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6222U -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86222U
CN206686222U CN201621366767.7U CN201621366767U CN206686222U CN 206686222 U CN206686222 U CN 206686222U CN 201621366767 U CN201621366767 U CN 201621366767U CN 206686222 U CN206686222 U CN 206686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cluster
edge
adhesion layer
transmission reg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667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667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86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86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86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及移动终端。该传感器组件包括一光接收器、一光发射器以及一封装结构,所述光接收器以及光发射器并列设置于所述封装结构内;所述光发射器具有用于出射光信号的出光面,所述光信号经过阻挡物反射形成反射信号,所述光接收器具有用于接收所述反射信号的入光面;所述封装结构遮蔽所述入光面和出光面相邻侧的部分区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改变光发射器的光发射角以及光接收器的光接收角度,从而可以提高传感器组件的检测灵敏度。

Description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人们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学习、娱乐等等。
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的接近传感模组通常是利用一个红外发射器以及一个红外接收器来实现。该红外发射器发出红外光线,经过阻挡物反射后形成反射光线,该红外接收器接收到该反射光线后,根据反射光线的光强值来判断是该智能终端是接近还是远离阻挡物。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射灯的光线角度非常大,而且很容易还没有穿过盖板玻璃就在手机内部绕射到光接收器端,导致产生误判或者检测灵敏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可以提高传感器组件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包括一光接收器、一光发射器以及一封装结构,所述光接收器以及光发射器并列设置于所述封装结构内;
所述光发射器具有用于出射光信号的出光面,所述光信号经过阻挡物反射形成反射信号,所述光接收器具有用于接收所述反射信号的入光面;
所述封装结构遮蔽所述入光面和出光面相邻侧的部分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盖板、显示面板、传感器组件以及电路板结构,所述传感器组件以及所述电路板结构电连接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传感器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组件通过采用将封装结构上的的遮光区域将入光面以及出光面相邻侧的部分区域遮住,可以减少光信号的内部绕射值,以及该光信号的内部绕射部分被该光接收器接收到的比例,具有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组件的封装结构的顶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盖板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同时参照图1以及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1的结构图,该移动终端1可以为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该移动终端1包括壳体10、显示面板20、盖板组件30以及电路板结构50。
该壳体10用于形成该移动终端1的外部轮廓并安装其他部件。
该显示面板2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等。该显示面板20安装于该壳体10上。
该盖板组件30包括传感器组件31以及盖板32。该传感器组件31设置于壳体10内,该显示面板20设置于该壳体10上并与该壳体10连接,该盖板32覆盖于该面板20上,以保护该面板20。该盖板32具有非显示区域30a以及显示区域30b。其中,该非显示区域30a大致呈白色或其他浅色,其能透过部分不可见光以及可见光。该第二区域30a是透明的,以便于该移动终端1透过该显示区域30b将显示面板20上的画面呈现给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1还包括受话器组件,对应的,该盖板32上开设有对应的受话器孔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1还包括指纹模组40,以用户输入用户的指纹信息。
请继续参照图2,该传感器组件31包括封装结构310、光发射器311、光接收器312以及环境光传感器313。该光接收器312、光发射器311以及环境光传感器313并排设置于封装结构310内。
其中,该光发射器311用于发出的波长大于850nm的不可见光以作为光信号,例如红外光。该光发射器311可以为红外发射器。光发射器311发出的光信号经过阻挡物70反射后形成反射信号。该光发射器311具有用于出射光信号的出光面。
该光接收器312用于接收该反射信号,并将该反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该光接收器312具有一接收反射信号的入光面。
该环境光传感器313用于检测环境光亮度。其中,排列时,该光发射器311与该光接收器312相邻设置,该环境光传感器313设置于该光发射器311的一侧或者该光接收器312的一侧。
该封装结构310大致呈中空的长方体状。该封装结构310包括顶壁310a、底壁310b、四个侧壁310c以及一隔离板310d。该顶壁310a与该底壁310b相互平行且正对。该隔离板的一端与该顶壁310a连接,另一端与该底壁310b连接。该隔离板310d将该封装结构310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310e以及第二容纳空间310f。
实在应用中,该封装结构310将该光发射器311、光接收器312以及环境光传感器313封装于其内并安装于该底壁310b上。该光接收器312以及环境光传感器313设置于该第一容纳空间310e内,该光发射器311该设置于该第二容纳空间310f内。该光发射器311的出光面、该光接收器312的入光面以及环境光传感器313的检测端朝向同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该光发射器311的出光面、该光接收器312的入光面以及环境光传感器313的检测端朝向该封装结构310的顶壁310a。
该顶壁310a遮蔽该光接收器312的入光面和光发射器311的出光面相邻侧的部分区域。
如图4所示,该光发射器311的出光面具有远离光接收器312的入光面的第一部位311a以及邻近光接收器312的入光面的第二部位311b。该光接收器312的入光面具有远离出光面的第三部位312b以及邻近出光面的第四部位312a。
如图5所示,该顶壁310a具有透光区域3111以及遮光区域3112。遮光区域3112将该光发射器311的第二部位311b以及光接收器312的第四部位312b覆盖。该透光区域3111与该光发射器311的第一部位311a、该光接收器312的第三部位312b、以及该环境光传感器313相对。
实际应用中,该透光区域3111包括第一透光区域3111a以及第二透光区域3111b。该第二透光区域3111b用于供该光发射器311发出的光信号通过,该光信号经过盖板之后进入环境中,经阻挡物阻挡生成反射信号。该第一透光区域3111a用于供环境光通过以使得该环境光传感器313可以通过该第一透光区域3111a来检测环境光亮度,以及用于供反射信号通过,以使得该光接收器312可以通过该第一透光区域3111a来检测该反射信号的强度。
