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9009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9009U
CN209089009U CN201821779228.5U CN201821779228U CN209089009U CN 209089009 U CN209089009 U CN 209089009U CN 201821779228 U CN201821779228 U CN 201821779228U CN 209089009 U CN209089009 U CN 209089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lectronic equipment
guiding pillar
sensor module
cover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92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海霖
高竹青
李竹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792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9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9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9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光线检测单元;第一导光柱,所述第一导光柱沿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导光柱上朝向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表面覆盖所述环境光检测单元;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光柱设置的凹凸部,用于将透过所述盖板表面的直射光线转变为漫反射光线,以增加入射至所述光线检测单元的光线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设备通常可以根据环境光强度调节当前的屏幕亮度,以适应外部光线,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或者可以根据检测光线确定电子设备与障碍物之间的间隔距离。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在用户握持电子设备进行倾斜时,电子设备依然可以检测到足够多的外部光线,可以将电子设备内部的检测元件尽可能的靠近盖板,通常可以小于0.3mm,以保证检测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光线检测单元;
第一导光柱,所述第一导光柱沿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导光柱上朝向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表面覆盖所述环境光检测单元;
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光柱设置的凹凸部,用于将透过所述盖板表面的直射光线转变为漫反射光线,以增加入射至所述光线检测单元的光线量。
可选的,
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光线发射单元,所述光线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光线发射单元配合的光线接收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导光柱,所述第二导光柱上朝向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表面覆盖所述光线发射单元,所述第一导光柱上朝向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表面还覆盖所述光线接收单元;
其中,自所述光线发射单元发射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导光柱后出射,且在被遮挡后能够依次透过所述盖板、所述第一导光柱后被所述光线接收单元接收。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沿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
其中,所述传感器组件上朝向所述第一导光柱的表面不超过所述显示面板上朝向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电路板,在与所述厚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所述传感器组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突出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
可选的,所述盖板包括透光基板,所述凹凸部形成于所述透光基板上朝向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表面;其中,所述透光基板上对应于所述凹凸部的区域可见过透光率不小于40%、雾化程度不低于60%。
可选的,所述盖板还包括透光基板和形成于所述透光基板表面的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光柱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包围所述凹凸部。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设置的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具有预设程度的透光率。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油墨层还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对应设备的第二开口。
可选的,所述光学检测单元包括环境光检测单元。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裹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的周向侧面。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的盖板与传感器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光柱,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光柱的长度和截面积,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进行优化;同时,本公开中通过盖板上的凹凸部可以将直射光线转变为漫反射光线,能够保证电子设备相对于光源倾斜时,传感器组件依然能够检测到足够的光能,并据此实现电子设备的对应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A-A截面图。
图3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B-B截面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电子设备的B-B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当前,电子设备通常可以根据环境光强度调节当前的屏幕亮度,以适应外部光线,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或者可以根据检测光线确定电子设备与障碍物之间的间隔距离。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在用户握持电子设备进行倾斜时,电子设备依然可以检测到足够多的环境光线,保证检测精度,可以将电子设备内部的检测元件尽可能的靠近盖板,通常可以小于0.3mm,对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元件排布要求高,不利于优化内部空间,并且可能对电子设备显示面板的位置造成阻碍。
