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7682U - 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7682U
CN209107682U CN201721014335.4U CN201721014335U CN209107682U CN 209107682 U CN209107682 U CN 209107682U CN 201721014335 U CN201721014335 U CN 201721014335U CN 209107682 U CN209107682 U CN 209107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structure
invasive lumbar
spinal fusion
zero incisura
lumbar 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143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洪生
尚鹏
周文钰
徐大众
杨朝岚
张琴丽
侯增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7210143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7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7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76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包括椎间融合器和前路压力固定器;所述前路压力固定器包括伸缩结构和与所述伸缩结构上下连接的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上锁定结构和下锁定结构;所述伸缩结构为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锁定结构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锁定结构整体围成框形结构,所述椎间融合器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椎间融合器处于所述前路压力固定器的框形结构内,其中伸缩结构具有轴线撑开功能及横向加压功能,更加贴合人体运动,有利于使用者长久的康复。

Description

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颈椎退行性疾病、脊椎外伤、颈椎肿瘤、颈椎结核等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前路减压和椎间融合是公认的治疗方法。随着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技术广泛开展,并发症日益凸显。这种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主要表现在:钢板过宽及过厚、钢板设计复杂、术中颈椎前路软组织剥离过多、内固定放置困难、手术时间较长等。Hacker等发现:吞咽困难一直被认为是颈椎前路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2%~50%不等。因此,通过改进内固定设计,达到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增加内固定稳定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术,是近两年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的最新研究技术方向,目前,SYNTHES公司生产的“ZERO-P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一款产品,从2009年开始,在中国进行少量临床应用。临床结果证明:ZERO-P系统是将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加上钛合金固定板制成的新型颈椎融合固定系统,其整合了目前较为流行的Cage及钛板为一体,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其中聚醚醚酮(PEEK Optima)材料弹性模量与人体骨相当,强度高于人体骨,并可产生微动,减少应力遮挡,促进骨愈合,减少融合器下沉,避免椎间隙变小,具有人体植人材料最合适的生物力学性能、良好的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其高压稳定性和抗裂性也高于碳素纤维。同时由于其独特的零切迹设计,与一般颈椎前路钛板不同,植入后不会突出于椎体前缘,可以降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同时减少了对椎体前面软组织的处理和牵拉。Zero-P也在较大程度上远离相邻椎间隙,从而可以预防临近节段的骨化。由于钛板和椎间融合器是预装的,置入完成后,钛板无需预弯和位置校准。椎间压力固定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技术,是近年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的最新研究技术方向与发展趋势。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多为普通颈椎椎间融合固定器,其稳定性不好,同时需要与颈椎钢板配合使用,手术时开口大,操作繁琐,手术时间长,价格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普通颈椎椎间融合固定器稳定性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整体安装简单、方便,相对更加安全可靠,节省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包括椎间融合器和前路压力固定器;
所述前路压力固定器包括伸缩结构和与所述伸缩结构上下连接的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上锁定结构和下锁定结构;
所述伸缩结构为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锁定结构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锁定结构整体围成框形结构,所述椎间融合器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椎间融合器处于所述前路压力固定器的框形结构内。
所述椎间融合器整体为圆筒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椎间融合器包括中间固定结构,所述中间固定结构将所述椎间融合器间隔成两个中空结构。
其中,所述椎间融合器的上下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左折弯结构和右折弯结构,所述左折弯结构和所述右折弯结构整体围成一个菱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左折弯结构的两端和所述右折弯结构的两端之间留有缝隙。
其中,所述锁定结构的左右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
其中,所述上锁定结构的下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所述下锁定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结构的前端为尖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椎间融合器和前路压力固定器均为左右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其有益效果在于: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包括椎间融合器和前路压力固定器,其中所述前路压力固定器包括伸缩结构和与所述伸缩结构上下连接的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上锁定结构和下锁定结构;