其中,该第一透光区域3111a具有第一边缘3114以及第二边缘3113。第二透光区域3111b具有第三边缘3115以及第四边缘3116第一透光区域3111a的中心与第一边缘3114的距离小于与第二边缘3113的距离,第二透光区域3111b的中心与第三边缘3115的距离小于与第四边缘3116的距离。
例如,该第一边缘3114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二边缘3115的两端连接,组成一残缺的圆形封闭图形。其中,该第一边缘3114为直边,该第二边缘3115为第一圆弧边,且该第一圆弧边的圆心定义为该第一透光区域3111a的中心。该第三边缘3115以及第四边缘3116的两端分别连接,组成一残缺的圆形封闭图形。其中,该第三边缘3115为直边,该第四边缘3116为第二圆弧边,且该第二圆弧边的圆心定义为该第二透光区域3111b的中心。
第一边缘3114与所述第三边缘3115相邻,例如该第一边缘3114与第三边缘3115可以相互平行。
可以理解地,第一边缘3114与所述第三边缘3115可以为圆弧边,第一边缘3114的圆弧边的半径大于该第二边缘3115的半径,该第三边缘3115的半径大于该第四边缘3116的半径。
实际应用中,该第二透光区域3111b可以为开设于该顶壁310a上的通孔,也可以为一透光材料制成的透明实体部。
该第一透光区域3111a可以为开设于该顶壁310a上的通孔,也可以为一透光材料制成的透明实体部。
请继续参照图2,该盖板32包括盖板本体321、第一附着层322以及第二附着层323。该盖板32的非显示区域30a覆盖在面板20的非显示部位上,该盖板32的显示区域30b覆盖在面板20的显示部位上。该第一附着层322设置于该盖板本体321的朝向该传感器组件31的一面并位于非显示区域30a,该第二附着层323设置于该第一附着层322上。
该盖板本体321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例如,该盖板本体321为玻璃盖板。盖板本体321还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该第一附着层322完全覆盖该第二附着层323。该第一附着层322以及第二附着层323的设置以达到隐藏移动终端1的内部结构件以及第二附着层323的效果。即使得用户在盖板本体321的外侧观察时,仅能看到第一附着层322,而不能看到第二附着层323。
第一附着层322的透射率大于第二附着层323的透射率。
例如,第一附着层322的透射率可以为80%或80%以上,第二附着层323的透射率可以为10%或10%以下。实际应用中,第一附着层322可以被称为透射层,用于透过大部分信号。第二附着层323可以被称为遮挡层,用于遮挡大部分信号。
实际应用中,第二附着层323用于隐藏移动终端1的内部结构,以使得从盖板本体321外侧无法看到移动终端1内部结构,以实现移动终端1的整体性的美观效果。
其中,第一附着层322可以是白色油墨层,第二附着层323可以是黑色油墨层。当然,白色油墨层和黑色油墨层仅为举例,该第一附着层322和第二附着层323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美观需求设计成其他颜色,只要该第一附着层322的透射率大于该第二附着层323的透射率即可。其中,白色油墨层、黑色油墨层或者其他颜色的油墨层可以通过喷涂或印刷工艺来制作。该第一附着层322还可以为粉色油墨层、蓝色油墨层或金色油墨层等。
第一附着层322为多层,第二附着层323为单层或者多层。例如,第一附着层322包括三个子层3221,该三个子层3221依次重叠。
或者,例如图6所示,第一附着层322可以为单层,第二附着层323为单层。
请继续参照图2,第二附着层323可以包括第一区域323A和第二区域323B。该第一区域323A可以理解为该第二附着层323与该第一附着层322互相重叠的部分,该第二区域323B可以理解为该第二附着层323与该第一附着层321未重叠的部分。第一区域323A的透射率大于第二区域323B的透射率,以使得信号可以依次透过第一区域323A、第一附着层322、盖板本体321,并经外部阻挡物70反射后依次透过盖板本体321、第一附着层322以及第一区域323A。
其中,第一附着层32覆盖第二附着层323的第一区域323A,以使得从移动终端1外部无法看到该第一区域323A。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附着层323为黑色油墨层时,可以对第一区域323A的黑色油墨进行处理以使得该区域的透射率大于第二区域323B的透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323A可以设置为通孔,此时该区域的透射率为100%,第一附着层322覆盖该通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区域323A的通孔中填充可供信号透过的材料。
该第一区域313A与该封装结构310的透光区域相对,以用于供传感器组件31发出光信号或者接受光信号。
该电路板结构50用于信号处理以及整体控制,其可以主板。该电路板结构50上的处理芯片根据控制该光发射器311发出光信号,该光信号进入环境中后经过阻挡物反射形成反射信号,该反射信号被该光接收器312接收后生成对应的电信号,该电路板结构50上的处理芯片根据该电信号判断该移动终端是靠近还是远离阻挡物。例如,在通话场景中,该阻挡物为人脸,当判断该移动终端接近人脸时,该电路板结构50控制显示面板熄屏,当判断该移动终端远离人脸时,控制该显示面板亮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组件通过采用将封装结构上的的遮光区域将入光面以及出光面相邻侧的部分区域遮住,可以减少光信号的内部绕射值,以及该光信号的内部绕射部分被该光接收器接收到的比例,可以提高性噪比,具有提高检测灵敏度以及检测准确性的有益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接收器、一光发射器以及一封装结构,所述光接收器以及光发射器并列设置于所述封装结构内;
所述光发射器具有用于出射光信号的出光面,所述光信号经过阻挡物反射形成反射信号,所述光接收器具有用于接收所述反射信号的入光面;
所述封装结构遮蔽所述入光面和出光面相邻侧的部分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的顶壁上设置有透光区域以及遮光区域,所述遮光区域覆盖入光面与出光面相邻侧的部分区域以及出光面与入光面相邻侧的部分区域,所述透光区域用于供光信号以及反射信号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具有远离入光面的第一部位以及邻近入光面的第二部位,所述入光面具有远离出光面的第三部位以及邻近出光面的第四部位;所述遮光区域将所述第二部位以及第四部位覆盖,所述透光区域与所述第一部位以及第三部位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域包括第一透光区域以及第二透光区域,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具有第一边缘以及第二边缘,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具有第三边缘以及第四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三边缘相邻;
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中心与第一边缘的距离小于第一透光区域的中心与第二边缘的距离;
所述第二透光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三边缘的距离小于第二透光区域的中心与第四边缘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为直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缘为直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平行于所述第三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缘为第一圆弧边,所述第一圆弧边的中心为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边缘为第二圆弧边,所述第二圆弧边的圆心为所述第二透光区域的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为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为透光实体。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为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为透光实体。
