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4821U - 高效散热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高效散热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4821U
CN209104821U CN201821504528.2U CN201821504528U CN209104821U CN 209104821 U CN209104821 U CN 209104821U CN 201821504528 U CN201821504528 U CN 201821504528U CN 209104821 U CN209104821 U CN 209104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adiating piece
shell
mobile power
power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045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长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045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4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4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4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散热件、蓄电单元、与蓄电单元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和热管;散热件安装于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并位于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周缘;电路板上具有发热电子元件;热管包括蒸发段、冷凝段及连接蒸发段与冷凝段的连接段,蒸发段与所发热电子元件连接,冷凝段与散热件连接。上述高效散热移动电源通过热管的蒸发段与发热电子元件接触,热管的冷凝段与散热件接触,当该移动电源工作时,发热电子元件发热,蒸发段快速将热量传送至冷凝段,散热件将冷凝段释放出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界中,使得发热电子元件发出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出去,实现高效散热的目的。

Description

高效散热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Mobile Power Pack,MPP),也叫充电宝和旅行充电器等,移动电源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
移动电源在在工作状态时,内部的发热电子元件会产生热量,传统移动电源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散热;一种是移动电源的内部发热电子元件不与外壳内侧接触,仅透过内部空气升温,靠外壳内外温差进行散热;由于空气热阻大,故此种方式较适合低功率放电输出,当使用大功率进行放电输出时,连续产生高温会造成散热不良现象;另一种是内部发热电子元件与外壳内侧直接接触,靠外壳内外温差进行散热;此种方式虽可以解决空气热阻问题,并将大功率放电输出时所产生的高热直接传导到外壳上,但也因此会限制了产品的外壳材质;并且大多的发热电子元件位置是分布在用户手持易于碰触的区域,有造成用户烫伤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移动电源。
一种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散热件、蓄电单元、与所述蓄电单元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和热管;所述散热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并位于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周缘;所述电路板上具有发热电子元件;所述热管包括蒸发段、冷凝段及连接所述蒸发段与所述冷凝段的连接段,所述蒸发段与所述发热电子元件连接,所述冷凝段与所述散热件连接,以将所述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件散发。
上述高效散热移动电源通过热管的蒸发段与发热电子元件连接触,热管的冷凝段与散热件连接,当该移动电源工作时,发热电子元件发热,蒸发段快速将热量传送至冷凝段,散热件将冷凝段释放出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界中,使得发热电子元件发出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出去,实现高效散热的目的;同时,通过将散热件设置在用户不易接触的部位,且移动电源内的热量主要通过散热件进行散热,有效防止用户易于接触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外表面温度过高烫伤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及所述第二外壳均由高热阻材料制成;所述散热件由低热阻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及所述第二外壳均由塑胶、玻璃纤维或泡沫材料制成;所述散热件由铝金属或者铜金属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外壳延伸有接口面板,所述散热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口面板的两端对接,且所述散热件与所述接口面板围设成一容置空间,所述蓄电单元、发热电子元件及热管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呈U形结构设置,散热件的外壁凸设有鳍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为L形、U形、I形或弧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的外表面贴附有热敏层,当所述散热件的外表面从第一温度上升到第二温度时,所述热敏层从与第一温度对应的第一颜色变化为与第二温度对应的第二颜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敏层包括热敏油墨层或热敏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敏层覆盖全部或部分所述散热件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壳朝向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两卡脚,两所述卡脚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外壳的两边缘处;所述接口面板与所述散热件的对接处均设有卡槽,所述卡脚分别对应卡入所述卡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图2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的全部分解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