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7124U - 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及样本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及样本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7124U
CN209167124U CN201821434812.7U CN201821434812U CN209167124U CN 209167124 U CN209167124 U CN 209167124U CN 201821434812 U CN201821434812 U CN 201821434812U CN 209167124 U CN209167124 U CN 209167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interface
syringe
sample
fluid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348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佳
刘治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348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7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7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7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及样本分析装置,该液路系统包括:试剂采集液路,用于吸取试剂后将所述试剂排出至反应杯,以向所述反应杯中添加所述试剂;原始样本采集液路,用于吸取原始样本后将所述原始样本排出至所述反应杯;待测样本采集液路,用于吸取待测样本至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中,以使得一光学检测装置对所述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其中,所述待测样本由所述原始样本经过预定处理后得到,所述预定处理至少包括:添加至少一种所述试剂和执行至少一次分离处理;分离液路,用于吸取所述分离处理后的被分离液。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样本分析装置的检测效率并简化其液路系统的结构。

Description

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及样本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及样本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水平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样本分析装置的需求量也不断提升,尤其是对样本的免疫分析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应的,对免疫分析装置的结构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免疫分析装置是通过检测血清从而进行免疫分析的医学检验仪器。其工作原理为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或通过酶作用于发光底物,并使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能够同时发射出光子,利用光信号检测模块测量所述射出的光子,并经信号处理最终转换为检测结果。
现有技术中,免疫分析仪只能对分离后的样本进行检测,且同一时间只能同时检测一个项目。不仅需要对样本进行预处理,检测周期长,也不支持联检,即同一时间对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不能满足高效快速检测的需求。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免疫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低且液路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及样本分析装置,能够提高流式荧光免疫装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并简化其液路系统的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
其中,所述液路系统包括:
试剂采集液路,用于吸取试剂后将所述试剂排出至反应杯,以向所述反应杯中添加所述试剂;
原始样本采集液路,用于吸取原始样本后将所述原始样本排出至所述反应杯;
待测样本采集液路,用于吸取待测样本至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中,以使用一光学检测装置对所述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其中,所述待测样本由所述原始样本经过预定处理后得到,所述预定处理至少包括:添加至少一种所述试剂和执行至少一次分离处理;
分离液路,用于吸取所述分离处理后的被分离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装置。
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任一所述的液路系统,光学检测装置和控制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一分析装置,所述装置的液路系统包括试剂采集液路、原始样本采集液路、待测样本采集液路及分离液路;
所述试剂采集液路吸取试剂后将所述试剂排出至反应杯;
所述原始样本采集液路吸取原始样本后将所述原始样本排出至容置有所述试剂的所述反应杯中;
进行至少一次预处理操作,所述预处理操作包括分离处理,所述分离液路吸取所述分离处理后的被分离液;
重复所述添加试剂、进行所述预处理的操作及所述分离操作以得到待测样本;