因此,本公开提供如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传感器组件1,该传感器组件1可以包括光线检测单元11,通过该光线检测单元11可以接收外部光线,获取光能值,使得电子设备100的控制器可以根据该光能值确定出当前电子设备100对应的屏幕亮度,或者计算出电子设备100与障碍物之间的间隔距离。该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盖板2、和沿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对应于光线检测单元11设置的第一导光柱3,即第一导光柱3上朝向传感器组件1的表面覆盖光线检测单元11,盖板2可以包括对应于第一导光柱3设置的凹凸部21,从而当外部环境光透过盖板2上朝向外部的表面入射时,并在直射到凹凸部21时能够将直射光线转变为漫反射光线,以增加入射至光线检测单元11的光线量。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的盖板2与传感器组件1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光柱3,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光柱3的长度和截面积,对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进行优化;同时,为了保证在电子设备100发生倾斜时,传感器组件1依然能够检测到足够强的光能,本公开中通过盖板2上的凹凸部21将直射光线转变为漫反射光线,能够保证电子设备100相对于光源倾斜时,传感器组件1依然能够检测到足够的光能,并据此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实现对应功能,例如,根据环境光强度调节屏幕亮度、或者根据接收到的光线进行距离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光线检测单元11可以包括环境光检测单元,用以检测环境光线。其中,盖板2可以包括透光基板22,可以通过化学蚀刻的工艺在透光基板22上朝向电子设备100内部的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区域,从而得到凹凸部21。且为了保证通过环境光能够透过凹凸部21,并且能够将环境光转变为漫反射光,透光基板22上对应于凹凸部21的区域可见过光的透过率不低于40%,并且雾化程度不低于60%,实现对入射环境光的柔化。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传感器组件1还可以包括光线发射单元12,光线检测单元11还可以包括光线接收单元,由光线发射单元12发射的光线在被障碍物遮挡后,反射至盖板2并经第一导光柱3传导至光线接收单元,用于确定电子设备100与障碍物之间的间隔距离。
具体而言,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对应于光线发射单元12设置的第二导光柱4,第二导光柱4上朝向传感器组件1的表面覆盖光线发射单元12,第一导光柱3上朝向传感器组件1的表面还覆盖所述光线接收单元;自光线发射单元12发射的光线可以经过第二导光柱4后出射,并在被遮挡后以此透过盖板2和第一导光柱3被光线接收单元接收。
其中,通过第二导光柱4的聚光作用,能够对光线发射单元12发射的光线进行聚集,使得从第二导光柱4出射的光线能够基本在光线发射单元12的正前行发射。发射光线在经障碍物遮挡返回时,由于第一导光柱3的作用,可以将返回光线进行汇聚,使得足够多的光线被光线检测单元11检测,以提高距离检测的正确性。其中,光线发射单元11可以包括红外发射单元,相应的,光线接收单元可以包括红外检测单元。
当然,在还以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1可以包括光线发射单元12和光线检测单元11,并且光线检测单元11可以包括红外检测单元和环境光检测单元,红外检测单元配合于光线发射单元12,并且第一导光柱51上朝向传感器组件1的表面同时覆盖红外检测单元和环境光检测单元。在距离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导光柱3对红外光进行汇聚;在环境光检测过程中,通过凹凸部21提高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光量,而且由于凹凸部21具有一定的透光率从和雾化程度,能够在保证环境光入射角度的同时,减少对红外光的遮挡。其中,该凹凸部21未覆盖至光线发射单元12,避免凹凸部21影响红外光的出射量。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仍以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显示面板5,该显示面板5和盖板2沿电子设备100得厚度方向依次排布,以通过盖板2对显示面板5进行保护。其中,传感器组件1上朝向第一导光柱3的表面不超过显示面板5上朝向传感器组件1的表面,以此,可以使得传感器组件1与显示面板5在厚度方向上错列排布,避免传感器组件1与显示面板5并排,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的屏占比,减小电子设备200的非显示边缘宽度,提升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情况中,传感器组件1上朝向盖板2的表面可能并非平整的,所以,此时传感器组件1上朝向盖板2的表面不超过显示面板1上朝向传感器组件1的表面,可以理解为:传感器组件1的最大截面积对应的朝向盖板2的表面不超过显示面板1。
具体而言,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6,在电路板6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显示面板5的边缘,并且传感器组件1电连接于电路板6上突出于显示面板5的部分。以此,可以通过沿电子设备100厚度方向排布的电路板6和显示面板5,并且电路板6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显示面板5,从而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使得连接在电路板6上的传感器组件1与显示面板5错开,避免传感器组件1与显示面板5并排,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5的屏占比,减小电子设备100的非显示边缘宽度,提升美观性。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盖板2可以包括透光基板22和用于遮光并且形成在透光基板22表面的第一油墨层23,该第一油墨层23可以包括对应于第一导光柱3设置的第一开口231,当然当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二导光柱4时,该第一开口231还应当包围第二导光柱4,以避免遮挡光线发射单元12发射的广西按。其中,可以如图3中所示,第一导光柱3和第二导光柱4分别对应一个第一开口231,或者,也可以是如图4、图5所示,第一导光柱3和第二导光柱4对应于同一第一开口231包围,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进一步地,该第一开口231还包括凹凸部21,避免遮挡经凹凸部21散射后的漫反射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油墨层23还可以包括对应于显示面板5的显示区域设置的第二开口(图中未示出),避免遮挡显示区域。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对应于第一开口231设置的第二油墨层7,该第二油墨层7可以采用于第一油墨层23相同的颜色,从而在外观上保证电子设备100的一致性。其中,该第二油墨层7具有预设程度的可见过透过率和红外光透光率,以避免对电子设备100的环境光强度检测功能和距离检测功能造成影响。举例而言,第二油墨层7的可见光透过率可以为5%-20%,红外光透过率可以在85%以上,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遮光层8,当电子设备100仅包括第一导光柱3时,该遮光层8可以仅包括第一导光柱3的周向侧面;当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导光柱3和第二导光柱4时,该遮光层8可以包裹第一导光柱3和第二导光柱4的周向侧面,避免显示面板5产生的光线摄入第一导光柱3和第二导光柱4内部,对传感器组件1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光线检测单元;
第一导光柱,所述第一导光柱沿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导光柱上朝向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表面覆盖所述光线检测单元;
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光柱设置的凹凸部,用于将透过所述盖板表面的直射光线转变为漫反射光线,以增加入射至所述光线检测单元的光线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光线发射单元,所述光线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光线发射单元配合的光线接收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导光柱,所述第二导光柱上朝向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表面覆盖所述光线发射单元,所述第一导光柱上朝向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表面还覆盖所述光线接收单元;
