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0476U - 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 - Google Patents

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0476U
CN209120476U CN201822120540.XU CN201822120540U CN209120476U CN 209120476 U CN209120476 U CN 209120476U CN 201822120540 U CN201822120540 U CN 201822120540U CN 209120476 U CN209120476 U CN 209120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uld group
vibrating diaphragm
magnet array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205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杈逛豢
边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aifeim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FIMAN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FIMAN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FIMAN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205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0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0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0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包括第一平板换能模组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第一平板换能模组包括第一框架、第一振膜和第一平板磁阵列,第一振膜周缘固定在第一框架上且设有线圈,在第一振膜两侧对应线圈区域配置第一平板磁阵列;第二平板换能模组包括第二框架、第二振膜和第二平板磁阵列,第二振膜周缘固定在第二框架上且设有线圈,在第二振膜两侧对应线圈区域配置第二平板磁阵列;以及,第一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采用对称磁场结构,第一平板换能模组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的声音输出面之间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8°-115°。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平板扬声器声场的结像面积和纵深距离,改善扬声器的声场,提高空间层次感和解析力。

Description

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目前HiFi电声扬声器以驱动方式分类可大致分为平板式扬声器、动圈式扬声器和静电式扬声器。
平板式扬声器在低频方面相比静电式扬声器拥有更好的表现,而在高频方面也强于动式圈扬声器。其核心换能器的结构通常为在中空框架上固定有柔性振膜,在振膜的一侧设置(单端式)或两侧分别设置(推挽式)磁轭,磁轭上固定有多个条状或圆形的永磁体(多采用牌号N50及以上的钕铁硼磁铁),在振膜上与永磁体磁极面对应的位置设有线圈。线圈内部流动的音频电流与由永磁体的磁场相垂直,使得输入线圈的音频电流,按照法拉第定律受到磁场产生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使振膜在垂直方向上产生振动,使得音频电流信号转变为声音信号。虽然平板式扬声器在低频响应方面相对于静电式扬声器有所提高,但与动圈式扬声器相比还存在一定不足。
HiFi系统的目的是还原人耳听到的声音,还原过程中耳机的两项重要指标包括结像面积和纵深度。耳机是通过曲线调音来完成声音相位还原,因而耳机声场是一个虚拟场,导致所有耳机系统的结像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失真,失真表现在声场大小、形状;结像面大小、形状、定位、纵深距离上。现有单个平板式扬声器在HiFi系统中应用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系统性失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上的缺点,提出一种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解决现有单平板式扬声器存在的系统性失真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包括第一平板换能模组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第一平板换能模组包括第一框架、第一振膜和第一平板磁铁阵列,第一振膜周缘固定在第一框架上且上面设置有线圈,在第一振膜两侧对应线圈区域配置第一平板磁铁阵列;第二平板换能模组包括第二框架、第二振膜和第二平板磁铁阵列,第二振膜周缘固定在第二框架上且上面设置有线圈,在第二振膜两侧对应线圈区域配置第二平板磁铁阵列;以及,第一平板换能模组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采用对称式磁场结构,第一平板换能模组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的声音输出面之间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8°-115°。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平板磁铁阵列和第二平板磁铁阵列由多个永磁体沿任一方向等间距排列组成;永磁体的底部为平面,永磁体的磁场方向垂直于底部;组成第一平板磁铁阵列的多个永磁体底部共面,且底部朝向并平行于第一振膜;以及,组成第二平板磁铁阵列的多个永磁体底部共面,且底部朝向并平行于第二振膜。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永磁体沿垂直于线圈方向具有旋转对称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底部为正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永磁体沿垂直于线圈方向的断面形状为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平板换能模组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的声音输出面夹角小于180°的方式组成的复合平板扬声器,提高扬声器声场的结像面积和纵深距离,从而有效改善扬声器的声场,提高空间层次感和解析力。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声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板换能模组的第一种平板磁铁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板换能模组的第一种平板磁铁阵列中永磁体底部形状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方向的平板换能模组的平板磁铁阵列中永磁体断面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所示为一种电声换能器。该电声换能器包括第一平板换能模组100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200。第一平板换能模组100包括第一框架101、第一振膜102和第一平板磁铁阵列103,第一振膜102周缘固定在第一框架101上,第一振膜102上设置有线圈(图中未示出),在第一振膜102两侧对应线圈区域配置第一平板磁铁阵列103(推挽式)。第二平板换能模组200包括第二框架201、第二振膜202和第二平板磁铁阵列203,第二振膜202周缘固定在第二框架201上,第二振膜202上设置有线圈(图中未示出),在第二振膜202两侧对应线圈区域配置第二平板磁铁阵列203(推挽式)。本实施例的换能模组,包括第一平板换能模组100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200,可以同时采用对称式磁场结构。第一振膜101和第二振膜201上的线圈分别与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平板换能模组100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200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第一框架101和第二框架201一体成型的方式同时形成夹角,也可以采用形成有夹角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一侧与第一框架10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第二框架102固定连接。
后端耳机在前端系统保持合适推力,不丢信息的情况下,三频能量分布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结像能力。第一平板换能模组100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200的声音输出面之间夹角的夹角范围为108°-115°,可以增大人耳敏感度最高的中高音频响度的同时,减小极高频和极低频两个频段的延迟感,从而提高人耳的距离判断准确度,在增大声场结像面积的同时,增大纵深距离。
