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5091U -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5091U
CN209155091U CN201920168637.XU CN201920168637U CN209155091U CN 209155091 U CN209155091 U CN 209155091U CN 201920168637 U CN201920168637 U CN 201920168637U CN 209155091 U CN209155091 U CN 209155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der belt
rope
station
coaste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86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标
张学明
范文
阮俊峰
陈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oyou Cable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oyou Cable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oyou Cable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oyou Cable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686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55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5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50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吊带连接件包括吊带支撑体,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中部设置有吊挂钩,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上部设置有两个胸部吊带位,两个所述胸部吊带位分别配置有胸部吊带,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腰部吊带位和两个腿部吊带位,两个所述腰部吊带位分别配置有腰部吊带,两个所述腿部吊带位分别配置有腿部吊带。所述滑车包括吊带连接件,所述吊带连接件是如前面所述的吊带连接件。所述滑索系统包括滑车,所述滑车是如前面所述的滑车。本实用新型能够使人体均匀受力,不易使身体受伤,安全系数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乐系统用的连接件及其车体和游乐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
背景技术
滑索,也称“速滑”、“速降”、“空中飞人”等,最早用于高山自救和军事突击行动,后演化为游乐项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刺激性和娱乐性的现代化体育游乐项目,可跨越草地、湖泊、河流、峡谷,借助高差从高处以较高的速度向下滑行,使游客在有惊无险的快乐中感受刺激和满足。
如图1所示,滑索主要由上站2及下站1、滑车5、承载索3等组成,承载索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站2的顶端和下站1的顶端,滑车5与承载索3连接。
现有滑索的滑车多数直接承载人体的躯干或腰部,这种支撑方式十分不舒适,容易使身体受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该吊带连接件能够使人体均匀受力,不易使身体受伤,安全系数更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滑车,该滑车能够使人体均匀受力,不易使身体受伤,安全系数更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滑索系统,该滑索系统能够使人体均匀受力,不易使身体受伤,安全系数更高。
就部件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吊带连接件包括吊带支撑体,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中部设置有吊挂钩,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上部设置有两个胸部吊带位,两个所述胸部吊带位分别配置有胸部吊带,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腰部吊带位和两个腿部吊带位,两个所述腰部吊带位分别配置有腰部吊带,两个所述腿部吊带位分别配置有腿部吊带。
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上部是两个上支撑臂。
两个所述上支撑臂形成倒置的小“人”字形。
两个所述胸部吊带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上支撑臂上。
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下部是两个下支撑臂。
两个所述上支撑臂形成大两个所述下支撑臂形成大“人”字形。
两个所述腰部吊带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支撑臂上。
两个所述腿部吊带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支撑臂上。
所述吊带支撑体由管件焊接而成。
两个所述上支撑臂的下端相连通。
两个所述上支撑臂穿设有上环形提绳。
所述上环形提绳露出的部分形成“人”字形。
两个所述下支撑臂的上端相连通。
两个所述下支撑臂穿设有下环形提绳。
所述下环形提绳露出的部分形成倒置的“人”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吊带连接件包括吊带支撑体,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中部设置有吊挂钩,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上部设置有两个胸部吊带位,两个所述胸部吊带位分别配置有胸部吊带,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腰部吊带位和两个腿部吊带位,两个所述腰部吊带位分别配置有腰部吊带,两个所述腿部吊带位分别配置有腿部吊带的技术手段,所以,该吊带连接件能够使人体均匀受力,不易使身体受伤,安全系数更高。
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上部是两个上支撑臂;两个所述上支撑臂形成倒置的小“人”字形;两个所述胸部吊带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上支撑臂上;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下部是两个下支撑臂的技术手段,所以,与人体手部伸展状态相适应,承载者更加舒适。
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两个所述下支撑臂形成大“人”字形;两个所述腰部吊带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支撑臂上;两个所述腿部吊带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支撑臂上的技术手段,所以,与人体躯干和腿部伸展状态相适应,承载者更加舒适。
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吊带支撑体由管件焊接而成的技术手段,所以,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结构简单,方便制作。
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两个所述上支撑臂的下端相连通;两个所述上支撑臂穿设有上环形提绳;所述上环形提绳露出的部分形成“人”字形;两个所述下支撑臂的上端相连通;两个所述下支撑臂穿设有下环形提绳;所述下环形提绳露出的部分形成倒置的“人”字形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提携吊带连接件。
