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9367U - 天线支架、天线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天线支架、天线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9367U
CN209169367U CN201920094589.4U CN201920094589U CN209169367U CN 209169367 U CN209169367 U CN 209169367U CN 201920094589 U CN201920094589 U CN 201920094589U CN 209169367 U CN209169367 U CN 209169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cradle portion
hinge
antenna
kno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945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诗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945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9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9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93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支架、天线组件及可移动平台,其中,天线支架包括:基座,用于连接可移动平台;支架部,用于连接天线,支架部与基座转动连接,且能够相对于基座折叠或展开;其中,基座和支架部中的一个上设有旋钮锁扣,另一个上设有锁孔,旋钮锁扣能够穿过锁孔,且能够相对于锁孔旋转;在旋钮锁扣相对于锁孔旋转至第一位置时,支架部与基座锁定以使支架部能够展开,在旋钮锁扣相对于锁孔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支架部与基座解锁以使支架部能够折叠,且折叠时支架部位于基座的侧方。本方案提供的天线支架,既可以展开以对天线支撑,也可折叠以方便收纳,且具有使用寿命,操作行程也较短,快拆优势明显,使用体验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天线支架、天线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支架、一种天线组件及一种可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无人机机载天线要求将天线支高,两个天线之间的距离要求也较大,会对体积较小的无人机产生较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支架的体积较大,会对整机的收纳和运输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到无人机的便携性。
针对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折叠式支架的概念,但是,折叠式支架对于操作便利性、支撑稳定性、使用寿命、支架展开的装配质量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如何实现这些方面的兼顾成为产品的设计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天线支架的天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天线支架的可移动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支架,用于连接天线和可移动平台,天线支架包括:基座,用于连接所述可移动平台;支架部,用于连接所述天线,所述支架部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折叠或展开;其中,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架部中的一个上设有旋钮锁扣,另一个上设有锁孔,所述旋钮锁扣能够穿过所述锁孔,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锁孔旋转;在所述旋钮锁扣相对于所述锁孔旋转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架部与所述基座锁定以使所述支架部能够展开,在所述旋钮锁扣相对于所述锁孔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架部与所述基座解锁以使所述支架部能够折叠;其中,在所述支架部相对于所述基座折叠时,所述支架部位于所述基座的侧方。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支架,支架部与基座之间能转动,以实现支架部可以展开以对天线支撑,也可折叠以方便收纳,且支架部与基座之间设有旋钮锁扣和锁孔,利用旋钮锁扣在第一位置与锁孔卡接,可以确保支架部与基座之间展开后能牢固地锁定,从而确保对天线稳定、可靠地支撑,且本结构中,旋钮锁扣以相对于锁孔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来实现控制与锁孔之间解锁或锁定,这样,旋钮锁扣与锁孔之间基本不会有装配损伤,更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且用户仅需进行驱动旋钮锁扣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解锁或锁定的操控动作,极具使用方便性,同时,本结构的整个旋转操作行程也较短,无需用户进行多次旋转操作,快拆优势更明显,使用体验也更好,且也更便于用户对旋钮锁扣进行到位判别,降低旋转不到位的装配缺陷风险,使产品更具可靠性和安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的天线支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钮锁扣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与所述旋钮锁扣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天线支架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所述旋钮锁扣相对于所述锁孔的旋转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卡块和挡壁;所述旋钮锁扣上设有所述卡块和所述挡壁中的一个,所述锁孔的内侧面或开口端面上设有所述卡块和所述挡壁中的另一个,在所述旋钮锁扣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块与所述挡壁挡靠以限制所述旋钮锁扣继续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天线支架还包括卡口,在所述旋钮锁扣旋转时,所述卡口能够卡套在所述卡块外侧并与所述卡块滑动配合,以使得所述旋钮锁扣能够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壁设于所述卡口的一端,所述卡口中与所述挡壁相对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挡壁至所述开口的延伸方向为弧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块的侧壁面至少部分构造为凸弧面,所述凸弧面与所述旋钮锁扣的旋转运动的轨迹相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挡壁关于所述旋钮锁扣旋转时的中心线呈旋转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卡块关于所述旋钮锁扣旋转时的中心线呈相对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所述卡块的侧壁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当所述旋钮锁扣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时与对应的卡口卡接配合。