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6853U - 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36853U
CN209136853U CN201820858798.7U CN201820858798U CN209136853U CN 209136853 U CN209136853 U CN 209136853U CN 201820858798 U CN201820858798 U CN 201820858798U CN 209136853 U CN209136853 U CN 209136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hamber
fan assembly
filter assemblies
open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587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常俊
向斌
余洋
范杰
曾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nji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en 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en 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en 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587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36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36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36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包括系统主机、腔镜排烟管和夹管阀,系统主机包括主机外壳、过滤器组件和风机组件,主机外壳设置有储放腔室、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均连通储放腔室;过滤器组件安装在储放腔室中,过滤器组件的进气口与第一开口连通;风机组件安装在储放腔室中,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过滤器组件的出气口连通,风机组件的出风端与第二开口连通,腔镜排烟管的一端连通第一开口,夹管阀安装在主机外壳上,夹管阀具有可调节开口的管路夹持口,腔镜排烟管卡接在管路夹持口中。设备使用时可控制腔镜排烟管流量,不会因为气压差一直往外排二氧化碳,造成手术室二氧化碳不必要的浪费,与手术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
背景技术
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手术过程中产生的腹腔镜烟雾进行清除,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目前,主要有两种腹腔镜烟雾处理方式。
第一种处理方式:利用一次性过滤器处理含有烟雾的二氧化碳后再送进腹腔里面,循环使用气腹的二氧化碳,不会造成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种处理方式:直接使用烟雾清除系统把含烟雾的二氧化碳过滤净化后排放到手术室,拟或通过术者人工开关套管针排气阀把含烟雾的二氧化碳一起排放到手术室的方式排放到手术室里。
在烟雾处理过程中,依靠风机将烟雾吸入到过滤器。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手术吸烟处理设备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传统的手术吸烟处理设备将烟雾吸入到过滤器的过程中,没有控制烟雾流量的装置,当不使用能量设备的时候,整个处理设备会因为气压差一直往外排二氧化碳,造成手术室二氧化碳不必要的浪费,与手术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以改善传统的吸烟系统不能够控制二氧化碳流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包括有:
系统主机,所述系统主机包括主机外壳、过滤器组件以及风机组件,所述主机外壳设置有储放腔室、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均连通所述储放腔室;所述过滤器组件安装在所述储放腔室中,所述过滤器组件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储放腔室中,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所述过滤器组件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腔镜排烟管,所述腔镜排烟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开口,
以及夹管阀,所述夹管阀安装在所述主机外壳上,所述夹管阀具有可调节开口的管路夹持口,所述腔镜排烟管卡接在所述管路夹持口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管阀包括安装座以及伸缩组件,所述安装座上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的第一侧面槽壁上设有安装开口;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位于所述U形槽的一侧,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电磁铁、推杆、弹簧,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电磁铁的轴向上设有通孔,所述电磁铁的壁面上沿轴向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推杆包括推动块、连接杆、磁性体,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电磁铁中,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电磁铁与磁性体之间;当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推动块穿过所述开口置于所述U形槽中,所述推动块与所述U形槽的第二侧面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管路夹持口;当所述弹簧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推动块处于所述U形槽外。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侧壁、第二侧面侧壁为相对称的弧形壁面,所述推动块的端面为弧形端面,所述推动块的端面的弧心角不小于所述U形槽的第二侧面槽壁的弧心角;
