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3297U - 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33297U
CN209133297U CN201822256120.4U CN201822256120U CN209133297U CN 209133297 U CN209133297 U CN 209133297U CN 201822256120 U CN201822256120 U CN 201822256120U CN 209133297 U CN209133297 U CN 209133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agnetic core
group
protrusion point
singl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561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景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 Layers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 Layers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 Layers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 Layers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561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33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33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33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包括磁芯主板、第一磁芯凸缘和第二磁芯凸缘,所述第一磁芯凸缘上凹陷设置有第一间隔槽、第一组输入电极和第二组输入电极;所述第一组输入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凸起点和第二电极凸起点,所述第二组输入电极包括第三电极凸起点和第四电极凸起点,所述第二磁芯凸缘上设置有第二间隔槽、第一组输出电极和第二组输出电极,所述第一组输出电极包括第五电极凸起点和第六电极凸起点,所述第二组输出电极包括第七电极凸起点和第八电极凸起点;所述磁芯主板的外表面层叠缠绕有第一线圈组件和第二线圈组件。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绞线密绕与双层绕制结合的结构,可有效加强噪声的抑制。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
背景技术
扼流器作为一种电子设置,其功用在于稳定电路中的电流并达到滤除杂讯的效果,作用与电容器类似,同样是以储存、释放电路中的电能来调节电流的稳定性,而且相较于电容是以电场(电荷)的形式来储存电能,扼流器则是以磁场的形式来达成。
公告号为“CN 203444921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共模扼流线圈组件,包括工字型芯片、导线、电极和芯片连接片,工字型芯片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供导线缠绕的缠绕部,且首尾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电极上。
上述结构简单,易于通过设备批量生产,但是上述结构为单层平直线缠绕方式,其电磁防护性能欠佳,而且对讯号的噪声相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采用绞线密绕与双层绕制结合的结构,可有效加强噪声的抑制和更优势的电磁场防范效果,本结构可通过两两单线绞线后缠绕在磁芯上,然后进行点焊,结构良率提升了至少10%以上,具有较高的效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包括矩形设置的磁芯主板,所述磁芯主板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一体设置有第一磁芯凸缘和第二磁芯凸缘,所述第一磁芯凸缘上凹陷设置有第一间隔槽,所述第一间隔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组输入电极和第二组输入电极;
所述第一组输入电极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凸起点和第二电极凸起点,所述第二组输入电极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电极凸起点和第四电极凸起点,所述第二磁芯凸缘上凹陷设置有第二间隔槽,所述第二间隔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组输出电极和第二组输出电极,所述第一组输出电极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五电极凸起点和第六电极凸起点,所述第二组输出电极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七电极凸起点和第八电极凸起点;
所述磁芯主板的外表面缠绕设置有两组线圈组件,分别为第一线圈组件和第二线圈组件,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包括相互绞合的第一单线和第二单线,所述第一单线和第二单线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凸起点和第二电极凸起点,另一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五电极凸起点和第六电极凸起点;所述第二线圈组件包括相互绞合的第三单线和第四单线,所述第三单线和第四单线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三电极凸起点和第四电极凸起点,另一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七电极凸起点和第八电极凸起点;所述第一磁芯凸缘和第二磁芯凸缘背离所述第一间隔槽和第二间隔槽的一侧均设置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间隔槽和所述第二间隔槽的宽度均设置为2~4mm。
优选的,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一磁芯凸缘、第二磁芯凸缘之间均通过粘附胶连接粘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均匀排布于所述磁芯主板上,所述第二线圈组件均匀层叠的绕制于所述第一线圈组件上,形成双层绕制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绞线密绕与双层绕制结合的结构,可有效加强噪声的抑制和更优势的电磁场防范效果,本结构可通过两两单线绞线后缠绕在磁芯上,然后进行点焊,结构良率提升了至少10%以上,具有较高的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中的第一单线和第二单线及其缠绕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中第一单线和第二单线绞合后缠绕在磁芯主板上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中第一单线和第二单线绞合缠绕在磁芯主板上后焊接在对应电极凸起点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中的第三单线和第四单线及其缠绕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中的第三单线和第四单线绞合后层绕在磁芯主板上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中第三单线和第四单线绞合层绕在磁芯主板上后焊接在对应电极凸起点后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磁芯主板;2、第一磁芯凸缘;3、第二磁芯凸缘;4、第一间隔槽;5、第一组输入电极;51、第一电极凸起点;52、第二电极凸起点;6、第二组输入电极;61、第三电极凸起点;62、第四电极凸起点;7、第二间隔槽;8、第一组输出电极;81、第五电极凸起点;82、第六电极凸起点;9、第二组输出电极;91、第七电极凸起点;92、第八电极凸起点;10、第一单线;11、第二单线;12、第三单线;13、第四单线;14、盖板;15、粘附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包括磁芯主板1,磁芯主板1呈矩形设置,磁芯主板1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一体设置有第一磁芯凸缘2和第二磁芯凸缘3。磁芯主板1的外表面双层绕制有两组线圈组件,分别为第一线圈组件和第二线圈组件。第一线圈组件包括第一单线10和第二单线11,第一单线10和第二单线11相互缠绕绞合形成第一线圈组件,将第一线圈组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均匀缠绕在磁芯主板1上。