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天线支架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所述旋钮锁扣相对于所述锁孔的旋转方向。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挡板和挡块;所述挡板设于所述旋钮锁扣上,所述挡块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架部中设有所述旋钮锁扣的一个上,在所述旋钮锁扣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挡板与所述挡块抵靠以限制所述旋钮锁扣继续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钮锁扣用于连接所述基座或所述支架部的一端向内凹陷,所述挡板设于所述旋钮锁扣中向内凹陷的一端的外侧壁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包括两个,所述挡块包括一个,两个所述挡板关于所述旋钮锁扣旋转时的中心线呈旋转对称分布。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天线支架还包括中心连接件,所述中心连接件与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架部中的一个连接,所述旋钮锁扣套装在所述中心连接件的外侧,并能绕所述中心连接件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钮锁扣包括:中心体,与所述中心连接件转动连接,且所述中心连接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中心体内的空腔中;多个旋耳,与所述中心体连接,且多个所述旋耳以所述中心连接件为中心向外凸伸。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钮锁扣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每个所述旋耳在所述锁孔所在表面的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表面外;所述旋钮锁扣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旋耳在所述锁孔所在表面的投影位于所述表面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耳包括:底板,与所述中心体连接;凸耳部,设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中心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耳部上设有防滑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耳包括两个,且两个所述旋耳关于所述中心体对称分布。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设有所述锁孔的所述基座或所述支架部上设有第一指示标识结构,所述第一指示标识结构包括锁紧指示图案标识和/或用于指示沿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第一旋向标识;和/或所述基座或所述支架部上设有第二指示标识结构,所述第二指示标识结构包括解锁指示图案标识和/或用于指示沿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第二旋向标识。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与所述支架部中的一个上形成有第一合页,另一个上形成有第二合页,所述第一合页与所述第二合页铰接,以使所述支架部能转动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折叠或展开;其中,所述第一合页上设有所述旋钮锁扣,所述第二合页上设有所述锁孔,所述第一合页与所述第二合页在所述支架部折叠时翻开,且在所述支架部展开时对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合页和所述第二合页中的一个的侧边设有铰接轴,另一个的侧边设有铰接部;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铰接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轴为过阻尼连接轴;和/或所述铰接部靠近所述铰接轴的一端的端面和/或所述铰接轴的端面为非平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部还包括支架臂,形成于设有所述铰接部的所述第一合页或所述第二合页的侧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臂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铰接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铰接部设有容纳空间,所述支架臂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有所述铰接部的所述第一合页或所述第二合页包括合页本体,两个铰接部沿所述合页本体的一条侧边间隔地分布,且两个铰接部中,设有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合页本体的所述侧边的两端之外的位置,另一个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合页本体的所述侧边的两端之间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有所述铰接部的第一合页或第二合页上设有辅助支撑筋,所述辅助支撑筋与设有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铰接部连接。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上设有挡靠部,所述挡靠部用于当所述支架部相对于所述基座折叠时支撑所述支架部,以限制所述支架部继续转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包括:天线;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天线支架,天线安装于天线支架的支架部。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通过设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天线支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本体;上述第二方面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的天线支架的基座安装于所述可移动平台本体。