第一外壳10,第二外壳20,卡脚21,接口面板30,充电接口31,放电接口33,散热件40,卡槽41,容置空间50,蓄电单元60,电路板70,发热电子元件71,热管80,蒸发段81,冷凝段82,连接段8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相反,当组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组件“上”时,不存在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考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包括第一外壳10、第二外壳20、散热件40、蓄电单元60、与蓄电单元60电性连接的电路板70、以及热管80;散热件30安装于第一外壳10与第二外壳20之间,并位于第一外壳10与第二外壳20的周缘;进一步地,第一外壳10靠近电路板70的一端朝向第二外壳20延伸有接口面板30,散热件40的两端分别与接口面板30的两端对接,且散热件40与接口面板30围设成一容置空间50,蓄电单元60、电路板70及热管80均位于容置空间50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0包括底板,即为高效散热移动电源的底部;第二外壳20包括顶板,即为高效散热移动电源的顶部,从而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均为用户易于接触的部位。第一外壳10及第二外壳20均由高热阻材料制成,即低导热材料制成,例如导热系数低的塑胶、玻璃纤维、泡沫材料等等;从而第一外壳10及第二外壳20导热能力低,吸热慢,散热慢,从而电路板70 发出的热量难以通过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散发出来,以防止第一外壳10 和第二外壳20的大面积的外表面由于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0及第二外壳20均为长方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外壳20朝向第一外壳10的一侧还设置有卡脚21,两卡脚21分别位于第二外壳20的两边缘处。
本实施例中,接口面板30与第一外壳10一体成型制成,接口面板30还与第二外壳20的边缘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口面板30与第二外壳20的边缘通过胶粘方式连接,接口面板30上设有充电接口31和放电接口32。
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件40通过胶粘方式分别与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 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散热件40与接口面板30的对接处均还设有卡槽41,第二外壳20的卡脚21分别对应卡入卡槽41内,有利于加强第二外壳20安装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散热件40为U形结构设置,在其他实施中,散热件 40也可以为弧形、V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等结构设置。散热件40由低热阻材料制成,即高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例如铝金属、铜金属等;从而散热件40导热能力高,吸热快,散热快,从而可将热管80传递过来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界中。进一步地,散热件40的外壁凸设有鳞片41,有利于加快散热
进一步地,散热件40的外表面贴附有热敏层,热敏层可以全部覆盖散热件 40的整个外表面,当然,热敏层可以仅覆盖散热件40的部分外表面。当移动电源在非工作状态时,散热件40的外表面的温度为第一温度,此时,在该第一温度下的热敏层显示为第一颜色;当移动电源开始工作而产生热量,使得散热件 40的外表面从第一温度上升到第二温度时,此时,在该第二温度下的热敏层显示为第二颜色,即热敏层从第一颜色变化为第二颜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颜色为无色,第二颜色为有色,例如红色、黄色或蓝色等。当用户看到热敏层从无色变为有色时,可以对用户起到提醒警示作用,用户意识到散热件40的外表面的温度已经上升,防止直接碰触散热件40的外表面,进而避免烫伤现象发生,确保移动电源使用的安全性能。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颜色为有色,例如红色、黄色或蓝色等,第二颜色为无色,即散热件 40的外表面的温度上升时,热敏层从有色变成透明的无色,因为热敏层的颜色产生明显变化,这同样能对用户起到提醒警示作用,提高整个移动电源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热敏层可以包括热敏纸,热敏纸可以通过粘贴工艺贴附在散热件40的外表面上,例如通过在热敏纸和/或散热件40的外表面上涂覆液态的胶水,当液态胶水固化后,热敏纸将紧贴在散热件40的外表面上。
在另一个实施中,热敏层可以包括热敏油墨层,即热敏层采用热敏油墨制成,热敏油墨可以采用喷涂的方式附着在散热件40的外表面上,热敏油墨喷涂完毕后,可以通过电磁加热等方式对热敏油墨加热以加速其固化成型速度,最终使粘稠的热敏油墨固化形成固态的热敏油墨层。
蓄电单元60位于电路板70远离接口面板30的一侧。电路板70上具有发热电子元件71。
在本实施例中,热管80为L形设置,热管80为扁体状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热管80也可以为弧形、U形及I形等;需要说的是,热管80的形状根据需求进行设计,保证热管80避免与蓄电单元60接触,且将电路板70上的发热电子元件71发出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40离电路板70较远的部位进行散热,有利于提高发热电子元件71的散热效率。热管80的热阻很小,具有很高的导热能力。请参考图2,具体地,热管80包括蒸发段81、冷凝段82及连接蒸发段81与冷凝段82的连接段83,蒸发段81与发热电子元件71连接,冷凝段82与散热件40连接,以将发热电子元件71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件40散发,连接段83为L形设置,连接段83与第一外壳10连接;进一步地,蒸发段81与电路板70朝向第二外壳20的外表面接触,且热管80为扁体状设置,即可加大蒸发段81与电路板70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实现快速传热。