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磁芯凸缘2上凹陷设置有第一间隔槽4,第一间隔槽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组输入电极5和第二组输入电极6,第一组输入电极5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凸起点51和第二电极凸起点52;第二组输入电极6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电极凸起点61和第四电极凸起点62;第二磁芯凸缘3上凹陷设置有第二间隔槽7,第二间隔槽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组输出电极8和第二组输出电极9;第一组输出电极8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五电极凸起点81和第六电极凸起点82;第二组输出电极9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七电极凸起点91和第八电极凸起点92。第一间隔槽4和第二间隔槽7的宽度均设置为2~4mm,为最佳隔离距离。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线圈组件均匀缠绕在磁芯主板1上后,第一单线10和第二单线11的一端分别通过焊接头对应焊接在第一电极凸起点51和第二电极凸起点52上;第一单线10和第二单线1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焊接头对应焊接在第五电极凸起点81和第六电极凸起点82上。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线圈组件包括第三单线12和第四单线13,第三单线12和第四单线13相互缠绕绞合形成第二线圈组件,将第二线圈组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均匀缠绕在第一线圈组件上方,形成双层绕制线圈。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线圈组件均匀缠绕在第一线圈组件上后,第三单线12和第四单线13的一端分别通过焊接头焊接在第三电极凸起点61和第四电极凸起点62上;第三单线12和第四单线1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焊接头焊接在第七电极凸起点91和第八电极凸起点92。
图5和图6所示,第一磁芯凸缘2和第二磁芯凸缘3背离第一间隔槽4和第二间隔槽7的一侧设置有盖板14,盖板14和第一磁芯凸缘2、第二磁芯凸缘3之间均通过粘附胶15连接粘合,用于形成闭合磁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设置的磁芯主板(1),所述磁芯主板(1)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一体设置有第一磁芯凸缘(2)和第二磁芯凸缘(3),所述第一磁芯凸缘(2)上凹陷设置有第一间隔槽(4),所述第一间隔槽(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组输入电极(5)和第二组输入电极(6);
所述第一组输入电极(5)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凸起点(51)和第二电极凸起点(52),所述第二组输入电极(6)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电极凸起点(61)和第四电极凸起点(62),所述第二磁芯凸缘(3)上凹陷设置有第二间隔槽(7),所述第二间隔槽(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组输出电极(8)和第二组输出电极(9),所述第一组输出电极(8)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五电极凸起点(81)和第六电极凸起点(82),所述第二组输出电极(9)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七电极凸起点(91)和第八电极凸起点(92);
所述磁芯主板(1)的外表面双层绕制有两组线圈组件,分别为第一线圈组件和第二线圈组件,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包括相互绞合的第一单线(10)和第二单线(11),所述第一单线(10)和第二单线(11)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凸起点(51)和第二电极凸起点(52),另一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五电极凸起点(81)和第六电极凸起点(82);所述第二线圈组件包括相互绞合的第三单线(12)和第四单线(13),所述第三单线(12)和第四单线(13)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三电极凸起点(61)和第四电极凸起点(62),另一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七电极凸起点(91)和第八电极凸起点(92);所述第一磁芯凸缘(2)和第二磁芯凸缘(3)背离所述第一间隔槽(4)和第二间隔槽(7)的一侧均设置有盖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槽(4)和所述第二间隔槽(7)的设置宽度均为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4)和所述第一磁芯凸缘(2)、第二磁芯凸缘(3)之间均通过粘附胶(15)连接粘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均匀排布于所述磁芯主板(1)上,所述第二线圈组件均匀层叠的绕制于所述第一线圈组件上,形成双层绕制线圈。
CN201822256120.4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 Active CN209133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6120.4U CN209133297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6120.4U CN209133297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33297U true CN209133297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49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56120.4U Active CN209133297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332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300A (zh) * 2020-01-27 2021-07-27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具备其的电路基板
CN116741490A (zh) * 2023-06-29 2023-09-12 东莞顺为半导体有限公司 具有双绕线结构的线圈组件及其制备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300A (zh) * 2020-01-27 2021-07-27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及具备其的电路基板
US11742134B2 (en) 2020-01-27 2023-08-29 Tdk Corporation Coil component and circuit board having the same
CN116741490A (zh) * 2023-06-29 2023-09-12 东莞顺为半导体有限公司 具有双绕线结构的线圈组件及其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33297U (zh) 一种绕线片式共模扼流器
CN206726916U (zh) 一种电感器
CN104025217A (zh) 一种磁芯、集成磁元件、有源钳位正反激电路及开关电源
CN207338510U (zh) 一种电池组
CN203931733U (zh) 一种磁芯、集成磁元件、有源钳位正反激电路及开关电源
CN202977126U (zh) 一种消除谐波的电力变压器绕组结构
CN202268252U (zh) 电容器芯子组并联连接结构
CN217114709U (zh) 一种电池
CN217655771U (zh) 一种直流支撑电容器
CN103247984A (zh) 一种集成emi滤波功能的dc共模母排
CN211125336U (zh) 一种适用于lcl滤波电路的环形立绕电感器
CN208189402U (zh) 一种大容量薄膜电容器
CN206819866U (zh) 一种变压器
CN208637281U (zh) 低噪声高抗直流偏置的电抗器
CN207022258U (zh) 一种Buck拓扑的两路LED均流驱动电路
CN201886859U (zh) 一种电感器件
CN107331495B (zh) 一种三框三柱立体叠片式变压器铁芯
CN207489644U (zh) 一种高感值的变压器结构
TWM628834U (zh) 變壓器
CN219143960U (zh) 一种开关电源免磁芯背胶变压器结构
CN216957701U (zh) 一种线圈骨架、线圈、变压器
CN213635670U (zh) 一种改良型油浸式变压器线圈铁轭绝缘
CN218456010U (zh) 一种大感量功率电感器
CN220155713U (zh) 一种裸电芯与盖板连接结构及方形电池
CN109192467A (zh) 一种用于逆变器的单相大阻抗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