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吸取待测样本至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中,以使用一光学检测装置对所述待测样本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试剂采集液路、原始样本采集液路及分离液路的配合完成待测样本的制备,待测样本采集液路对所述待测样本进行混合并进行检测,制备样本的过程不需要对原始样本进行分离,支持联检,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同时,管路系统得到简化,有利于进一步缩短检测周期和降低制备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述试剂采集液路100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图2中所述原始样本采集液路200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图2中所述分离液路300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图2中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400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样本分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样本分析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一种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液路系统包括:
试剂采集液路100,用于吸取试剂后将所述试剂排出至反应杯,以向所述反应杯中添加所述试剂;原始样本采集液路200,用于吸取原始样本后将所述原始样本排出至所述反应杯;待测样本采集液路400,用于吸取待测样本至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中,以使用一光学检测装置对所述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其中,所述待测样本由所述原始样本经过预定处理后得到,所述预定处理至少包括:添加至少一种所述试剂和执行至少一次分离处理;分离液路300,用于吸取所述分离处理后的被分离液。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采集液路100、所述原始样本采集液路200及所述分离液路300的配合完成待测样本的制备,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400对所述待测样本进行混合并进行检测,制备样本的过程不需要对原始样本进行分离,支持联检,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同时,管路系统得到简化,有利于进一步缩短检测周期和降低制备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支持联检是因为试剂相互之间的反应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而不同检测项目试剂加入同一个反应杯中后,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影响,因此可以实现同一反应杯中多个检测项目联检,无需对不同项目分配到不同反应杯,一个反应杯即可完成多个检测项目的同时孵育、检测。进一步的,所述试剂包括磁珠、抗体及荧光生物素中的一种或以上。所述原始样本为待测对象提供的样本,包括但不限于全血,血清等。所述待测样本为包括磁珠-抗原-抗体-荧光生物素的夹心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400分别与废液回收罐700和鞘液存储罐500连通,所述试剂采集液路100分别与所述废液回收罐700和清洗液存储罐600连通,所述原始样本采集液路200分别与所述废液回收罐700和所述鞘液存储罐500连通,所述分离液路300与所述废液回收罐700和所述清洗液存储罐600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鞘液存储罐500和所述清洗液存储罐600分别设有液位检测装置,当检测到所述鞘液存储罐500和所述清洗液存储罐600的液位低于预设值时,则进行报警补充所述鞘液和所述清洗液。当然,所述废液回收罐700也设有液位检测装置,用于在所述废液回收罐700的液位超过预设高度时报警提醒进行废液清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3,图3是图2中所述试剂采集液路100的局部放大视图,所述试剂采集液路包括:试剂采集针Z1、第一注射器ZS1、第二注射器ZS2、第一阀门LV01、第二阀门LV02、第三阀门LV03和第四阀门LV04,
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接口011与所述第一注射器的注射口S11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二接口012分别与所述清洗液存储罐600和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二接口042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三接口013与所述试剂采集针Z1连通;所述第二阀门LV02分别与所述第一注射器的侧壁开口S12及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三接口033连通;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接口031和第二接口032分别与所述第二注射器ZS2及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一接口041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注射器的注射口S11为与所述第一注射器的活塞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第一阀门LV01、所述第三阀门LV03及所述第四阀门LV04各自的第一接口选择性的与各自的第二接口、各自的第三接口连通。
此外,所述液路100还包括试剂采集针驱动机构,所述试剂采集针Z1由所述试剂采集针驱动机构(图未示)驱动而进入和离开待所述试剂。而所述第一注射器ZS1的活塞和所述第二注射器ZS2的活塞与驱动机构QD10连接,所述驱动机构QD10用于向所述第一注射器ZS1的活塞和所述第二注射器ZS2的活塞施加推力或拉力。
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采集针Z1在所述试剂采集针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深入所述试剂中,第一阀门的第一接口011选择性的连通第一阀门的第三接口013,所述第二阀门LV02为常开阀门,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接口03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三接口033连通,所述第一注射器ZS1的活塞和所述第二注射器ZS2的活塞在拉力的作用下使得管路中形成负压,所述试剂被吸入所述试剂采集针Z1。而当所述第一注射器ZS1的活塞和所述第二注射器ZS2的活塞受推力的作用使得管路中形成正压时,所述试剂采集针Z1中的所述试剂被排入所述反应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采集针Z1上还设有传感器(图未示),控制装置根据容置所述试剂的试剂瓶的体积,提前确定所述试剂采集针Z1的下降深度,这里的下降深度能保证吸够需求的试剂,比如下降3mm。