当发热电子元件71发热时,蒸发段81受热,蒸发段81内的工作液体汽化成蒸汽,此时蒸发段81的蒸汽压力会升高,使蒸汽往压力较低冷凝段82移动;蒸汽在冷凝段82冷却后释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再借助毛细力回流到蒸发段81,如此循环不已,实现快速将发热电子元件71发出的热量快速传递出去;且蒸汽在冷凝段82释放出的热量传导至散热件40上,散热件40再将热量快速散发至外界中,实现高效散热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电路板70的散热效率,热管80的数量为可以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通过热管80的蒸发段81与电路板70连接,热管80的冷凝段82与散热件40连接,当该移动电源工作时,电路板70发热,蒸发段81快速将热量传送至冷凝段82,散热件40将冷凝段82释放出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界中,使得电路板70发出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出去,实现高效散热的目的,适用于大功率的移动电源;同时,通过将散热件40设置在用户不易接触的部位,且移动电源内的热量主要通过散热件40进行散热,有效防止用户易于接触的第一外壳10与第二外壳20的外表面温度过高烫伤用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散热件、蓄电单元、与所述蓄电单元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和热管;所述散热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并位于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周缘;所述电路板上具有发热电子元件;所述热管包括蒸发段、冷凝段及连接所述蒸发段与所述冷凝段的连接段,所述蒸发段与所述发热电子元件连接,所述冷凝段与所述散热件连接,以将所述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件散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及所述第二外壳均由高热阻材料制成;所述散热件由低热阻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及所述第二外壳均由塑胶、玻璃纤维或泡沫材料制成;所述散热件由铝金属或者铜金属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外壳延伸有接口面板,所述散热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口面板的两端对接,且所述散热件与所述接口面板围设成一容置空间,所述蓄电单元、发热电子元件及热管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为U形结构设置,散热件的外壁凸设有鳍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为L形、U形、I形或弧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的外表面贴附有热敏层,当所述散热件的外表面从第一温度上升到第二温度时,所述热敏层从与第一温度对应的第一颜色变化为与第二温度对应的第二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层包括热敏油墨层或热敏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层覆盖全部或部分所述散热件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散热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朝向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两卡脚,两所述卡脚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外壳的两边缘处;所述接口面板与所述散热件的对接处均设有卡槽,所述卡脚分别对应卡入所述卡槽。
CN201821504528.2U 2018-09-13 2018-09-13 高效散热移动电源 Active CN209104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4528.2U CN209104821U (zh) 2018-09-13 2018-09-13 高效散热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4528.2U CN209104821U (zh) 2018-09-13 2018-09-13 高效散热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4821U true CN209104821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52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04528.2U Active CN209104821U (zh) 2018-09-13 2018-09-13 高效散热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48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5461A (zh) * 2019-08-07 2019-11-19 新昌县诺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太阳能蓄能充电宝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5461A (zh) * 2019-08-07 2019-11-19 新昌县诺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太阳能蓄能充电宝
CN110475461B (zh) * 2019-08-07 2020-06-26 东莞市宇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太阳能蓄能充电宝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90031U (zh) 制冷式散热架结构
CN207783425U (zh) 智能手表的散热结构
CN209627022U (zh) 无线充电器
CN209104821U (zh) 高效散热移动电源
CN209730870U (zh)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座
CN207252077U (zh) 玻璃后盖及电子设备
CN207851727U (zh) 一种均温导冷散热机箱
CN110099157A (zh)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08904720U (zh) 一种散热型家用充电器
CN107613718A (zh) 一种导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494015A (zh) 充电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充电散热系统
CN207967241U (zh) 一种电池组散热装置
CN207652523U (zh) 一种具有加热和散热功能的手机壳
CN206180061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06821132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便携设备
TWM504411U (zh) 具有降溫功能之充電保護殼
CN105378916B (zh) 散热结构及具有所述散热结构的电子装置
TW201706768A (zh) 行動電子裝置之散熱緩衝導電複合成型結構(四)
CN209151199U (zh) 一种手机散热结构
CN207252078U (zh) 玻璃后盖及电子设备
CN210297831U (zh) 一种手机能耗温升检测装置
CN209676320U (zh)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08509024U (zh) 一种手机散热组件及手机壳
CN207070513U (zh) 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CN207023914U (zh) 一种方便食品自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