就车体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车,所述滑车包括吊带连接件,所述吊带连接件是如前面所述的吊带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滑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滑车包括吊带连接件,所述吊带连接件是如前面所述的吊带连接件的技术手段,所以,能够使人体均匀受力,不易使身体受伤,安全系数更高。
就系统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索系统,包括滑车,所述滑车是如前面所述的滑车。
本实用新型的滑索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滑车是如前面所述的滑车的技术手段,所以,能够使人体均匀受力,不易使身体受伤,安全系数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滑索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索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索系统下站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下站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上站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上站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的承载索夹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的牵引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的滑车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的滑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的滑车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中滑车的吊带连接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中滑车的吊带连接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中滑车的吊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中滑车的吊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中滑车的吊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中滑车的滑轮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中滑车的滑轮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中滑车的滑轮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中滑车的断绳保护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中滑车的断绳保护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滑索系统中滑车的断绳保护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下站;1-1~下站支架;1-1-1~下站支座;1-1-2~下站立柱;1-1-3~下站第一拉杆;1-1-4~下站第一拉座;1-1-5~下站第二拉杆;1-1-6~下站第二拉座;1-1-7~下站拉索;1-1-8~下站索座;1-2~下站平台;1-2-1~下站平台主体;1-2-1-1~下站平台底板;1-2-1-2~下站平台拦杆;1-2-1-3~下站小平台;1-2-1-4~下站平台滑车导向装置;1-2-2~下站平台支柱;1-2-3~下站平台支座;1-2-4~下站平台阶梯;1-2-5~下站防护网;2~上站;2-1~上站支架;2-1-1~上站支座;2-1-2~上站立柱;2-1-3~上站第一拉杆;2-1-4~上站第一拉座;2-1-5~上站第二拉杆;2-1-6~上站第二拉座;2-1-7~上站拉索;2-1-8~上站索座;2-2~上站平台;2-2-1~上站平台主体;2-2-1-1~上站平台底板;2-2-1-2~上站平台拦杆;2-2-1-3~上站小平台;2-2-1-4~上站平台滑车导向装置;2-2-2~上站平台支柱;2-2-3~上站平台支座;2-2-4~上站平台阶梯;2-2-5~上站防护网;3~承载索结构;3-1~承载索;3-1-1~承载索夹;3-1-2~副承载索;3-2~马鞍导向支撑部件;3-3~承载索拉座;4~牵引索机构;4-1~牵引索;4-2~上导向轮;4-3~下导向轮;4-4~内导向轮;4-5~动导向轮;4-6~张力重锤;4-7~牵引驱动装置;4-7-1~牵引轮;4-7-2~第一轴承座;4-7-3~第二轴承座;4-7-4~第一轴承座支架;4-7-5~第二轴承座支架;4-7-6~转动轴;4-7-7~连轴器;4-7-8~减速器;4-7-9~电机;4-7-10~支座;5~滑车;5-1~吊带连接件;5-1-1~吊带支撑体;5-1-2~吊挂钩;5-1-3~上环形提绳;5-1-4~下环形提绳;5-1-5~胸部吊带位;5-1-6~腰部吊带位;5-1-7~腿部吊带位;5-2~吊架;5-2-1~第一连接架;5-2-2~横杆;5-2-3~手部支撑架;5-2-4~腿部支撑架;5-2-5~U形加强支撑架;5-2-6~竖杆;5-2-7~弹性缓冲支撑杆;5-2-8~转动套;5-2-9~备用挂杆;5-2-10~挂钩;5-2-11~第一连接头;5-3~滑轮组;5-3-1~第二连接架;5-3-2~行走轮;5-3-3~承托轮;5-3-4~轮架;5-3-5~导向口;5-3-6~第二连接头;5-4~断绳保护装置;5-4-1~壳体;5-4-2~弹簧加压杆;5-4-3~上加压板;5-4-4~下加压板;5-4-5~上加压垫;5-4-6~下加压垫;5-4-7~支撑杆;5-4-8~第一连杆;5-4-9~第二连杆;5-4-10~杠杆;5-4-11~双头铰接轴;5-4-12~导向豁口;5-4-13~导向铰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9-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索系统,所述滑索系统包括下站1和上站2;所述下站1的内侧和所述上站2的内侧相对;所述下站1包括下站支架1-1;所述下站支架1-1包括下站支座1-1-1、下站立柱1-1-2、下站第一拉杆1-1-3、下站第一拉座1-1-4、下站第二拉杆1-1-5、下站第二拉座1-1-6、两个下站拉索1-1-7、两个下站索座1-1-8;下站立柱1-1-2的底面与所述下站支座1-1-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站立柱1-1-2的中部外侧面通过所述下站第一拉杆1-1-3与所述下站第一拉座1-1-4连接;所述第一拉座1-1-4位于所述下站立柱1-1-2的外方;所述下站立柱1-1-2的上部外侧面通过所述下站第二拉杆1-1-5与所述下站第二拉座1-1-6连接;所述下站第二拉座1-1-6位于所述第一拉座1-1-4的外方;所述下站立柱1-1-2的上部外侧面分别通过两个所述下站拉索1-1-7与两个所述下站索座1-1-8连接;一个所述下站索座1-1-8位于所述下站立柱1-1-2的左外方;另一个所述下站索座1-1-8位于所述下站立柱1-1-2的右外方;所述上站2包括上站支架2-1;所述上站支架2-1包括上站支座2-1-1、上站立柱2-1-2、上站第一拉杆2-1-3、上站第一拉座2-1-4、上站第二拉杆2-1-5、上站第二拉座2-1-6、两个上站拉索2-1-7、两个上站索座2-1-8;上站立柱2-1-2的底面与所述上站支座2-1-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上站立柱2-1-2的中部外侧面通过所述上站第一拉杆2-1-3与所述上站第一拉座2-1-4连接;所述第一拉座2-1-4位于所述上站立柱2-1-2的外方;所述上站立柱2-1-2的上部外侧面通过所述上站第二拉杆2-1-5与所述上站第二拉座2-1-6连接;所述上站第二拉座2-1-6位于所述第一拉座2-1-4的外方;所述上站立柱2-1-2的上部外侧面分别通过两个所述上站拉索2-1-7与两个所述上站索座2-1-8连接;一个所述上站索座2-1-8位于所述上站立柱2-1-2的左外方;另一个所述上站索座2-1-8位于所述上站立柱2-1-2的右外方;所述下站1与所述上站2之间设置有平台结构;所述下站1与所述上站2之间连接有承载索结构3和牵引索机构4;所述承载索结构3和所述牵引索机构4连接有滑车5;所述滑车5包括吊带连接件5-1、吊架5-2、滑轮组5-3、断绳保护装置5-4;所述吊带连接件5-1与所述吊架5-2连接;所述吊架5-2与所述滑轮组5-3连接;所述断绳保护装置5-4与所述滑轮组5-3连接。可承载4人,速度可控且可以双向滑行,同时提高了承载效率。