当所述传感器接触液面时,会引起电容的变化,当电容达到预设值时,表明所述试剂采集针Z1浸入液面下的深度已经达到能够获取足够的所述试剂的预设值,则使得所述试剂采集针Z1停止下降。这样能够简化所述试剂采集针Z1的行程,缩短所述试剂的吸取时间,进一步提高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试剂采集液路100还包括试剂采集针清洗装置C1和第五阀门LV05,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一接口05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三接口043连通,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二接口052选择性的与所述试剂采集针清洗装置的进液口C11连通,所述试剂采集针清洗装置的出液口C12与所述废液存储罐700连通;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一接口05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二接口052、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三接口053连通。
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试剂采集针清洗装置C1用于对所述试剂采集针Z1进行清洗。具体的,所述试剂采集针Z1在所述试剂采集针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深入所述试剂采集针清洗装置C1,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接口03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三注射器的第三接口033连通,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一接口04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三接口043连通,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一接口05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二接口052连通,所述第二注射器ZS2在推力的作用下将容置在所述第二注射器ZS2中的清洗液通过所述试剂采集针清洗装置的进液口C11注入所述试剂采集针清洗装置C1,以对所述试剂采集针Z1的外壁进行清洗。同时,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接口011与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三接口013连通,所述第一注射器ZS1的活塞在推力的作用下将容置在所述第一注射器ZS1中的清洗液注入所述试剂采集针Z1内,以对所述试剂采集针Z1的内壁进行清洗。而使用过的所述清洗液通过所述试剂采集针清洗装置的出液口C12、第二十阀门LV20、柱塞泵P1排入到所述废液存储罐700中。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接口01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二阀门012连通,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接口03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二接口032连通,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一接口04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二接口042连通,所述第一注射器ZS1的活塞和所述第二注射器ZS2的活塞在拉力的作用下将所述清洗液存储罐600中的清洗液吸入所述第一注射器ZS1和所述第二注射器ZS2。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注射器ZS1的活塞和所述第二注射器ZS2的活塞由同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注射器ZS1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二注射器ZS2的容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注射器ZS1的容量为100微升,所述第二注射器ZS2的容量为2500微升。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注射器ZS1和所述第二注射器ZS2使管路中压力变化的幅度不同,所述第二注射器ZS2对管路中的压力进行数量级的粗调节,所述第一注射器ZS1对管路中的压力进行具体数值的细调节,采用大容积注射器和小容积注射器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准确的对管路中的压力的大小及管路中输送的液体的体积进行控制,提高操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图4是图2中所述原始样本采集液路200的局部放大视图,所述原始样本采集液路200包括:原始样本采集针Z2、第三注射器ZS3、第四注射器ZS4、第六阀门LV06、第七阀门LV07、第八阀门LV08,所述第七阀门的第一接口071与所述第三注射器的注射口S31连通,所述第七阀门的第三接口073与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Z2连通;所述第八阀门的第一接口081与所述第四注射器ZS4连通,所述第八阀门的第二接口082与所述清洗液存储罐600连通;所述第六阀门LV06分别与所述第三注射器的侧壁开口S32及所述第八阀门的第三接口083连通;其中,所述第三注射器的注射口S31为与所述第三注射器ZS3的活塞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第七阀门LV07、所述第八阀门LV08各自的第一接口选择性的与各自的第二接口、各自的第三接口连通。
此外,所述液路200还包括原始样本采集针驱动机构,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Z2由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驱动机构(图未示)驱动而进入和离开待所述原始样本。而所述第三注射器ZS3的活塞和所述第四注射器ZS4的活塞与驱动机构QD20连接,所述驱动机构QD20用于向所述第三注射器ZS3的活塞和所述第四注射器ZS4的活塞施加推力或拉力。
