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9714U -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9714U
CN209129714U CN201821989613.2U CN201821989613U CN209129714U CN 209129714 U CN209129714 U CN 209129714U CN 201821989613 U CN201821989613 U CN 201821989613U CN 209129714 U CN209129714 U CN 209129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fire
extinguishing
silenc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896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冬林
周超
陈健
师学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l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el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el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el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896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9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9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971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火消声装置,包括一级灭火消声器、二级火花熄灭器、以及连通一级灭火消声器排气管与二级火花熄灭器进气管的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站立设置于叉车平衡重上部,连通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排气管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整个叉车灭火消声装置由一级灭火消声器、二级火花熄灭器、以及连通一级灭火消声器排气管与二级火花熄灭器进气管的连通管道组成,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当一级灭火消声器、二级火花熄灭器、以及连通管道使用时间较长发生损坏、老化等,可以将损坏、老化的部分拆卸下来,并更换新的,更换操作快速、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背景技术
叉车作为一种短距离物料搬运设备,经常在厂房、库房内作业,当进入易燃易爆品存放仓库时,如果消声器无灭火功能,消声器排气口就会出现火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叉车的排气系统针对此现象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将消声器内部增加中隔板、进气端盖和进气罩配合,以实现灭火功能,也就是灭火消声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排气管废气中的火花进行熄灭,但是由于灭火消声器结构受限等原因,微量的火花还有可能从排气尾管中排出,引起火灾事故,因此只能做到无明显火花,类似这种一级灭火功能的消声器其灭火性能并不能达到防爆作业场所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火消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包括一级灭火消声器、二级火花熄灭器、以及连通一级灭火消声器排气管与二级火花熄灭器进气管的连通管道;
所述连通管道站立设置于叉车平衡重上部,连通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排气管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相连通;
所述一级灭火消声器固装于叉车平衡重的内侧、且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所述排气管贯穿于平衡重顶部的气管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通管道包括内部中空的竖直管道、以及贯穿于竖直管道内的连通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直管道为硬质材料制成的、且长度为1.0-1.2m的圆柱形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直管道的圆周外侧面上开设有均布的散热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通气管的一端与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排气管相连通、另一端与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相连通;所述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一端伸入连通气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通气管与二级火花熄灭器进气管相连通的一端呈倒置的L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成对使用的两C型件、以及固定连接两C型件的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所述C型件环抱在连通气管与进气管贴合处的外侧并围成一卡紧连通气管与进气管贴合处的环形卡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灭火消声器与所述二级火花熄灭器均呈横向固定安装在叉车车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整个叉车灭火消声装置由与叉车发动机的排气端口相连的一级灭火消声器、二级火花熄灭器、以及连通一级灭火消声器排气管与二级火花熄灭器进气管的连通管道组成,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当一级灭火消声器、二级火花熄灭器、以及连通管道使用时间较长发生损坏、老化等,可以将损坏、老化的部分拆卸下来,并更换新的,更换操作快速、简便;
2、一级灭火消声器与二级火花熄灭器通过连通管道,实现叉车在易燃易爆环境下的双重灭火、降温,彻底杜绝灭火消声器排气口出现火花,同时,连通管道将废气中的火花基本熄灭,可有效保护火花熄灭器的内部结构,提高其使用寿命,使得叉车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的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3、将连通气管贯穿设置于竖直管道内,竖直管道对连通气管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同时,通过将连通气管贯穿设置于竖直管道内,可有效避免温度高的连通气管直接暴露在外,避免叉车在使用时,高温的连通气管烫伤人,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灭火消声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4、将设置在连通气管外侧的竖直管道圆周外侧面上开设均匀分布的散热通孔,使得竖直管道内的热气能通过散热通孔及时排出、外界的凉气能通过散热通孔及时进入,起到了连通气管的散热降温作用;