如图3-7所示,所述承载索结构3包括承载索3-1,所述承载索3-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花篮螺栓与承载索拉座3-3锚固连接,所述承载索3-1的两端上部分别设置有承载索夹3-1-1,两个所述承载索夹3-1-1分别夹住所述承载索3-1并分别夹住两个副承载索3-1-2的上端,两个所述副承载索3-1-2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二花篮螺栓与所述承载索拉座3-3锚固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承载索结构包括承载索,所述承载索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花篮螺栓与承载索拉座锚固连接,所述承载索的两端上部分别设置有承载索夹,两个所述承载索夹分别夹住所述承载索并分别夹住两个副承载索的上端,两个所述副承载索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二花篮螺栓与所述承载索拉座锚固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安装方便,承载索的两端连接稳定可靠,不容易断裂,即使承载索固定位断裂,也不会产生安全问题,提高了滑索系统的安全性。
如图3-6所示,所述承载索3-1有两根。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承载索有两根的技术手段,所以,承载力更强,更为稳定可靠,不容易断裂,安全系数更高。
如图3-6所示,两根所述承载索3-1配置有四个马鞍导向支撑部件3-2;四个所述马鞍导向支撑部件3-2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所述马鞍导向支撑部件3-2是下站马鞍导向支撑部件;所述下站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分为下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和下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第二组所述马鞍导向支撑部件3-2是上站马鞍导向支撑部件;所述上站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分为上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和上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所述下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设置在下站立柱1-1-2的中部左侧;所述下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设置在下站立柱1-1-2的中部右侧;所述上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设置在上站立柱2-1-2的中部左侧;所述上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设置在上站立柱2-1-2的中部右侧;一根所述承载索3-1的中部跨在所述下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和所述上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之间;另一根所述承载索3-1的中部跨在所述下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和所述上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之间;所述马鞍导向支撑部件3-2的顶面是向上凸起的弧形面;所述马鞍导向支撑部件3-2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承载索3-1的导向槽。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两根所述承载索配置有四个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四个所述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所述马鞍导向支撑部件是下站马鞍导向支撑部件;所述下站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分为下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和下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第二组所述马鞍导向支撑部件是上站马鞍导向支撑部件;所述上站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分为上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和上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所述下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设置在下站立柱的中部左侧;所述下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设置在下站立柱的中部右侧;所述上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设置在上站立柱的中部左侧;所述上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设置在上站立柱的中部右侧;一根所述承载索的中部跨在所述下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和所述上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之间;另一根所述承载索的中部跨在所述下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和所述上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之间;所述马鞍导向支撑部件的顶面是向上凸起的弧形面;所述马鞍导向支撑部件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承载索的导向槽的技术手段,所以,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可以对称设计,两条承载索分别跨在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和下站左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之间以及上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和下站右侧马鞍导向支撑部件之间,受力平衡,更为稳定可靠。
如图7所示,所述承载索夹3-1-1包括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的板面分别对应地设置有三行多列固定孔;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板面设置有两个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分别位于相邻的两行固定孔之间;两个所述夹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承载索夹包括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的板面分别对应地设置有三行多列固定孔;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板面设置有两个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分别位于相邻的两行固定孔之间;两个所述夹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一个固定槽可将承载索夹紧,另一个固定槽可将副承载索的一端夹紧,结构简单,容易安装。