参见图2,图2所示为平板换能模组的一种平板磁铁阵列结构。本实施例的平板磁铁阵列,包括第一平板磁铁阵列103和第二平板磁铁阵列203,可以由多个永磁体300沿任一方向等间距排列组成,以保证振膜上的磁场强度,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其中永磁体300在不同方向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例如第一方向的间距W1不同于第二方向的间距W2。永磁体300沿垂直于振膜线圈方向具有旋转对称性,包括底部301、顶部302和腰部303,底部301为平面。阵列中永磁体300的底部301共面,朝向且平行于振膜。参见图3,图3所示为平板磁铁结构的永磁体底部形状,永磁体300的底部301采用正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此外,底部301还作为永磁体300的一个磁极,使永磁体300的磁场方向垂直于底部301,进而垂直于振膜上的线圈。永磁体300可以采用钕铁硼磁铁。
参照图4,图4所示为图2中A-A方向的平板磁铁阵列的永磁体断面形状。永磁体300的断面形状为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为降低声音在永磁体之间多次反射导致的能量损失,永磁体300的断面形状还可以采用腰部303从底部301到顶部302收缩的断面形状,包括渐进收缩的半圆形和半椭圆形,阶跃收缩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从而减小声波的能量损耗,降低声波相互干扰。优选的,永磁体300的腰部303从距离顶部302的1/5H(H为永磁体沿垂直于振膜线圈方向的最大尺寸)处开始向顶部302收缩。更优选地,腰部303从距离顶部302的1/2H处开始向顶部302缩减,从而减小永磁铁300边缘与中心的磁场强度偏差,在磁场强度、声音效果和加工成本方面获得较好的综合效果。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意图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为篇幅限制,这里不能逐一列举所有实施方式,任何可以体现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在上述实施例的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板换能模组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
所述第一平板换能模组包括第一框架、第一振膜和第一平板磁铁阵列,所述第一振膜周缘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上且上面设置有线圈,在所述第一振膜两侧对应所述线圈区域配置所述第一平板磁铁阵列;
所述第二平板换能模组包括第二框架、第二振膜和第二平板磁铁阵列,所述第二振膜周缘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上且上面设置有线圈,在所述第二振膜两侧对应所述线圈区域配置所述第二平板磁铁阵列;以及,
所述第一平板换能模组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采用对称式磁场结构,所述第一平板换能模组和第二平板换能模组的声音输出面之间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8°-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磁铁阵列和第二平板磁铁阵列由多个永磁体沿任一方向等间距排列组成;
所述永磁体的底部为平面,所述永磁体的磁场方向垂直于底部;
组成所述第一平板磁铁阵列的多个永磁体底部共面,且底部朝向并平行于所述第一振膜;以及,
组成所述第二平板磁铁阵列的多个永磁体底部共面,且底部朝向并平行于所述第二振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沿垂直于所述线圈方向具有旋转对称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为正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沿垂直于所述线圈方向的断面形状为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CN201822120540.XU 2018-12-18 2018-12-18 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 Active CN209120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0540.XU CN209120476U (zh) 2018-12-18 2018-12-18 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0540.XU CN209120476U (zh) 2018-12-18 2018-12-18 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0476U true CN209120476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208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20540.XU Active CN209120476U (zh) 2018-12-18 2018-12-18 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0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8411A (zh) 一种电声换能器和动圈平板复合扬声器
CN209390315U (zh) 发声器件
CN211531288U (zh) 发声器件
CN207835795U (zh) 电声转换器及电子设备
WO2020000984A1 (zh) 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
CN210093501U (zh) 扬声器
CN103763665B (zh) 一种平板扬声器振膜及具有该振膜的耳机扬声器
EP3496419A1 (en) Combination phase plug, and compression driver and speaker using same
CN205123990U (zh) 骨传导扬声器
WO2022068082A1 (zh)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CN109819380A (zh) 一种用于等磁式扬声器的隐形磁铁结构
CN209120476U (zh) 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
CN209120475U (zh) 复合平板电声换能器
CN209526865U (zh) 扬声器
CN209250879U (zh) 动圈静电复合电声换能器
CN205232447U (zh) 骨传导扬声器
CN109862480A (zh) 一种电声换能器和复合平板扬声器
WO2008071072A1 (fr) Haut-parleur monté sur plaque de type à entraînement par le bord à membrane vibrante
CN205123989U (zh) 骨传导扬声器
CN209949430U (zh) 动圈平板复合电声换能器
CN209949405U (zh) 动圈平板复合电声换能器
CN113660589A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CN202282861U (zh) 一种扬声器及其振动系统
CN209250878U (zh) 动圈静电复合电声换能器
CN215453260U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0

Address after: 2 / F, North building, 1339 Shuixiu Road,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AD-DIRECT (KUN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b-824, No.5 Lanyuan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Park,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450

Patentee before: HIFIMAN (TIANJI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001, Yingbin West Road, Bacheng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11

Patentee after: Kunshan Haifeima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 / F, North building, 1339 Shuixiu Road,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AD-DIRECT (KUNSHA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300 No. 2001 Yingbin West Road, Bacheng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Haifeima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01, Yingbin West Road, Bacheng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11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Haifeima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