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16334U - 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16334U
CN209116334U CN201821376683.0U CN201821376683U CN209116334U CN 209116334 U CN209116334 U CN 209116334U CN 201821376683 U CN201821376683 U CN 201821376683U CN 209116334 U CN209116334 U CN 209116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wl
hole
kindling material
air
inner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766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冼振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Gaoyao District Dingxing Hardwar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Gaoyao District Dingxing Hardwar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Gaoyao District Dingxing Hardwar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Gaoyao District Dingxing Hardwar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766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16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16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16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包括燃气进气咀(1)、进风弯管(2)、火种入气咀(3)、火种管(4),燃气进气咀(1)与进风弯管(2)联接在一起,进风弯管(2)的侧壁上与火种入气咀(3)的一端联接在一起,火种入气咀(3)的另一端与火种管(4)联接在一起,进风弯管(2)的上端口设有碗形外壳(8),碗形外壳(8)内腔设有碗形内壳(5),碗形内壳(5)与碗形外壳(8)装配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旋转集束火焰高效有力,出气孔在碗形内壳的中部可避免脏物堵塞,火种在出气斜孔的下方,火焰不被吹熄,可使燃气混合比提高而获得高速燃烧达到火力更猛,点火针由下向上穿越,并在内腔由于贮气作用使燃气更易打火。

Description

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预混式燃烧器是由预混管、燃烧器腔体火盖等组成,其可燃气体穿过火盖向上的小孔喷出产生向上无规则火焰,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小孔被脏物堵塞,火焰分散效率低,需急切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该燃烧器在侧壁,斜孔喷出可燃气体形成旋转集束火焰高效有力,由于出气孔在碗形内壳的中部可避免脏物堵塞,火种设在出气斜孔的下方火焰不被吹熄,可使燃气混合比提高而获得高速燃烧达到火力更猛,由于点火针由下向上穿出,并在内腔由于贮气作用使燃气更易打火达到快速高效混合燃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包括燃气进气咀、进风弯管、火种入气咀、火种管,燃气进气咀与进风弯管联接在一起,进风弯管的侧壁上与火种入气咀的一端联接在一起,火种入气咀的另一端与火种管联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进风弯管的上端口设有碗形外壳,碗形外壳的外壳底部设有与进风弯管对接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进风弯管的上端口联接在一起,碗形外壳内腔设有碗形内壳,碗形内壳与碗形外壳装配在一起,所述的碗形内壳内腔为第一锥形腔体,碗形内壳上端敞口外壁设有凸缘筋,碗形内壳上端敞口的凸缘筋与碗形外壳的第一台阶装配在一起,碗形内壳的凸缘筋下部外壁设有第一环形壁,第一环形壁的下部外壁为第二环形壁,第一锥形腔体的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上设有1—3排出气斜孔,出气斜孔均布在第一锥形腔体的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上,每一排出气斜孔的数量为6—30个,碗形内壳的内壳底部设有装配火种管的第一通孔和装配点火针的第二通孔,装配火种管的第一通孔设在碗形内壳的内壳底部的中心,点火针的第二通孔设在碗形内壳的内壳底部的侧边;所述的碗形外壳内腔依次设有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二锥形腔体、外壳底部,外壳底部与第二锥形腔体结合为一体,外壳底部设有与进风弯管对接的第三通孔和装配点火针的第四通孔,与进风弯管对接的第三通孔设在外壳底部的中部,装配点火针的第四通孔设在外壳底部的边缘,点火针穿过碗形外壳底部的第四通孔和碗形内壳的内壳底部上的第二通孔配合,由压紧螺母及密封圈紧固在外壳底部上的第四通孔上,在碗形外壳的外壁径向设有燃烧器与炉体固定的耳座,耳座数量为3个,垂直于耳座的轴向均布第五通孔,第五通孔的数量为3个,当碗形外壳上的耳座与炉体装配通过第五通孔由螺栓将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固定在炉体。