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为燕尾槽或者T形槽,所述磁性体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所述磁性体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外壳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垫脚;所述过滤器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并排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放腔室包括竖向排布的第一储放腔室和第二储放腔室,所述过滤器组件和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储放腔室中,与所述过滤器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过滤器组件的第一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放腔室中,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第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放腔室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并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外壳的内部安装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平行于所述底座设置,所述中间隔板的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一储放腔室和所述第二储放腔室。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放腔室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储放腔室和第二储放腔室,所述过滤器组件和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储放腔室中,与所述过滤器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过滤器组件的第一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放腔室中,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第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放腔室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并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壳体、连接件和风机主体,所述风机通过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风机主体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过滤器组件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风端的敞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组件包括有安装壳以及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依次层叠排布的溶菌酶层、ULPA膜层、活性炭层、冷触媒层以及负离子层,所述溶菌酶层、ULPA膜层、活性炭层、冷触媒层以及负离子层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中,所述溶菌酶靠近所述安装壳的进口设置,所述负离子层靠近所述安装壳的出口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管阀包括电动机、丝杠、滑块以及夹持座,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所述主机外壳中,所述丝杠安装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滑块螺接在所述丝杠外,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夹持座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夹持座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管路夹持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在手术过程中,当主机检测到能量设备停止使用后,当续抽时间结束,就同时关闭夹管阀与停止吸烟系统抽吸电机,此时由于夹管阀的关闭,腹腔的二氧化碳被锁定在夹管阀前面,不能通过夹管阀到后面,此时在不用能量设备的时候,不会因为气压差一直往外排二氧化碳,造成手术室二氧化碳不必要的浪费,与手术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包括有系统主机、腔镜排烟管以及夹管阀,腔镜排烟管的一端连通系统主机上设置有烟雾进口,腔镜排烟管的另一端安装用于手术的套管针,夹管阀安装在主机壳体上,腔镜排烟管卡接在夹管阀上的管路夹持口中。在手术过程中,夹管阀初始状态不工作,腔镜排烟管的管壁没有外力施加,腔镜排烟管的管壁不会发生形变,当需要控制流量时或者主机检测到能量设备停止使用后,夹管阀启动,管路夹持口的口径逐渐减小,使得腔镜排烟管的管壁被外力挤压后发生形变,进而改变了腔镜排烟管的气体流动量,当夹管阀的管路夹持口缩小到一定程度后,腔镜排烟管被阻断,烟雾停止流动,不会因为气压差一直往外排二氧化碳,造成手术室二氧化碳不必要的浪费,与手术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的夹管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主机拆除部分外壳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主机的变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的过滤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的风机组件的示意图。
图标:10-系统主机;100-主机外壳;110-底座;120-方体形壳;130-中间隔板;140-第一储放腔室;150-第二储放腔室;160-第一开口;170-第二开口;200-过滤器组件;210-安装壳;220-溶菌酶层;230-ULPA膜层; 240-活性炭层;250-冷触媒层;260-负离子层;300-风机组件;310-壳体; 320-连接件;330-风机主体;20-腔镜排烟管;30-夹管阀;301-安装座; 302-伸缩组件;303-安装开口;304-管路夹持口;305-电磁铁;3051-第一滑槽;306-推杆;3061-推动块;3062-连接杆;3063-磁性体;3064-第一滑块;30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手术吸烟处理设备将烟雾吸入到过滤器的过程中,没有控制烟雾流量的装置,当不使用能量设备的时候,整个处理设备会因为气压差一直往外排二氧化碳,造成手术室二氧化碳不必要的浪费,与手术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鉴于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当主机检测到能量设备停止使用后,当续抽时间结束,就同时关闭夹管阀与停止吸烟系统抽吸电机,此时由于夹管阀的关闭,腹腔的二氧化碳被锁定在夹管阀前面,不能通过夹管阀到后面,此时在不用能量设备的时候,不会因为气压差一直往外排二氧化碳,造成手术室二氧化碳不必要的浪费,与手术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包括有系统主机10、腔镜排烟管20和夹管阀30,腔镜排烟管20 能够卡接在夹管阀30中,夹管阀30安装在系统主机10上。系统主架包括有主机外壳100、过滤器组件200和风机组件300,过滤器组件200和风机组件300均安装在主机外壳100中。
