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5874U -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95874U
CN209095874U CN201821728383.4U CN201821728383U CN209095874U CN 209095874 U CN209095874 U CN 209095874U CN 201821728383 U CN201821728383 U CN 201821728383U CN 209095874 U CN209095874 U CN 209095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rod
fiber glass
workbench
mandril
feed col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283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盛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Priority to CN2018217283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95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95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958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和电气控制柜,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空隙,空隙内设置有滑行轨道、减速滑行齿轮箱、滑行电机、顶升气缸和顶杆,减速滑行齿轮箱设置在滑行轨道上,滑行电机与减速滑行齿轮箱连接,顶升气缸固定在减速滑行齿轮箱上,顶杆与顶升气缸连接,顶杆上设置有升料夹,滑行电机、顶升气缸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该实用新型实现了顶升玻璃纤维棒这一传送流程的机械化,不仅避免了人力与玻璃纤维棒接触,避免了浮纤对人体的伤害,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该装置的智能化。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棒包塑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机械强度高,拉伸强度超过碳素钢,比强度能与合金钢媲美,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能达到400MPa以上。另外,玻璃纤维抗腐蚀性好,同时还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和绝缘性。玻璃纤维在复合材料中起到增强作用,作为结构材料、电气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得到广泛运用。
然而,玻璃纤维材料在使用过程也存在一个较大的隐患,主要是其表面有较多短小、肉眼难以观察到的浮纤,在与人体接触时、这些浮纤会进入皮肤毛细孔中、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皮肤疾病。有的浮纤还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引起矽肺病,这些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较大。为了解决玻璃纤维浮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人们采用在玻璃纤维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塑料的方法,防止浮纤外露,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调研得知,目前的玻璃纤维棒包覆塑料包括排列玻璃纤维棒、顶升传送玻璃纤维棒、定位夹紧玻璃纤维棒和推进玻璃纤维棒注塑等过程,主要采用半人工半机械的方法,故在生产过程中浮纤对人体的伤害还难以避免。为了避免浮纤在顶升传送玻璃纤维棒的过程中伤害人体,申请人提出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和电气控制柜,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空隙,空隙内设置有滑行轨道、减速滑行齿轮箱、滑行电机、顶升气缸和顶杆,减速滑行齿轮箱设置在滑行轨道上,滑行电机与减速滑行齿轮箱连接,顶升气缸固定在减速滑行齿轮箱上,顶杆与顶升气缸连接,顶杆上设置有升料夹,滑行电机、顶升气缸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升料夹用于夹住玻璃纤维棒,顶升气缸做往复运动,利用顶杆和升料夹将玻璃纤维棒从某个位置顶升到一定高度,滑行电机带动减速滑行齿轮箱在滑行轨道上滑动,用来调节减速滑行齿轮箱的位置,从而调节顶杆的位置,使得升料夹的位置适应不同长度的玻璃纤维棒,滑行电机、顶升气缸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用于实现该装置的电气自动化。
作为优选方案,滑行电机上设置有蜗杆,减速滑行齿轮箱内设置有齿轮组,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蜗杆啮合,滑行轨道上设置有锯齿,锯齿与第二齿轮配合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滑行电机工作时,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随着第一齿轮一起转动,从而第二齿轮在滑行轨道上发生转动,减速滑行齿轮箱在滑行轨道上滑行。
作为优选方案,升料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顶杆上,升料夹包括第一料夹、第二料夹和弹簧丝,弹簧丝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料夹和第二料夹连接,弹簧丝的位置靠近升料夹和顶杆的连接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弹簧丝用于控制升料夹的张开和收拢,弹簧丝的位置靠近升料夹和顶杆的连接处,可以更好地控制升料夹张开的幅度,更稳地夹住玻璃纤维棒。
作为优选方案,顶升气缸上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凹槽,顶杆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并且通过螺栓与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顶杆的长度较长,重心位置较高,顶杆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凹槽为顶杆提供了支撑力,防止顶杆发生转动或倾斜。
作为优选方案,空隙包括第一空隙段和第二空隙段,滑行轨道、减速滑行齿轮箱、滑行电机和顶升气缸设置在第一空隙段内,顶杆设置在第二空隙段内,第二空隙段的宽度等于升料夹处于收拢状态时的宽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升料夹不工作时,升料夹处于收拢状态,位于第二空隙段内,第一料夹和第二料夹分别与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相抵,从而保证顶杆处于竖直状态,防止顶杆发生倾斜。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第二斜面顺着第二空隙段的方向向下倾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保证了玻璃纤维棒能够正好进入升料夹,玻璃纤维棒可以在不需要外界动力的情况下,从第二斜面滚下,进入到第二空隙段的升料夹,假如玻璃纤维棒由于加速度过大,没有进入到第二空隙段的升料夹,而是进入第一工作台的上表面,第一工作台的上表面为斜面,玻璃纤维棒能够顺着第一斜面滑下掉入升料夹;玻璃纤维棒性脆,如果第一工作台的上表面为竖直面,玻璃棒与第一工作台接触时,容易导致玻璃纤维棒破损,如果第一工作台的上表面为倾斜面,可以起缓冲作用,防止玻璃纤维棒破损。
