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0779U - 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0779U
CN209150779U CN201920091682.XU CN201920091682U CN209150779U CN 209150779 U CN209150779 U CN 209150779U CN 201920091682 U CN201920091682 U CN 201920091682U CN 209150779 U CN209150779 U CN 209150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lid
thimble
platele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916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水祥
张华利
张小明
曾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terward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ter Wor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ter Wor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ter Wor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916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50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0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0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座,包括壳体、盖体、连接小板以及连接顶针,连接小板和连接顶针均设于盖体上,连接顶针与连接小板电连接,壳体内设有容腔,盖体盖设容腔且连接小板和连接顶针均设于容腔内。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由壳体、盖体、连接小板以及连接顶针组成,结构简单,在装配时,只需将电连接的连接顶针和连接小板一起固定在盖体上,再将盖体固定在壳体的容腔内,即可完成装配,也就是说,只需装上/拆卸盖体,即可将连接顶针和连接小板装上壳体/自壳体拆卸,相比于在具有有限空间的壳体内部逐一安装连接顶针、连接小板、盖体等零件的方式而言,经由盖体在壳体内部一次性到位的安装方式,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座。
背景技术
防丢追踪器一般通过充电座进行充电,将防丢追踪器与充电座稳定对接即可进行充电。充电座通常包括充电转换电路板以及连接器件,这些零部件通常固定在充电座壳体内,在装配时,充电转换电路板、连接器件等零部件一般是逐一装配到壳体内,再将壳体封闭,由于壳体内部空间较小,不便于在壳体内对准多个不同零件的安装卡位,因此在壳体内逐一安装多个不同的零件时,安装操作比较繁琐,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的充电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座,包括壳体、盖体、连接小板以及连接顶针,连接小板和连接顶针均设于盖体上,连接顶针与连接小板电连接,壳体内设有容腔,盖体盖设容腔且连接小板和连接顶针均设于容腔内。
进一步地,盖体上形成有贯穿孔,连接顶针插设于贯穿孔且凸出于盖体背离容腔的一侧。
进一步地,盖体靠近容腔的一侧形成有凸座,贯穿孔设于凸座上。
进一步地,盖体上形成有固定柱,连接小板固定于固定柱且抵接连接顶针。
进一步地,盖体上形成有定位柱,连接小板上形成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容腔内凸设有卡接凸起,盖体上形成有与卡接凸起配合的卡接槽。
进一步地,盖体上设有凸片,凸片为两个,两个凸片间隔设于盖体靠近容腔一侧的相对两端,每个凸片远离另一个凸片的一侧均形成有卡接槽。
进一步地,每个凸片远离另一个凸片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由凸片靠近连接小板的一端向远离另一个凸片的方向倾斜延伸至凸片远离连接小板的一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磁铁,盖体上形成有固定腔,第一磁铁固定于固定腔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套,容腔与盖体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安装口,安装口与容腔连通,保护套设于安装口。