所述的火种管为T状三叉管,下端口为进气口,上端与第一通孔对接,上端口装配火种帽,火种帽径向帽壁设有火种出气孔,火种出气孔数量为6— 12个,火种管横侧连接火种入气咀。
工作原理:燃气从燃气入咀进入进风弯管与风预混合成可燃气体,其中部分通过火种管的进气口进入火种帽,再通过火种帽的火种出气孔进入碗形内壳,再从出气斜孔进入碗形外壳内腔,另一部分从进风弯管的端口进入碗形外壳内腔二次预混合,当点火针点燃碗形内壳的燃气进行燃烧的同时在碗形内壳与碗形外壳内腔二次预混合燃气达到预热使燃烧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构造,可以获得旋转集束火焰,高效有力,由于出气孔在碗形内壳的中部可避免脏物堵塞,火种设在出气斜孔的下方,稳定火种火焰不被吹熄,可使燃气混合比提高而获得高速燃烧达到火力猛,由于点火针由下向上穿出,并在突台内腔由于贮气作用使燃气更易打火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构造(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的碗形外壳构造(半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的碗形内壳构造(半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中:1、燃气进气咀,2、进风弯管,3、火种入气咀,4、火种管,5、碗形内壳,5a、出气斜孔,5b、第一通孔,5c、凸缘筋,5d、第一环形壁, 5e、第二环形壁,5f、第二通孔,5g、内壳底部,5h、第一锥形腔体,6、火种帽,7、火种出气孔,8、碗形外壳,8a、第一台阶,8b、第二台阶,8c、耳座,8d、第五通孔,8e、第二锥形腔体,8f、第四通孔,8g、第三通孔, 8h、外壳底部,9、密封圈,10、压紧螺母,11、点火针。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选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包括燃气进气咀1、进风弯管2、火种入气咀3、火种管4,燃气进气咀1与进风弯管2联接在一起,进风弯管2的侧壁上与火种入气咀3的一端联接在一起,火种入气咀3 的另一端与火种管4联接在一起,进风弯管2的上端口设有碗形外壳8,碗形外壳8的外壳底部8h设有与进风弯管2对接的第三通孔8g,第三通孔8g与进风弯管2的上端口联接在一起,碗形外壳8内腔设有碗形内壳5,碗形内壳 5与碗形外壳8装配在一起,所述的火种管4为T状三叉管,下端口为进气口,上端与第一通孔5b对接,上端口装配火种帽6,火种帽6径向帽壁设有火种出气孔7,火种出气孔7数量为9个,火种管4横侧连接火种入气咀3。
如附图1—3所示:碗形外壳8内腔依次设有第一台阶8a、第二台阶 8b、第二锥形腔体8e、外壳底部8h,外壳底部8h与第二锥形腔体8e结合为一体,外壳底部8h设有与进风弯管2对接的第三通孔8g和装配点火针11的第四通孔8f,与进风弯管对接的第三通孔8g设在外壳底部8h的中部,装配点火针11的第四通孔8f设在外壳底部8h的边缘,点火针11穿过碗形外壳底部8h的第四通孔8f和碗形内壳5的内壳底部5g上的第二通孔5f配合,由螺母10及密封圈9紧固在外壳底部8h上的第四通孔8f上,在碗形外壳 (8)的外壁径向设有燃烧器与炉体固定的耳座(8c),耳座(8c)数量为3 个,垂直于耳座(8c)的轴向均布第五通孔(8d),第五通孔(8d)的数量为3个,当碗形外壳(8)上的耳座(8c)与炉体装配通过第五通孔(8d)由螺栓将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固定在炉体。
如附图1、4—5所示:所述的碗形内壳5内腔为第一锥形腔体5h,碗形内壳5上端敞口外壁设有凸缘筋5c,碗形内壳5上端敞口的凸缘筋5c与碗形外壳8的第一台阶8a装配在一起,碗形内壳5的凸缘筋5c下部外壁设有第一环形壁5d,第一环形壁5d的下部外壁为第二环形壁5e,第一锥形腔体5h 的第一环形壁5d和第二环形壁5e上设有2排出气斜孔5a,出气斜孔5a均布在第一锥形腔体5h的第一环形壁5d和第二环形壁5e上,每一排出气斜孔5a 的数量为24个,碗形内壳5的内壳底部5g设有装配火种管4的第一通孔5b 和装配点火针11的第二通孔5f,装配火种管4的第一通孔5b设在碗形内壳 5的内壳底部5g的中心,点火针11的第二通孔5f设在碗形内壳5的内壳底部5g的侧边。
工作原理:燃气从燃气入咀1进入进风弯管2与风预混合成可燃气体,其中部分通过火种管4的进气口进入火种帽6,再通过火种帽6的火种出气孔 7进入碗形内壳5,再从出气斜孔5a进入碗形外壳8内腔,另一部分从进风弯管2的端口进入碗形外壳8内腔二次预混合,当点火针11点燃碗形内壳5 的燃气进行燃烧的同时在碗形内壳5与碗形外壳8内腔二次预混合燃气达到预热使燃烧更充分。