5、连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成L型结构,并使得L型结构的一端与水平设置的进气管通过连接件卡紧相连,确保连通气管与进气管之间连接的气密性;利用长度为1.0-1.2m的连通气管管路实现对火焰及炽热固体颗粒物的窒息灭火;
6、将连通气管的内径小于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排气管内径,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的内径小于连通气管的内径,使得带火花废气进入连通气管内或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内时,气体通道骤然减小,增加了火花撞击管壁而熄灭的机会,以达到彻底灭火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连通管道、11-竖直管道、111-散热通孔、12-连通气管;
2-一级灭火消声器、21-排气管;
3-二级火花熄灭器、31-进气管;
4-平衡重、41-气管通孔;
5-连接件、51-C型件、5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灭火消声装置,包括一级灭火消声器2、二级火花熄灭器3、以及连通一级灭火消声器排气管21与二级火花熄灭器进气管31的连通管道1;
所述连通管道1站立设置于叉车平衡重4上部,连通管道1的一端与所述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排气管21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接件5与所述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31相连通;
所述一级灭火消声器2固装于叉车平衡重4的内侧、且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所述排气管21贯穿于平衡重4顶部的气管通孔41。
为确保叉车在易燃易爆等环境中使用的安全性,避免叉车的灭火消声装置在经过其处理后,灭火消声装置的排气口还出现火花、火星等,通过设置由一级灭火消声器2与二级火花熄灭器3组成的两级灭火消声装置,来消除单级灭火消声器或火花熄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具体使用时,将一级灭火消声器2与二级火花熄灭器3之间设置连通管道1,并将连通管道1站立的设置于叉车平衡重4的上部,使得连通管道1的一端与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排气管21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接件5与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31相连通,使得叉车处于工作状态时,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经过一级灭火消声器2处理后,带有少量火星的废气从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排气管21排出并进入连通管道1内,因连通管道1站立设置,使得带有火星的废气经过连通管道1时,废气中的火花粉尘发生沉淀,经连通管道1降温冷却处理后的废气从连通管道1的另一端排出并进入与连通管道1相连通的二级火花熄灭器3,进而实现废气中的火花粉尘进一步沉淀,达到完全灭火的效果。
通过连通管道1连通一级灭火消声器2与二级火花熄灭器3,实现叉车在易燃易爆环境下的双重灭火、降温,彻底杜绝灭火消声器排气口出现火花,提高了整个灭火消声器的安全性,使得叉车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的安全性大幅度提升,使得叉车能适用于防爆级别较高的环境;同时,组成灭火消声装置的一级灭火消声器2、二级火花熄灭器3、以及连通一级灭火消声器2与二级火花熄灭器3的连通管道1整体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便于安装与拆卸,当一级灭火消声器2、二级火花熄灭器3、以及连通管道1使用时间较长发生损坏、老化等,可以将损坏、老化的部分拆卸下来,并更换新的,更换操作快速、简便。
所述连通管道1包括内部中空的竖直管道11、以及贯穿于竖直管道内的连通气管12。
使用时,将连通气管12贯穿设置于竖直管道11内,竖直管道11对连通气管12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同时,在带有火星废气进入连通气管12内时,废气带有的大量热气会将热量传递至连通气管12,造成连通气管12温度较高,通过将连通气管12贯穿设置于竖直管道11内,可有效避免温度高的连通气管12直接暴露在外,避免叉车在使用时,高温的连通气管12烫伤人,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灭火消声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所述竖直管道11为硬质材料制成的、且长度为1.0-1.2m的圆柱形管道。
所述竖直管道11的圆周外侧面上开设有均布的散热通孔111。
竖直管道1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使得整个连通管道1能够站立的设置于叉车平衡重4上部,同时,使得竖直管道11的长度控制在1.0-1.2千米,连通气管12优先设置成1.1千米,确保连通管道1一定的长度,使得带有火星的废气在连通气管12能充分沉淀,起到降温、冷却的作用。
此外,将设置在连通气管12外侧的竖直管道11圆周外侧面上开设均匀分布的散热通孔111,使得竖直管道11内的热气能通过散热通孔111及时排出、外界的凉气能通过散热通孔111及时进入,起到了连通气管12的散热降温作用。
所述连通气管12的一端与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排气管21相连通、另一端与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31相连通;所述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31一端伸入连通气管12内。
设置在竖直管道11内的连通气管12一端与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排气管21相连通、另一端与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31相连通,同时, 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31一端伸入连通气管12内,实现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31一端与连通气管12之间的固定套接,在进气管31与连通气管1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5,确保进气管31与连通气管12之间连接的气密性。
所述连接件5包括成对使用的两C型件51、以及固定连接两C型件的螺栓52。
两所述C型件51环抱在连通气管12与进气管31贴合处的外侧并围成一卡紧连通气管12与进气管31贴合处的环形卡圈。
具体组装时,将两C型件51相对设置、并使得两C型件51之间形成卡紧连通气管12与进气管31的环形卡圈,再通过螺栓52将两C型件51的上部与上部、下部与下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一起,确保连通气管12与进气管31之间连接的气密性。
所述连通气管12与二级火花熄灭器进气管31相连通的一端呈倒置的L型结构。
连通气管12的一端设置成L型结构,并使得L型结构的一端与水平设置的进气管31相连,避免连接气管与进气管31的连接处有角度,进一步确保连通气管12与进气管31之间连接的气密性。
所述一级灭火消声器2与所述二级火花熄灭器3均呈横向固定安装在叉车车架上。
一级灭火消声器2、二级火花熄灭器3均为市售产品,将一级灭火消声器2与二级火花熄灭器3均呈横向固定安装在叉车车架上,有利于提高一级灭火消声器2、二级火花熄灭器3的使用效果。
一级灭火消声器2由前固定板、灭火消声器主体、后固定板、一级进气管31、排气管21等组成,其中灭火消声器主体包括有筒体、排气端盖、进气端盖,筒体内设有消音室、中隔板、进气罩,其中消音室由玄武岩棉、消音管、挡盖焊接而成。具体使用时,一级灭火消声器2是利用中隔板、进气端盖及进气罩的互相配合实现灭火功能,利用进气端盖上的90度弯管改变气流方向,让气流首先打在进气罩上,再利用进气罩的喇叭口外形,让气流沿进气罩回旋前进,降低气流速度,使得发动机排出的火花粉尘部分落在进气罩内,起到一定的灭火效果。