如图3-6所示,所述承载索拉座3-3有两个;每一个所述承载索拉座3-3均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槽口。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承载索拉座有两个;每一个所述承载索拉座均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槽口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承载索和副承载索均与承载索拉座锚固连接,保证承载索不脱落,稳定可靠。
如图3、5、6、8所示,所述牵引索机构4包括牵引索4-1,所述牵引索4-1的两端与滑车5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索4-1与两个上导向轮4-2、两个下导向轮4-3、两个内导向轮4-4导向连接,所述牵引索4-1与牵引驱动装置4-7传动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牵引索机构包括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的两端与滑车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索与两个上导向轮、两个下导向轮、两个内导向轮导向连接,所述牵引索与牵引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承载者可以从上站往下站滑行,也可以从下站往上站滑行,体验不同的感受,而且其牵引索机构设有驱动装置,可以控制滑动的速度,提高安全系数。
如图3、5、6所示,所述上导向轮4-2位于下站立柱1-1-2的顶端;另一个所述上导向轮4-2位于上站立柱2-1-2的顶端;一个所述下导向轮4-3和一个所述内导向轮4-4相并置;一个所述下导向轮4-3的轴线和一个所述内导向轮4-4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一个所述下导向轮4-3和一个所述内导向轮4-4位于下站立柱1-1-2中部的内侧;另一个所述下导向轮4-3和另一个所述内导向轮4-4相并置;另一个所述下导向轮4-3的轴线和另一个所述内导向轮4-4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另一个所述下导向轮4-3和另一个所述内导向轮4-4位于上站立柱2-1-2中部的内侧;所述下站立柱1-1-2和所述上站立柱2-1-2是空心立柱;一个所述下导向轮4-3的外侧嵌入所述下站立柱1-1-2内侧壁;另一个所述下导向轮4-3的外侧嵌入所述下站立柱2-1-2内侧壁;两个所述上导向轮4-2位于由所述牵引索4-1围成的环之内;一个所述下导向轮4-3位于由所述牵引索4-1围成的环之外;另一个所述下导向轮4-3位于由所述牵引索4-1围成的环之外;两个所述内导向轮4-4位于由所述牵引索4-1围成的环之外;所述牵引驱动装置4-7位于一个所述下导向轮4-3和一个所述内导向轮4-4之间的下方。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一个所述上导向轮位于下站立柱的顶端;另一个所述上导向轮位于上站立柱的顶端;一个所述下导向轮和一个所述内导向轮相并置;一个所述下导向轮的轴线和一个所述内导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一个所述下导向轮和一个所述内导向轮位于下站立柱中部的内侧;另一个所述下导向轮和另一个所述内导向轮相并置;另一个所述下导向轮的轴线和另一个所述内导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另一个所述下导向轮和另一个所述内导向轮位于上站立柱中部的内侧;所述下站立柱和所述上站立柱是空心立柱;一个所述下导向轮的外侧嵌入所述下站立柱内侧壁;另一个所述下导向轮的外侧嵌入所述下站立柱内侧壁;两个所述上导向轮位于由所述牵引索围成的环之内;一个所述下导向轮位于由所述牵引索围成的环之外;另一个所述下导向轮位于由所述牵引索围成的环之外;两个所述内导向轮位于由所述牵引索围成的环之外;所述牵引驱动装置位于一个所述下导向轮和一个所述内导向轮之间的下方的技术手段,所以,通过两个上导向轮、两个下导向轮、两个内导向轮之间的配合,在牵引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牵引索可作环绕运动。
如图8所示,所述牵引驱动装置4-7包括牵引轮4-7-1;所述牵引轮4-7-1位于由所述牵引索4-1围成的环之内;所述牵引轮4-7-1固定有转动轴4-7-6;所述转动轴4-7-6的一端与第一轴承座4-7-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4-7-2与第一轴承座支架4-7-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4-7-6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4-7-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4-7-3与第二轴承座支架4-7-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4-7-6的另一端通过连轴器4-7-7与减速器4-7-8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4-7-8的输入轴与电机4-7-9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减速器4-7-8和所述电机4-7-9与支座4-7-10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牵引驱动装置包括牵引轮;所述牵引轮位于由所述牵引索围成的环之内;所述牵引轮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一轴承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连轴器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减速器和所述电机与支座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通过电机、减速器的配合,控制牵引轮转动,带动牵引索作环绕运动。
如图3、5、6所示,所述上导向轮4-2和一个所述下导向轮4-3之间的下方设置有动导向轮4-5;所述动导向轮4-5位于由所述牵引索4-1围成的环之内;所述动导向轮4-5位于所述下站立柱1-1-2内;所述动导向轮4-5通过连接件与张力重锤4-6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一个所述上导向轮和一个所述下导向轮之间的下方设置有动导向轮;所述动导向轮位于由所述牵引索围成的环之内;所述动导向轮位于所述下站立柱内;所述动导向轮通过连接件与张力重锤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张力重锤起到缓冲作用,牵引索在运行时保持平稳。
如图3-6所示,包括下站平台1-2和上站平台2-2,所述下站平台1-2设置有下站小平台1-2-1-3,所述上站平台2-2设置有上站小平台2-2-1-3。所述下站小平台1-2-1-3的长为1900mm~2100mm,宽为900mm~1100mm,所述上站小平台2-2-1-3的长为1900mm~2100mm,宽为900mm~1100mm。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平台结构包括下站平台和上站平台,所述下站平台设置有下站小平台,所述上站平台设置有上站小平台,所以,可以停放滑车,方便承载者出发准备。又由于采用了所述下站小平台的长为1900mm~2100mm,宽为900mm~1100mm,所述上站小平台的长为1900mm~2100mm,宽为900mm~1100mm的技术手段,有利于停放大滑车,为一车多人同时滑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图3、6所示,所述下站小平台1-2-1-3的长为2000mm,宽为1000mm,所述上站小平台2-2-1-3的长为2000mm,宽为1000mm。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下站小平台的长为2000mm,宽为1000mm,所述上站小平台的长为2000mm,宽为1000mm的技术手段,所以,结构更加优化。