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由壳体、盖体、连接小板以及连接顶针组成,结构简单,在装配时,只需将电连接的连接顶针和连接小板一起固定在盖体上,再将盖体固定在壳体的容腔内,即可完成装配,也就是说,只需装上/拆卸盖体,即可将连接顶针和连接小板装上壳体/自壳体拆卸,相比于在具有有限空间的壳体内部逐一安装连接顶针、连接小板、盖体等零件的方式而言,经由盖体在壳体内部一次性到位的安装方式,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充电座与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充电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的上壳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对接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键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软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的软胶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座;11、壳体;111、对接腔室;112、容腔;113、卡接凸起;114、安装口;12、连接顶针;121、第一圆头部;122、圆柱体;123、第二圆头部;124、圆柱段;13、盖体;130、底板;131、贯穿孔;132、凸座;133、固定柱;1331、螺纹孔;134、定位柱;135、卡接槽;136、凸片;1361、导向斜面;137、固定腔;14、连接小板;141、触点;142、固定孔;143、定位孔;15、螺丝;16、保护套;17、第一磁铁;2、电子设备;21、外壳;211、上壳;2111、通孔;21111、第一圆柱孔;21112、第二圆柱孔;21113、台阶;2112、安装槽;2113、键槽;21131、凹槽;21132、限位槽;2114、按键孔;2115、抵接片;2116、凸块;2117、复位键孔;212、下壳;2121、扣环;2122、扣合孔;22、对接顶针;221、第一圆柱部;222、第二圆柱部;223、连接部;23、主板;230、保护罩;24、电池;25、固定架;251、固定槽;252、固定扣;253、凹陷部;26、连接片;261、第一Dome片;262、第二Dome片;263、信号灯;27、第二磁铁;28、键帽;281、帽盖;282、限位部;283、凸出部;29、软胶件;291、容槽;292、凸台;293、匹配槽;294、抵接凸起;295、凸环;296、复位按键;30、粘接胶片。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可以通过手机或后台查询丢失物(汽车、宠物、小孩)的实时位置的设备,例如防丢追踪器等。
参照图1-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充电连接结构,包括充电座1及电子设备2;充电座1包括壳体11,电子设备2包括外壳21,壳体11形成有与外壳21相适配的对接腔室111,对接腔室111内设有连接顶针12,外壳21上设有对接顶针22,外壳21一端插设固定于对接腔室111且连接顶针12与对接顶针22连接。
上述充电连接结构,通过在充电座1的壳体11上设置与电子设备2外壳21相适配的对接腔室111,并且在对接腔室111内和外壳21上分别设置连接顶针12和对接顶针22,在需要对电子设备2进行充电时,只需将电子设备2插入固定到对接腔室111中,即可实现连接顶针12与对接顶针22的稳定连接,可以对电子设备2进行稳定充电,充电操作非常方便。
参照图2、图3、图5,充电座1还包括盖体13,盖体13设于对接腔室111内,且连接顶针12设于盖体13上。优选的,盖体13上形成有贯穿孔131,连接顶针12插设于贯穿孔131且凸出于盖体13靠近外壳21的一侧表面。具体地,壳体11内还设有一端与对接腔室111连通的容腔112,盖体13盖设容腔112且连接顶针12位于容腔112内,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顶针12从盖体13靠近容腔112一侧插入贯穿孔131,并穿过贯穿孔131凸出盖体13背离容腔112的一侧,即连接顶针12一端凸出盖体13靠近对接腔室111一侧的表面,且该部分连接顶针12置于对接腔室111内,以便于电子设备2插入对接腔室111时,连接顶针12可以准确地与外壳21上的对接顶针22连接,保证电子设备2稳定充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21朝向盖体13的一侧为弧形面,盖体13朝向电子设备2的一侧也为弧形面,如此,盖体13与外壳21正对面的轮廓相适配,如此,可以使电子设备2与充电座1更紧密的插接配合。
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盖体13靠近容腔112的一侧形成有凸座132,贯穿孔131设于凸座132上。通过在盖体13上设置凸座132,并把贯穿孔131设置在凸座132上,通过增加盖体13的局部厚度,保证贯穿孔131的轴向长度,也就是说,增加连接顶针12与贯穿孔131的接触面积,以使连接顶针12更稳定地安装于盖体13上,避免连接顶针12发生松动而影响电子设备2的充电。
参照图2、图6,充电座1还包括连接小板14,连接小板14固定于盖体13,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连接小板14固定于盖体13背离外壳21的一侧,连接顶针12一端与连接小板14电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小板14为PCB板,连接小板14设于容腔112内且连接小板14固定于盖体13靠近容腔112的一侧,连接顶针12靠近容腔112的一端凸出于盖体13靠近容腔112一侧的表面,连接顶针12远离电子设备2的一端与连接小板14电连接,连接小板14上设有触点141,连接顶针12抵接于触点141上,以实现连接顶针12与连接小板14的电连接。通过将连接小板14设于容腔112内,并通过盖体13封挡,可以避免连接小板14凸出对接腔室111而影响电子设备2插入对接腔室111,进一步的,不会影响电子设备2与充电座1的连接充电,充电座1结构更紧凑。