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包括燃气进气咀(1)、进风弯管(2)、火种入气咀(3)、火种管(4),燃气进气咀(1)与进风弯管(2)联接在一起,进风弯管(2)的侧壁上与火种入气咀(3)的一端联接在一起,火种入气咀(3)的另一端与火种管(4)联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进风弯管(2)的上端口设有碗形外壳(8),碗形外壳(8)的外壳底部(8h)设有与进风弯管(2)对接的第三通孔(8g),第三通孔(8g)与进风弯管(2)的上端口联接在一起,碗形外壳(8)内腔设有碗形内壳(5),碗形内壳(5)与碗形外壳(8)装配在一起,所述的碗形内壳(5)内腔为第一锥形腔体(5h),碗形内壳(5)上端敞口外壁设有凸缘筋(5c),碗形内壳(5)上端敞口的凸缘筋(5c)与碗形外壳(8)的第一台阶(8a)装配在一起,碗形内壳(5)的凸缘筋(5c)下部外壁设有第一环形壁(5d),第一环形壁(5d)的下部外壁为第二环形壁(5e),第一锥形腔体(5h)的第一环形壁(5d)和第二环形壁(5e)上设有1—3排出气斜孔(5a),出气斜孔(5a)均布在第一锥形腔体(5h)的第一环形壁(5d)和第二环形壁(5e)上,每一排出气斜孔(5a)的数量为6—30个,碗形内壳(5)的内壳底部(5g)设有装配火种管(4)的第一通孔(5b)和装配点火针(11)的第二通孔(5f),装配火种管(4)的第一通孔(5b)设在碗形内壳(5)的内壳底部(5g)的中心,点火针(11)的第二通孔(5f)设在碗形内壳(5)的内壳底部(5g)的侧边;所述的碗形外壳(8)内腔依次设有第一台阶(8a)、第二台阶(8b)、第二锥形腔体(8e)、外壳底部(8h),外壳底部(8h)与第二锥形腔体(8e)结合为一体,外壳底部(8h)设有与进风弯管(2)对接的第三通孔(8g)和装配点火针(11)的第四通孔(8f),与进风弯管对接的第三通孔(8g)设在外壳底部(8h)的中部,装配点火针(11)的第四通孔(8f)设在外壳底部(8h)的边缘,点火针(11)穿过碗形外壳底部(8h)的第四通孔(8f)和碗形内壳(5)的内壳底部(5g)上的第二通孔(5f)配合,由压紧螺母(10)及密封圈(9)紧固在外壳底部(8h)上的第四通孔(8f)上,在碗形外壳(8)的外壁径向设有燃烧器与炉体固定的耳座(8c),耳座(8c)数量为3个,垂直于耳座(8c)的轴向均布第五通孔(8d),第五通孔(8d)的数量为3个,当碗形外壳(8)上的耳座(8c)与炉体装配通过第五通孔(8d)由螺栓将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固定在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种管(4)为T状三叉管,下端口为进气口,上端与第一通孔(5b)对接,上端口装配火种帽(6),火种帽(6)径向帽壁设有火种出气孔(7),火种出气孔(7)数量为6—12个,火种管(4)横侧连接火种入气咀(3)。
CN201821376683.0U 2018-08-25 2018-08-25 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 Active CN209116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6683.0U CN209116334U (zh) 2018-08-25 2018-08-25 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6683.0U CN209116334U (zh) 2018-08-25 2018-08-25 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16334U true CN209116334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97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76683.0U Active CN209116334U (zh) 2018-08-25 2018-08-25 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16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49921U (zh)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1457371A (zh) 低氮燃烧器
CN205191571U (zh) 文丘里燃烧器的稳焰器
CN206207411U (zh) 一种大功率上进风灶具燃烧器
CN105444169A (zh) 一种改进二次空气流动的灶具燃烧器
CN201180990Y (zh) 一种带点火和熄火保护装置的预混式高效节能环保燃烧器
CN107525073A (zh) 一种节能直射式燃烧器
CN212227021U (zh) 一种低氮燃烧器
CN209116334U (zh) 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
CN213334432U (zh) 一种预混式地面火炬燃烧器
CN205191574U (zh) 文丘里燃烧器的稳焰器
CN203718842U (zh) 一种不辣眼睛的炒灶预混炉头
CN109000250A (zh) 一种预混合型燃烧器
CN105333427A (zh) 文丘里燃烧器的稳焰器
CN105351930B (zh) 文丘里燃烧器的稳焰器
CN102588969B (zh) 商用灶具炉头
CN210267211U (zh) 焚化炉配套用燃烧灶
CN209470208U (zh) 一种多次预混炉头
CN109579007A (zh) 一种多次预混炉头
CN203615372U (zh) 一种商用低噪音节能猛火炉头
CN207936078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及安装有该燃烧器火盖的燃烧器
CN217503670U (zh) 一种防回火式旋流预混消烟型地面火炬燃烧器
CN212537832U (zh) 一种燃气分配鼓风结构及燃气灶
CN207936072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及安装有该燃烧器火盖的燃烧器
CN202561750U (zh) 高效节能的商用灶具炉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