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8897U - 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8897U
CN209108897U CN201821836556.4U CN201821836556U CN209108897U CN 209108897 U CN209108897 U CN 209108897U CN 201821836556 U CN201821836556 U CN 201821836556U CN 209108897 U CN209108897 U CN 209108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humidifying
area
removing rod
dehumidiz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65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ongyi Electron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ongyi Electron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ongyi Electron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ongyi Electron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365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8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8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88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包括柜体、风机、设备支架、除湿部,所述柜体被垂向设置的排水板分隔成两个顶部连通的工作部和除湿部,所述工作部内倾斜安装有设备支架,所述除湿部从下到上依次是除湿板区、除湿棒区、除湿柱区,除湿板区内的除湿板交替设置在两个相对的面上,除湿棒区是由设置在两个相对的面上的若干除湿棒构成,除湿棒区上方倾斜设置有除湿隔板,除湿隔板结构与除湿板相同,除湿隔板上垂向设置有若干除湿柱,除湿柱与柜体顶板、除湿隔板连接但不连通,三个除湿部分相互配合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并利用电渗再生技术,将除湿剂中的水分以液滴的形式排出,实现对空气中水分的去除。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
背景技术
机柜是用于集中放置电子设备的容器,比如在机柜中放置多台计算机或者刀片式服务器,大多通过风机来降温,当机柜放置在外界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时,携带水蒸气的空气进入机柜中,会进入机柜中的设备中,在设备的内壁温度较低处凝露,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会损坏正在工作的电路。
为解决这种问题,目前大部分专利是以冷热空气交换法为基础进行设计的,冷热交换法就是先将空气加热,然后在温度较低的冷却处冷却,从而将空气中的水分脱除,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加热,能耗更大,而且先加热再冷却的方法增大了系统的冷负荷,而且机柜的连续运行时间很长,一旦加热装置故障或者加热效率降低,除湿效果会立刻大幅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采用电渗再生原理的除湿机柜,不仅能够能耗更小,而且后期维护成本不高,即使一两个除湿机构失效也不会过多的影响除湿效果。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包括柜体、风机、设备支架、除湿部,所述柜体被排水板分隔成两个顶部连通的工作部和除湿部,所述工作部内倾斜安装有设备支架,所述除湿部从下到上依次是除湿板区、除湿棒区、除湿柱区,除湿部的进风口设置在底部,除湿板区内的除湿板交替设置在两个相对的面上,除湿板之间的间隙用于气体的流通,除湿板是由除湿剂、布有均匀小孔的绝缘盒体、电极组成,除湿机置于盒体内,除湿棒区是由设置在两个相对的面上的若干除湿棒构成,除湿棒包括空心棒体、除湿剂、电极,除湿机位于空心棒体中,电极安装在棒体的底面、顶面,除湿棒区上方倾斜设置有除湿隔板,除湿隔板结构与除湿板相同,除湿隔板上垂向设置有若干除湿柱,除湿柱与柜体顶板、除湿隔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板、除湿棒、除湿柱上的通孔均小于除湿剂的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板、除湿棒分别与排水板、空心背板连通,连通部设置有滤网,防止除湿剂落入排水板或背板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面积小于所在面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电渗再生技术常温下即可除湿,不需要额外的加热或者是冷却,耗电量小于采用冷热交换法的传统除湿机柜。
