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6945U - 水下推进器 - Google Patents

水下推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6945U
CN209126945U CN201821718356.9U CN201821718356U CN209126945U CN 209126945 U CN209126945 U CN 209126945U CN 201821718356 U CN201821718356 U CN 201821718356U CN 209126945 U CN209126945 U CN 209126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eller
water
water entering
entering section
underwater pro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83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之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iental Recreational Product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iental Recreational Product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iental Recreational Product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iental Recreational Product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183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6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6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6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推进器,包括动力部、螺旋桨,所述动力部设在所述螺旋桨的上游,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所述水下推进器还包括:进水部,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进水部的上游或内部,所述进水部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部的一端和另一端呈柱状,所述进水部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向所述进水部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逐渐增大;出水部,所述出水部设置在所述进水部的下游,所述出水部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部与所述螺旋桨相邻,设置在所述螺旋桨的上游,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出水部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水下推进器的结构,提高了水下推进器在使用时的导向稳定性,以及动能利用率。

Description

水下推进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运动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推进器。
背景技术
水下推进器,也叫蛙人助推器,是蛙人或游泳爱好者进行浅海潜水的重要援助手段之一,在国外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青睐。水下推进器包括蓄电池、控制装置、驱动电机及传动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源的接通,蓄电池给驱动电机供电,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螺旋桨,螺旋桨旋转从而推动水下助推器前进。
中国专利CN107472484A公开了一种水下推进器,包括叶轮、外壳、内仓、驱动装置,外壳呈圆柱型,外壳下端为两端连通内部中空的流线型结构,外壳下端外侧设有条状进水口,叶轮设置在外壳内部靠近底部出水口处;驱动装置设置在内仓中,且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从内仓中伸出并与叶轮固定连接;外壳一侧还设有固定装置,该专利通过一体化设计,螺旋桨隐藏在管子中,能避免一定程度的受伤危险,使用者可随身携带,随时进行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水下推进器,在使用时导向效果不好,动能利用率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改进水下推进器的结构,提高了水下推进器在使用时的导向稳定性,以及动能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推进器,包括动力部、螺旋桨,动力部设在螺旋桨的上游,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水下推进器还包括:
进水部,动力部设置在进水部的上游或内部,进水部上设有进水口,进水部的一端和另一端呈柱状,进水部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向进水部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逐渐增大;
出水部,出水部设置在进水部的下游,出水部的一端设有出水口;
其中,进水部与螺旋桨相邻,设置在螺旋桨的上游,螺旋桨设置在出水部的内部。
可选地,还包括导流部,设于进水部与出水部之间,与进水部、出水部以对插式分别进行连接,用于将进入到进水部的水均匀分散至螺旋桨的叶片上,导流部包括:
导流壳体;
中心圆盘;
多个导向片,导向片沿着导流壳体的圆周方向分布,连接导流壳体与中心圆盘,两个相邻的导向片形成导向通道。
可选地,导向片与水下推进器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15°,夹角的开口方向与螺旋桨的叶片的旋转方向一致。
可选地,出水部的另一端与进水部的另一端对应连接。
可选地,进水部的一端向进水部的另一端在水下推进器的中轴线方向呈弧线或直线延伸。
可选地,螺旋桨设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动力部带动螺旋桨转动,用于将进水部中的水通过出水口排出,同时从进水口吸入水。
可选地,出水部内部设有多片格栅,用于将高速旋转的水导向成直线型。
可选地,进水口的形状为条形、椭圆形。
可选地,进水口的延伸方向与水下推进器的中轴线平行或呈一夹角。
可选地,出水部与进水部是通过螺丝孔与螺丝的锁紧作用而连接。
可选地,出水部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向出水部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逐渐减小。
可选地,出水部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与出水部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的比值为1~3。
