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3217U - 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3217U
CN209123217U CN201821205976.2U CN201821205976U CN209123217U CN 209123217 U CN209123217 U CN 209123217U CN 201821205976 U CN201821205976 U CN 201821205976U CN 209123217 U CN209123217 U CN 209123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lining
lining bag
self
escape tube
observation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59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温学
付崇砚
周尧
张留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un M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un M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un M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un M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059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3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3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3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包括通过连接座固定的主逃生管,该主逃生管内设有内衬袋;连接座包括基座,该基座包括与建筑物顶部固定的连接部、以及外探到建筑物外立面的伸展部,在伸展部上设有过孔,内衬袋的内壁设有不同高度的若干组自救套件;内衬袋顶端和底端为缩口结构;主逃生管上设有不同高度的若干外观察窗,在内衬袋上对应每一外观察窗均设有内观察窗;内观察窗大于外观察窗。本实用新型创造结构设计合理,外侧的主逃生管能够有效的抵御外力撞击,也为逃生提供了顺畅的通道,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在主逃生管内部的内衬袋主要是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有效的对袋内的逃生者形成防护,避免烟尘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高层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物越来越朝着高层发展,针对高层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时,人们往往不能及时逃到安全的地方避难,比如遇到火灾,火势上窜,人们很难向下层逃生,采取直接跳楼的极端手段是不可取的,也没有任何生命安全的保障。据统计,火灾中,大部分伤亡并不是受明火烧伤,主要是受烟尘影响造成窒息使肺部、呼吸道受伤害,甚至死亡,还有一部分是逃生过程中的二次伤害。因此,亟需对现有的逃生管道作出改进,在具有可靠的防火性的前提下,还需要提升密闭性,避免烟尘带来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包括通过连接座固定在建筑物上的主逃生管,该主逃生管内设有内衬袋;所述连接座包括基座,该基座包括与建筑物顶部固定的连接部、以及外探到建筑物外立面的伸展部,在伸展部上设有过孔,所述主逃生管的进口对应过孔固定在伸展部上;所述基座的伸展部上侧对应过孔设有护栏;所述内衬袋的内壁设有不同高度的若干组自救套件;所述内衬袋顶端和底端为缩口结构;所述主逃生管上设有不同高度的若干外观察窗,在内衬袋上对应每一外观察窗均设有内观察窗;所述内观察窗大于外观察窗。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远离建筑物外立面的一侧设有爬梯。
进一步,所述自救套件包括对应设置的抓手和脚蹬板,抓手和脚蹬板间距为1.5m-2.1m。
进一步,内衬袋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橡皮筋收紧,形成所述缩口结构。
进一步,所述主逃生管上对应每一楼层均设有一带锁的门体,所述门体与主逃生管间设有密封条;所述内衬袋对应每一门体的位置均设有进入口,所述进入口通过拉链封闭。
进一步,所述密封条采用高温密封条。
进一步,所述拉链采用密封拉链。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创造结构设计合理,外侧的主逃生管能够有效的抵御外力撞击,也为逃生提供了顺畅的通道,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在主逃生管内部的内衬袋主要是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有效的对袋内的逃生者形成防护,避免烟尘的伤害。在外部条件不明,或是条件不适宜远离逃生管道时,可以借助内衬袋内壁的自救套件,暂时停留在内,以等待救援,能够争取大量宝贵的救援时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中基座的伸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设置有氧气袋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逃生管;2-内衬袋;3-连接部;4-伸展部;5-过孔;6-护栏;7-自救套件;8-缩口结构;9-外观察窗;10-内观察窗;11-爬梯;12-抓手;13-脚蹬板;14-门体;15-氧气袋;16-吸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通过连接座固定在建筑物上的主逃生管1,该主逃生管采用防火材料制作,其内设有内衬袋2;所述连接座包括基座,该基座包括与建筑物顶部固定的连接部3、以及外探到建筑物外立面的伸展部4,在伸展部上设有过孔5,所述主逃生管的上端对应过孔固定在伸展部上,逃生管的进口与过孔对应,便于逃生人员进入;
所述基座的伸展部上侧对应过孔设有护栏6;所述内衬袋的内壁设有不同高度的若干组自救套件7;所述内衬袋顶端和底端为缩口结构8;所述主逃生管上设有不同高度的若干外观察窗9,在内衬袋上对应每一外观察窗均设有内观察窗10;所述内观察窗大于外观察窗。之所以将内观察窗大于外观察窗,就是为了保证内衬袋有一定形变或移位时,仍能与外观察窗对应,清楚的看清外界。
上述连接部远离建筑物外立面的一侧设有爬梯11,借助爬梯,逃生人员方便的到达基座伸展部的过孔处,进入到逃生主管。