其中,自所述光线发射单元发射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导光柱后出射,且在被遮挡后能够依次透过所述盖板、所述第一导光柱后被所述光线接收单元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沿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其中,所述传感器组件上朝向所述第一导光柱的表面不超过所述显示面板上朝向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电路板,在与所述厚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所述传感器组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突出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透光基板,所述凹凸部形成于所述透光基板上朝向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表面;其中,所述透光基板上对应于所述凹凸部的区域可见过透光率不小于40%、雾化程度不低于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透光基板和形成于所述透光基板表面的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光柱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包围所述凹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设置的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具有预设程度的透光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油墨层还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对应设备的第二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检测单元包括环境光检测的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裹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的周向侧面。
CN201821779228.5U 2018-10-30 2018-10-30 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089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9228.5U CN209089009U (zh) 2018-10-30 2018-10-30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9228.5U CN209089009U (zh) 2018-10-30 2018-10-30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9009U true CN209089009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1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9228.5U Active CN209089009U (zh) 2018-10-30 2018-10-30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900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8598A (zh) * 2019-12-31 2020-05-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12462551A (zh) * 2020-12-04 2021-03-09 广东湾区智能终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漏光整机边框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2669788A (zh) * 2020-12-07 2021-04-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945987A (zh) * 2021-01-28 2021-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导光组件及导光组件的检测方法
CN115144948A (zh) * 2021-03-29 2022-10-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导光结构及其终端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8598A (zh) * 2019-12-31 2020-05-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12462551A (zh) * 2020-12-04 2021-03-09 广东湾区智能终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漏光整机边框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2669788A (zh) * 2020-12-07 2021-04-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945987A (zh) * 2021-01-28 2021-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导光组件及导光组件的检测方法
CN112945987B (zh) * 2021-01-28 2024-03-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导光组件及导光组件的检测方法
CN115144948A (zh) * 2021-03-29 2022-10-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导光结构及其终端设备
CN115144948B (zh) * 2021-03-29 2024-05-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导光结构及其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89009U (zh) 电子设备
US1065078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screen statuses
US10403232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screen states, and apparatus
CN208806840U (zh) 电子设备
EP3716253B1 (en) Terminal device
EP3544268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240526B (zh)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24484B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屏点亮和熄灭的切换控制方法
WO2018161739A1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JP7408394B2 (ja) 表示装置、表示画面の輝度の自動調整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WO2018210141A1 (zh) 一种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显示器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6453723B (zh)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106453726A (zh)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US20150363042A1 (en) A touch-sens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enabling control of a touch-sensing apparatus by an external device
CN106385475A (zh) 一种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以及终端
CN106584996A (zh) 盖板以及移动终端
CN108418910B (zh) 电子装置
CN107064948A (zh) 传感器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6159026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光感测封装体
CN108833615A (zh) 电子装置
CN206686222U (zh)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CN109977851A (zh) 检测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132691B (zh) 一种具有扫描功能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06136063U (zh) 传感器模组、面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774653B (zh) 一种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