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平台,通过设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天线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具有落地架,所述基座与所述落地架连接;其中,在所述天线支架的支架部相对于所述基座折叠时,所述支架部与所述落地架位于所述基座的同侧;在所述支架部相对于所述基座展开时,所述支架部与所述落地架位于所述基座的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组件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天线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天线组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组件在第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天线组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组件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组件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组件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所示天线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基座,110第一合页,120旋钮锁扣,121中心体,122旋耳,1221底板,1222凸耳部,1223防滑筋,130铰接轴,131连接轴,140挡靠部,200支架部,210第二合页,211合页本体,220锁孔,231第一旋向标识,232锁紧指示图案标识,241第二旋向标识,242解锁指示图案标识,251铰接部,2511第一铰接部,2512第二铰接部,252辅助支撑筋,253支架臂,310卡块,311凸弧面,312凸起,320卡口,321开口,322挡壁,410挡板,420挡块,500中心连接件,600天线,700落地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天线支架、天线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支架,其用于连接天线600和可移动平台。天线支架包括用于连接可移动平台的基座100和用于连接天线600的支架部200,支架部200与基座100转动连接,使得支架部200能够相对于基座100折叠或展开,且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适配为:如图1和图11,在支架部200相对于基座100折叠时,支架部200位于基座100的侧方,这样可以使得支架部200收拢于基座100的侧方位置,实现良好的折叠收纳效果,节省收纳空间;如图2所示,在支架部200与基座100展开时,支架部200位于基座100的上方,实现对支架部200有效展开,满足对天线600的支撑需求。
值得说明的是,支架部200位于基座100的侧方应该做宏观理解,既可以包含支架部200抵靠于基座100的情况,也可以包括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大致呈某一角度的情况,例如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所呈角度满足大于等于0°且小于90°的情况等,至于支架部200与基座100的展开形态下所呈的角度值,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支撑需求可以灵活地设计和调整,此处不再针对具体情况一一列举,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其中,基座100和支架部200中的一个上设有旋钮锁扣120,另一个上设有锁孔220,旋钮锁扣120能够穿过锁孔220且能够相对于锁孔220旋转,并且,在旋钮锁扣120相对于锁孔220旋转至第一位置时,支架部200与基座100锁定以使支架部200能够展开,在旋钮锁扣120相对于锁孔220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支架部200与基座100解锁以使支架部200能够折叠。
更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旋钮锁扣120相对于锁孔220处于第二位置,实现旋钮锁扣120与锁孔220对应,旋钮锁扣120可以穿过锁孔220,相应地,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处于解锁状态,使得支架部200能够相对于基座100自由转动。具体如图1所示,为支架部200相对于基座100在折叠位置的结构示意图,这时,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对折收拢,方便于产品收纳,具体如图2所示,为支架部200相对于基座100在展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舒展开,可以满足对天线600的支撑高度需求。
另外,如图3和图5所示,为支架部200相对于基座100在展开位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为旋钮锁扣120相对于锁孔220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这时,旋钮锁扣120可以穿过锁孔220,相应地,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处于解锁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为旋钮锁扣120相对于锁孔220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这时,旋钮锁扣120与锁孔220卡接,使得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相对转动的自由度被限制,相应地,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处于锁定状态,这时,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可靠、稳定地维持在展开状态,可以满足对天线600的支撑高度、支撑稳定性及支撑可靠性需求。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支架,既可以展开以对天线600支撑,也可折叠以方便收纳。且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设有旋钮锁扣120和锁孔220,利用旋钮锁扣120在第一位置与锁孔220卡接,可以确保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展开后能牢固地锁定,从而确保对天线600稳定、可靠地支撑。且本结构中,旋钮锁扣120以相对于锁孔2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来实现控制与锁孔220之间解锁或锁定,这样,旋钮锁扣120与锁孔220之间基本不会有装配损伤,更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且用户仅需进行驱动旋钮锁扣1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解锁或锁定的操控动作,极具使用方便性。同时,本结构的整个旋转操作行程也较短,无需用户进行多次旋转操作,快拆优势更明显,使用体验也更好,且也更便于用户进行到位判别,降低旋转不到位的装配缺陷风险,使产品更具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旋钮锁扣120转动至第一位置的方向与旋钮锁扣120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方向相反。