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Z2在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深入原始样本管,所述第七阀门的第一接口071与所述第七阀门的第三接口073连通,所述第八阀门的第一接口081与所述第八阀门的第三接口083连通,所述第三注射器ZS3的活塞和所述第四注射器ZS4的活塞在拉力的作用下使管路中形成负压,将所述原始样本管中的原始样本吸入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Z2;当所述第三注射器ZS3的活塞和所述第四注射器ZS4的活塞在推力的作用下使管路中形成正压,将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Z2中的原始样本排入所述反应杯。
此外,所述第三注射器ZS3和所述第四注射器ZS4由同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注射器ZS3的容量小于所述第四注射器ZS4的容量,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注射器ZS3的容量为100微升,所述第四注射器ZS4的容量为10毫升。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注射器ZS3和所述第四注射器ZS4使管路中压力变化的幅度不同,所述第四注射器ZS4对管路中的压力进行数量级的粗调节,所述第三注射器ZS3对管路中的压力进行具体数值的细调节,采用大容积注射器和小容积注射器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准确的对管路中的压力的大小及管路中输送的液体的体积进行控制,提高操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原始样本采集液路200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Z2外周的原始样本采集针清洗机构SZ,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清洗机构的第一接口SZ1和第二接口SZ2分别与所述第七阀门的第二接口072和所述废液存储罐700连通。
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七阀门的第一接口071与所述第七阀门的第二接口072连通时,所述第三注射器ZS3的活塞在推力作用下将容置在所述第三注射器ZS3中的鞘液通过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清洗机构的第一接口SZ1注入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清洗机构SZ,并在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清洗机构SZ与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Z2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对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Z2的外壁进行清洗。而当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Z2侧壁的开口置于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清洗机构SZ内时,所述第七阀门的第一接口071与所述第七阀门的第三接口073连通,所述第三注射器ZS3的活塞在推力作用下将容置在所述第三注射器ZS3中的鞘液注入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Z2,以对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Z2的内壁进行清洗。而清洗后的所述鞘液由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清洗机构的第二接口SZ2经隔膜泵P2排入所述废液存储罐700。
此外,当所述第八阀门的第一接口081与所述第八阀门的第二接口082连通时,所述第四注射器ZS4的活塞在拉力的作用下将所述鞘液存储罐500中的鞘液吸入所述第四注射器ZS4;而当所述第八阀门的第一接口081与所述第八阀门的第三接口083连通时,所述第四注射器ZS4在活塞推力的作用下将容置在所述第四注射器ZS4中的所述鞘液注入所述第三注射器ZS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5,图5是图2中所述分离液路300的局部放大视图,所述分离液路300包括:柱塞泵B1、清洗针Z4、排液针Z3、隔膜泵P3、第九阀门LV09和第十阀门LV10,所述排液针Z3包括排设置的长针Z32和短针Z31,所述第九阀门的第一接口091与所述柱塞泵B1连通,所述第九阀门的第二接口092和第三接口093分别与所述清洗液存储罐600及所述第十阀门的第一接口101连通;所述第十阀门的第二接口102和第三接口103分别与所述清洗针Z4和所述短针Z31连通;所述隔膜泵P3分别与所述废液存储罐700及所述长针Z32连通;其中,所述第九阀门LV09、所述第十阀门LV10各自的第一接口选择性的与各自的第二接口、各自的第三接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液路还包括隔离室G1,所述隔离室G1设置在所述隔膜泵P3与所述长针Z32之间的管路上,并分别与所述隔膜泵P3和所述长针Z32连通。
在使用过程中,将所述长针Z32插入磁分离后的所述反应杯中合适的位置,打开隔膜泵P3并调节所述隔膜泵的占空比参数,以使所述磁分离后的所述反应杯中液体通过所述长针Z32、所述隔离室G1和所述隔膜泵P3并进一步排入所述废液存储罐700,之后,满载运行所述隔膜泵P3以将所述隔离室G1中残余的液体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隔膜泵P3与所述长针Z3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隔离室G1能够对所述液体的抽动负压进行缓冲调节,控制对所述液体的抽动力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误将目标磁珠抽出,进一步降低所述目标磁珠的损失率。
之后,将第九阀门的第一接口091与所述第九阀门的第三接口093连通,所述第十阀门的第一接口101与所述第十阀门的第二接口102连通,所述柱塞泵B1将容置在所述柱塞泵B1中的清洗液通过所述清洗针Z4注入到所述反应杯中,以对磁分离后所述反应杯中的所述目标磁珠进行搅拌、清洗,并重复上述排液过程至预定次数,完成对所述目标磁珠的清洗。