具体地,参照图2、图4-6,上述连接顶针12包括第一圆头部121、圆柱体122、第二圆头部123、圆柱段124;第一圆头部121的一端弹性插设于圆柱体122内且另一端抵顶连接小板14;圆柱体122插设于贯穿孔131中;第二圆头部123的一端与圆柱体122弹性连接且另一端露出于盖体13靠近对接腔室111的一侧;第一圆头部121穿过圆柱段124与圆柱体122连接,圆柱段124抵接于贯穿孔131靠近容腔112的一端,其中,圆柱段124直径大于第二圆头部123的直径、圆柱体122的直径。在安装连接顶针12时,先把第二圆头部123和圆柱体122插入贯穿孔131中且使第二圆头部123凸出盖体13背离容腔112一侧的表面,圆柱段124抵顶在贯穿孔131靠近容腔112的一端,再把连接小板14固定到盖体13靠近容腔112的一侧且使第一圆头部121与连接小板14抵接,这样连接小板14与盖体13的固定连接作用即将连接顶针12限制在贯穿孔131内,连接顶针12安装稳固,电子设备2插入对接腔室111进行充电时,连接顶针12可以稳定地与对接顶针22抵接,不会松动。
参照图2、图5,在一实施例中,盖体13上形成有固定柱133,连接小板14固定于固定柱133且抵接连接顶针12。具体地,充电座1还包括螺丝15,固定柱133上形成有螺纹孔1331,连接小板14上设有固定孔142,螺丝15穿过固定孔142旋紧在螺纹孔1331上,以将连接小板14固定到固定柱133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33至少为两个,两个固定柱133在盖体13上间隔设置,两个固定柱133上均设有螺纹孔1331,对应地,固定孔142也至少为两个;通过螺丝15将连接小板14固定到盖体13上,可以保证连接小板14的稳固安装,且连接小板14可以稳定的抵接连接顶针12,避免连接顶针12松动。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焊接的连接方式,螺丝的连接方式,便于安装、拆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小板14还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到盖体13上,装配更方便。
参照图5-6,上述实施例中,盖体13还上形成有定位柱134,连接小板14上形成有与定位柱134配合的定位孔143。在安装连接小板14时,定位柱134与定位孔143的配合可以实现连接小板14在盖体13上的预定位,以便于从固定孔142、固定柱133中旋入螺丝15固定连接小板14,装配更方便。
参照图3、图5,壳体11的容腔112内凸设有卡接凸起113,盖体13上形成有与卡接凸起113配合的卡接槽135。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凸起113设于容腔112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卡接凸起113为两个,两个卡接凸起113相对的设于容腔112内壁的两侧,对应地,卡接槽135也为两个。通过卡接槽135与卡接凸起113的配合,可以将盖体13稳定地固定在壳体11内且盖合容腔112,并且装配时只需将盖体13插入容腔112,以使卡接槽135与卡接凸起113相互卡接配合即可,安装操作非常方便。
参照图5,上述实施例中,盖体13上设有凸片136,凸片136为两个,两个凸片136间隔设于盖体13靠近容腔112一侧的相对两端,每个凸片136远离另一个凸片136的一侧均形成有卡接槽135。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3包括底板130,固定柱133、定位柱134以及凸片136均设于底板130靠近容腔112一侧表面;通过设置凸片136,且将卡接槽135设于凸片136上,在将盖体13推移到壳体11内的过程中,当卡接凸起113与凸片136相接触后,在卡接凸起113的挤压下,凸片136会向远离卡接凸起113一侧弯曲,最终卡接凸起113移动并陷入至卡接槽135中,当直接将卡接槽135设置在底板130的周侧时,在卡接凸起113与卡接槽135配合的过程中,由于底板130相比凸片136具有一定的厚度,难以弯曲,底板130会抵顶容腔112的内壁面,容易将壳体11挤破,因此,将卡接槽135设于凸片136上,可以有效保护壳体11。
进一步地,参照图5,每个凸片136远离另一个凸片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1361,导向斜面1361由凸片136靠近连接小板14的一端向远离另一个凸片的方向倾斜延伸至凸片136远离连接小板14的一端。通过设置导向斜面1361,可以引导卡接凸起113滑入卡接槽135,盖体13安装更方便。
参照图2、图3,上述充电座1还包括保护套16,容腔112与盖体13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安装口114,安装口114与容腔112连通,保护套16设于安装口114。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口114设于对容腔112远离外壳21的一端;连接小板14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连接,保护套16为硅胶套或橡胶套,通过设置保护套16,可以避免导线与安装口114的周侧刮蹭,更好地保护导线的完整性。