也即,将旋钮锁扣120适配为以往返形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这样,进行锁定操作时,将旋钮锁扣120沿预设的第一方向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进行解锁操作时,将旋钮锁扣120沿第二方向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且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这样不仅可以将旋钮锁扣120的旋转行程限定于一个角度的范围内(如90度),使得旋钮锁扣120的旋转操作行程较短,快拆优势更明显,且使得用户可以根据旋钮锁扣120的转动方向以判别操控动作。例如,用户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沿预设的第一方向驱动旋钮锁扣120为对支架部200与基座100的锁定操作,反之,则为对支架部200与基座100进行解锁的操作,操控更为简便、直观。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支架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旋钮锁扣120相对于锁孔220的旋转范围。
具体地,如图10所示,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卡块310和挡壁322;旋钮锁扣120上设有挡壁322,锁孔220的开口端面上设有卡块310,在旋钮锁扣120旋转至第一位置时,卡块310与挡壁322挡靠以限制旋钮锁扣120继续旋转。这样,可为用户提供清晰的锁定到位提醒,产品操作更简单,同时防止旋钮锁扣120旋转不到位引起松动或震动,使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装配更稳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卡块310设计于锁孔220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反过来设计锁孔220的开口端面或锁孔220内设有挡壁322,旋钮锁扣120上设有卡块310,在旋钮锁扣120旋转至第一位置时,卡块310与挡壁322挡靠以限制旋钮锁扣120继续旋转。其中,可以理解,根据需要,卡块310也可以进一步设计为可伸缩的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第一限位结构为一对磁极相同的第一磁铁,且该对第一磁铁之间适配为:在旋钮锁扣120旋转至第一位置时,两个第一磁铁之间产生明显的磁斥力以限制旋钮锁扣120继续旋转,在旋钮锁扣1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时,两个第一磁铁之间的磁斥力随转动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天线支架还包括卡口320,卡口320适配为在旋钮锁扣120旋转时相对于卡块310活动,且在旋钮锁扣120旋转时,卡口320能够卡套在卡块310外侧并与卡块310滑动配合,以使得旋钮锁扣120能够旋转至第一位置。举例而言,在旋钮锁扣120上设有卡口320,以使得旋钮锁扣120旋转过程中,旋钮锁扣120上的卡口320卡套在锁孔220周围的卡块310外侧并与卡块310滑动配合。一方面,卡口320起到避让卡块310的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卡块310与卡口320的滑动配合,可以使得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进一步进行更精密的定位和限位,从而进一步强化旋钮锁扣120对支架部200与基座100锁定的稳定性,降低震动影响。同时,利用卡口320与卡块310滑动配合的也可对旋钮锁扣120定位,使得旋钮锁扣120能更加精确地定位于锁孔220的第一位置,确保旋钮锁扣120与锁孔220之间的卡接咬合深度更精确,实现两者卡接强度最优化,同时旋钮锁扣120的受力也实现最优化,利于对旋钮锁扣120防护,延长其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挡壁322设于卡口320的一端,卡口320中与挡壁322相对的一端设有开口321,挡壁322至开口321的延伸方向为弧形。这样,卡块310沿卡口320的开口321进入,并沿卡口320滑至末端处时与挡壁322止挡限位,卡块310与挡壁322的止挡配合对准性更好,且同时,使得旋钮锁扣120在第一位置时,进一步通过卡口320与卡块310卡套配合以强化其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且由于挡壁322至开口321的延伸方向为弧形,可与卡块310相对于开口321的滑动轨迹更相适,利于旋钮锁扣120向第一位置旋转过程中保持平稳、精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卡块310的侧壁面至少部分构造为凸弧面311,凸弧面311与旋钮锁扣120的旋转运动的轨迹相适。旋钮锁扣120的旋转运动的轨迹可以理解为旋钮锁扣120上偏心的任意一点在旋钮锁扣120旋转过程中形成的转动路径,通过使该转动路径与卡块310的凸弧面311相适,也可以具体理解为,该转动路径与凸弧面311的曲率大致相同,这样,凸弧面311可在旋钮锁扣120旋转过程中可与卡口320形成流畅的滑动接触,带来阻尼手感的同时,又不会出现卡滞问题,旋钮锁扣120操作体验提升,且也使得旋钮锁扣120的防松效果更好,此外,通过凸弧面311与卡口320适配,也可进一步提升对旋钮锁扣120的定位和限位效果,这样,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锁定更平稳,不容易晃动,对天线600的支撑效果也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限位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挡壁322关于旋钮锁扣120旋转时的中心线呈旋转对称分布,两个卡块310关于旋钮锁扣120旋转时的中心线呈相对分布。通过设置两组第一限位结构,并使其关于旋钮锁扣120旋转时的中心线相对分布,实现进一步强化旋钮锁扣120限位效果的同时,可使得旋钮锁扣120上的受力保持对称,更利于旋钮锁扣120保持平稳,不容易变形、偏位,提升产品可靠性,且延长产品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至少一个卡块310的侧壁面上设有凸起312,凸起312用于当旋钮锁扣120旋转至第一位置时与对应的卡口320卡接配合。以通过凸起312与卡口320卡接产生的阻尼力提供到位指示,这样,用户旋转旋钮锁扣120的过程中,当感觉到明显的卡顿感(也称档位感或段落感)或听见由于卡口320与凸起312卡接产生的“咔嗒”声时,旋钮锁扣120已至第一位置,无需再继续旋转,产品使用更简便,且也可对卡块310及挡壁322防护。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锁孔220两侧分别设有卡块310,旋钮锁扣120上相应设有两个卡口320用于与卡块310配合,在其中一个卡块310上设置凸起312使之用于与卡口320卡接配合。这样,用户既能获得清晰的到位指示信息,且旋钮锁扣120的操作阻力也不会过大,产品使用体验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支架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旋钮锁扣120相对于锁孔220的旋转方向。这样,利用第二限位结构对旋钮锁扣120限位,可以防止旋钮锁扣120沿单一方向无止境地转动,促使用户以往返形式驱动旋钮锁扣1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这样,有效控制了旋钮锁扣120的旋转行程,旋钮锁扣120的旋转操作行程短,快拆优势更明显。
