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4801U - 挤密桩 - Google Patents

挤密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44801U
CN209144801U CN201821730649.9U CN201821730649U CN209144801U CN 209144801 U CN209144801 U CN 209144801U CN 201821730649 U CN201821730649 U CN 201821730649U CN 209144801 U CN209144801 U CN 209144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rresting disk
newel
pile body
bottom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306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鹏
曾国才
张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Group Northwes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Group Northwes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Group Northwes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Group Northwes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306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44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44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448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密桩,涉及地基施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包括中心柱、外壳以及连接杆;中心柱的底端固定有用于对外壳的底端进行限位的限位盘,中心柱的顶端螺纹连接限位盖;所述外壳为圆弧形,且外壳的顶端和顶端分别与限位盖和限位盘抵接后,连接杆位于水平状态,且若干个外壳拼凑成一个整圆。打桩之前,外壳与限位盖和限位盘抵接,此时连接杆成水平状态外壳距离中心柱的距离最远,并形成桩体,之后开始进行打桩,打桩完成后,转动限位盖,使得限位盖向远离限位盘的方向运动;由于顶端脱离了限制,外壳能够向靠近中心柱的方向运动,减少桩体的半径,从而远离土层不与桩体接触,方便桩体的抽出。

Description

挤密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挤密桩。
背景技术
挤密桩是把带有管塞、活门或锥头的钢管压入或打入地下挤密土层形成孔,再往孔内投放灰土、砂石等填料成的桩。挤密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能有效地消除大厚度黄土的湿陷性。现有技术中,挤密桩的处理深度一般为5-15米,若是超过这个深度会造成拔管困难,所以现有的挤密桩处理的深度一般较浅,难以深度对地基加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密桩能够对地基进行深度加固,且不会出现拔管困难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挤密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包括中心柱、设置在中心柱外围的若干外壳以及连接中心柱和外壳的连接杆;中心柱的底端固定有用于对外壳的底端进行限位的限位盘,中心柱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对外壳的顶端进行限位的限位盖;连接杆的一端与中心柱铰接,另一端与外壳的内壁铰接;所述外壳为圆弧形,且外壳的顶端和顶端分别与限位盖和限位盘抵接后,连接杆位于水平状态,且若干个外壳拼凑成一个整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桩之前,外壳与限位盖和限位盘抵接,此时连接杆成水平状态外壳距离中心柱的距离最远,并形成桩体,之后开始进行打桩,打桩完成后,转动限位盖,使得限位盖向远离限位盘的方向运动;由于顶端脱离了限制,外壳能够向靠近中心柱的方向运动,减少桩体的半径,从而远离土层不与桩体接触,方便桩体的抽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盘的圆周边缘处固定有保护套,外壳与限位盘抵接后,外壳与保护套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能够减少泥土从外壳和限位套的间隙内进入到外壳的内部,减少因为限位盘上泥土堆积而导致外壳不能与限位盘抵接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套的内壁固定有与外壳数量相同的限位块,所述外壳的底端开设有供限位块插入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插入凹槽内能够在打桩的过程中防止外壳发生径向转动,增加打桩过程中外壳位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盘的底端开设有若干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泥土可能从外壳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内进入到外壳的内部从而堆积在限位盘上,限位盘上开孔能够排出这部分泥土,增加外壳运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盘的底端设置有钻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头末端的尖状,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强较大,方便桩体钻入到土层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盘的底端开设有若干的通孔,所述限位盘的底端固定有与中心柱同轴线的下螺纹端,所述钻头与下螺纹端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头与中心柱通过螺纹连接,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状况选择钻头的安装或者钻头的种类,能够适用不同的工作环境;拆卸下的钻头方便外壳内部泥土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盖的圆周的边缘固定有限位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套能够减少泥土从外壳和限位套的间隙内进入到外壳的内部,减少因为限位盘上泥土堆积而导致外壳不能与限位盘抵接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柱的顶端固定有用于打桩的固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桩机对对固定块施压而不是中心柱,减少对中心柱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 打桩之前,外壳与限位盖和限位盘抵接,此时连接杆成水平状态外壳距离中心柱的距离最远,并形成桩体,之后开始进行打桩,打桩完成后,转动限位盖,使得限位盖向远离限位盘的方向运动;由于顶端脱离了限制,外壳能够向靠近中心柱的方向运动,减少桩体的半径,从而远离土层不与桩体接触,方便桩体的抽出;
2. 保护套能够减少泥土从外壳和限位套的间隙内进入到外壳的内部,减少因为限位盘上泥土堆积而导致外壳不能与限位盘抵接的情况出现;
3. 限位块插入凹槽内能够在打桩的过程中防止外壳发生径向转动,增加外壳位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轴测图;
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体现限位盘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桩体;11、中心柱;111、限位盘;1111、保护套;1112、限位块;1113、通孔;112、下螺纹端;113、上螺纹端;12、外壳;121、凹槽;13、连接杆;14、限位盖;141、限位套;2、钻头;21、螺纹槽;3、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挤密桩,参见图1,包括桩体1、设置在桩体1底端的钻头2以及设置在桩体1顶端的固定块3。打桩机对固定块3进行打桩,使得钻头2和桩体1钻入土中。