另外,如图1所示,壳体11上侧朝向外壳21的一端形成有凹口,具体的说,凹口为壳体11朝向外壳21的一端上侧中部朝靠近安装口114一侧凹陷形成的,如此,当充电座1和电子设备2插接在一起后,壳体11上位于凹口处露出了一块区域,该区域暴露了电子设备2的外壳21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域便于用户将充电座1和电子设备2分离。具体的说,当用户一手拿住充电座1,另一手的手指放在凹口处时,手指可触碰到电子设备2的外壳21,通过手指在凹口处与外壳21之间的静摩擦,可从充电座1中拆出电子设备2,由于凹口朝安装口114一侧凹陷,它暴露出的部分为充电座1与电子设备2安装后的重叠区域,因此,在该重叠区域使力更易于拆分充电座1与电子设备2,且该区域相对周边圆滑的曲面而言较为平整,也易于使力。
参照图8-9,外壳21靠近盖体13的一侧形成有通孔2111,对接顶针22插设固定于通孔2111内,当外壳21插设固定于对接腔室111内时,连接顶针12与对接顶针22抵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通孔2111,将对接顶针22固定在通孔2111后,对接顶针22一端插入外壳21内,另一端置于外壳21外,电子设备2插入充电座1充电时,对接顶针22位于外壳21外的一端与充电座1上的连接顶针12抵接,以实现电子设备2与充电座1的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8、图9、图12,对接顶针22包括第一圆柱部221、第二圆柱部222以及连接部223,第一圆柱部221和连接部223分别设于第二圆柱部222相对两端,第一圆柱部221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部222的直径,通孔2111包括第一圆柱孔21111和第二圆柱孔21112,第一圆柱孔21111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孔21112的直径,第一圆柱孔21111与第二圆柱孔21112连接形成有台阶21113,第一圆柱部221、第二圆柱部222分别插设于第一圆柱孔21111和第二圆柱孔21112,且第一圆柱部221靠近第二圆柱部222的一端抵接于台阶21113,第一圆柱部221远离第二圆柱部222的一端与连接顶针12抵接。优选的,第二圆柱部222的直径刚好等于第二圆柱孔21112的直径,第二圆柱部222的直径也可以略大于第二圆柱孔21112的直径,以便于第二圆柱部222插入到第二圆柱孔21112内时,可以卡紧在第二圆柱孔21112上,避免对接顶针22从外壳21上掉落;另外,第一圆柱部221插设于第一圆柱孔21111中且抵接在台阶21113上,当连接顶针12抵接对接顶针22时,连接顶针12的第二圆头部123与第一圆柱部221抵接时,第一圆柱部221与台阶21113的抵接作用可以保证连接顶针12与对接顶针22稳定连接,保持电子设备2的稳定充电。
参照图7,电子设备2还包括主板23和电池24,主板23和电池24均设于外壳21内,电池24与主板23电连接,对接顶针22一端穿过通孔2111并伸入外壳21内与主板2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对接顶针22的连接部223与主板23电连接。具体地,电子设备2还包括固定架25,固定架25设于外壳21内,且主板23和电池24分别固定于固定架25上下两侧;更具体地,外壳21包括上壳211和下壳212,通孔2111设于上壳211,下壳212扣合固定于上壳211且盖设上壳211,下壳212自下朝上的抵接电池24,电池24设于固定架25靠近下壳212一侧,主板23设于固定架25背离下壳212一侧,当下壳212抵接电池24时,电池24抵接固定架25,固定架25将主板23压紧在上壳211内,在装配时,只需先将电池24和主板23向安装到固定架25上,然后将固定架25放入上壳211内,最后将下壳212扣合固定到上壳211上,即可将固定架25、主板23以及电池24稳定的安装到上壳211内,装配非常方便。
参照图7,电子设备2还包括连接片26,连接片26与主板23电连接,且部分连接片26贴设于固定架25靠近通孔2111的一侧,对接顶针22一端抵接于连接片26、并经由所述连接片26与所述主板2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主板23背离电池24一侧设有保护罩230,保护罩230盖设主板23,连接片26贴设于保护罩230顶部且部分连接片26弯曲延伸至固定架25靠近对接顶针22一侧,通过连接部223与连接片26的连接,以实现对接顶针22与主板23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片26为柔性电路板(即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柔性电路板柔韧性较好且厚度比较小,占用空间小,有利于节省空间。具体地,参照图13,固定架25靠近对接顶针22的一侧凹设有凹陷部253,部分连接片26贴设于凹陷部253内;通过将部分连接片26贴合固定架25的凹陷部253内,利用固定架25本身结构的凸凹,不增加额外的组装厚度,并且凹陷部253的平面给予连接片26支撑,以使对接顶针22可以顶住连接片26,稳定连接。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对接腔室111内还设有第一磁铁17,该第一磁铁17用于与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2磁性吸附,以使充电座1与电子设备2牢稳的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21内设有与第一磁铁17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27。通过第一磁铁17和第二磁铁27的相互吸引作用,将电子设备2固定在充电座1上,结构简单,充电操作非常方便,而且充电完毕后将电子设备2从充电座1上取下时,也比较方便。