可选地,动力部设置在进水部的内部,动力部的上游设置有电子调速器,电子调速器的上游设置有电池。
可选地,还包括:
控制部,控制部设置在电池的上游,用于控制动力部的启动和关闭。
可选地,电池和控制部外对应设置有外壳,用于保护电池和控制部,外壳之间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
可选地,电子调速器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散热片,用于支撑电子调速器、散发电子调速器产生的热量;散热片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
可选地,动力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导热层,用于传导和散热。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推进器,包括动力部、螺旋桨,动力部设在螺旋桨的上游,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水下推进器还包括:进水部,动力部设置在进水部的上游或内部,进水部上设有进水口,进水部的一端和另一端呈柱状,进水部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向进水部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逐渐增大;出水部,出水部设置在进水部的下游,出水部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其中,进水部与螺旋桨相邻,设置在螺旋桨的上游,螺旋桨设置在出水部的内部。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水部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向进水部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逐渐增大,更多不同方向的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到进水部中,在螺旋桨的作用下,通过出水口排出水而产生推动力,进而提高了水下推进器在使用时的导向稳定性,以及动能利用率,有效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剖视图一;
图1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1c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局部放大图二;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爆炸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导流部的示意图一;
图2c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导流部的示意图二;
图2d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导流部的示意图三;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4a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出水部的示意图一;
图4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出水部的示意图二;
图4c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4d是图4c沿方向A的剖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出水部的示意图三;
图5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出水部的示意图四;
图5c是图5b沿方向A的剖视图;
图5d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出水部的示意图五;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立体图;
图7是图2a沿方向A的视角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动力部;2螺旋桨;21叶片;3进水部;31进水口;4出水部;41出水口;42格栅;5电子调速器;6电池;7控制部;8外壳;81密封圈;α夹角;9充电接口;10导流部;10’导流部的轴心;11插接件;13导流部的一端;14导流部的另一端;15中心圆盘;16导向片;16’导向通道;17导流壳体;18散热片;19导热硅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以水下推进器的前进方向为上游,如图1a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推进器,包括动力部1、螺旋桨2,所述动力部1设在所述螺旋桨2的上游,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2转动,所述水下推进器还包括:进水部3,所述动力部1设置在所述进水部3的上游或内部,所述进水部3上设有进水口31,所述进水部3的一端和另一端呈柱状,所述进水部3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向所述进水部3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逐渐增大;出水部4,所述出水部4设置在所述进水部3的下游,所述出水部4的一端设有出水口41;其中,所述进水部3与所述螺旋桨2相邻,设置在所述螺旋桨2的上游,所述螺旋桨2设置在所述出水部4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进水部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向进水部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逐渐增大,更多不同方向的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到进水部中,在螺旋桨的作用下,通过出水口排出水而产生推动力,进而提高了水下推进器在使用时的导向稳定性,以及动能利用率,有效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2a所示,还包括导流部10,设于进水部3与出水部4之间,与进水部3、出水部4以对插式分别进行连接,用于将进入到进水部3的水均匀分散至螺旋桨2的叶片21上。具体来说,如图2b和2d所示,并且参照图2a,进水部3的另一端插接在导流部的一端13上,出水部4的另一端插接在导流部的另一端14上,从而进一步提高进水部3与出水部4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2c和2d所示,导流部10包括:导流壳体17;中心圆盘15;多个导向片16,导向片16沿着导流壳体17的圆周方向分布,连接导流壳体17与中心圆盘15,两个相邻的导向片形成导向通道16’。其中,导向片17与水下推进器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15°,夹角的开口方向与螺旋桨2的叶片21的旋转方向一致,使得将进入到进水部3的水通过导向通道16’均匀分散至螺旋桨2的叶片21上。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3所示,出水部4的另一端与进水部3的另一端对应连接,其中出水部4的另一端与进水部3的另一端的端口截面保持一致,并且同为柱状,在两者进行连接后,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流从两者的连接处流出。