所述伸缩结构为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锁定结构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锁定结构整体围成框形结构,所述椎间融合器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椎间融合器处于所述前路压力固定器的框形结构内;其中伸缩结构具有轴线撑开功能及横向加压功能,更加贴合人体运动,有利于使用者长久的康复。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的所述椎间融合器整体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椎间融合器包括中间固定结构,所述中间固定结构将所述椎间融合器间隔成两个中空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的所述椎间融合器的上下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的左右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所述上锁定结构的下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所述下锁定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用于推入椎间接触部分进行直接固定,具有良好的高压稳定性和抗裂性,减少了对椎前的软体组织的牵拉,降低了术后患者并发症。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左折弯结构和右折弯结构,所述左折弯结构和所述右折弯结构整体围成一个菱形结构,具有轴线撑开功能及横向加压功能。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的所述左折弯结构的两端和所述右折弯结构的两端之间留有缝隙,当左折弯结构和右折弯结构在横向加压弯折时,左折弯结构的两端与右折弯结构的两端不会重叠,更加贴合人体运动,有利于使用者长久的康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椎间融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路压力固定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路压力固定器的另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椎间融合器,11、中间固定结构,12、中空结构,2、前路压力固定器,21、伸缩结构,211、左折弯结构,212、右折弯结构,213、缝隙,22、锁定结构,221、上锁定结构,222、下锁定结构,3、倒锯齿结构,4、尖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包括椎间融合器1和前路压力固定器2;
参照图3、4所示,所述前路压力固定器2包括伸缩结构21和与所述伸缩结构21上下连接的锁定结构22,所述锁定结构22包括上锁定结构221和下锁定结构222;
所述伸缩结构21为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锁定结构22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伸缩结构21与所述锁定结构22整体围成框形结构,所述椎间融合器1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椎间融合器1处于所述前路压力固定器2的框形结构内。
所述伸缩结构21包括左折弯结构211和右折弯结构212,所述左折弯结构211和所述右折弯结构212整体围成一个菱形结构;所述左折弯结构211的两端和所述右折弯结构212的两端之间留有缝隙213。
所述锁定结构22的左右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3。
所述上锁定结构221的下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3,所述下锁定结构222的上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3。
所述锁定结构22的前端为尖形结构4。
参照图2所示,所述椎间融合器1整体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椎间融合器1包括中间固定结构11,所述中间固定结构11将所述椎间融合器1间隔成两个中空结构12;所述椎间融合器11的上下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3。
所述椎间融合器1和前路压力固定器2均为左右对称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椎间融合器和前路压力固定器;
所述前路压力固定器包括伸缩结构和与所述伸缩结构上下连接的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上锁定结构和下锁定结构;
所述伸缩结构为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锁定结构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锁定结构整体围成框形结构,所述椎间融合器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椎间融合器处于所述前路压力固定器的框形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整体为圆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包括中间固定结构,所述中间固定结构将所述椎间融合器间隔成两个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的上下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左折弯结构和右折弯结构,所述左折弯结构和所述右折弯结构整体围成一个菱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弯结构的两端和所述右折弯结构的两端之间留有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的左右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定结构的下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所述下锁定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倒锯齿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和前路压力固定器均为左右对称结构。
CN201721014335.4U 2017-08-14 2017-08-14 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7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14335.4U CN209107682U (zh) 2017-08-14 2017-08-14 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14335.4U CN209107682U (zh) 2017-08-14 2017-08-14 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7682U true CN209107682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94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1433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7682U (zh) 2017-08-14 2017-08-14 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7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0281B (zh) 人工椎体
CN103800101B (zh) 一种防脱位式非融合人工颈椎及椎间盘系统
CN105193524A (zh) 棘板间稳定器
CN101972179B (zh) 一种可调式颈椎椎间融合器
CN107822747B (zh) 一种3d打印枕颈融合固定装置
CN203953882U (zh) 生物型颈椎融合器
CN104799928A (zh) 棘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CN105919699A (zh) 棘板间稳定器
CN103720527B (zh) 一种关节融合器
CN209107682U (zh) 零切迹脊柱融合固定器
CN205126504U (zh) 棘板间稳定器
CN201631368U (zh) 一种折断面隐藏式复位椎弓根螺钉
CN203988314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的颈椎成形板
CN209004336U (zh) 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
CN105943203B (zh) 全方位可调节椎间固定融合器
CN100349558C (zh) 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
CN105997311A (zh) 可调式椎间融合器
CN106725788A (zh) 一种用于腰椎峡部裂的翼状曲面钢板内固定系统
CN103142331B (zh) 寰枢侧块关节融合器
CN204600803U (zh) 一种寰枢椎融合的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
CN203970619U (zh) 颈椎植骨术用解剖型钛网
CN209091753U (zh)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CN208677651U (zh) 一种3d打印枕颈融合固定装置
CN202355458U (zh)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配套固定防脱装置
CN204501115U (zh) 一种方形前方入路脊柱椎体间融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