如图3、6所示,所述下站小平台1-2-1-3由管件焊接而成;所述下站小平台1-2-1-3的主体呈长条体;所述下站小平台1-2-1-3的主体两端设置有挡头;所述下站小平台1-2-1-3的主体外侧设置有台阶;所述下站小平台1-2-1-3的主体外侧设置有上站平台滑车导向装置2-2-1-4;所述下站平台滑车导向装置1-2-1-4的形状呈“人”字形。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下站小平台由管件焊接而成;所述下站小平台的主体呈长条体;所述下站小平台的主体两端设置有挡头;所述下站小平台的主体外侧设置有台阶;所述下站小平台的主体外侧设置有上站平台滑车导向装置;所述下站平台滑车导向装置的形状呈“人”字形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滑车精准地滑向小平台。
如图3-6所所示,所述下站平台1-2包括下站平台主体1-2-1;所述下站平台主体1-2-1通过六个下站平台支柱1-2-2与六个下站平台支座1-2-3固定连接;所述下站平台主体1-2-1的内侧设置有下站防护网1-2-5;所述下站防护网1-2-5的形状呈矩形;所述下站平台主体1-2-1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下站平台阶梯1-2-4;所述下站平台阶梯1-2-4偏置于所述下站平台主体1-2-1外侧;所述下站平台主体1-2-1包括下站平台底板1-2-1-1;所述下站平台底板1-2-1-1的左侧、右侧、外侧设置有下站平台拦杆1-2-1-2。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下站平台包括下站平台主体;所述下站平台主体通过六个下站平台支柱与六个下站平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下站平台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下站防护网;所述下站防护网的形状呈矩形;所述下站平台主体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下站平台阶梯;所述下站平台阶梯偏置于所述下站平台主体外侧;所述下站平台主体包括下站平台底板;所述下站平台底板的左侧、右侧、外侧设置有下站平台拦杆,所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安全系数。
如图6所示,所述上站小平台2-2-1-3由管件焊接而成;所述上站小平台2-2-1-3的主体呈长条体;所述上站小平台2-2-1-3的主体两端设置有挡头;所述上站小平台2-2-1-3的主体外侧设置有台阶;所述上站小平台2-2-1-3的主体外侧设置有上站平台滑车导向装置2-2-1-4;所述上站平台滑车导向装置2-2-1-4的形状呈“人”字形。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上站小平台由管件焊接而成;所述上站小平台的主体呈长条体;所述上站小平台的主体两端设置有挡头;所述上站小平台的主体外侧设置有台阶;所述上站小平台的主体外侧设置有上站平台滑车导向装置;所述上站平台滑车导向装置的形状呈“人”字形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滑车精准地滑向小平台。
如图5、6所示,所述上站平台2-2包括上站平台主体2-2-1;所述上站平台主体2-2-1通过六个上站平台支柱2-2-2与六个上站平台支座2-2-3固定连接;所述上站平台主体2-2-1的内侧设置有上站防护网2-2-5;所述上站防护网2-2-5的形状呈矩形;所述上站平台主体2-2-1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上站平台阶梯2-2-4;所述上站平台阶梯2-2-4偏置于所述上站平台主体2-2-1外侧;所述上站平台主体2-2-1包括上站平台底板2-2-1-1;所述上站平台底板2-2-1-1的左侧、右侧、外侧设置有上站平台拦杆2-2-1-2。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上站平台包括上站平台主体;所述上站平台主体通过六个上站平台支柱与六个上站平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上站平台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上站防护网;所述上站防护网的形状呈矩形;所述上站平台主体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上站平台阶梯;所述上站平台阶梯偏置于所述上站平台主体外侧;所述上站平台主体包括上站平台底板;所述上站平台底板的左侧、右侧、外侧设置有上站平台拦杆的技术手段,所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安全系数。
如图12、13所示,吊带连接件5-1包括吊带支撑体5-1-1,所述吊带支撑体5-1-1的中部设置有吊挂钩5-1-2,所述吊带支撑体5-1-1的上部设置有两个胸部吊带位5-1-5,两个所述胸部吊带位5-1-5分别配置有胸部吊带,所述吊带支撑体5-1-1的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腰部吊带位5-1-6和两个腿部吊带位5-1-7,两个所述腰部吊带位5-1-6分别配置有腰部吊带,两个所述腿部吊带位5-1-7分别配置有腿部吊带。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吊带连接件包括吊带支撑体,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中部设置有吊挂钩,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上部设置有两个胸部吊带位,两个所述胸部吊带位分别配置有胸部吊带,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腰部吊带位和两个腿部吊带位,两个所述腰部吊带位分别配置有腰部吊带,两个所述腿部吊带位分别配置有腿部吊带的技术手段,所以,该吊带连接件能够使人体均匀受力,不易使身体受伤,安全系数更高。
如图12、13所示,所述吊带支撑体5-1-1的上部是两个上支撑臂;两个所述上支撑臂形成倒置的小“人”字形;两个所述胸部吊带位5-1-5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上支撑臂上;所述吊带支撑体5-1-1的下部是两个下支撑臂。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上部是两个上支撑臂;两个所述上支撑臂形成倒置的小“人”字形;两个所述胸部吊带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上支撑臂上;所述吊带支撑体的下部是两个下支撑臂的技术手段,所以,与人体手部伸展状态相适应,承载者更加舒适。
如图12、13所示,两个所述上支撑臂形成大两个所述下支撑臂形成大“人”字形;两个所述腰部吊带位5-1-6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支撑臂上;两个所述腿部吊带位5-1-6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支撑臂上。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两个所述下支撑臂形成大“人”字形;两个所述腰部吊带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支撑臂上;两个所述腿部吊带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支撑臂上的技术手段,所以,与人体躯干和腿部伸展状态相适应,承载者更加舒适。
如图12、13所示,所述吊带支撑体5-1-1由管件焊接而成。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吊带支撑体由管件焊接而成的技术手段,所以,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结构简单,方便制作。
如图12、13所示,两个所述上支撑臂的下端相连通;两个所述上支撑臂穿设有上环形提绳5-1-3;所述上环形提绳5-1-3露出的部分形成“人”字形。有利于提携吊带连接件;两个所述下支撑臂的上端相连通;两个所述下支撑臂穿设有下环形提绳5-1-4;所述下环形提绳5-1-4露出的部分形成倒置的“人”字形。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两个所述上支撑臂的下端相连通;两个所述上支撑臂穿设有上环形提绳;所述上环形提绳露出的部分形成“人”字形;两个所述下支撑臂的上端相连通;两个所述下支撑臂穿设有下环形提绳;所述下环形提绳露出的部分形成倒置的“人”字形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提携吊带连接件。