参照图2、图5,在一实施例中,盖体13背离外壳21的一侧形成有固定腔137,第一磁铁17固定于固定腔137内。优选的,第一磁铁17可以通过背胶、双面胶或粘接剂固定到固定腔137内。通过设置固定腔137,并将第一磁铁17固定在固定腔137内,可以使第一磁铁17稳定安装,避免第一磁铁17松动而导致电子设备2与充电断开连接。当第一磁铁17设置在盖体13背离外壳21的一侧时,第一磁铁17在与外壳21中的第二磁铁27的相互吸引下,可以推动盖体13以使盖体13夹设于两个磁铁之间,由于盖体13与壳体11固定连接,可经由盖体13将整个充电座1与电子设备2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腔137设于凸座132一侧,且固定腔137自凸座132凸起的一侧朝靠近外壳21的一侧凹陷,第一磁铁17一侧面抵接于凸座132一侧;凸座132便于连接顶针12牢稳固定,而固定腔137自凸座132凸起的一侧朝靠近外壳21的一侧凹陷,如此,在容置第一磁铁17的同时,充分利用凸座132支起的结构空间,不额外增加组装厚度。
参照图7、图10,在一实施例中,外壳21内形成有安装槽2112,第二磁铁27固定于安装槽2112内。优选的,第二磁铁27也可以通过背胶、双面胶或粘接剂固定到安装槽2112内。将第二磁铁27固定到安装槽2112,可以保证第二磁铁27的稳定安装,而且可以避免第二磁铁27在与第一磁铁17相互吸引将电子设备2固定在充电座1上时发生松动,保证电子设备2可以稳定充电。
参照图7、图10、图14-15,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例如可以为追踪器等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按键,按键包括键帽28以及软胶件29,外壳21内设有键槽2113,键槽2113内设有贯穿外壳21的按键孔2114,软胶件29、键帽28依次层叠设于键槽2113内;键帽28包括帽盖281和限位部282,限位部282围绕帽盖281设置且与帽盖281形成台阶状,帽盖281插入按键孔2114且伸出外壳21,限位部282靠近帽盖281的一侧抵接于键槽2113底壁上,限位部282背离帽盖281的一侧抵接软胶件29,连接片26上凸设有第一Dome片261,软胶件29靠近限位部282的一侧与键槽2113底壁固定连接,软胶件29背离限位部282的一侧盖设第一Dome片26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壳21内设置键槽2113以及按键孔2114,并将软胶件29和键帽28依次层叠在键槽2113内,软胶件29与键槽2113底壁固定连接可以将键帽28稳定的限制在按键孔2114内,当按压键帽28时,键帽28可以下降挤压软胶件29,使软胶件29接触并挤压连接片26上的第一Dome片261(即锅仔片),第一Dome片261压在连接片26上、并进而使连接片26内部导通而产生控制信号,实现对电子设备2的控制;软胶件29具有回弹性,可以使按键在按键孔2114内反复按压,按键可以长时间稳定使用。
另外,键帽28安装到按键孔2114内时,帽盖281插入按键孔2114,而限位部282抵接在按键孔2114靠近键槽2113的一端,以阻止键帽28往远离软胶件29的方向移动而掉出按键孔2114,键帽28可以稳定的置于按键孔2114内。
参照图10,键槽2113底壁围绕按键孔2114形成有凹槽21131,限位部282设于凹槽21131内。优选的,凹槽21131的深度略大于或等于限位部282的厚度;通过设置凹槽21131,当键帽28安装到按键孔2114上时,限位部282陷入凹槽21131内,可以避免限位部282凸出键槽2113底壁而不便于软胶件29的安装,从另一方面说,陷入凹槽21131内的限位部282可以不增加组装厚度。
参照图15,键帽28还包括凸出部283,凸出部283凸设于限位部282侧壁,凹槽21131一侧设有与凸出部283配合的限位槽21132。通过限位槽21132与凸出部283的配合,可以防止键帽28在按键孔2114内转动;在安装时,限位槽21132与凸出部283的的配合还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以便于装配。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帽盖281可以为圆状、椭圆状、或者其他形状,当键帽28为椭圆状时,也可以防止键帽28转动。
参照图16,软胶件29靠近键帽28一侧凹设有容槽291,容槽291内凸设有凸台292,限位部282抵接容槽291底壁且帽盖281罩设凸台292。当按压键帽28时,限位部282抵接容槽291底壁,而帽盖281挤压凸台292,也就是说,容槽291与凸台292一起形成限位结构,可以避免按压键帽28时将软胶件29整体推动,键帽28只推动软胶件29上容槽291所在的部分向第一Dome片261一侧移动,使得软胶件29与第一Dome片261接触而产生控制信号;通过设置容槽291和凸台292,可以减小软胶件29的局部厚度,软胶件29受键帽28的挤压更容易形变,提高按键灵敏度。
参照图17,软胶件29背离键帽28的一侧凹设有匹配槽293,匹配槽293内凸设有抵接凸起294,按压键帽28时,抵接凸起294抵接第一Dome片261。通过设置匹配槽293,可以进一步减小软胶件29的局部厚度,软胶件29在键帽28的挤压下更容易形变,有利于提高按键灵敏度。