工作时,腔镜排烟管20的一端连通系统主机10上设置有烟雾进口,腔镜排烟管20的另一端安装用于手术的套管针,夹管阀30安装在主机壳体上,腔镜排烟管20卡接在夹管阀30上的管路夹持口304中。在手术过程中,夹管阀30初始状态不工作,即夹管阀30不会挤压腔镜排烟管20,腔镜排烟管20的管壁没有外力施加,腔镜排烟管20的管壁不会发生形变,当需要控制流量时或者主机检测到能量设备停止使用后,夹管阀30启动,管路夹持口304的口径逐渐减小,使得腔镜排烟管20的管壁被外力挤压后发生形变,进而改变了腔镜排烟管20的气体流动量,当夹管阀30的管路夹持口304缩小到一定程度后,腔镜排烟管20被阻断,烟雾停止流动,不会因为气压差一直往外排二氧化碳,造成手术室二氧化碳不必要的浪费,与手术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本实施例中,主机外壳100可以是方体形,主机外壳100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储放腔室,用于容纳零部件。可选的,主机外壳100具有矩形状的底座110,在底座110上罩设有一个一侧敞口的方体形壳120,方体形壳 120和底座110围成储放腔室,在底座110的外侧设置有垫脚,垫脚可以是脚垫,不易移动,使用过程中主机更加稳定。在方体形壳12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60和第二开口170,第一开口160和第二开口170为圆形孔,在第一开口160处安装有管接头,在第二开口170处安装有管接头。过滤器组件200和风机组件300安装在储放腔室中。安装时,过滤器组件200 的进气口与第一开口160连通,风机组件300的进气端与过滤器组件200 的出气口连通,风机组件300的出气端与第二开口170连通,在实际安装时,可以通过软管将各个开口连通,布置更加合理。
工作过程中,风机组件300启动,风机组件300使过滤器组件200的出气口处产生负压,烟雾可以从第一开口160处进入,经过过滤器组件200 过滤后,从风机组件300的出气端最终从第一开口160处排出。
本实施例中,在主机外壳100中安装有中间隔板130,中间隔板130 为矩形板,中间隔板130与底座110平行设置,中间隔板130将储放腔室分隔形成竖向排布的第一储放腔室和第二储放腔室,过滤器组件200和风机组件300安装在第一储放腔室中,与过滤器组件200电连接且用于控制过滤器组件200的第一控制电路板安装在第二储放腔室中,与风机组件300 电连接且用于控制风机组件300的第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第二储放腔室中,第一控制电路板与第二控制电路板并排设置。手术吸烟系统主架结构紧凑,合理利用纵向空间,节省空间资源。主机外壳100上设置的第一开口160位于第一储放腔室140所在位置,与第一储放腔室140连通,主机外壳100上设置的第二开口170位于第二储放腔室150所在位置,与第二储放腔室150连通。
请参阅图4,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放腔室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储放腔室和第二储放腔室,过滤器组件200和风机组件300安装在第一储放腔室中,与过滤器组件200电连接且用于控制过滤器组件200的第一控制电路板安装在第二储放腔室中,与风机组件300电连接且用于控制风机组件300的第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第二储放腔室中,第一控制电路板与第二控制电路板并排设置。手术吸烟系统主架结构紧凑,合理利用横向空间,节省空间资源。主机外壳100上设置的第一开口160位于第一储放腔室140 所在位置,与第一储放腔室140连通,主机外壳100上设置的第二开口170 位于第二储放腔室150所在位置,与第二储放腔室150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主机10,其包括有主机外壳100、过滤器组件200 和风机组件300,主机外壳100中设置有储放腔室,过滤器组件200和风机组件300均安装在储放腔室中。过滤器组件200的进气口与主机外壳100 上的第一开口160连通,过滤器组件200的出气口与风机组件300的进气端连通,风机组件300上的出气端与主机壳体310上的第二开口170连通。使用时,利用管道与第一开口160连接,管道置于烟雾源所在位置,风机组件300启动后,将烟雾从管道处吸附到过滤器组件200中进行过滤净化,然后由第二开口170排出,可以在第二开口170处连接管道,便于控制气体的排放,也便于气体的后续处理。这样的结构设计,整个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便捷,且使用过程中直接连接对应的管道,操作方便,使用完毕后,便于收纳放置。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夹管阀30包括有安装座301以及伸缩组件 302,安装座301上设有U形槽,U形槽的第一侧面槽壁上设有安装开口303;伸缩组件302设置于安装座301上且位于U形槽的一侧,伸缩组件302包括电磁铁305、推杆306、弹簧307,电磁铁305设置于安装座301上,电磁铁305的轴向上设有通孔,电磁铁305的壁面上沿轴向设有第一滑槽3051,推杆306包括推动块3061、连接杆3062、磁性体3063,连接杆3062 穿过通孔设于电磁铁305中,连接杆3062上设有第一滑块3064,第一滑块3064与第一滑槽3051相配合,弹簧307套设于连接杆3062上,弹簧 307位于电磁铁305与磁性体3063之间;当弹簧307处于压缩状态时,推动块3061穿过开口置于U形槽中,推动块3061与U形槽的第二侧面槽壁之间形成管路夹持口304;当弹簧307处于复位状态时,推动块3061处于U形槽外。工作过程中,将腔镜排烟管20卡入安装座301的U形槽中,烟雾净化过程中,电磁铁305不通电,此时腔镜排烟管20中的烟雾顺畅流动;当手术完毕后或者不使用能量设备后,此时电磁铁305通电吸引磁性体3063向其靠近,第一滑块3064沿着第一滑槽3051滑动,推动块3061 穿过第一侧面槽壁上的开口向第二侧面槽壁运动并压缩腔镜排烟管20,直到切断腔镜排烟管20中的烟雾流动,需要输送烟雾时,电磁铁305不通电,弹簧307复位,推杆306回位。
需要说明的是,磁性体3063可以是铁质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夹管阀30包括电动机、丝杠、滑块以及夹持座,电动机安装在主机外壳中,丝杠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滑块螺接在丝杠外,滑块滑动设置在夹持座上,滑块与夹持座的侧壁之间形成管路夹持口 304。该结构的工作原理利用了丝杠传动机构,需要切断烟雾时,电动机启动,丝杠转动,滑块沿着丝杠滑动,滑块朝向夹持座滑动时挤压位于管路夹持口304中的腔镜排烟管20,直至烟雾停止流动。反之,需要烟雾流动时,反向转动电动机即可。