参见图2和图3,桩体1包括中间的中心柱11、设置在中心柱11外围的外壳12、设置在中心柱11和外壳12中间的连接杆13以及设置在外壳12顶端的限位盖14。
连接杆13的数量为若干,一端与外壳12的内壁铰接,另一端与中心柱11铰接。外壳12的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且外壳12的数量为四个(本实施例以此为例,不局限于这种情况,外壳12的截面为n分之一圆弧,外壳12的数量为n个)。当连接杆13位于水平状态下时,此时外壳12距离中心柱11的距离最远,四个外壳12能够拼凑成一个整圆。
中心柱11的底端固定有限位盘111,当连接杆13位于水平状态下时,外壳12恰好与限位盘111抵接。限位盘111的底端固定有与中心柱11同轴线的下螺纹端112,钻头2的顶端开设有与下螺纹端112螺纹配合的螺纹槽21,下螺纹端112与螺纹槽21螺纹连接,实现钻头2的固定。
中心柱11的顶端设置有上螺纹端113,限位盖14与上螺纹端113螺纹连接。旋紧限位盖14使得外壳1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限位盖14和限位盘111抵接,对外壳12进行限位,防止外壳12上下运动。限位盖14圆周的边缘固定有限位套141,且限位套141位于限位盖14靠近钻头2的一侧。限位套141能够减少泥土从外壳12和限位盖14的间隙内进入到外壳12的内部。
参见图4,限位盘111的圆周边缘处固定有保护套1111,保护套1111位于限位盘111的顶端,保护套1111的内壁固定有与外壳12数量相同的限位块1112,限位盘111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1113。外壳12的底端固定有与限位块1112配合的凹槽121。限位块1112插入凹槽121内能够防止在打桩的过程中防止外壳12发生径向转动。
使用方式:将钻头2安装到中心柱11的底端,旋转限位盖14,使得外壳1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限位盖14和限位盘111抵接,此时连接杆13处于水平状态,外壳12距离中心柱11的距离最远,多个外壳12拼接成一个整圆。
通过挤密桩打桩机将挤密桩打入土层内,打桩完成后,需要保证限位盖14在地面的上方。需要抽桩的时候,旋转限位盖14,带动限位盖14向远离钻头2的方向运动,使外壳12的顶端脱离限位盖14的限位。此时外壳12能够向斜上方的方向运动,使得外壳12向靠近中心柱11的方向运动,减少桩体1的半径从而更加方便桩体1的抽出。在运动外壳12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一个的运动,防止彼此之间互相运动产生干涉。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挤密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包括中心柱(11)、设置在中心柱外围的若干外壳(12)以及连接中心柱(11)和外壳(12)的连接杆(13);
中心柱(11)的底端固定有用于对外壳(12)的底端进行限位的限位盘(111),中心柱(1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对外壳(12)的顶端进行限位的限位盖(14);
连接杆(13)的一端与中心柱(11)铰接,另一端与外壳(12)的内壁铰接;
所述外壳(12)为圆弧形,且外壳(12)的顶端和顶端分别与限位盖(14)和限位盘(111)抵接后,连接杆(13)位于水平状态,且若干个外壳(12)拼凑成一个整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111)的圆周边缘处固定有保护套(1111),外壳(12)与限位盘(111)抵接后,外壳(12)与保护套(111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1111)的内壁固定有与外壳(12)数量相同的限位块(1112),所述外壳(12)的底端开设有供限位块(1112)插入的凹槽(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111)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1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111)的底端设置有钻头(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11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的通孔(1113),所述限位盘(111)的底端固定有与中心柱(11)同轴线的下螺纹端(112),所述钻头(2)与下螺纹端(112)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盖(14)的圆周的边缘固定有限位套(1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11)的顶端固定有用于打桩的固定块(3)。
CN201821730649.9U 2018-10-23 2018-10-23 挤密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44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0649.9U CN209144801U (zh) 2018-10-23 2018-10-23 挤密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0649.9U CN209144801U (zh) 2018-10-23 2018-10-23 挤密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44801U true CN209144801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70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3064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44801U (zh) 2018-10-23 2018-10-23 挤密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44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60025180A (ko) 헬리컬 파일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206052699U (zh) 冲击钻孔灌注桩桩基护筒
CN207176673U (zh) 适用于软土地区小型古建筑的抗沉陷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CN207419485U (zh) 一种灌注桩水下喷浆固壁装置
CN209144801U (zh) 挤密桩
CN109778892B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地基成桩装置
CN109868826A (zh) 一种结构牢固的基坑及其土方开挖方法
JP2009174232A (ja) 基礎杭の施工方法
KR20150079070A (ko) 지반보강공법 및 이를 실현하기 위한 지반보강장치
CN113669005B (zh) 一种变径式灌注桩装置
CN210562136U (zh) 平衡式混凝土桩
CN113756317B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KR101557660B1 (ko) 부력방지 기능을 갖는 피에이치씨 말뚝 구조
CN210066771U (zh) 一种运用高压旋喷止水桩的基坑维护结构
KR100531023B1 (ko) 건축기초용 앵커의 설치방법
EP0974729B1 (en) A screw drilling device
US2912829A (en) Composite piles and joiners therefor
CN208563419U (zh) 一种套挖装置
CN213741027U (zh) 一种螺旋钻孔压灌注桩机
KR100746099B1 (ko) 약액 및 몰탈의 동시 주입이 가능한 3중관 그라우팅 장치및 그라우팅 방법
KR20080092010A (ko) 토목공사용 파일
CN205713988U (zh) 一种高效旋挖入岩钻头
JP4328187B2 (ja) トンネル背面側空洞充填方法
KR102315113B1 (ko) 주면 마찰력 및 선단 지지력 증가를 위한 헬리컬 파일 및 그 시공방법
KR20110114400A (ko) 슬라임 제거를 위한 슈가 장착된 콘크리트 파일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