具体地,如图11所示,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挡板410和挡块420;挡板410设于旋钮锁扣120上,挡块420设于基座100和支架部200中设有旋钮锁扣120的一个上,在旋钮锁扣120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挡板410与挡块420抵靠以限制旋钮锁扣120继续旋转。这样,可以为用户提供清晰的解锁到位提醒,使得产品操控更简单,同时防止旋钮锁扣120旋转不到位时旋钮锁扣120与锁孔220之间强力拆卸引起损伤,对锁孔220和旋钮锁扣120的防护效果良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第二限位结构为一对磁极相同的第二磁铁,且该对第二磁铁之间适配为:在旋钮锁扣120旋转至第二位置时,两个第二磁铁之间产生明显的磁斥力以限制旋钮锁扣120继续旋转,在旋钮锁扣12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旋转时,两个第二磁铁之间的磁斥力随转动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旋钮锁扣120用于连接基座100或支架部200的一端向内凹陷,挡板410设于旋钮锁扣120中向内凹陷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这样,挡板410不会外凸,使得旋钮锁扣120整体外观质量更好,同时,也利于旋钮锁扣120整体尺寸更紧凑,实现产品小型化和轻量化。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挡板410包括两个,挡块420包括一个,两个挡板410关于旋钮锁扣120旋转时的中心线呈旋转对称分布。这样,旋钮锁扣120的装配无需区分正反,装配更方便,且可避免旋钮锁扣120错装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天线支架还包括中心连接件500,中心连接件500与基座100和支架部200中的一个连接,旋钮锁扣120套装在中心连接件500的外侧,并能绕中心连接件500旋转。这样,旋钮锁扣120的装配更加方便,且基本不会出现因旋钮锁扣120多次旋转而松动或滑丝等的不良情形,更利于保证旋钮锁扣120的装配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旋钮锁扣120包括中心体121和多个旋耳122。具体地,中心体121内形成有空腔,中心体121与中心连接件500转动连接,且中心连接件500至少部分设于中心体121内的空腔中;多个旋耳122与中心体121连接,且多个旋耳122以中心连接件500为中心向外凸伸。这样,用户向向外凸伸的旋耳122施加转矩对旋钮锁扣120驱动,操作上更为省力,且这样的结构也使得用户的操作舒适感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旋钮锁扣120旋转至第一位置时,每个旋耳122在锁孔220所在表面的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该表面外,也可以理解为,旋钮锁扣120旋转至第一位置时,每个旋耳122沿锁孔220轴向的投影至少部分处于锁孔220的外轮廓区域外;旋钮锁扣120旋转至第二位置时,多个旋耳122在锁孔220所在表面的投影位于表面内,也可以理解为,旋钮锁扣120旋转至第二位置时,多个旋耳122沿锁孔220轴向的投影处于锁孔220的外轮廓区域内。这样,旋钮锁扣120在第一位置时,旋耳122的投影处于锁孔220外轮廓区域外的部位可钩在锁孔220周围的部位,实现与锁孔220可靠地卡接,以对支架部200和基座100可靠、牢固地锁定,而旋钮锁扣120在第二位置时,由于旋耳122的投影处于锁孔220的外轮廓区域内,这样,旋钮锁扣120可无阻碍地自由穿梭于锁孔220,从而实现支架部200和基座100之间的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0所示,进一步设计旋耳122包括底板1221和凸耳部1222,底板1221与中心体121连接;凸耳部1222设于底板1221上,且与中心体121连接。这样,旋耳122可获得较高的结构强度,不容易变形,使得旋钮锁扣120可良好地维持其形态,确保长期使用过程中旋钮锁扣120能在第一位置可靠地与锁孔220卡接,在第二位置无阻碍地穿梭于锁孔22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0所示,凸耳部1222上设有防滑筋1223。这样可以在驱动旋钮锁扣120旋转的过程中进行防滑,避免手部打滑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旋耳122包括两个,且两个旋耳122关于中心体121对称分布。这样,用户可以扭动旋钮锁扣120的形式进行操作,使用更为省力,且较之转轮形式,该结构对于手部操作空间要求较低,可以更好地适用于小体积的天线支架产品中。
更具体而言,设计旋钮锁扣120呈长圆形柱体,长圆形柱体中长边的两端部位形成为两个凸耳部1222,长边的中间位置形成为中心体121,锁孔220呈长圆孔,旋钮锁扣120在第二位置时,与锁孔220正对,实现长圆形柱体能穿过长圆孔,旋钮锁扣120在第一位置时,与锁孔220交错,实现长圆形柱体与长圆孔卡接,其中,优选地,旋钮锁扣120在第一位置时,长圆形柱体的长边与长圆孔的长边呈90度交错,使得旋钮锁扣120在90度圆心角区域内旋转,以实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所列举的90度圆心角,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求可将旋钮锁扣1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的旋转角度在0度~360度的范围中除90度以外的情况下进行灵活地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支架部200上设有锁孔220,基座100上设有旋钮锁扣120,其中,支架部200上还设有第一指示标识结构,第一指示标识结构包括用于指示沿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方向的第一旋向标识231。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指示标识结构还包括锁紧指示图案标识232,锁紧指示图案标识232与第一旋向标识231对应并在锁孔220的开口321端面上邻近设置。利用第一指示标识结构可以为用户提供锁紧方向的示意,实现操作防呆效果,使得使用操作更加简化。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第一指示标识结构包括锁紧指示图案标识232,而不再设置第一旋向标识231。
可选地,第一指示标识结构可以是粘贴于支架部200上的贴纸或塑料薄膜,也可以由与支架部200一体成型的凸棱构造出,也可以由设于支架部200表面的凹槽所构造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基座100上设有锁孔220,支架部200上设有旋钮锁扣120。其中,第一指示标识结构设于基座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支架部200或基座100上设有第二指示标识结构,第二指示标识结构包括用于指示沿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方向的第二旋向标识241。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支架部200上还设有第二指示标识结构,第二指示标识结构还包括解锁指示图案标识242,解锁指示图案标识242与第二旋向标识241对应并在锁孔220的开口321端面上邻近设置。利用第二指示标识结构可以为用户提供解锁方向的示意,实现操作防呆,使用操作更加简化。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第二指示标识结构包括解锁指示图案标识242,而不再设置第二旋向标识241。
