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2683U - 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42683U
CN209142683U CN201821686601.2U CN201821686601U CN209142683U CN 209142683 U CN209142683 U CN 209142683U CN 201821686601 U CN201821686601 U CN 201821686601U CN 209142683 U CN209142683 U CN 209142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culture dish
inner core
shell
dischar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866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剑丽
邹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TGERM MICRO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TGERM MICRO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TGERM MICRO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TGERM MICRO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866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42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42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42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包括平台、设置在平台上的穿孔以及围绕穿孔均匀分布的四根立柱,其中相邻的两根立柱为调节立柱,调节立柱包括转座和挡板,挡板与转座之间转动连接,转座内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连接挡板与转座之间的铰接处使挡板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复位。培养皿还能够扭转连接着复位机构的挡板并从正面放入,最后在穿孔内堆叠;操作者正面放入培养皿时不需要抬高手,更加省力。此实用新型用于培养基制作设备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基制作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培养皿如何放料堆叠的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的诊断试剂市场需求很大,而培养基作为微生物的载体,需求量也很大。培养皿作为初级原料,一般注入培养基后包装好便可销售。
现在培养基的生产采用人工或自动生产线方式,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的,常见的做法是培养皿堆叠设置,生产线逐个取走位于底部的培养皿。现有的堆叠方式是做四个立柱限制培养皿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由度,这种做法使得培养皿只能从上往下放,在堆料的过程中有点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堆料效率的培养皿放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包括平台、设置在平台上的穿孔以及围绕穿孔均匀分布的四根立柱,其中相邻的两根立柱为调节立柱,调节立柱包括转座和挡板,转座固定在平台上,挡板与转座之间转动连接,转座内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连接挡板与转座之间的铰接处使挡板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复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转座包括底板、内芯和外壳,内芯处于外壳内,内芯与底板转动连接,外壳与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外壳的上端与挡板之间设有垫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复位机构为扭簧,扭簧的首尾两端分别与外壳和内芯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复位机构为若干对磁铁,四个磁铁均匀分布在内芯上,另外四个磁铁均匀分布在外壳上,内芯和外壳在相同角度上的磁铁共同组成一对相互吸引的磁组,内芯朝外一侧分别交替设置N极和S极,外壳朝内一侧分别交替设置S极和N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内芯和外壳上的磁铁均为弧形,各个磁铁的开口均朝向内芯的中心。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内芯的上端设有凹槽,挡板的下端设有凸起,凸起嵌入凹槽实现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凹槽和凸起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凹槽和凸起之间为过渡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挡板的横截面为矩形,在自然状态下,两个挡板平行且处于相同平面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挡板的横截面为L形,在自然状态下,两个挡板的开口方向均朝向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培养皿放料装置由于设置了可转动的挡板,于是培养皿还能够扭转连接着复位机构的挡板并从正面放入,最后在穿孔内堆叠;操作者正面放入培养皿时不需要抬高手,更加省力。可以进一步设计挡板,让挡板在自然状态下同样地起到限制培养皿在水平方向上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种放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转座的俯视图;
图3是转座的侧视图;
图4是第二种放料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包括平台1、设置在平台1上的穿孔2以及围绕穿孔2均匀分布的四根立柱,其中相邻的两根立柱为调节立柱。调节立柱不能间隔设置。生产线便是通过机械手或推杆在穿孔2的下方逐个取走培养皿的。至于其他的两个相邻的立柱,采用普通的不锈钢管即可。一般是四个立柱组成一组,通过螺钉紧固在平台1上。实际中,一个平台1上可以有多个培养皿放料装置,本实施例仅以其中一个为例说明而已。
调节立柱包括转座3和挡板5,转座3固定在平台上,而挡板5与转座3之间转动连接,转座3内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连接挡板5与转座3之间的铰接处使挡板5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复位。培养皿能够扭转连接着复位机构的挡板5并从正面放入,最后在穿孔2内堆叠;操作者正面放入培养皿时不需要抬高手,更加省力。
进一步地,转座3包括底板、内芯32和外壳31,内芯32处于外壳31内,内芯32与底板转动连接,外壳31与底板固定连接;这样转座3就可以相对于外壳31转动了。外壳31的下端为圆柱状,上端为圆台状。而挡板5为了优化转动效果,外壳31主要起到承载挡板5重量的作用,内芯32只负责调节转动,应尽量避免受到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在此方案之上,外壳31的上端与挡板5之间设有垫片,用于减少磨损。当垫片的表面做得非常光滑时,垫片还能够减少摩擦力,进一步优化转动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内芯32的上端设有凹槽,挡板5的下端设有凸起,凸起嵌入凹槽实现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凹槽和凸起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或棱形,只要不是圆形就能避免凹槽和凸起打滑。为了保证连接的强度,凹槽和凸起之间为过渡配合。