此外,所述第九阀门的第一接口091与所述第九阀门的第二接口092连通且所述柱塞泵B1受到驱动机构QD30的拉力作用时,所述清洗液存储装置600中的清洗液转移至所述柱塞泵B1中。而当所述第九阀门的第一接口091与所述第九阀门的第三接口093连通,所述第十阀门的第一接口101与所述第十阀门的第三接口103连通时,所述柱塞泵B1在推力的作用下将所述清洗液通过所述短针Z31排出以对所述长针Z32的外壁进行清洗。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图6是图2中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400的局部放大视图,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400包括:待测样本采集针Z5、第五注射器ZS5、第六注射器ZS6、流动室(未标示)、第十三阀门LV13、第十四阀门LV14、第十五阀门LV15、第十六阀门LV16和第十七阀门LV17,所述流动室的待测样本流动管410与所述第十三阀门LV13和所述第十五阀门LV15分别连通,套设在所述待测样本流动管410外周的鞘液流通管420的侧壁开口421与所述第十四阀门LV14连通,所述鞘液流动管420的顶部开口422与所述废液存储罐700连通;所述第十三阀门LV13还与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Z5连通;所述第十四阀门LV14还与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三接口173连通;所述第十五阀门LV15还与所述第五注射器的注射口S51连通;所述第十六阀门LV16分别与所述第五注射器的侧壁开口S52和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三接口173连通;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一接口171与所述第六注射器ZS6连通,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二接口172与所述鞘液存储罐500连通;其中,所述第五注射器的注射口S51为与所述第五注射器ZS5的活塞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一接口17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二接口172、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三接口173连通。此外,所述液路400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五注射器ZS5的活塞和所述第六注射器ZS6的活塞连接的驱动机构QD40和驱动机构QD50。所述驱动机构QD40和所述驱动机构QD50分别用于向所述第五注射器ZS5的活塞和所述第六注射器ZS6的活塞施加推力或拉力。
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一接口171与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三接口173连通,所述第十三阀门LV13、所述第十五阀门LV15和所述第十六阀门LV16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六注射器ZS6的活塞和所述第五注射器ZS5的活塞在推力的作用下将鞘液通过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Z5注入到容置有所述待测样本的反应杯中,并将所述反应杯中的所述鞘液通过所述第五注射器ZS5和/或所述第六注射器ZS6反复吸入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Z5,从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Z5中吐出至所述反应杯以将所述待测样本混合均匀。采用吸吐混匀的方式将所述待测样本混合均匀不需搅拌杆等结构,也不需要产生气泡混匀过程中的正压力,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注射器ZS6和所述第五注射器ZS5可以用来容置所述鞘液,且二者的容积不同,如,所述第五注射器ZS5的容积小于第六注射器ZS6的容积,相应的,所述第六注射器ZS6和所述第五注射器ZS5使管路中压力变化的幅度不同,所述第六注射器ZS6对管路中的压力进行数量级的粗调节,所述第五注射器ZS5对管路中的压力进行具体数值的细调节,采用大容积注射器和小容积注射器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准确的对管路中的压力的大小及管路中输送的所述鞘液的体积进行控制,获得较好的吸吐混匀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QD40和第二驱动机构QD50分别与所述第五注射器ZS5和所述第六注射器ZS6进行驱动,采用单独驱动的方式能够对各自驱动力的大小进行准确控制,也便于不同驱动机构及不同注射器的检修。
而将所述待测样本混合均匀后即可对混匀后的所述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向所述第五注射器ZS5的活塞施加拉力,将所述待测样本吸入所述第十三阀门LV13和所述第十五阀门LV15之间的管路上并调整所述第十三阀门LV13和所述第十五阀门LV15至截止状态,以使所述待测样本封闭在所述第十三阀门LV13和所述第十五阀门LV15之间的管路上。向所述第五注射器ZS5的活塞施加推力,并开启所述第十五阀门LV15将所述待检测样本在所述鞘液的裹挟下进入所述待测样本流动管410;同时,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一接口171与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三接口173连通,所述第六注射器ZS6的活塞在推力的作用下将所述鞘液通过所述鞘液流通管的侧壁开口421注入并充满所述鞘液流通管420。而在所述待测样本流动管410出口处,充满所述鞘液流通管420的鞘液包裹所述待测样本,且在所述鞘液流动管的顶部开口422处,在压力的作用下迫使鞘液包裹单一的所述待测样本的颗粒通过检测区域。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区域设有光学检测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样本的混匀操作和所述待测样本的检测过程由同一机构完成,有利于简化所述装置的结构并提高检测效率。
此外,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一接口171与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二接口172连通且所述第六注射器ZS6的活塞受到拉力作用,所述鞘液存储罐500中的所述鞘液进入所述第六注射器ZS6。所述待测样本和所述鞘液在检测后通过第十八阀门LV18、负压产生装置VAC、第十九阀门LV19和隔膜泵P1排入所述废液存储罐700。