显然,为了便于控制腔镜排烟管20的气体流动,腔镜排烟管20为软管。
需要说明的是,夹管阀30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开关,还可以通过设置感应器来自动控制夹管阀30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施例中,过滤器组件200包括有安装壳210以及过滤层,过滤层包括依次层叠排布的溶菌酶层220、ULPA膜层230、活性炭层240、冷触媒层250以及负离子层260,溶菌酶层220、ULPA膜层230、活性炭层240、冷触媒层250以及负离子层260安装在安装壳210中,溶菌酶靠近安装壳 210的进口设置,负离子层260靠近安装壳210的出口设置。烟雾经过过滤器组件200后,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被吸附,实现烟雾的过滤,且吸附在过滤层上的细菌被灭活,净化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风机组件300包括有壳体310、连接件320和风机主体 330,风机通过连接件320安装在壳体310中,风机主体330穿过壳体310 与过滤器组件200的出气口连通,壳体310上设置有连通出气端的敞口,出气端与敞口呈角度设置,进一步的,出气端与敞口相背离。风机主体330 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外界,减弱了噪音,为手术室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风机主体330的出气端不直接与壳体310上的敞口连通,出气端吹出的气体在壳体310中流动,将风机主体330产生的热量带走,通过壳体310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能够快速有效降低风机主体330热量,风机主体330不易因温度升高而影响工作性能。可选的,连接件和风机主体之间设置有减震垫。
需要说明的是,ULPA膜层230的英文全称为Ultra Low Penetration Air Filter,中文名称为超高效空气过滤器或者超低穿透率空气过滤器,对0.1-0.2μm的微粒、烟雾和微生物等尘埃粒子的过滤效率达到99.999%以上。ULPA膜层230即超高效空气过滤膜层或者超低穿透率空气过滤膜层,不仅能够吸附多种颗粒,还可以去除烟雾中的异味,吸附烟雾中有毒有害的极性分子,然后再用固体碱对空气进行净化,杀灭病毒颗粒,使烟雾中的成分不会对设备内部造成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系统主机,所述系统主机包括主机外壳、过滤器组件以及风机组件,所述主机外壳设置有储放腔室、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均连通所述储放腔室;所述过滤器组件安装在所述储放腔室中,所述过滤器组件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储放腔室中,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所述过滤器组件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腔镜排烟管,所述腔镜排烟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开口,
以及夹管阀,所述夹管阀安装在所述主机外壳上,所述夹管阀具有可调节开口的管路夹持口,所述腔镜排烟管卡接在所述管路夹持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阀包括安装座以及伸缩组件,所述安装座上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的第一侧面槽壁上设有安装开口;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位于所述U形槽的一侧,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电磁铁、推杆、弹簧,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电磁铁的轴向上设有通孔,所述电磁铁的壁面上沿轴向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推杆包括推动块、连接杆、磁性体,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电磁铁中,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电磁铁与磁性体之间;当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推动块穿过所述开口置于所述U形槽中,所述推动块与所述U形槽的第二侧面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管路夹持口;当所述弹簧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推动块处于所述U形槽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槽壁、第二侧面槽壁为相对称的弧形壁面,所述推动块的端面为弧形端面,所述推动块的端面的弧心角不小于所述U形槽的第二侧面槽壁的弧心角;
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为燕尾槽或者T形槽,所述磁性体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所述磁性体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外壳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垫脚;所述过滤器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并排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放腔室包括竖向排布的第一储放腔室和第二储放腔室,所述过滤器组件和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储放腔室中,与所述过滤器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过滤器组件的第一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放腔室中,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第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放腔室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外壳的内部安装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平行于所述底座设置,所述中间隔板的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一储放腔室和所述第二储放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放腔室