如图14-16所示,所述吊架5-2包括手部支撑架5-2-4和腿部支撑架5-2-3,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顶部与所述腿部支撑架5-2-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底部位于该手部支撑架5-2-4顶部的前下方,所述腿部支撑架5-2-3的底部位于该腿部支撑架5-2-3顶部的后下方,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底部是手持部,所述腿部支撑架5-2-3的底部是腿持部,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底部与所述腿部支撑架5-2-3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或者,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底部低于所述腿部支撑架5-2-3的底部,或者,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底部高于所述腿部支撑架5-2-3的底部。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吊架包括手部支撑架和腿部支撑架,所述手部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腿部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手部支撑架的底部位于该手部支撑架顶部的前下方,所述腿部支撑架的底部位于该腿部支撑架顶部的后下方,所述手部支撑架的底部是手持部,所述腿部支撑架的底部是腿持部,所述手部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腿部支撑架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或者,所述手部支撑架的底部低于所述腿部支撑架的底部,或者,所述手部支撑架的底部高于所述腿部支撑架的底部的技术手段,所以,使人体能够保持俯卧式,增加了体验的刺激性。
如图14-16所示,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顶部与所述腿部支撑架5-2-3的顶部通过横杆5-2-2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手部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腿部支撑架的顶部通过横杆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结构简单,方便安装,而且连接牢固,为下面进一步的改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图14、16所示,所述手部支撑架5-2-4有两种;一种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形状呈倒置的“T”字形;另一种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形状呈侧置的“凹”字形;呈倒置“T”字形的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数量有三个;三个呈倒置“T”字形的所述手部支撑架5-2-4沿长度方向分布于所述横杆5-2-2的前侧;呈侧置“凹”字形的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呈侧置“凹”字形的所述手部支撑架5-2-4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杆5-2-2的两端;三个呈倒置“T”字形的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底部和两个呈侧置“凹”字形的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的底部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手部支撑架有两种;一种所述手部支撑架的形状呈倒置的“T”字形;另一种所述手部支撑架的形状呈侧置的“凹”字形;呈倒置“T”字形的所述手部支撑架的数量有三个;三个呈倒置“T”字形的所述手部支撑架沿长度方向分布于所述横杆的前侧;呈侧置“凹”字形的所述手部支撑架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呈侧置“凹”字形的所述手部支撑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杆的两端;三个呈倒置“T”字形的所述手部支撑架的底部和两个呈侧置“凹”字形的所述手部支撑架的底部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同时承载四人,而且方便承载者把持,更加舒适。
如图14-16所示,所述腿部支撑架5-2-3的形状呈“山”字形;所述腿部支撑架5-2-3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腿部支撑架5-2-3沿长度方向分布于所述横杆5-2-2的后侧;所述腿部支撑架5-2-3的后部向下弯折;相邻两个所述腿部支撑架5-2-3之间有一个所述手部支撑架5-2-4;相邻两个所述手部支撑架5-2-4之间有一个所述腿部支撑架5-2-3。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腿部支撑架的形状呈“山”字形;所述腿部支撑架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腿部支撑架沿长度方向分布于所述横杆的后侧;所述腿部支撑架的后部向下弯折;相邻两个所述腿部支撑架之间有一个所述手部支撑架;相邻两个所述手部支撑架之间有一个所述腿部支撑架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同时承载四人,而且方便承载者蹬踩,更加舒适。
如图14-16所示,所述横杆5-2-2的中部顶面与第一连接架5-2-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5-2-1的形状呈“八”字形:所述第一连接架5-2-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头5-2-11。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横杆的中部顶面与第一连接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形状呈“八”字形;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顶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头的技术手段,所以,结构简单,方便安装,而且连接牢固,受力稳定。
如图14-16所示,所述横杆5-2-2的中部后面与U形加强支撑架5-2-5固定连接;所述U形加强支撑架5-2-5位于所述横杆5-2-2的后下方;所述U形加强支撑架5-2-5的后部向下弯折;所述横杆5-2-2的前则设置有备用挂杆5-2-9。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横杆的中部后面与U形加强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U形加强支撑架位于所述横杆的后下方;所述U形加强支撑架的后部向下弯折;所述横杆的前则设置有备用挂杆的技术手段,所以,强度更大,更为稳固,安全系数高。
如图14-16所示,所述横杆5-2-2的中部与竖杆5-2-6的顶端铰接;所述竖杆5-2-6的中部两侧通过两个弹性缓冲支撑杆5-2-7与所述横杆5-2-2的中部呈倒“八”字形连接;所述竖杆5-2-6的下端设置有转动套5-2-8。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横杆的中部与竖杆的顶端铰接;所述竖杆的中部两侧通过两个弹性缓冲支撑杆与所述横杆的中部呈倒“八”字形连接;所述竖杆的下端设置有转动套的技术手段,所以,前进时更平稳。