更进一步的,请一并参考图2、图3、图4和图6,所述液路系统还包括: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C2、搅拌杆清洗装置C3、第十一阀门LV11和第十二阀门LV12,所述第十一阀门LV11分别与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三接口173、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的进液口C21连通;所述搅拌杆清洗装置的进液口C31与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三接口连通053;所述第十二阀门LV12的一个接口同时与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的排液口C22和所述搅拌杆清洗装置的排液口C32连通,所述第十二阀门LV12的另一个接口与所述废液存储罐700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一接口171与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三接口173连通,所述第六注射器ZS6的活塞在推力的作用下将容置在所述第六注射器ZS6中的所述鞘液通过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的进液口C21注入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C2,并对容置在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C2中的第一装置进行清洗;所述第三注阀门的第一接口031与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二接口32连通,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一接口041与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三接口043连通,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一接口051与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三接口053连通,所述第二注射器ZS2的活塞在推力的作用下将容置在所述第二注射器ZS2中的所述清洗液通过所述搅拌杆清洗装置的进液口C31注入所述搅拌杆清洗装置C3,并对容置在所述搅拌杆清洗装置C3中的第二装置进行清洗。而清洗后的液体从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的排液口C22和所述搅拌杆清洗装置的排液口C32流出,二者汇总后通过所述第十二阀门LV12和隔膜泵P1注入所述废液收集罐70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的排液口C22和所述搅拌杆清洗装置的排液口C32流出的废液汇总后排出能够简化废液排放的管路结构,有利于减少所述液路400中的管路数量,进一步简化装置结构并降低所述装置的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鞘液和所述清洗液的成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可以为各自独立的装置,也可以为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装置为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Z5,所述第二装置为对孵育过程中所述反应杯中的混合物进行搅拌的搅拌杆,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Z5与所述搅拌杆安装在同一安装板上,并由同一驱动机构进行驱动。同时,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C2与所述搅拌杆清洗装置C3的距离与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Z5与所述搅拌杆之间的距离相配合。此外,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C2与所述搅拌杆清洗装置C3沿着所述驱动机构对称设置,能够使所述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装置的小型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装置。请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一种样本分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1包括任一所述的液路系统10,光学检测装置20和控制电路3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检测装置20包括激光发射装置(图未示)和光束收集装置(图未示),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在所述鞘液流动管420的顶部开口422处对鞘液裹挟的待测样本发射激光,所述光束收集装置收集激光照射下所述待测样本发出的散射光和荧光的强度,进一步确定所述待测样本的分类和数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方法。
请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一种样本分析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00、提供一分析装置,所述装置的液路系统包括试剂采集液路、原始样本采集液路、待测样本采集液路及分离液路。
S200、所述试剂采集液路吸取试剂后将所述试剂排出至反应杯。
在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试剂包括磁珠、抗体及生物荧光素中的至少一种。在第一次加入试剂时,加入的是磁珠。而其余试剂的加入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操作过程进行调整,此处不做限制。
S300、所述原始样本采集液路吸取原始样本后将所述原始样本排出至容置有所述试剂的所述反应杯中。
在所述步骤S300中,所述原始样本可以是血液样本或其它样本,进一步的,所述血液样本可以是全血样本或血清样本,用于提供抗原。
S400、进行至少一次预处理操作,所述预处理操作包括分离处理,所述分离液路吸取所述分离处理后的被分离液。
在所述步骤S400中,所述预处理操作至少包括孵育操作及磁分离操作,所述磁分离操作至少包括通过所述分离液路吸取所述分离处理后的被分离液。
S500、重复所述添加试剂、进行所述预处理的操作及所述分离操作以得到待测样本。
在所述步骤S500中,重复所述步骤S200和所述步骤400,也即每添加一次所述试剂后需要进行所述步骤400,直到制备出所述待测样本。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样本为磁珠-抗原-抗体-荧光素的夹心结构。
S600、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吸取待测样本至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中,以使用一光学检测装置对所述待测样本进行检测。
在所述步骤S600中,对所述待测样本进行样本分析可以是免疫分析,尤其是采用流式装置进行的化学荧光免疫分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系统包括:
试剂采集液路,用于吸取试剂后将所述试剂排出至反应杯,以向所述反应杯中添加所述试剂;