上述自救套件包括对应设置的抓手12和脚蹬板13,抓手和脚蹬板间距为1.5m-2.1m。自救套件汇总的抓手和脚蹬板之间正好能容下一个逃生人员,为人员暂留在逃生袋内等待救援奠定基础。逃生者通过手臂用力拉拽抓手,用脚掌蹬住脚蹬板,可以保持在逃生管道内,等待救援。需要指出的,常人至少坚持半小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常人站立半小时,并不会有过多体力消耗,虽然考虑到逃生管道内的实际条件不如平整的地面,但坚持一段时间等待救援是没有问题的,至少是为进一步得到救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上述内衬袋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橡皮筋收紧,形成所述缩口结构,有效的避免烟尘从内衬袋顶端和底端进入,防止逃生人员窒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逃生人员呼吸可以靠内衬袋与主逃生管内壁之间的氧气袋15供应维持身体状态,等待救援。在设置氧气袋时,只需将氧气袋的吸气管16伸入到内衬袋即可。吸气管与内衬袋之间密封处理,不会有烟尘进入,安全性极高。需要说明的是,吸气管最好采用柔性的波纹软管,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避免在慌乱中拉扯损坏,使用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工况,氧气袋可以是设置有多个,以保证逃生人员处在管道内任意位置,均能方便得到氧气供给为宜。当然,也可以将一个氧气袋上设置多个吸气管,分别穿入到内衬袋的不同高度位置,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方便内部逃生人员吸氧。
上述主逃生管上对应每一楼层均设有一带锁的门体14,所述门体与主逃生管间设有密封条;所述内衬袋对应每一门体的位置均设有进入口,所述进入口通过拉链封闭。
上述密封条采用高温密封条。上述拉链采用密封拉链。密封性好,使用稳定可靠,能有效的保障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发明创造结构设计合理,外侧的主逃生管能够有效的抵御外力撞击,也为逃生提供了顺畅的通道,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在主逃生管内部的内衬袋主要是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有效的对袋内的逃生者形成防护,避免烟尘的伤害。在外部条件不明,或是条件不适宜远离逃生管道时,可以借助内衬袋内壁的自救套件,暂时停留在内,以等待救援,能够争取大量宝贵的救援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接座固定在建筑物上的主逃生管,该主逃生管内设有内衬袋;所述连接座包括基座,该基座包括与建筑物顶部固定的连接部、以及外探到建筑物外立面的伸展部,在伸展部上设有过孔,所述主逃生管的进口对应过孔固定在伸展部上;所述基座的伸展部上侧对应过孔设有护栏;所述内衬袋的内壁设有不同高度的若干组自救套件;所述内衬袋顶端和底端为缩口结构;所述主逃生管上设有不同高度的若干外观察窗,在内衬袋上对应每一外观察窗均设有内观察窗;所述内观察窗大于外观察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远离建筑物外立面的一侧设有爬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救套件包括对应设置的抓手和脚蹬板,抓手和脚蹬板间距为1.5m-2.1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袋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橡皮筋收紧,形成所述缩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逃生管上对应每一楼层均设有一带锁的门体,所述门体与主逃生管间设有密封条;所述内衬袋对应每一门体的位置均设有进入口,所述进入口通过拉链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采用高温密封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采用密封拉链。
CN201821205976.2U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 Active CN209123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5976.2U CN209123217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5976.2U CN209123217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3217U true CN209123217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27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5976.2U Active CN209123217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3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51750U (zh) 高层建筑火灾救生装置
KR101368273B1 (ko) 휴대용 방연마스크
CN209123217U (zh) 一种自救型高防护性逃生管道
CN207137167U (zh)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WO2012064134A2 (ko) 비상용 방독면
CN206407093U (zh) 一种一体式浮潜面罩
CN106932243A (zh) 一种用于酒精检测仪的主动吸入式口鼻面罩
CN205460553U (zh) 一种空气呼吸装置
CN211379796U (zh) 一种消防安全帽
CN206638470U (zh) 一种用于酒精检测仪的主动吸入式口鼻面罩
CN210494938U (zh) 避火装置
US1113675A (en) Breathing device.
CN207605249U (zh) 一种高层建筑火灾救援装置
CN215961862U (zh) 一种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
CN202299570U (zh) 高楼火灾逃生避烟帐篷
CN216315767U (zh) 一种防疫用密闭式防护服的气体循环组件
CN213154071U (zh) 一种一体式泳衣
CN115056945B (zh) 一种救生潜水两用呼吸管
CN2686656Y (zh) 防火救生柜
CN110237378A (zh) 一种人工呼吸急救隔离器
CN212015205U (zh) 一种防火阻燃抱枕被
TWM651045U (zh) 火場用逃生呼吸器
JP3021457U (ja) 防災マスク
RU206395U1 (ru) Изолирующий костюм
CN113426042A (zh) 一种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