如图17-19所示,所述滑轮组5-3包括行走轮5-3-2,所述滑轮组5-3还包括承托轮5-3-3,所述承托轮5-3-3位于所述行走轮5-3-2的下方。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滑轮组包括行走轮,所述滑轮组还包括承托轮,所述承托轮位于所述行走轮的下方的技术手段,所以,在承载索上高速移动时可以保持平稳,安全系数高。
如图17-19所示,所述行走轮5-3-2有两个或四个或八个;所述承托轮5-3-3有一个或两个或四个;两个所述行走轮5-3-2和一个所述承托轮5-3-3组成一个轮系;四个所述行走轮5-3-2和两个所述承托轮5-3-3组成两个轮系;八个所述行走轮5-3-2和四个所述承托轮5-3-3组成四个轮系。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行走轮有两个或四个或八个;所述承托轮有一个或两个或四个;两个所述行走轮和一个所述承托轮组成一个轮系;四个所述行走轮和两个所述承托轮组成两个轮系;八个所述行走轮和四个所述承托轮组成四个轮系的技术手段,所以,在承载索上高速移动时承重均匀,稳定性强。
如图17-19所示,每一个所述轮系中的两个行走轮5-3-2通过轮架5-3-4连接;所述轮架5-3-4与第二连接架5-3-1铰接;每一个所述轮系中的承托轮5-3-3与所述与第二连接架5-3-1转动连接;每一个所述轮系中的两个行走轮5-3-2和承托轮5-3-3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每一个所述轮系中的两个行走轮5-3-2的底面和承托轮5-3-3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承载索3-1的直径相应。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每一个所述轮系中的两个行走轮通过轮架连接;所述轮架与第二连接架铰接;每一个所述轮系中的承托轮与所述与第二连接架转动连接;每一个所述轮系中的两个行走轮和承托轮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每一个所述轮系中的两个行走轮的底面和承托轮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承载索的直径相应的技术手段,所以,轮系结构稳定,在承载索上高速移动时安全可靠。
如图17-19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架5-3-1的上部是大矩形框架体;四个所述轮系分布在所述第二连接架5-3-1的四个角部;所述第二连接架5-3-1的下部是小矩形框架体;所述第二连接架5-3-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头5-3-6。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上部是大矩形框架体;四个所述轮系分布在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四个角部;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下部是小矩形框架体;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头的技术手段,所以,结构简单,方便安装。
如图17-19所示,每一个所述轮架5-3-4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口5-3-5。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每一个所述轮架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口的技术手段,所以,在承载索上高速移动时能够维持稳定,安全系数高,即使承载索滑脱出行走滑轮也可通过导向口滑行。
如图20-22所示,所述断绳保护装置5-4包括弹簧加压杆5-4-2,所述弹簧加压杆5-4-2的下端依次穿过壳体5-4-1的顶面、上加压板5-4-3的板面、下加压板5-4-4的板面,所述弹簧加压杆5-4-2的下端设置有挡头,所述上加压板5-4-3与所述下加压板5-4-4之间通过支撑杆5-4-7连接,所述支撑杆5-4-7的下端有一个圆孔,所述支撑杆5-4-7的下端与所述下加压板5-4-4铰接,所述支撑杆5-4-7的上端有一个长条形孔,所述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杆5-4-7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杆5-4-7的上端与所述上加压板5-4-3铰接,所述上加压板5-4-3的铰接位和所述下加压板5-4-4的铰接位相错开,所述支撑杆5-4-7与第一连杆5-4-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5-4-8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4-9的一端通过导向铰轴5-4-13铰接,所述导向铰轴5-4-13位于所述壳体5-4-1底部的导向豁口5-4-12内,所述第二连杆5-4-9的另一端与杠杆5-4-10的中部铰接,所述杠杆5-4-10的头端与所述壳体5-4-1铰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断绳保护装置包括弹簧加压杆,所述弹簧加压杆的下端依次穿过壳体的顶面、上加压板的板面、下加压板的板面,所述弹簧加压杆的下端设置有挡头,所述上加压板与所述下加压板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有一个圆孔,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下加压板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有一个长条形孔,所述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加压板铰接,所述上加压板的铰接位和所述下加压板的铰接位相错开,所述支撑杆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导向铰轴铰接,所述导向铰轴位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导向豁口内,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杠杆的中部铰接,所述杠杆的头端与所述壳体铰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当牵引索中部发生断裂时,滑车可以及时与承载索固定连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如图20-22所示,所述弹簧加压杆5-4-2有四个;四个所述弹簧加压杆5-4-2呈矩形分布;所述支撑杆5-4-7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5-4-7相对于所述上加压板5-4-3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5-4-8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5-4-8相对于所述上加压板5-4-3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连杆5-4-9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杆5-4-9相对于所述上加压板5-4-3对称设置;所述杠杆5-4-10有两个;两个所述杠杆5-4-10相对于所述上加压板5-4-3对称设置。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弹簧加压杆有四个;四个所述弹簧加压杆呈矩形分布;所述支撑杆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上加压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相对于所述上加压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连杆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相对于所述上加压板对称设置;所述杠杆有两个;两个所述杠杆相对于所述上加压板对称设置的技术手段,所以,结构稳定,可靠。