原始样本采集液路,用于吸取原始样本后将所述原始样本排出至所述反应杯;
待测样本采集液路,用于吸取待测样本至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中,以使用一光学检测装置对所述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其中,所述待测样本由所述原始样本经过预定处理后得到,所述预定处理至少包括:添加至少一种所述试剂和执行至少一次分离处理;
分离液路,用于吸取所述分离处理后的被分离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分别与废液回收罐和鞘液存储罐连通,所述试剂采集液路分别与所述废液回收罐和清洗液存储罐连通,所述原始样本采集液路分别与所述废液回收罐和所述鞘液存储罐连通,所述分离液路与所述废液回收罐和所述清洗液存储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采集液路包括:试剂采集针、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注射器的注射口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清洗液存储罐和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三接口与所述试剂采集针连通;
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与所述第一注射器的侧壁开口及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三接口连通;
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注射器及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一接口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注射器的注射口为与所述第一注射器的活塞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及所述第四阀门各自的第一接口选择性的与各自的第二接口、各自的第三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采集液路还包括试剂采集针清洗装置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试剂采集针清洗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试剂采集针清洗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废液存储罐连通;
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一接口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三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样本采集液路包括:原始样本采集针、第三注射器、第四注射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
所述第七阀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注射器的注射口连通,所述第七阀门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连通;
所述第八阀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注射器连通,所述第八阀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清洗液存储罐连通;
所述第六阀门分别与所述第三注射器的侧壁开口及所述第八阀门的第三接口连通;
其中,所述第三注射器的注射口为与所述第三注射器的活塞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第七阀门、所述第八阀门各自的第一接口选择性的与各自的第二接口、各自的第三接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射器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二注射器的容量;所述第三注射器的容量小于所述第四注射器的容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样本采集液路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外周的原始样本采集针清洗机构,所述原始样本采集针清洗机构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七阀门的第二接口和所述废液存储罐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液路包括:柱塞泵、清洗针、排液针、隔膜泵、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排液针包括排设置的长针和短针,
所述第九阀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柱塞泵连通,所述第九阀门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清洗液存储罐及所述第十阀门的第一接口连通;
所述第十阀门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清洗针和所述短针连通;
所述隔膜泵分别与所述废液存储罐及所述长针连通;
其中,所述第九阀门、所述第十阀门各自的第一接口选择性的与各自的第二接口、各自的第三接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液路还包括隔离室,所述隔离室设置在所述隔膜泵与所述长针之间的管路上,并分别与所述隔膜泵和所述长针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本采集液路包括:待测样本采集针、第五注射器、第六注射器、流动室、第十三阀门、第十四阀门、第十五阀门、第十六阀门和第十七阀门,
所述流动室的待测样本流动管与所述第十三阀门和所述第十五阀门分别连通,套设在所述待测样本流动管外周的鞘液流通管的侧壁开口与所述第十四阀门连通,所述鞘液流动管的顶部开口与所述废液存储罐连通;
所述第十三阀门还与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连通;
所述第十四阀门还与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三接口连通;
所述第十五阀门还与所述第五注射器的注射口连通;
所述第十六阀门分别与所述第五注射器的侧壁开口和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三接口连通;
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六注射器连通,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鞘液存储罐连通;