参照图17,软胶件29背离键帽28一侧的周侧边缘凸设有凸环295,容槽291设于凸环295中部,凸环295抵接连接片26且罩设第一Dome片261。通过凸环295抵接连接片26并罩设第一Dome片261,不仅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而且可以避免在静止状态下抵接凸起294挤压第一Dome片261,保证按键的正常使用。
参照图7,上述按键还包括粘接胶片30,软胶件29通过粘接胶片30固定于键槽2113内。通过设置粘接胶片30,可以使软胶件29稳定的固定在键槽2113内,而且粘接胶片30具有防水作用,提高电子设备2的防水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粘接胶片30为刷胶形成,在安装软胶件29时,可以先在软胶件29靠近键槽2113底壁的一侧周围涂上一层刷胶,再把软胶件29固定到键槽2113内。
参照图7、图8、图14、图16,上述软胶件29上还凸设有复位按键296,外壳21上形成有复位键孔2117,连接片26上设有第二Dome片262,复位按键296插入复位键孔2117并伸出外壳21,按压复位按键296可使软胶件29抵接第二Dome片262。通过在软胶件29上设置复位按键296,实现一件多用,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复位按键296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2的多种控制,比如当电子设备2死机时,可以经由复位按键296实现复位、重启,电子设备2使用更方便。
参照图7、图14,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复位按键296的材料为半透明硅胶材料,连接片26在第二Dome片262的周侧至少设有一个信号灯263。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灯263为两个,两个信号灯263设于第二Dome片262的相对两侧。通过设置信号灯263,可以通过复位按键296透显灯光颜色和/或灯光闪烁状态、以进一步的显示电子设备2的状态,比如充电状态、少电状态、死机状态、重启状态等等,而无需在电子设备2的外壳21上另外安装显示电子设备2状态的灯,节省成本。具体地,信号灯263可以为LED灯,复位按键296可以由其它半透明材料制成,例如透明塑胶、塑料等。
参照图7、图13,固定架25上设有与主板23匹配的固定槽251,外壳21内壁凸设有抵接片2115,如图10所示,主板23固定于固定槽251内,固定架25固定于外壳21内且与抵接片2115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抵接片2115为多个,且间隔设于上壳211内壁面的周侧。在装配时,先将主板23固定在固定架25上的固定槽251内,再将固定架25安装到上壳211内且使固定架25靠近按键孔2114的一端周侧与抵接片2115抵接,最后把电池24安装到到固定架25内且将下壳212扣合固定在上壳211上。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0、图11,下壳212上设置有扣环2121,扣环2121上设有扣合孔2122,对应地,上壳211内壁凸设有与扣合孔2122配合的凸块2116,通过扣环2121上的扣合孔2122与凸块2116的配合,将下壳212与上壳211固定连接。
参照图13,固定架25上设有固定扣252,主板23通过固定扣252固定到固定槽251内。优选的,固定扣252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扣252有两个,两个固定扣252分别设于固定架25的相对两侧,通过固定扣252将主板23固定到固定槽251内,主板23安装结构稳定,且便于安装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体、连接小板以及连接顶针,所述连接小板和所述连接顶针均设于所述盖体上,所述连接顶针与连接小板电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容腔,所述盖体盖设所述容腔且所述连接小板和所述连接顶针均设于所述容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形成有贯穿孔,所述连接顶针插设于所述贯穿孔且凸出于所述盖体背离所述容腔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容腔的一侧形成有凸座,所述贯穿孔设于所述凸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形成有固定柱,所述连接小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且抵接所述连接顶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形成有定位柱,所述连接小板上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内凸设有卡接凸起,所述盖体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接凸起配合的卡接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凸片,所述凸片为两个,两个所述凸片间隔设于