二级火花熄灭器3通常是一种安装在叉车发动机排气管21末端,允许排气流通过、且阻止排气流内的火焰和火星喷出来实现安全防火、阻火的装置;二级火花熄灭器3由外壳体、滤网总成和支架总成等组成。
整个灭火消声装置在使用时,叉车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经一级灭火消声器2灭火后,残余的火花进入连通管道1的连通气管12内,利用长度约为1.1m的连通气管12管路实现对火焰及炽热固体颗粒物的窒息灭火,连通气管12的内径小于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排气管21内径,当残余的带火花废气进入连通气管12内时,气体通道骤然减小,增加了火花撞击管壁而熄灭的机会,经连通管道1处理后的废气再通过连通气管12一端的L型结构与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31相连,同样,L型结构的管道也增加了火花撞击管壁而熄灭的机会,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31的内径小于连通气管12的内径,使得气体通道再一次骤然减小,废气中残余的火花又进行一次撞击熄灭,以达到彻底灭火的效果,设置于一级灭火消声器2与二级火花熄灭器3之间的连通管道1将废气中的火花基本熄灭,可有效保护火花熄灭器的内部结构,提高其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灭火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灭火消声器(2)、二级火花熄灭器(3)、以及连通一级灭火消声器排气管(21)与二级火花熄灭器进气管(31)的连通管道(1);
所述连通管道(1)站立设置于叉车平衡重(4)上部,连通管道(1)的一端与所述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排气管(21)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接件(5)与所述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31)相连通;
所述一级灭火消声器(2)固装于叉车平衡重(4)的内侧、且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所述排气管(21)贯穿于平衡重(4)顶部的气管通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道(1)包括内部中空的竖直管道(11)、以及贯穿于竖直管道内的连通气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道(11)为硬质材料制成的、且长度为1.0-1.2m的圆柱形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灭火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道(11)的圆周外侧面上开设有均布的散热通孔(1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气管(12)的一端与一级灭火消声器的排气管(21)相连通、另一端与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31)相连通;所述二级火花熄灭器的进气管(31)一端伸入连通气管(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灭火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气管(12)与二级火花熄灭器进气管(31)相连通的一端呈倒置的L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成对使用的两C型件(51)、以及固定连接两C型件的螺栓(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火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C型件(51)环抱在连通气管(12)与进气管(31)贴合处的外侧并围成一卡紧连通气管(12)与进气管(31)贴合处的环形卡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灭火消声器(2)与所述二级火花熄灭器(3)均呈横向固定安装在叉车车架上。
CN201821989613.2U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29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9613.2U CN209129714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9613.2U CN209129714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9714U true CN209129714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47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89613.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29714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97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6422A (zh) * 2018-11-29 2019-01-18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6422A (zh) * 2018-11-29 2019-01-18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CN109236422B (zh) * 2018-11-29 2023-12-29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29714U (zh)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CN109236422A (zh) 一种灭火消声装置
CN205730045U (zh) 复合式管道阻爆器
CN203783705U (zh) 一种二冲程汽油机消音器体
CN110986128B (zh) 一种船用厨房排风装置
CN102979601B (zh) 一种排气冷却系统及使用该排气冷却系统的防爆消防车
CN202970871U (zh) 一种防爆发动机排气管冷却装置
CN108426071A (zh) 串联协同增效式无焰泄爆装置
CN205591986U (zh) 一种消音器防喷火结构
CN208311588U (zh) 串联协同增效式无焰泄爆装置
CN209809361U (zh) 一种消防排烟拖车
CN203385280U (zh) 一种热风烘干机的安全监控装置
CN207527591U (zh) 一种整体预制浇筑熔铝保温炉烧嘴
CN106885026A (zh) 一种常闭式单向隔爆阀
CN203469282U (zh) 组合式风水灭火机
CN106669077A (zh) 瞬时水加热消防车
CN107747507A (zh) 一种危险品运输车一体式防火星排气管装置
CN219572787U (zh) 一种带蒸汽管的防护罩装置
CN21941238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防火门
CN205517644U (zh) 一种固体加料器
CN209809366U (zh) 一种危化品存储供给设备用喷嘴式灭火装置
CN2718489Y (zh) 焙烧炉烟道阻火灭火装置
CN207545673U (zh) 风水灭火机
CN219700919U (zh) 一种带喷口走气通道的气溶胶灭火装置
CN218168148U (zh) 一种安全防火的实验室全钢通风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