可选地,第二指示标识结构可以是粘贴于支架部200上的贴纸或塑料薄膜,也可以由与支架部200一体成型的凸棱构造出,也可以由设于支架部200表面的凹槽所构造出。且可以理解,第一指示标识结构和第二指示标识结构可不冲突地共同设置于本天线支架。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00与支架部200中的一个上形成有第一合页110,另一个上形成有第二合页210,第一合页110与第二合页210铰接,以使支架部200能转动以相对于基座100折叠或展开;其中,第一合页110上设有旋钮锁扣120,第二合页210上设有锁孔220,如图1所示,第一合页110与第二合页210在支架部200折叠时翻开,且如图2所示,在支架部200展开时对合。使第一合页110与第二合页210在对合时利用旋钮锁扣120和锁孔220装配进行锁紧,以将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锁定在展开状态,这样的结构可使得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的连接配合面积更大,支架部200与基座100在展开状态时更加牢固稳定,不会晃动,提升对天线600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6和图8所示,第一合页110和第二合页210中的一个的侧边设有铰接轴130,另一个的侧边设有铰接部251(具体可结合第一铰接部2511及第二铰接部2512进行理解);铰接轴130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131,连接轴131与铰接部251连接。该结构简单,且实现支架部200与基座100之间的转动连接可靠性好。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轴131为过阻尼连接轴。这样,对支架部200与基座100解锁后,连接轴131可提供阻尼力以对支架部200及天线600进行支撑,可以避免解锁时支架部200与天线600突然重力向下翻转的问题,可对天线600良好的防护。
可选地,铰接部251靠近于铰接轴130的一端的端面为非平面,非平面更具体例如为凹弧面、凸弧面、凹凸面、斜面等。这样可以使铰接部251与铰接轴130之间形成阻尼配合效果,可以避免解锁时支架部200与天线600突然重力向下翻转的问题,可对天线600良好的防护,且铰接部251与铰接轴130之间形成非平面接触可在第一程度上起到减震效果,提升天线平稳性。
更具体地,以铰接轴130两端铰接的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图4、图6和图8所示,铰接部251具体包括第一铰接部2511和第二铰接部2512,铰接轴130位于第一铰接部2511和第二铰接部2512之间,且铰接轴130两端的连接轴131一个连接于第一铰接部2511,另一个连接于第二铰接部2512,实现第一合页110和第二合页210铰接固定。
其中,例如图4、图6和图8所示,第一铰接部2511靠近于铰接轴130的一端的端面与铰接轴130在图中的m位置处形成端面接触配合,也即,第一铰接部2511与铰接轴130的相对表面形成端面接触配合,此处,可选择将第一铰接部2511用于与铰接轴130接触配合的表面设计为非平面,使得第一铰接部2511与铰接轴130的相对表面形成非平面接触配合。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铰接部2512靠近于铰接轴130的一端的端面与铰接轴130在图中的n位置处形成端面接触配合,也可选择将第二铰接部2512靠近于铰接轴130的一端的该端面设置为非平面。或将第二铰接部2512靠近于铰接轴130的一端的端面及第一铰接部2511靠近于铰接轴130的一端的端面均设计为非平面。
可选地,铰接轴130靠近于第一铰接部2511的一端的端面设计为非平面,和/或,将铰接轴130靠近于第二铰接部2512的一端的端面设计为非平面,也可以细化地理解为,将铰接轴130与连接轴131之间的轴肩部位的表面设计为非平面,非平面更具体例如为凹弧面、凸弧面凹凸面、斜面等。这样也可使铰接部251与铰接轴130之间形成阻尼配合效果,避免解锁时支架部200与天线600突然重力向下翻转的问题,对天线600良好的防护,且铰接部251与铰接轴130之间形成非平面接触可在第一程度上起到减震效果,提升天线平稳性。
当然,以上两种可选技术方案可以以不冲突的方式结合。例如:
设计第一铰接部2511靠近于铰接轴130的端面为非平面,并且,设计铰接轴130靠近于第一铰接部2511的一端的端面和铰接轴130靠近于第二铰接部2512的一端的端面这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也为非平面。
或者,设计第二铰接部2512靠近于铰接轴130的端面为非平面,并且,设计铰接轴130靠近于第一铰接部2511的一端的端面和铰接轴130靠近于第二铰接部2512的一端的端面这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也为非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支架部200还包括支架臂253,支架臂253形成于设有铰接部251(具体可结合第一铰接部2511及第二铰接部2512进行理解)的第一合页110或第二合页210的侧方。支架臂253用于支撑天线600,通过将支架臂253设于第一合页110或第二合页210的侧方,这样,用户操作旋钮锁扣120时不会被支架臂253阻挡,产品使用更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支架臂253的数量为一个,两个铰接部251中的一个设有容纳空间,支架臂253部分设于容纳空间内。这样,可以相应将支架臂253连接于铰接部251,铰接部251上的力臂更短,使得转矩负荷减小,同时也利于使支架臂253转动更平稳,利于对天线600防护。
更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两个铰接部251对应为第一铰接部2511和第二铰接部2512,第一铰接部2511和第二铰接部2512位于铰接轴130轴向的两侧,参见附图3和图5,第一铰接部2511和第二铰接部2512位于铰接轴130左右两侧,其中,第一铰接部2511上设有容纳空间,第二铰接部2512不设,支架臂253部分设于容纳空间内实现与第一铰接部2511装配。这样的结构,支架部200向下翻转实现折叠收纳时,支架部200处于铰接轴130的侧方,更利于支架部200避开基座100,也即防止支架部200折叠时与基座100干涉,提升折叠效果,同时,避免碰撞情况,且容纳空间单侧设计的结构,可使支架部200或基座100上未设置容纳空间的一侧(也即如图3和图5中所示的基座100右侧)避让出充足的空间,以避让用户手部,使得用户操控旋钮锁扣120时不会被干扰,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第一合页110和第二合页210中设有铰接部251的一个具体包括合页本体,两个铰接部251沿该合页本体的一条侧边间隔地分布,且两个铰接部251中,设有容纳空间的铰接部251位于该合页本体的侧边的两端之外的位置,另一个铰接部位于合页本体的侧边的两端之间的位置。这样,设有容纳空间的铰接部251在合页本体上形成凸出式设计,满足部件之间(如支架臂与铰接部之间、铰接部与合页本体之间等)衔接需求及操作方便性需求的同时,基座可更加小型化的设计,利于产品在不同型号的可移动平台中运用和推广。
