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16372U - 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16372U
CN209116372U CN201821576463.2U CN201821576463U CN209116372U CN 209116372 U CN209116372 U CN 209116372U CN 201821576463 U CN201821576463 U CN 201821576463U CN 209116372 U CN209116372 U CN 209116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nomizer bank
preheating cabinet
air inlet
pipe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764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燕灵
丁子君
高文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i Fu 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 Fu 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 Fu 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 Fu 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764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16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16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163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包括预热箱,预热箱内壁安装预热管,预热管的一端贯穿预热箱一侧侧壁并连接抽风机一端,抽风机另一端连接进气管,预热管另一端贯穿预热箱的另一端侧壁并连接加热器的一端,加热器另一端连接出气管一端,出气管另一端套接均分箱一端,均分箱内安装均分机构,预热箱底板套接进烟管,预热箱顶板套接排烟管。抽风机将外界空气送入预热管内,进烟管将锅炉产生高温烟气送入预热箱内,高温烟气沿预热管对管内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进入加热器再次加热,最终高温空气通过出气管进入均分箱,均分箱内的均分机构将空气分散送入到炉膛内,从而使二次风温度更高,燃料燃烧更充分。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进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
背景技术
锅炉使用中需要向炉内通入多种风,其中二次风是将加热后的空气通过单独通道送入炉膛的热空气,从燃烧角度看,二次风温愈高,愈能强化燃烧,并能在低负荷运行时增强着火的稳定性,但是,目前的二次风进风机构都仅仅通过空气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而二次风温的提高受到空气加热器传热面积的限制,传热面积愈大,金属耗量就愈多,不但增加投资,而且将使加热器结构庞大,不便布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包括预热箱,所述预热箱内壁固定安装预热管,所述预热管的一端贯穿预热箱一侧侧壁顶部并固定连接抽风机一端,所述抽风机另一端固定连接进气管,所述预热管的另一端贯穿预热箱的另一端侧壁底部并固定连接加热器的一端,所述加热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出气管的一端,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均分箱的一端,所述均分箱内安装均分机构,所述预热箱底板靠近出气管的一端固定套接进烟管,所述预热箱顶板靠近进气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排烟管。
优选的,所述预热管为S型结构,所述预热管的单边宽度小于预热箱内腔长度,所述预热管的外径等于预热箱内腔宽度,所述预热管上开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一体焊接有通气管,相邻所述预热管间的通气管交错排布。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外端为喇叭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均分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均分箱内壁和另一端端面均固定套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圆周方向上开有多个第一均分孔,所述第一均分孔内固定套接第一均分管,所述固定板圆心处开有第二均分孔,所述第二均分孔内固定套接第二均分管,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均分管进固定套接第一扰流杆,所述第二均分管内贯穿第二扰流杆,所述第二扰流杆的两端贯穿第一均分管并与第一扰流杆相交。
优选的,所述第一均分管的数量为六个,且第一均分管沿固定板圆周方向围成正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二均分管位于六边形结构中心,所述第一扰流杆构成正六边形的边,所述第二扰流杆构成正六边形的对角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烟管将锅炉产生的高温烟气送入预热箱内,预热管的单边宽度小于预热箱内腔长度,预热管的外径等于预热箱内腔宽度,得高温烟气沿着预热管与预热箱两侧内壁间和通气管从下往上蔓延,从而使高温烟气与预热管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换热效率,二次风经过预热后在进入加热管加热,使得二次风升温更快,加热时间减小,从而提高二次风进风效率,且锅炉产生的烟气的一再次利用,节约能源;高温空气进入均分箱内后均匀分布到第一均分管和第二均分管内,高温空气从第一均分管和第二均分管进入炉膛时经过第一扰流杆和第二扰流杆再次均分,使得二次风进入炉膛时散布更均匀,时燃料燃烧更充分,提高进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气管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均分机构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热箱、2预热管、21连接孔、22通气管、3抽风机、4进气管、 5加热器、6出气管、7均分箱、8均分机构、81固定板、82第一均分孔、83第一均分管、84第二均分孔、85第二均分管、86第一扰流杆、87第二扰流杆、9 进烟管、10排烟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包括预热箱1,预热箱1内壁固定安装预热管2,预热管2的一端贯穿预热箱1一侧侧壁顶部并固定连接抽风机3一端,抽风机3另一端固定连接进气管4,预热管2的另一端贯穿预热箱1的另一端侧壁底部并固定连接加热器5的一端,加热器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出气管6的一端,出气管6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均分箱7 的一端,均分箱7内安装均分机构8,预热箱1底板靠近出气管6的一端固定套接进烟管9,预热箱1顶板靠近进气管4的一端固定套接排烟管10,抽风机3 将外界空气通过进气管4送入预热管2内,进烟管9将锅炉产生的高温烟气送入预热箱1内,高温烟气沿预热管2蔓延至排烟管10排出预热箱1,同时高温烟气对预热管2内的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进入加热器5内,加热器5 为现有锅炉二次风加热装置,空气再次加热后温度升高,最终高温空气通过出气管6进入均分箱7,均分箱7内的均分机构8将空气分散送入到炉膛内,从而使二次风温度更高,燃料燃烧更充分。