作为优选方案,减速滑行齿轮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电机托板,滑行电机固定在电机托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滑行电机设置在减速滑行齿轮箱外侧壁,方便滑行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节省了空间。
作为优选方案,滑行轨道两端设置有限位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块用于限制减速滑行齿轮箱的滑行位置,防止减速滑行齿轮箱脱离滑行轨道。
作为优选方案,电气控制柜设置在第一工作台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气控制柜设置在第一工作台内既便于滑行电机、顶升气缸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又合理利用了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滑行电机、减速滑行齿轮箱和滑行轨道配合,能够顶升不同长度的玻璃纤维棒,通过顶升气缸、顶杆和升料夹,实现了顶升玻璃纤维棒这一传送流程的机械化,不仅避免了人力与玻璃纤维棒接触,避免了浮纤对人体的伤害,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2、滑行电机、顶升气缸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实现了该装置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行轨道、2-滑行点击、3-顶升气缸、4-顶杆、5-减速滑行齿轮箱、6-限位块、7-第一空隙段、8-第二工作台、9-玻璃纤维棒、10-升料夹、11-第一工作台、12-第二空隙段、13-蜗杆、14-第二齿轮、15-第一齿轮、16-弹簧丝、17-第一料夹、18-第二料夹、19-电气控制柜、2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9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11、第二工作台8和电气控制柜19,第一工作台11和第二工作台8之间设置有空隙,空隙内设置有滑行轨道1、减速滑行齿轮箱5、滑行电机2、顶升气缸3和顶杆4,减速滑行齿轮箱5设置在滑行轨道1上,滑行电机2与减速滑行齿轮箱5连接,顶升气缸3固定在减速滑行齿轮箱5上,顶杆4与顶升气缸3连接,顶杆4上设置有升料夹10,滑行电机2、顶升气缸3与电气控制柜19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升料夹10用于夹住玻璃纤维棒9,顶升气缸3做往复运动,利用顶杆4和升料夹10将玻璃纤维棒9从某个位置顶升到一定高度,滑行电机2带动减速滑行齿轮箱5在滑行轨道1上滑动,用来调节减速滑行齿轮箱5的位置,从而调节顶杆4的位置,使得升料夹10的位置适应不同长度的玻璃纤维棒9,滑行电机2、顶升气缸3与电气控制柜19电连接,用于实现该装置的电气自动化。
滑行电机2上设置有蜗杆13,减速滑行齿轮箱5内设置有齿轮组,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4,第一齿轮15与蜗杆13啮合,滑行轨道1上设置有锯齿,锯齿与第二齿轮14配合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滑行电机2工作时,蜗杆13转动,蜗杆13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5转动,第二齿轮14随着第一齿轮15一起转动,从而第二齿轮14在滑行轨道1上发生转动,滑行减速滑行齿轮箱5在滑行轨道1上滑行。
升料夹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顶杆4上,升料夹10包括第一料夹17、第二料夹18和弹簧丝16,弹簧丝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料夹17和第二料夹18连接,弹簧丝16的位置靠近升料夹10和顶杆4的连接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弹簧丝16用于控制升料夹10的张开和收拢,弹簧丝16的位置靠近升料夹10和顶杆4的连接处,可以更好地控制升料夹10张开的幅度,更稳地夹住玻璃纤维棒9。
顶升气缸3上设置有连接件20,连接件20上设置有凹槽,顶杆4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并且通过螺栓与连接件20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顶杆4的长度较长,重心位置较高,顶杆4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凹槽为顶杆4提供了支撑力,防止顶杆4发生转动或倾斜。
空隙包括第一空隙段7和第二空隙段12,滑行轨道1、减速滑行齿轮箱5、滑行电机2和顶升气缸3设置在第一空隙段7内,顶杆4设置在第二空隙段12内,第二空隙段12的宽度等于升料夹10处于收拢状态时的宽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升料夹10不工作时,升料夹10处于收拢状态,位于第二空隙段12内,第一料夹17和第二料夹18分别与第一工作台11和第二工作台8相抵,从而保证顶杆4处于竖直状态,防止顶杆4发生倾斜。
第一工作台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工作台8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第二斜面顺着第二空隙段12的方向向下倾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保证了玻璃纤维棒9能够正好进入升料夹10,玻璃纤维棒9可以在不需要外界动力的情况下,从第二斜面滚下,进入到第二空隙段12的升料夹10,假如玻璃纤维棒9由于加速度过大,没有进入到第二空隙段12的升料夹10,而是进入第一工作台11的上表面,第一工作台11的上表面为斜面,玻璃纤维棒9能够顺着第一斜面滑下掉入升料夹10;玻璃纤维棒9性脆,如果第一工作台11的上表面为竖直面,玻璃棒与第一工作台11接触时,容易导致玻璃纤维棒9破损,如果第一工作台11的上表面为倾斜面,可以起缓冲作用,防止玻璃纤维棒9破损。
减速滑行齿轮箱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电机托板,滑行电机2固定在电机托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滑行电机2设置在减速滑行齿轮箱5外侧壁,方便滑行电机2带动第一齿轮15转动,节省了空间。
滑行轨道1两端设置有限位块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块6用于限制减速滑行齿轮箱5的滑行位置,防止减速滑行齿轮箱5脱离滑行轨道1。
电气控制柜19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1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气控制柜19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1内既便于滑行电机2、顶升气缸3与电气控制柜19电连接,又合理利用了空间。