1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板、显示面板、传感器组件以及电路板结构,所述传感器组件以及所述电路板结构电连接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传感器组件为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第一附着层以及第二附着层,所述第一附着层的透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附着层的透射率;所述第一附着层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朝向所述传感器组件的一面上,所述第二附着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附着层上;
所述第二附着层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透射率,所述第一附着层覆盖所述第二附着层的所述第一区域,以使所述盖板的外侧表面显示为所述第一附着层,而隐藏所述第二附着层;所述第一区域用于供光信号以及反射信号通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二区域的边界界定出的通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着层以及第二附着层均为油墨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着层为白色油墨层,所述第二附着层为黑色油墨层。
CN201621366767.7U 2016-12-13 2016-12-13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06686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6767.7U CN206686222U (zh) 2016-12-13 2016-12-13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6767.7U CN206686222U (zh) 2016-12-13 2016-12-13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86222U true CN206686222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93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66767.7U Active CN206686222U (zh) 2016-12-13 2016-12-13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8622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1811A (zh) * 2018-12-12 2019-04-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9743419A (zh) * 2018-12-27 2019-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红外传感器结构、显示屏结构及终端
WO2019170122A1 (zh) * 2018-03-09 2019-09-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透光显示屏、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70122A1 (zh) * 2018-03-09 2019-09-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透光显示屏、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681811A (zh) * 2018-12-12 2019-04-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模组及终端设备
WO2020119414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封装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9743419A (zh) * 2018-12-27 2019-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红外传感器结构、显示屏结构及终端
CN109743419B (zh) * 2018-12-27 2021-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红外传感器结构、显示屏结构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35290A (zh) 一种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显示器组件以及终端
TWI637328B (zh) 一種傳感器組件和終端
CN106850898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767835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68854A (zh) 电子设备
CN206490700U (zh)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106385475A (zh) 一种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以及终端
CN110376780A (zh) 屏下检测系统、液晶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
CN106584996A (zh) 盖板以及移动终端
CN106775076B (zh) 一种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09901313A (zh) 检测模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444997A (zh) 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CN106453723A (zh)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208806840U (zh) 电子设备
CN206686222U (zh)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CN209089009U (zh) 电子设备
CN101971130A (zh) 光学指向装置及具有该光学指向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7992163A (zh)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008765A (zh) 电子设备
CN107945660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444998A (zh) 一种面板、传感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6442435U (zh)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CN107942555A (zh)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831834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885278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