对于挡板5,实施例一,挡板5的横截面为矩形,在自然状态下,两个挡板5平行且处于相同平面上。
实施例二,挡板5的横截面为L形,参照图4,在自然状态下,两个挡板5的开口方向均朝向穿孔2,这个设计能更加全面地限制培养皿在水平方向内的自由度。
对于复位机构,实施例一,复位机构为扭簧,扭簧的首尾两端分别与外壳31和内芯32连接。本实施例中挡板5能够转动一定的角度但是不能够持续转动。
实施例二,复位机构为若干对磁铁4,四个磁铁4均匀分布在内芯32上,另外四个磁铁4均匀分布在外壳31上,内芯32和外壳31在相同角度上的磁铁4共同组成一对相互吸引的磁组,内芯32朝外一侧分别交替设置N极和S极,外壳31朝内一侧分别交替设置S极和N极。当挡板5转动到非自然状态下的位置时,同性的磁极相对产生斥力,处于动态中。参照图2,内芯32的左右侧朝外壳31的方向设置N极的磁铁4,外壳31的左右侧朝内芯32的方向设置S极的磁铁4,内芯32的上下侧朝外壳31的方向设置S极的磁铁4,外壳31的上下侧朝内芯32的方向设置N极的磁铁4;参照图1,自然状态下的挡板5始终会保护平行且处于相同的平面上。本实施例二中挡板5能够任意地转动,在停止外力后又能恢复至平行状,如图1所示。
一般来说,L形的挡板5配合扭簧使用,矩形的挡板5配合磁铁4使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内芯32和外壳31上的磁铁4均为弧形,各个磁铁4的开口均朝向内芯32的中心。这样可以进一步缩小两个磁铁4之间的间距,增加吸力或斥力。图2中虽然使用了条形的磁铁4,但只要合理设计尺寸,内芯32在转动时,内芯32上的磁铁4和外壳31上的磁铁4也不会相互限位。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包括平台(1)、设置在平台(1)上的穿孔(2)以及围绕穿孔(2)均匀分布的四根立柱,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的两根立柱为调节立柱,所述调节立柱包括转座(3)和挡板(5),转座(3)固定在平台上,所述挡板(5)与转座(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座(3)内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连接挡板(5)与转座(3)之间的铰接处使挡板(5)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座(3)包括底板、内芯(32)和外壳(31),内芯(32)处于外壳(31)内,内芯(32)与底板转动连接,外壳(31)与底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皿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的上端与挡板(5)之间设有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皿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为扭簧,扭簧的首尾两端分别与外壳(31)和内芯(3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皿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为若干对磁铁(4),四个磁铁(4)均匀分布在内芯(32)上,另外四个磁铁(4)均匀分布在外壳(31)上,内芯(32)和外壳(31)在相同角度上的磁铁(4)共同组成一对相互吸引的磁组,内芯(32)朝外一侧分别交替设置N极和S极,外壳(31)朝内一侧分别交替设置S极和N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皿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32)和外壳(31)上的磁铁(4)均为弧形,各个磁铁(4)的开口均朝向内芯(32)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皿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32)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挡板(5)的下端设有凸起,凸起嵌入凹槽实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养皿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凸起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凹槽和凸起之间为过渡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的横截面为矩形,在自然状态下,两个挡板(5)平行且处于相同平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的横截面为L形,在自然状态下,两个挡板(5)的开口方向均朝向穿孔(2)。
CN201821686601.2U 2018-10-17 2018-10-17 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 Active CN209142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86601.2U CN209142683U (zh) 2018-10-17 2018-10-17 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86601.2U CN209142683U (zh) 2018-10-17 2018-10-17 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42683U true CN209142683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70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86601.2U Active CN209142683U (zh) 2018-10-17 2018-10-17 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426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5237A (zh) * 2018-10-17 2019-02-15 广州市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5237A (zh) * 2018-10-17 2019-02-15 广州市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5352A (zh) 一种自动进料下料的棒状药材切片装置
CN209142683U (zh) 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
CN207226293U (zh) 罐装食品引导设备
CN210782331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菌包用切口器
CN109335237A (zh) 一种培养皿放料装置
CN205169902U (zh) 一种可自动上料的茶叶杀青机
CN204900877U (zh) 流量可调的板阀
CN208170200U (zh) 一种园林用杀虫景观灯
CN208817031U (zh) 一种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装置
CN215924908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皿接种辅助定位器
CN207574040U (zh) 一种多功能蔬菜立体培育装置
CN208639870U (zh) 一种用于日语教学的课桌
CN208523453U (zh) 一种智能化羊群养殖圈舍
CN208514451U (zh) 一种新材料生产用夹持装置
CN109650027B (zh) 一种落杯机
CN209895587U (zh) 一种电子商务教学用的货架
CN208629407U (zh) 一种配电网检修工具箱
CN205739787U (zh) 铜带放卷装置
CN207950585U (zh) 一种新型击打式游戏礼品机
CN207267182U (zh) 一种木人桩底座打磨装置
CN208234511U (zh) 一种用于罐头包装的压盖装置
CN209372688U (zh) 一种适用于小白杏检测的比色卡
CN208848406U (zh) 一种新型英语临摹用的誊写装置
CN217089478U (zh) 一种精准定位的枇杷去核装置
CN211130782U (zh) 一种便于放置的砧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