(2)多道除湿装置共同处理,即使部分损坏也不会对除湿效果造成太大影响。
(3)后期维护成本低,维护时间间隔更长。
(4)电子设备倾斜设置在柜体中,使风能够从每个设备上流过,冷却效果更好。
(5)内部带有电风扇的设备,将其出风口对准排水板,利用排水板中的液体流动来降温。
(6)水平设置的除湿板能够避免较大的颗粒物进入工作部损伤设备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沿着图1中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除湿板,12-除湿棒,13-除湿柱,14-除湿隔板,15-排水板,2-风机,3-设备支架,4-柜体,41-进风条,42-出风条。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进行具体描述先对一些概念进行解释:
电渗是微观尺度下电中性的液体受到管壁附近双电层中离子化液体微团的拖动,在外加电场下定向迁移的物理现象。
电渗再生技术是利用固态除湿剂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由于除湿剂本身具有一定的含水率,这些水分以分子态、液态形式存在于除湿剂的毛细孔中,当吸收的水分足够多,且在电场作用下,水分会在除湿机内部形成电渗流流出颗粒外,进而在颗粒间隙中形成连续的电渗流,液体以电渗流的形式流出时,空出的部分可以继续吸收水分实现再生。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除湿机柜,包括柜体4以及柜体4内的除湿部、风机2、工作部,在图1所示的方位,柜体4的左侧板是安装有柜门的面板,也是该机柜的正面,柜体4的右侧板为背板,背板是中空结构且其底部设置有开口与外界连通,柜体4中的排水板15将柜体4分为顶部连通的两个部分,靠近面板的部分是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工作部,靠近背板的部分是除湿部,柜体4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倾斜的空心底板,朝面板方向倾斜,空心底板与排水板15连通用于出水。
柜体4上设置有进风条41、出风条42,进风条41设置在背板底部,出风条42设置在面板底部,进风条41、出风条42本质上是一个条形开口,且开口上设置有栅网的结构,如图3所示,工作部顶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上留有通孔,风机2镶嵌在通孔中,使得除湿后的气流只能经风机2加速后进入工作部,工作部中还设置有设备支架3,设备支架3垂直固定在排水板15上且不与其他面接触,设备支架3以图3的方式倾斜设置在柜体4中,这样设置可以保证从顶部进入的气流能够经过每个设备支架3,相比于水平布置,散热效果更好,而且设备支架3所固定的排水板15由于是除湿部出去的水排出的路径,液体流动将热量带走所以温度较低,用于辅助冷却,当设备本身带有风扇的情况下,将设备自带的出风口对着排水板15就可以通过排水板来传递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在设备支架上放置时,与排水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这是为了避免过分贴近排水板对线缆接头造成损伤,而且留有的间隙可以供风机的风通过,提高冷却效率。
除湿部的除湿剂是选择的大孔硅胶,除湿部自下而上依次分为除湿板区、除湿棒区、除湿柱区,具体来说,除湿板1是由壳体、除湿剂、电极构成,壳体是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的盒体,壳体上的通孔孔径小于除湿剂的粒径,壳体底面和顶面均留有放置电极的通孔,使得电极能够直接与除湿剂接触,另外壳体的一个侧面与壳体的其他部分螺栓连接,方便更换除湿剂,除湿板区的除湿板1以图1所示的方式分别与背板及排水板15连通,除湿板1之间的间隙用于空气的流动,当潮湿空气与除湿板1表面接触时,空气中的水分会被除湿剂吸收,由于除湿板1间的间隙较小,风机2运行时的压力会使一部分气体通过除湿板1上的通孔穿过除湿板1向上运动,设置除湿板1还能够避免空气中的一些较大颗粒物进入柜体4损坏设备的情况,如果较大的颗粒物进入除湿部,会因为其惯性较大,来不及随风向的改变而改变,而直接撞在除湿剂上被粘住,从而避免颗粒物进入工作部而损伤设备;除湿棒区是由若干与排水板15连通的下除湿棒区和与背板连通的上除湿棒区组成,除湿棒是空心棒体,内部填充有除湿剂,电极设置在除湿棒12的底面和顶面,由于除湿棒12间的分布紧密,而且除湿棒1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所以空气中的水分在这个部分被大量吸收,如图2可以看出,除湿棒的分布密度是比较紧密的,但是为了使得图片表示清楚,上、下除湿棒区并未重叠画出,而实际中上、下除湿棒区是如图1所示,上、下除湿棒区之间有一部分在俯视图上看是重叠的;除湿棒区上方倾斜设置有除湿隔板14,较低的一端与排水板15连通,除湿隔板14的结构与除湿板1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除湿隔板14上的通孔孔径大于除湿板1的,且厚度也小于除湿板1,所以气流通过除湿隔板14的速度更快;除湿柱13垂直固定在除湿隔板14与顶板之间,除湿柱13结构与除湿棒12相同,只是其底面半径更大,用于最后一道过滤,是对前面两部分的一个补充,强化除湿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除湿板1、除湿棒12与水平方向呈1~2°的夹角,当除湿剂吸收足够的水分后,水分会凝结成液态水顺着倾斜的内壁流向排水板15或背板内,并通过排水板15或背板排出,另外,在除湿部中的连通并不是指内部的除湿剂相互接触,具体来说,除湿板1与排水板15、背板连通时,连接部设置有一个开口将二者连通,开口上设置有绝缘网,避免除湿剂掉入排水板15或背板中,除湿隔板14与排水板15的连通方式相同,除湿隔板14与除湿柱13连接但不连通,二者连接部设置有除湿柱的电极,除湿隔板14在此仅仅起到支撑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湿剂、电极、风机,电极间的电路连接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因此不作说明。