请参阅图1和图2,预热管2为S型结构,预热管2的单边宽度小于预热箱 1内腔长度,预热管2的外径等于预热箱1内腔宽度,预热管2上开有多个连接孔21,连接孔21内一体焊接有通气管22,使得高温烟气沿着预热管2与预热箱1两侧内壁间和通气管22从下往上蔓延,从而使高温烟气与预热管2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换热效率,相邻预热管2间的通气管22交错排布,使得高温烟气从通气管22流出后喷在预热管2上,避免高温烟气直接通过多根通气管22排出。
进一步的,进气管4外端为喇叭状结构,增强吸风效率。
请参阅图1和图3,均分机构8包括固定板81,均分箱7内壁和另一端端面均固定套接固定板81,固定板81圆周方向上开有多个第一均分孔82,第一均分孔82内固定套接第一均分管83,固定板81圆心处开有第二均分孔84,第二均分孔84内固定套接第二均分管85,相邻两个第一均分管83进固定套接第一扰流杆86,第二均分管85内贯穿第二扰流杆87,第二扰流杆87的两端贯穿第一均分管83并与第一扰流杆86相交,第一均分管83的数量为六个,且第一均分管83沿固定板81圆周方向围成正六边形结构,第二均分管85位于六边形结构中心,第一扰流杆86构成正六边形的边,第二扰流杆87构成正六边形的对角线,使得高温空气进入均分箱7内后均匀分布到第一均分管83和第二均分管85内,高温空气从第一均分管83和第二均分管85进入炉膛时经过第一扰流杆86和第二扰流杆87再次均分,使得二次风进入炉膛时散布更均匀,时燃料燃烧更充分。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抽风机3将外界空气通过进气管4送入预热管2内,进烟管9将锅炉产生的高温烟气送入预热箱1内,高温烟气沿着预热管2与预热箱1两侧内壁间和通气管22从下往上蔓延,从而使高温烟气与预热管2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换热效率,预热后的空气进入加热器5内进行加热时升温更快,加热时间减小,从而提高二次风进风效率,且锅炉产生的烟气的一再次利用,节约能源,高温空气进入均分箱7内后均匀分布到第一均分管83 和第二均分管85内,高温空气从第一均分管83和第二均分管85进入炉膛时经过第一扰流杆86和第二扰流杆87再次均分,使得二次风进入炉膛时散布更均匀,时燃料燃烧更充分,提高进风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包括预热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箱(1)内壁固定安装预热管(2),所述预热管(2)的一端贯穿预热箱(1)一侧侧壁顶部并固定连接抽风机(3)一端,所述抽风机(3)另一端固定连接进气管(4),所述预热管(2)的另一端贯穿预热箱(1)的另一端侧壁底部并固定连接加热器(5)的一端,所述加热器(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出气管(6)的一端,所述出气管(6)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均分箱(7)的一端,所述均分箱(7)内安装均分机构(8),所述预热箱(1)底板靠近出气管(6)的一端固定套接进烟管(9),所述预热箱(1)顶板靠近进气管(4)的一端固定套接排烟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管(2)为S型结构,所述预热管(2)的单边宽度小于预热箱(1)内腔长度,所述预热管(2)的外径等于预热箱(1)内腔宽度,所述预热管(2)上开有多个连接孔(21),所述连接孔(21)内一体焊接有通气管(22),相邻所述预热管(2)间的通气管(22)交错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外端为喇叭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分机构(8)包括固定板(81),所述均分箱(7)内壁和另一端端面均固定套接固定板(81),所述固定板(81)圆周方向上开有多个第一均分孔(82),所述第一均分孔(82)内固定套接第一均分管(83),所述固定板(81)圆心处开有第二均分孔(84),所述第二均分孔(84)内固定套接第二均分管(85),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均分管(83)进固定套接第一扰流杆(86),所述第二均分管(85)内贯穿第二扰流杆(87),所述第二扰流杆(87)的两端贯穿第一均分管(83)并与第一扰流杆(86)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分管(83)的数量为六个,且第一均分管(83)沿固定板(81)圆周方向围成正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二均分管(85)位于六边形结构中心,所述第一扰流杆(86)构成正六边形的边,所述第二扰流杆(87)构成正六边形的对角线。
CN201821576463.2U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16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6463.2U CN209116372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6463.2U CN209116372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16372U true CN209116372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99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7646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16372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16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48333U (zh) 一种低氮全预混回水冷凝预热的纯铜锅炉
CN208295933U (zh) 一种节能式废气燃烧器
CN201093753Y (zh) 低能耗高热量冷热转换器
CN201724387U (zh) 燃气热交换热风系统
CN207162580U (zh) 一种锅炉余热利用热风系统
CN202229538U (zh) 一种烘干机
CN209116372U (zh) 一种锅炉高效进风机构
CN201377817Y (zh) 采暖炉
CN210561598U (zh) 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
CN106642679A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热除湿的喷流式金属热风炉
CN209068946U (zh) 一种粮食烘干塔用燃油热风炉
CN204063544U (zh) 一种常压燃油燃气热水锅炉
CN208703917U (zh) 一种多回程结构的全预混超低氮锅炉
CN202618250U (zh) 双压引风加热装置
CN108302767B (zh) 燃气热水器的换热装置和燃气热水器
CN206540300U (zh) 一种高清洁节能锅炉
CN207335489U (zh) 一种预热型热水锅炉
CN205825437U (zh) 一种热风炉用换热器
CN206828576U (zh) 退火炉旋流喷射热风循环结构
CN205940213U (zh) 烤房散热器
CN205939674U (zh) 一种水火管热水锅炉
CN108180747A (zh) 一种节能环保热风炉
CN203880927U (zh) 一种高效燃煤热风炉
CN214536121U (zh) 低氮型过热注汽锅炉
CN209027087U (zh) 一种常压暖风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