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储放腔室和第二储放腔室,所述过滤器组件和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储放腔室中,与所述过滤器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过滤器组件的第一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放腔室中,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第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放腔室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并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壳体、连接件和风机主体,所述风机通过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风机主体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过滤器组件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风端的敞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组件包括有安装壳以及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依次层叠排布的溶菌酶层、ULPA膜层、活性炭层、冷触媒层以及负离子层,所述溶菌酶层、ULPA膜层、活性炭层、冷触媒层以及负离子层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中,所述溶菌酶靠近所述安装壳的进口设置,所述负离子层靠近所述安装壳的出口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阀包括电动机、丝杠、滑块以及夹持座,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所述主机外壳中,所述丝杠安装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滑块螺接在所述丝杠外,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夹持座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夹持座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管路夹持口。
CN201820858798.7U 2018-06-04 2018-06-04 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 Active CN209136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8798.7U CN209136853U (zh) 2018-06-04 2018-06-04 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8798.7U CN209136853U (zh) 2018-06-04 2018-06-04 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36853U true CN209136853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64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58798.7U Active CN209136853U (zh) 2018-06-04 2018-06-04 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36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5140626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улучшения качества воздуха в ограниченн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CN209136853U (zh) 二氧化碳排放可控的手术吸烟系统
CN209032660U (zh) 手术吸烟系统
CN202598703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机
CN209032659U (zh) 手术吸烟系统主机以及手术吸烟系统
CN214106227U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14841515U (zh) 一种消除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装置
CN212962076U (zh) 一种手术室用空气净化装置
KR20040019589A (ko) 청정필터와 산소발생기를 이용한 공기청정장치
CN205316508U (zh) 空气治理机
CN205505194U (zh) 一种室内净化器
CN215892700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5597201A (zh) 雾化器及雾化器主体
CN209035085U (zh) 一种艾灸净烟装置
CN213100163U (zh) 一种重症医学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装置
CN105352062A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08635057A (zh) 手术吸烟系统
KR200341023Y1 (ko) 향상된 음이온 발생효율을 갖는 산소발생장치
CN205461420U (zh) 净化出风单元
CN217900134U (zh) 一种除甲醛灯镜
CN212593582U (zh) 一种病毒防护面罩
CN212901700U (zh) 一种兼具室内空气净化功能的采暖器
WO2022143334A1 (zh) 一种吊顶空气净化器
CN211822793U (zh) 室内送风加压空气净化系统
CN208340473U (zh) 空气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1

Address after: 610000 North Area of Chengdu Modern Industrial Port, Pid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269 Gangbei Third Road

Patentee after: Chengdu Anji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Chengdu High-tech Zone, Sichuan Province, China (Sichuan) Free Trade Pilot Zon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ZHENXIA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