其中,所述第五注射器的注射口为与所述第五注射器的活塞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一接口选择性的与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二接口、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三接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系统还包括: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搅拌杆清洗装置、第十一阀门和第十二阀门,
所述第十一阀门分别与所述第十七阀门的第三接口、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搅拌杆清洗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五阀门的第三接口连通;
所述第十二阀门的一个接口同时与所述待测样本采集针清洗装置和所述搅拌杆清洗装置的排液口连通,所述第十二阀门的另一个接口与所述废液存储罐连通。
12.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液路系统,光学检测装置和控制电路。
CN201821434812.7U 2018-08-31 2018-08-31 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及样本分析装置 Active CN209167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4812.7U CN209167124U (zh) 2018-08-31 2018-08-31 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及样本分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4812.7U CN209167124U (zh) 2018-08-31 2018-08-31 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及样本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7124U true CN209167124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0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34812.7U Active CN209167124U (zh) 2018-08-31 2018-08-31 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及样本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71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2226A (zh) * 2020-07-31 2022-02-18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液路装置和样本分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2226A (zh) * 2020-07-31 2022-02-18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液路装置和样本分析装置
CN114062226B (zh) * 2020-07-31 2024-04-05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液路装置和样本分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56557U (zh) 一种清洗管路、清洗装置及样本检测装置
CN106706942B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CN106841644B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CN105628947B (zh) 全血自动发光免疫分析即时检测仪
CN106226541B (zh) 一种新型低交叉污染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CN109142768A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CN108535239A (zh) 基于微液滴的微流控芯片和检测系统
CN108362681A (zh) 分析装置、方法和试剂
CN105784571A (zh) 一种特定反应蛋白crp的双池子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1454653A (zh) 用于分析荧光标记颗粒的基于芯片的流式细胞器类系统
CN108663303A (zh) 一种血液分析仪
CN110873704A (zh) 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样本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CN108344866A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及基于该系统进行样品检测的方法
WO2019205780A1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具有该微流控芯片的分析仪器
CN108732081A (zh) 一种免疫细胞仪流体系统
CN101021530A (zh) 自动化通道分辨化学发光多组分免疫检测系统及分析方法
EP4012411A1 (en) Magnetic particle luminescence micro-fluidic chip for multi-marker detection, and detection device
CN201368879Y (zh) 一种生物检验传感器
CN209167124U (zh) 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及样本分析装置
JPH04115136A (ja) 粒子計測装置
CN103230897A (zh) 一种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CN208420635U (zh) 一种血液分析仪
CN101504418B (zh) 一种生物检验传感器
CN103675307A (zh) 一种非接触式反应杯冲洗装置及其冲洗方法
CN209131768U (zh) 一种液体定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9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