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3所示,出水部4的另一端与进水部3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孔与螺丝的锁紧作用而连接。图4a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水下推进器的正视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水下推进器的图4a在方向A上的剖视图。在出水部4与进水部3的轴向方向上设置螺丝孔与螺丝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加固了出水部4与进水部3的连接性,防止水流从两者的连接处流出。可选地,出水部4的另一端外部边缘处可以设置有螺纹,进水部3的另一端内部边缘处设置有螺纹,两者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3所示,进水部3的一端向进水部3的另一端在轴向方向呈弧线或直线延伸。也就是说,在进水部3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向进水部3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逐渐增大的同时,呈弧线或直线延伸,使得当水下推进器在水下前行时,有效减小了前行时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2a所示,螺旋桨2设于进水口31与出水口41之间,动力部1如马达带动螺旋桨2转动,用于将进水部3中的水通过出水口41排出,同时从进水口31吸入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将螺旋桨设置于水下推进器的底部,暴露在水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所述螺旋桨2设于所述进水口31与所述出水口41之间,有效减少了用户所面临的潜在的受伤风险。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4a至4d所示,出水部4内部设有多片格栅42,用于将高速旋转的水导向成直线型,使得流向所述出水口41的水流比较集中,进而产生较大的推动力。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5a至5c所示,出水部4内部设有多片格栅42,用于将高速旋转的水导向成直线型。其中,出水部4内部还设有中心圆盘,格栅42连接于中心圆盘与出水部4的壳体之间,用于将经过螺旋桨2高速旋转后的水最大化导向呈直线型,使得流向所述出水口41的水流比较集中,进而产生较大的推动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进水口31的形状为条形、椭圆形,且多个进水口31均匀分布在进水部3的周向方向上,有利于不同方向的水流从进水口31进入到进水部3中。进水口31的形状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4d所示,进水口31的延伸方向与水下推进器的中轴线平行或呈一夹角,也可以理解为,当进水部3的一端向进水部的另一端在轴向方向呈弧线延伸时,进水部3的一端在轴向上的切线与进水部3的另一端在轴向上的切线呈一夹角α,夹角α可选为0~10°,使得所述水下推进器在前行过程中,水流可以从多个角度进入到所述进水口31。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1a、2a、3、4b、4d所示,出水部4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向出水部4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逐渐减小,如图2a、4b所示,可选呈流线型或曲率延伸,结合进水部3的弧线延伸,进水部3与出水部4的连接处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最大,此时出水口41所在的出水部4的端口径向截面的直径小于出水部4的另一端口径向截面的直径,有利于当不同方向的水流从进水口31进入到进水部3时,螺旋桨2的转动带动更多的水流流向出水口41,使得出水口处的水流保持一定强度的集中,进而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其中,出水部4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与出水部4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的比值为1~3。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1a所示,动力部1设置在进水部3的内部,动力部1的上游设置有电子调速器5,电子调速器5的上游设置有电池6。当动力部1为无刷电机时,需要通过电子调速器5与电池6连接,以为动力部3提供能量。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1a所示,水下推进器还包括:控制部7如印刷电路板,控制部7设置在电池6的上游,用于控制动力部1的启动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6所示,电池6和控制部7外对应设置有外壳8,用于保护电池6和控制部7,如图1b和1c所示,外壳7之间采用密封圈81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如图6和图7所示,电子调速器5与外壳8之间设置有散热片18,用于支撑电子调速器5、散发电子调速器5产生的热量;散热片18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19(阴影部分),进一步散发电子调速器5产生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推进器,动力部1的外表面设置有导热层,用于传导和散发动力部1产生的热量。所述水下推进器具有防水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下推进器,当控制部7启动,电池5向动力部1提供电能,电池6通过电子调速器5向动力部1提供电能,动力部1将电能转化成动能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螺旋桨2转动,将通过所述进水口31进入到所述进水部3中的水流引入至所述出水口41处,所述出水部4内部设有多片格栅42,用于将高速旋转的水导向成直线型,使得流向所述出水口41的水流比较集中,进而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带动水下推进器前行。通过设置进水部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向进水部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逐渐增大,水下推进器在工作过程中将正前方和侧前方的水吸入,更多不同方向的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到进水部中,从而产生向前的拉力,再加上在螺旋桨的作用下,通过出水口排出水而产生推动力,更加全面有效地利用该产品的动能,有效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7)

1.一种水下推进器,包括动力部、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设在所述螺旋桨的上游,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所述水下推进器还包括:
进水部,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进水部的上游或内部,所述进水部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部的一端和另一端呈柱状,所述进水部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向所述进水部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逐渐增大;
出水部,所述出水部设置在所述进水部的下游,所述出水部的一端设有出水口;
其中,所述进水部与所述螺旋桨相邻,设置在所述螺旋桨的上游,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出水部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部,设于所述进水部与所述出水部之间,与所述进水部、所述出水部以对插式分别进行连接,用于将进入到所述进水部的水均匀分散至所述螺旋桨的叶片上,其中,所述导流部包括:
导流壳体;
中心圆盘;
多个导向片,所述导向片沿着所述导流壳体的圆周方向分布,连接所述导流壳体与所述中心圆盘,两个相邻的所述导向片形成导向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片与所述水下推进器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15°,所述夹角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螺旋桨的叶片的旋转方向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部的另一端对应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部的一端向所述进水部的另一端在所述水下推进器的中轴线方向呈弧线或直线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设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动力部带动所述螺旋桨转动,用于将所述进水部中的水通过所述出水口排出,同时从所述进水口吸入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内部设有多片格栅,用于将高速旋转的水导向成直线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的形状为条形、椭圆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水下推进器的中轴线平行或呈一夹角。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与所述进水部是通过螺丝孔与螺丝的锁紧作用而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向所述出水部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逐渐减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的另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与所述出水部的一端所在径向截面的直径的比值为1~3。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进水部的内部,所述动力部的上游设置有电子调速器,所述电子调速器的上游设置有电池。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上游,用于控制所述动力部的启动和关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和所述控制部外对应设置有外壳,用于保护所述电池和所述控制部,所述外壳之间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调速器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散热片,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调速器、散发所述电子调速器产生的热量;所述散热片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导热层,用于传导和散热。
CN201821718356.9U 2018-10-23 2018-10-23 水下推进器 Active CN209126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8356.9U CN209126945U (zh) 2018-10-23 2018-10-23 水下推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8356.9U CN209126945U (zh) 2018-10-23 2018-10-23 水下推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6945U true CN209126945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32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8356.9U Active CN209126945U (zh) 2018-10-23 2018-10-23 水下推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6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87521B2 (en) Underwater thruster
CN107524557B (zh) 一种基于实时可调导流罩转角的多级潮流能水轮机
CN107514379B (zh) 一种双进风双出风的离心风机
CN110307183A (zh) 一种泵站双向降温冷却式立式水泵
CN209126945U (zh) 水下推进器
CN111322260A (zh) 一种手持风扇
JP3508811B2 (ja) ダクトプロペラ装置
CN104196286B (zh) 一种节能环保双回流式游泳池
US10641095B2 (en)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CN206830489U (zh) 一种双进风双出风的离心风机
KR102028320B1 (ko) 와류를 이용한 일체형 추진 장치 및 이의 에너지 하베스팅 시스템
CN107472491A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推进组件
CN211918966U (zh) 一种用于水下助推器的动力涵道
CN106089546B (zh) 一种用于潮流发电的导流和自动沉浮装置
CN110422317A (zh) 一种螺旋桨桨套及其制作方法
CN207208431U (zh) 一种水下设备用推进组件
CN108032978B (zh) 一种降低噪音的船用推动器
CN218662333U (zh) 一种水下推进器
CN205908481U (zh) 一种节能散热电机
CN205977512U (zh) 一种用于潮流发电的导流和自动沉浮装置
CN217682441U (zh) 导流扩压结构及具有其的洗涤泵、洗涤电器
CN218376722U (zh) 一种箱式发电装置
CN202832943U (zh) 一种水流发电机
CN216278593U (zh) 一种风扇的聚流风道结构
CN219139454U (zh) 一种环形风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