如图20-22所示,所述上加压板5-4-3的底面设置有上加压垫5-4-5;所述上加压垫5-4-5的底面设置有承载索上凹槽;所述下加压板5-4-4的顶面设置有下加压垫5-4-6;所述下加压垫5-4-6的顶面设置有承载索下凹槽。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上加压板的底面设置有上加压垫;所述上加压垫的底面设置有承载索上凹槽;所述下加压板的顶面设置有下加压垫;所述下加压垫的顶面设置有承载索下凹槽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供承载索顺利通过,也可增加对承载索的抱合力。
如图20-22所示,所述壳体5-4-1的形状呈长方体;所述壳体5-4-1由板件和杆件焊接而成。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壳体的形状呈长方体;所述壳体由板件和杆件焊接而成的技术手段,所以,结构简单,而且连接牢固。
如图10、20-22所示,所述断绳保护装置5-4有两个;两个所述断绳保护装置5-4位于第二连接架5-3-1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断绳保护装置5-4的上加压垫5-4-5和下加压垫5-4-6之间分别夹有承载索3-1;两个所述杠杆5-4-10的尾端通过双头铰接轴5-4-11铰接;所述双头铰接轴5-4-11的中部与牵引索4-1连接。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断绳保护装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断绳保护装置位于第二连接架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断绳保护装置的上加压垫和下加压垫之间分别夹有承载索;两个所述杠杆的尾端通过双头铰接轴铰接;所述双头铰接轴的中部与牵引索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一旦牵引索断裂,两个加压垫夹紧承载索,使承载索稳固住,安全可靠。

Claims (8)

1.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吊带连接件(5-1)包括吊带支撑体(5-1-1),所述吊带支撑体(5-1-1)的中部设置有吊挂钩(5-1-2),所述吊带支撑体(5-1-1)的上部设置有两个胸部吊带位(5-1-5),两个所述胸部吊带位(5-1-5)分别配置有胸部吊带,所述吊带支撑体(5-1-1)的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腰部吊带位(5-1-6)和两个腿部吊带位(5-1-7),两个所述腰部吊带位(5-1-6)分别配置有腰部吊带,两个所述腿部吊带位(5-1-7)分别配置有腿部吊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带支撑体(5-1-1)的上部是两个上支撑臂;
两个所述上支撑臂形成倒置的小“人”字形;
两个所述胸部吊带位(5-1-5)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上支撑臂上;
所述吊带支撑体(5-1-1)的下部是两个下支撑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下支撑臂形成大“人”字形;
两个所述腰部吊带位(5-1-6)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支撑臂上;
两个所述腿部吊带位(5-1-6)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支撑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带支撑体(5-1-1)由管件焊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上支撑臂的下端相连通;
两个所述上支撑臂穿设有上环形提绳(5-1-3);
所述上环形提绳(5-1-3)露出的部分形成“人”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下支撑臂的上端相连通;
两个所述下支撑臂穿设有下环形提绳(5-1-4);
所述下环形提绳(5-1-4)露出的部分形成倒置的“人”字形。
7.一种滑车,所述滑车(5)包括吊带连接件(5-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连接件(5-1)是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吊带连接件。
8.一种滑索系统,包括滑车(5),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5)是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车。
CN201920168637.XU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55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8637.XU CN209155091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8637.XU CN209155091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5091U true CN209155091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28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863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55091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55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648540A (en) Weight raising exercising apparatus
CA2570931A1 (en) Safety ski harness for children
KR101494103B1 (ko) 공중하강 체험시설
CN209155089U (zh)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平台结构及其滑索系统
CN106743060A (zh) 穿戴式辅助搬运装置及背架
CN209155091U (zh)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带连接件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
CN209155087U (zh)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滑轮组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
CN209155086U (zh)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断绳保护装置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
CN209155088U (zh)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吊架及其滑车和滑索系统
CN209155090U (zh)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承载索结构及其滑索系统
CN209155092U (zh) 一种滑索系统用的牵引索机构及其滑索系统
CN206121141U (zh) 一种过山车的弹射装置
US20160193535A1 (en) Auto reset zip line
CN210145395U (zh) 一种跑步训练器
CN208439253U (zh) 景区/雪场用轨道式环形游览车
CN216571504U (zh) 一种秋千滑索套装结构
US5560441A (en) Winch for snowmobiles
CN215131090U (zh) 一种改良式下肢皮牵引带
CN203379223U (zh) 马自动保定架
CN108143183A (zh) 辅助直立学步车
CN207871405U (zh) 一种臂力锻炼用体育器材
JP4722723B2 (ja) 人体吊り上げ用装着具
CN204034082U (zh) 道桥施工安全带
CN205031806U (zh) 一种新型安全带
RU12983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аттракцион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