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第二合页210具体包括合页本体211、第一铰接部2511和第二铰接部2512,合页本体211的外形轮廓大致呈现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板体形状,以实现合页之间翻转打开或良好地对合,另外,将第一铰接部2511和第二铰接部2512均设于合页本体211的侧方,其中,第一铰接部2511与第二铰接部2512沿合页本体211的该条侧边间隔地分布,铰接轴130相应分布于合页本体211的该条侧边的侧方并位于第一铰接部2511与第二铰接部2512之间,另外,将第一铰接部2511设在合页本体211的该条侧边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之外的位置,将第二铰接部2512设在合页本体211的该条侧边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的位置。这样,铰接轴130、第二铰接部2512、合页本体211、第一铰接部2511及其上的容纳空间整体空间规划更紧凑、合理,基座可实现更加小型化的设计,且第一铰接部2511及其上的容纳空间整体被放到合页本体211的侧方,更方便于手部操作旋钮锁扣,且第一铰接部2511及其上的容纳空间也合理避开合页本体211的翻转区域,支架部可以实现更大的翻转角度,收纳效果也更好。
当然,本设计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前述的第二合页210替换为第一合页110进行理解。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和图6所示,旋钮锁扣120及锁孔220在第一合页110和第二合页210上的位置,在第一铰接部2511与第二铰接部2512之间,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对第一合页110和第二合页210锁定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铰接部2511和第二铰接部2512设于第二合页210,第二合页210上另外设有辅助支撑筋252,该辅助支撑筋252与第一铰接部2511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合页110上设有第一铰接部2511的情况,也可将辅助支撑筋252设于第一合页110以支撑其上的第一铰接部251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1所示,基座100上设有挡靠部140,举例而言,挡靠部140可具体设在第一合页110上,挡靠部140用于当支架部200相对于基座100折叠时支撑支架部200,以限制支架部200继续转动。这样可以限制支架部200相对于基座100的最大下翻角度,以防止支架部200下翻过程中天线600碰撞可移动平台本体,对天线600和可移动平台本体良好防护。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支架;天线600,安装于天线支架的支架部200。
优选地,天线600为RTK(英文全称: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天线。可以理解的是,RTK是一种基于载波相位观测的实时动态差分技术,能实时得到精度较高的定位信息,通过搭载RTK天线,可为可移动平台作业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导向支持。且本结构通过天线支架实现对RTK天线折叠收纳,满足RTK天线的安装需求和小型可移动平台的便携性需求,同时,具有快拆便利性,支撑可靠、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天线600为GPS天线。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本体;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天线组件,其天线支架的基座100安装于可移动平台本体。
可选地,可移动平台可为陆地可移动平台(如步兵机器人、装甲车等)、水上可移动平台(如水上机器人等)或空中可移动平台(如飞行器等,具体例如无人机)。以飞行器为例说明,飞行器具有落地架700,基座100与落地架700连接。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天线支架的支架部200相对于基座100折叠时,支架部200与落地架700位于基座100的同侧。实现充分利用落地架700周围的空间同时对天线600及天线支架收纳,布局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
如图2所示,在支架部200相对于基座100展开时,支架部200与落地架700位于基座100的上下两侧,这样,进一步利用了落地架700高度对天线600支撑,更能保证天线600支撑高度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天线支架,用于连接天线和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支架包括:
基座,用于连接所述可移动平台;
支架部,用于连接所述天线,所述支架部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折叠或展开;
其中,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架部中的一个上设有旋钮锁扣,另一个上设有锁孔,所述旋钮锁扣能够穿过所述锁孔,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锁孔旋转;在所述旋钮锁扣相对于所述锁孔旋转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架部与所述基座锁定以使所述支架部能够展开,在所述旋钮锁扣相对于所述锁孔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架部与所述基座解锁以使所述支架部能够折叠;
其中,在所述支架部相对于所述基座折叠时,所述支架部位于所述基座的侧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锁扣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与所述旋钮锁扣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支架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所述旋钮锁扣相对于所述锁孔的旋转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卡块和挡壁;
所述旋钮锁扣上设有所述卡块和所述挡壁中的一个,所述锁孔的内侧面或开口端面上设有所述卡块和所述挡壁中的另一个,在所述旋钮锁扣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块与所述挡壁挡靠以限制所述旋钮锁扣继续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支架还包括卡口,在所述旋钮锁扣旋转时,所述卡口能够卡套在所述卡块外侧并与所述卡块滑动配合,以使得所述旋钮锁扣能够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卡块的侧壁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当所述旋钮锁扣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时与对应的卡口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支架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所述旋钮锁扣相对于所述锁孔的旋转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挡板和挡块;
所述挡板设于所述旋钮锁扣上,所述挡块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架部中设有所述旋钮锁扣的一个上,在所述旋钮锁扣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挡板与所述挡块抵靠以限制所述旋钮锁扣继续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