使用该装置时,玻璃纤维棒9从第二斜面滚下,滚到第二斜面的底部时,升料夹10夹住玻璃纤维棒9,顶升气缸3工作,通过顶杆4和升料夹10将玻璃纤维棒9顶升到一定高度,当玻璃纤维棒9被外界装置夹住时,顶升气缸3控制顶杆4和升料夹10退回到第二空隙段12;针对不同长度的玻璃纤维棒9,滑行电机2带动减速滑行齿轮箱5在滑行轨道1上滑动,调整顶升气缸3、顶杆4、升料夹10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夹住玻璃纤维棒9。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11)、第二工作台(8)和电气控制柜(19),所述第一工作台(11)和第二工作台(8)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内设置有滑行轨道(1)、减速滑行齿轮箱(5)、滑行电机(2)、顶升气缸(3)和顶杆(4),所述减速滑行齿轮箱(5)设置在滑行轨道(1)上,所述滑行电机(2)与减速滑行齿轮箱(5)连接,所述顶升气缸(3)固定在减速滑行齿轮箱(5)上,所述顶杆(4)与顶升气缸(3)连接,所述顶杆(4)上设置有升料夹(10),所述滑行电机(2)、顶升气缸(3)与电气控制柜(19)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电机(2)上设置有蜗杆(13),所述减速滑行齿轮箱(5)内设置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5)与蜗杆(13)啮合,所述滑行轨道(1)上设置有锯齿,所述锯齿与第二齿轮(14)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料夹(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顶杆(4)上,所述升料夹(10)包括第一料夹(17)、第二料夹(18)和弹簧丝(16),所述弹簧丝(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料夹(17)和第二料夹(18)连接,所述弹簧丝(16)的位置靠近升料夹(10)和顶杆(4)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气缸(3)上设置有连接件(20),所述连接件(20)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顶杆(4)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并且通过螺栓与连接件(2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包括第一空隙段(7)和第二空隙段(12),所述滑行轨道(1)、减速滑行齿轮箱(5)、滑行电机(2)和顶升气缸(3)设置在第一空隙段(7)内,所述顶杆(4)设置在第二空隙段(12)内,所述第二空隙段(12)的宽度等于升料夹(10)处于收拢状态时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工作台(8)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顺着第二空隙段(12)的方向向下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滑行齿轮箱(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电机托板,所述滑行电机(2)固定在电机托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轨道(1)两端设置有限位块(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柜(19)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1)内。
CN201821728383.4U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95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28383.4U CN209095874U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28383.4U CN209095874U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95874U true CN209095874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56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2838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95874U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958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6339A (zh) * 2024-02-02 2024-03-12 常州碳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棒强度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6339A (zh) * 2024-02-02 2024-03-12 常州碳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棒强度检测装置
CN117686339B (zh) * 2024-02-02 2024-04-12 常州碳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棒强度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95874U (zh)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
CN208613076U (zh) 一种数控直杆分料机
CN107584047A (zh) 一种电缆切割装置
CN209692133U (zh) 一种多芯线缆送线机构
CN214377809U (zh) 一种电线牵引装置
CN109228128A (zh)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棒包塑的材料顶升装置
CN105375407B (zh) 一种电缆剥皮工具
CN209101681U (zh) 一种真空干燥箱
CN205141547U (zh) 一种电缆剥皮工具
CN113798276B (zh) 一种绝缘子激光带电清洗用升降平台
CN211915335U (zh) 一种通信线缆的定位切线装置
CN205318933U (zh) 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
CN205104294U (zh) 具有线缆露铜检测功能的成缆机
CN204517114U (zh) 一种刷架总成
CN207701063U (zh) 一种可遥控旋转升降绝缘爬梯检修梯
CN109250587B (zh) 一种用于电缆的收卷装置
CN207943640U (zh) 一种带有升降托架及导轨的钢绞线放线装置
CN207490865U (zh) 电池片测试装置
CN207434778U (zh) 一种防水电缆自动卷收装置
CN109291392A (zh) 一种全自动玻璃纤维棒包塑装置
CN208971036U (zh) 一种新型的电力工程领域的电缆切割加工设备
CN211545496U (zh) 方形电源线自动排线装置
CN219009508U (zh) 可调式铜包钢线的进线装置
CN202808030U (zh) 一种牵引机覆带
CN216918055U (zh) 一种电力建设施工用线缆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