还包括二扣孔、二扣槽及一第一端子槽,该二扣孔及该二扣槽供一第二挡板卡合定位,该第二挡板具有二第一扣勾、二第二扣勾及复数第二端子槽,该二第一扣勾扣合于该二扣孔,而该二第二扣勾扣合于该二扣槽,且该复数第二端子槽供该第一端子组的该第一焊接部固定,而该座体的该第一端子槽供该第二端子组的该第二焊接部固定,以形成该第二挡板组装于该座体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还设有一第一定位板及一舌板,而使该第一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的上表面,该第二端子组还设有一第二定位板,该第二定位板上表面具有二定位槽,该二定位槽供该第一定位板下方的二定位柱伸入扣合,且使该第二对接部抵持于该舌板下表面,以形成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的组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的该第一焊接部上方设置有一第一间隔板,而该第二端子组的该第二焊接部上方设置有一第二间隔板,该第一间隔板及该第二间隔板各具有固定该第一端子组复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组复数第二端子,以及维持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的间距,且该第一间隔板与该第二间隔板呈错位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二侧还各设有一凸块,二凸块滑入该座体的该凹槽二侧对应的二导槽中并定位,以形成该屏蔽壳体与该座体的组装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该凹槽底部至框架之间还设置有一呈L型的支柱,该支柱用以增加该座体与一电路板之间接触面积及固持稳定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柱的底部还设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用以插接该电路板,以使该座体与该电路板形成固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一顶面还设有一定位块,该定位块滑入固定于该座体的一定位孔,而该外壳的二侧面还设有各二滑点以滑入该座体二侧的滑槽,且该外壳的二侧面底侧还设有一透孔,二透孔供该座体二侧的一凸点卡固以形成该外壳与该座体的固定结构,该外壳在该二侧面底端还设置有二定位脚用以插接一电路板,以使该外壳与该电路板形成固定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弯折角为135°;该第二弯折角为135°;该第一支臂长度为3.54mm;该第一端子宽部的宽度为0.60mm;该第一端子窄部的宽度为0.41mm,该相邻该第一端子的间距为1.00mm;该第三弯折角为135°;该第四弯折角为135°;该第二支臂长度为2.99mm;该第二端子宽部的宽度为0.60mm;该第二端子窄部的宽度为0.41mm;该相邻该第二端子的间距为1.00mm;该第一对接部与该第二对接部的间距为0.70mm;该第一焊接部与该第二焊接部的间距为1.00mm;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的间距为0.93mm。
CN201821471936.2U 2018-09-07 2018-09-07 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Active CN209169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1936.2U CN209169426U (zh) 2018-09-07 2018-09-07 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1936.2U CN209169426U (zh) 2018-09-07 2018-09-07 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9426U true CN209169426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1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71936.2U Active CN209169426U (zh) 2018-09-07 2018-09-07 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9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8041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for providing grounding and reduc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TWI404269B (zh) High speed plug connector
CN103427263B (zh) 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
TWI544694B (zh) Plug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385878B (zh) Anti-high-frequency signal interference plug connector
US8033841B2 (en) Upright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841981B (zh) 高速背板连接器及其底盖
CN105576416A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700876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grounding function
CN109861037B (zh) 用于串扰信号的屏蔽结构及高速信号传输装置
CN205609815U (zh) 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
CN209169426U (zh) 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US10069247B1 (en) Connector capable of reducing signal interference between two rows of terminals by grounding pin of grounding plate
CN103855540B (zh) 电连接器
CN202797485U (zh) 电连接器的屏蔽壳体与电路板接地结构
CN205319433U (zh) 电连接器
CN208904246U (zh) Displayport连接器插座结构
CN201081824Y (zh) 层叠式用户身份识别卡连接器
CN204243256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10890649A (zh) Displayport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CN202434766U (zh) 电连接器
CN101867100A (zh) 通用序列总线连接器及其接点阵列
CN202712610U (zh) 电连接器的屏蔽壳体与电路板接地结构
CN202434808U (zh) 电连接器之接地结构
CN202434764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