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除湿剂使用的大孔硅胶,硅胶上的孔径在2~50n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包括柜体、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备支架、除湿部,所述柜体被垂向设置的排水板分隔成两个顶部连通的工作部和除湿部,所述工作部内倾斜安装有设备支架,所述除湿部从下到上依次是除湿板区、除湿棒区、除湿柱区,除湿部的进风口设置在底部,除湿板区内的除湿板交替设置在两个相对的面上,除湿板之间的间隙用于气体的流通,除湿板是由除湿剂、布有均匀小孔的绝缘盒体、电极组成,除湿剂置于盒体内,除湿棒区是由设置在两个相对的面上的若干除湿棒构成,除湿棒包括空心棒体、除湿剂、电极,除湿剂位于空心棒体中,电极安装在棒体的底面、顶面,除湿棒区上方倾斜设置有除湿隔板,除湿隔板结构与除湿板相同,除湿隔板上垂向设置有若干除湿柱,除湿柱与柜体顶板、除湿隔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板、除湿棒、除湿柱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孔径均小于除湿剂的粒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板、除湿棒分别与排水板、空心背板连通,连通部设置有滤网,防止除湿剂落入排水板或背板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面积小于所在面的面积。
CN201821836556.4U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8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6556.4U CN209108897U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6556.4U CN209108897U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8897U true CN209108897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204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655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8897U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8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5421A (zh) 一种热泵驱动的膜式液体除湿与蓄能装置
CN104422041B (zh) 降低室外机结霜速度的方法及空调系统和室外机
CN108826508B (zh) 一种风路并联进风预冷立式除湿机
CN211177196U (zh) 一种高效柜式除湿机
CN103411271A (zh) 空调除湿机组及除湿方法
CN209183974U (zh) 一种散热型开关柜
CN108826502A (zh) 一种转轮除湿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08897U (zh) 一种基于电渗再生技术的除湿机柜
CN201811367U (zh) 一种热泵驱动的膜式液体除湿与蓄能装置
CN109140551A (zh) 烟机
CN111908765A (zh) 一种带有自动排尘功能的热风干化装置及其方法
CN201906551U (zh) 一种除湿机
CN208595650U (zh) 一种家用热动力空气净化器
CN108159850B (zh) 一种水雾流体冷剥离器和除湿除雾装置及其除湿除雾方法
CN113701331B (zh) 一种机柜空调的出风框以及具有其的机柜空调
CN103453586A (zh) 除湿机及除湿机冷凝器的冷却方法
CN100489404C (zh) 无霜冷冻低湿除湿装置
CN107477719B (zh) 能除湿过滤的净化新风机
CN203518008U (zh) 一种空调除湿机组
CN214949455U (zh) 一种节能的用于除湿的除湿转轮
CN209782852U (zh) 一种用于降低空气含湿量的取风口格栅组件
CN208139456U (zh) 一体式除湿装置
CN110057070B (zh) 用于降低空气含湿量的取风口格栅组件
CN108775632B (zh) 一种利用电渗效应降温和抑霜的空调室外机
CN219346663U (zh) 抗摔型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