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容腔一侧的相对两端,每个所述凸片远离另一个凸片的一侧均形成有所述卡接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片远离另一个凸片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由所述凸片靠近所述连接小板的一端向远离另一个凸片的方向倾斜延伸至所述凸片远离所述连接小板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铁,所述盖体上形成有固定腔,所述第一磁铁固定于所述固定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套,所述容腔与所述盖体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保护套设于所述安装口。
CN201920091682.XU 2019-01-18 2019-01-18 充电座 Active CN209150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1682.XU CN209150779U (zh) 2019-01-18 2019-01-18 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1682.XU CN209150779U (zh) 2019-01-18 2019-01-18 充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0779U true CN209150779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91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91682.XU Active CN209150779U (zh) 2019-01-18 2019-01-18 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50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78356U (zh) 电子设备
CN209249339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851177B (zh) 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628024U (zh) 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209150779U (zh) 充电座
CN108696782B (zh) 一种线控组件及线控式蓝牙耳机
CN109742603A (zh) 充电连接结构
CN216928359U (zh) 电子设备
CN111696809B (zh) 电子设备及其侧键结构
CN217822482U (zh) 指纹按键部件和终端设备
US8368835B2 (en) Grounding mechanism for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110602286A (zh) 电子设备、传感器扩展装置和电子设备组件
CN214672295U (zh) 移动终端
CN113889357B (zh)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229520U (zh) 支架组件、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1044260Y (zh) 笔记本计算机天线固定结构
CN114743817A (zh) 电子设备
KR100276497B1 (ko) 모듈화된 키패널과 그것이 적용된 휴대용 전화기
CN114364169A (zh) 一种具备弹性抗震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8737795U (zh) 一种防水显示器
CN108577807B (zh) 智能穿戴设备
CN108231463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0868401U (zh) 功能按键装置及显示装置
CN214296274U (zh) 码表的壳体结构、电动自行车及滑板车
CN21973880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8

Address after: 518000 201, No.26, yifenghua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Xinshi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aterward Infor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lock B, huayuancheng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Shekou,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ATER WORLD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