设有所述锁孔的所述基座或所述支架部上设有第一指示标识结构,所述第一指示标识结构包括锁紧指示图案标识和/或用于指示沿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第一旋向标识;和/或
所述基座或所述支架部上设有第二指示标识结构,所述第二指示标识结构包括解锁指示图案标识和/或用于指示沿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的第二旋向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与所述支架部中的一个上形成有第一合页,另一个上形成有第二合页,所述第一合页与所述第二合页铰接,以使所述支架部能转动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折叠或展开;
其中,所述第一合页上设有所述旋钮锁扣,所述第二合页上设有所述锁孔,所述第一合页与所述第二合页在所述支架部折叠时翻开,且在所述支架部展开时对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页和所述第二合页中的一个的侧边设有铰接轴,另一个的侧边设有铰接部;
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铰接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轴为过阻尼连接轴;和/或
所述铰接部靠近所述铰接轴的一端的端面和/或所述铰接轴的端面为非平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还包括支架臂,形成于设有所述铰接部的所述第一合页或所述第二合页的侧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臂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铰接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铰接部设有容纳空间,所述支架臂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
设有所述铰接部的所述第一合页或所述第二合页包括合页本体,两个所述铰接部沿所述合页本体的一条侧边间隔地分布,且两个所述铰接部中,设有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合页本体的所述侧边的两端之外的位置,另一个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合页本体的所述侧边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和/或
设有所述铰接部的第一合页或第二合页上设有辅助支撑筋,所述辅助支撑筋与设有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铰接部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挡靠部,所述挡靠部用于当所述支架部相对于所述基座折叠时支撑所述支架部,以限制所述支架部继续转动。
17.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和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支架,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天线支架的支架部。
18.一种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移动平台本体;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的天线支架的基座安装于所述可移动平台本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具有落地架,所述基座与所述落地架连接;
其中,在所述天线支架的支架部相对于所述基座折叠时,所述支架部与所述落地架位于所述基座的同侧;在所述支架部相对于所述基座展开时,所述支架部与所述落地架位于所述基座的上下两侧。
CN201920094589.4U 2019-01-21 2019-01-21 天线支架、天线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69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4589.4U CN209169367U (zh) 2019-01-21 2019-01-21 天线支架、天线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4589.4U CN209169367U (zh) 2019-01-21 2019-01-21 天线支架、天线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9367U true CN209169367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28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9458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69367U (zh) 2019-01-21 2019-01-21 天线支架、天线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93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9547B (zh) 天线支架、天线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CN102869542A (zh) 用于安装平板电脑的装置
CN208651418U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428182B (zh) 联动折叠分体式童车
CN209169367U (zh) 天线支架、天线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CN110058644A (zh) 电子装置
CN208288493U (zh) 拼装色选机和用于拼装色选机的色选机单机
JP2003504261A (ja) ノートパソコンを用いた自動車室内の事務化システム
CN103442648A (zh) 便携式超声波诊断装置
CN206012681U (zh) 联动折叠分体式童车
CN214507123U (zh) 新型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4116355B (zh) 角度调整机构及具有该角度调整机构的婴儿摇椅
CN209744010U (zh) 手持云台
CN206031601U (zh) 一种摩托车尾箱
CN105947069A (zh) 车架折叠器
CN102858595B (zh) 用于安装平板电脑的装置
CN111547178B (zh) 一种可折叠的平衡车
CN212980439U (zh) 一种可折叠的平衡车
CN102729227A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
CN205469559U (zh) 一种车体的折叠机构
CN220473835U (zh) 一种卡盘组件及柔光箱
CN208551439U (zh) 一种燃气烧烤炉的侧板折叠机构
CN202878269U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
CN209133123U (zh) 伸缩式公交车线路牌
CN219920486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多功能化妆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